導語:每年傷心日,最是一月八。48年了,每到一月八日,我們就會格外懷念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值此賦詩一首,以表悼念之情:
《水調歌頭 悼周總理》
笑閱千秋史,擘畫萬年功。
推杯環宇激蕩,交盞起洪鐘。
喚醒中華崛起,翦滅毒蟲魍魎,誓叫九洲同。
春滿人間色,日照海棠紅。傳愛憫,嘔心血,只為公。
鞠躬盡瘁,勤政廉潔愛民風。
回望忠臣良相,管仲蕭何諸葛,未有此奇雄。
仰笑功名事,氣宇貫長虹。
——羅援 2024.1.8
人民為什么呼喚周恩來精神
燕子聲聲里,相思又一年。又到一月八,又到傷心日。清晨醒來,打開手機,懷念周總理的悼文、視頻、詩歌如雪花一樣飄來,將眼哭花了,將心揉碎了。
48年前,那是一個什么樣的一月八呀?噩耗傳來,哭聲動天,撕心裂肺。人們覺得天塌下來了,主心骨沒了,老百姓、老干部的貼心人走了。
主席病重,四人幫猖獗。祖國的前途在哪里?人民的命運在哪里?剛有起色的撥亂反正還能不能繼續?小平同志還能不能站得住?新中國從來沒有像一月八日這一天,全民族把安危系于一人之上。
人們扶老攜幼佇立在寒風里,呼喚著總理的歸來;普通百姓跪拜在天安門廣場上,哭天喊地,為的是再見一眼人民的好總理。人民的總理愛人民,人民的總理人民愛。
什么是民心民意?這就是民心民意,千古絕唱!都說民心可以載舟,一月八日這一天,民心載著周恩來遠航!
遠航的總理離開我們已經48年了,48年來祖國的人民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好總理。看,一月八日的花,看,一月八日的詩。人們在用心靈呼喚著周總理,人們在用感情呼喚著周恩來精神的回歸。
什么是周恩來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周恩來同志是:
不忘初心、堅守信仰的杰出楷模;
對黨忠誠、維護大局的杰出楷模;
熱愛人民、勤政為民的杰出楷模;
自我革命、永遠奮斗的杰出楷模;
勇于擔當、鞠躬盡瘁的杰出楷模;
嚴于律己、清正廉潔的杰出楷模。
無疑,這六點是黨中央對周恩來精神最精準、最全面、最權威的概括。
但是,我今天想從另外一個角度,從一位跟隨周總理四十年的他的身邊工作人員,一位老共產黨員,一位老紅軍,也就是我的父親羅青長(上圖左一),他是怎樣用心去領悟什么是周恩來精神的。
1979年,我父親隨鄧穎超同志率領的代表團到日本嵐山參加周總理詩碑揭幕儀式,在飛機上國學和宗教大師趙樸初突然問我父親:
“青長同志,你長期在周總理身邊工作,你能否用幾句簡短的語言來概括一下,什么是周恩來精神?”
我父親思考片刻,對周恩來精神作了如下概括:
“有苦不說,有氣不叫,顧全大局,任勞任怨;臨危不懼,冒死犯難;嚴于律己,謙虛謹慎;艱苦樸素,平等待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言以蔽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趙樸老聽后說,“青長同志,你不愧長期在周總理身邊工作。我突然向你發問,你就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對周恩來精神給出了這么全面的概括。不過我還是要給你改一個字”。
改什么字呢?趙樸老說,“應該是,鞠躬盡瘁、死而未已,總理生前死后都在為人民服務,即便死前,還交待將自己的骨灰撒向祖國的大地做肥料,他生著為人民服務,死了也要為人民服務。
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和弘揚嗎?”因為有了這一字點睛之筆,我父親稱趙樸老為“一字之師”。
前總書記胡耀邦同志曾經在周總理故居欣然題字“全黨楷模”。冰心老人說,“周恩來總理是十億中國人民心目中的第一完人。”
謝覺哉的夫人、老紅軍女戰士王定國曾大聲疾呼:“在我們的生活里,什么是最高尚、最純潔的?難道我們不可以大聲呼喊:它就是周恩來精神?是的,它就是周恩來精神!”
