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講究“面相”,在這方面,孟夫子就有相當的經驗。他說:“存(考察)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liǎo:明亮)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mào:眼失神)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sōu:隱藏)哉?”(《孟子•離婁上》)
孟夫子的話是經驗之談。他生活在戰國時代,戰亂時人的本性——好的和不好的方面——表現得非常突出,很容易觀察到。
今人常說不可以貌取人,這話一碰事就顯得不周全。近些年出了前有汶川大地震,今有武漢毒疫大災,若比較其間逃跑者和迎難而上的沖鋒者,就會發現,逃跑者滑奸面粉,面粉者氣邪,氣邪則神散,神散者節易變;面粉再發中分——如日人“翻譯官”——者,更是中氣盡泄矣;而那些向著災區前進的“逆行者”,則回眸美麗,氣場震撼。
基于這樣的經驗,幾千年間中國人對“油頭粉面”歷來沒好感。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