在黨的形象受到玷污、黨的風氣受到敗壞的今天,我們是多么需要周恩來精神啊!我們是多么需要在黨的旗幟上赫然添上周恩來精神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啊!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老一代革命家永遠不變的底色和本色。
毛澤東一家為革命獻出了六位親人,周恩來在病重期間讓工作人員清理了他和鄧穎超的積蓄,總共5709元,總理一句話,把它們全都交黨費吧。一位泱泱大國的總理,死后分文未留!
相比較現在的一些貪官污吏,動輒幾千萬、幾個億的貪,他們何功何能之有?他們有何臉面面對我們的老一代革命家?有何臉面面對我們鮮紅的黨旗?
我看到網上,網友將周恩來高尚的品格概括為 “六無”:
死不留灰(完全徹底的無產者);
生而無后(為革命顧大家舍小家);
官而不顯(平易近人,平民宰相);
黨而不私(立黨為公,從不拉幫結派);
勞而無怨(相忍為黨,不計名利);
去不留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老百姓還給周總理寫了一幅對聯:
上聯是“無私無求無暇無疵無基無碑無子女”;
下聯是“有才有智有勇有謀有功有德有來人”。
我加上了一個橫幅;“人民公仆”。這才是人民的公仆!
現在總有一些人拿老一代革命家的一些錯誤缺點來說事,戲說歷史、歪曲歷史、調侃歷史、抹黑歷史成為一種博眼球的“時尚”。
這些人的道德情操、思想境界、能力水平離老一代革命家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讓他們來治國理政還不把國家折騰的一塌糊涂。
把領袖從神壇上請下來是可以的,但人民群眾將永遠把為他們謀幸福的領袖置于心壇之上,這是誰也撼動不了的,因為他們來自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回歸于人民,已經與人民群眾融為一體。
不可否認,周總理在某一個特定的環境里也可能說過一些錯話,辦過一些錯事。但大家憑心而論,在那個特定的環境里誰沒說過錯話,辦過錯事?這是我們全黨應該總結的教訓。
為什么對周恩來同志就要苛求呢?更何況他殫精竭慮,為黨為民鞠躬盡瘁,在那么困難的情況下獨撐危局,哪怕是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階段,仍然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千方百計彌補“四人幫”給黨和國家造成的嚴重破壞,挽救黨與國家于危難之中。
“他為保護大批黨內外干部和群眾,做出了堅持不懈的努力,費盡了心血,耗盡了精力”。這是黨的《歷史決議》給周恩來同志做出的公正而正確的評價。
我們在紀念改革開放時,千萬不要忘記改革開放的另一位奠基人,這就是周恩來。
如果沒有當年周恩來與鄧小平的“撥亂反正”就沒有今天的“改革開放”。
沒有當年毛澤東、周恩來打開外交局面,也沒有今天的改革開放的外部環境。
沒有周恩來解放并使用了大批懂經濟的老干部和知識分子,特別是促成了鄧小平同志的復出,更不會有今天的改革開放。
吃水不忘掘井人,這一切,人民更是發自內心感謝周恩來!
評價一位領袖的功過是非,主要是應該看他是將歷史推向前進了,還是把歷史滯后了。
是功勞大還是錯誤大?他的主觀愿望是什么?毫無疑問,中國能走到今天,中國共產黨人、老一代革命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特別是周恩來同志在我黨探索中國特色的馬列主義的道路上,在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在我黨不斷糾正自己錯誤的過程中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他的人格魅力、黨性原則、理想信念感召了一代人,凝聚了一代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曾經是黨的希望,人民的寄托。
1976年“四五”運動就是一次民心、黨心的展示。
原國家主席李先念說:“中國共產黨因為有周恩來而增添了光彩,中國人民因為有周恩來而增強了自豪感。”
他還說,“我們常講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什么是全心全意?我看恩來就是榜樣!”
陳毅元帥也很感慨地說:“真正廉潔奉公,以正治國,恩來也!”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滿懷感情地說:“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當我們提起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周恩來同志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一顆璀璨巨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面不朽旗幟。”
習主席的話道出了全國人民的心聲。
這就是為什么人民呼喚周恩來精神的原因所在。
(周恩來和習仲勛1958年在十三陵水庫工地上與參加勞動者一起吃午飯。)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的力量不僅功在今天,更功在明天,功在千秋!隨著時間的推移,周恩來精神的價值將越來越凸顯,日久彌深。
海棠依舊,思念依舊,依舊江山萬里秀。
強軍夢,富民夢,強軍富民國家盛,盛世再祭君之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