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主席關于無產階級專政下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理論產生的社會現實根源
在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內部,也是有很多差別和矛盾的。有差別,有差距,有矛盾,如果忽視這些矛盾,忽視這些差距,那么這些差別的擴大也會帶來矛盾的激化。毛主席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種提到:“在一般情況下,人民內部的矛盾不是對抗性的。但是如果處理得不適當,或者失去警覺,麻痹大意,也可能發生對抗”。那么,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內部矛盾主要包括什么呢?
①社會主義社會內部干部階層和勞動群眾之間的矛盾,干部階層上下級之間的矛盾。
社會主義國家,干部階層是社會政治經濟的管理階層,掌握社會政治和經濟等等事務的管理權。
如果過度的強化干部階層內部下級服從上級,機構就會日益官僚化,干部的級別就極其可能在內部形成一套森嚴的等級制度,使下級逐漸成為上級的奴仆;如果干部階層受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的舊上層建筑影響,逐漸腐化墮落或走了復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以及上層建筑的錯誤路線,就會逐漸由人民公仆轉變為官僚特權階層甚至逐漸變成新的資產階級。
官僚特權階層的發展,官僚機構固化,干部就會蛻變為日益脫離群眾、凌駕于社會勞動群眾之上的新剝削階級。即使部分的干部階層沒有腐化墮落,如果選擇了錯誤的修正主義路線而不受制約,逐漸復辟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也會逐漸蛻變為凌駕于勞動群眾之上的特權階層并逐漸發展為新的剝削階級。
綜上可見,如果干部階層掌握了絕對的領導權,而且不受制約,如果過度的擴大干部的領導權力,形成單純自上而下的官僚制度,再加上干部受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性質的舊的上層建筑影響,會有相當一部分的腐化墮落或選擇了復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錯誤路線——那將會使社會主義社會變質。這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前所未有的新課題。
所以,毛主席強調“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路線決定一切”。
面對蘇聯的現實教訓和內部的一些萌芽,作為高瞻遠矚的大戰略家、精明敏銳的大政治家、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濃厚的大理論家毛主席,極其深刻的發現了這類問題的嚴重性。
今天,我們重讀毛主席的名言,依然可以感受到毛主席認識的深遠。
“我們國家也有危險,官僚主義作風反了多次,還是存在,甚至比較嚴重,官僚主義思想也比較嚴重。打擊迫害、假公濟私的事有沒有?這樣的事情,你們知道得比我多。但報喜不報憂,這也是官僚和封建東西。做官有特權、有政治需要、有人情關系。縣官不如現管,假話滿天飛,忽‘左’忽右、形左實右,這些很容易造成干部的腐化、蛻化和變質,蘇聯就是教訓。我很擔心高級干部出現修正主義,中央出現修正主義怎么辦?有沒有制度管住他們?當然,像“二十三條”講的,這里絕大多數干部包括黨的高級干部還是個認識問題、教育提高的問題。怎樣教育提高?”——毛澤東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中存在著的資產階級法權,必須破除。例如,等級森嚴,居高臨下,脫離群眾,不以平等待人,不是靠工作能力吃飯而是靠資格、靠權力,干群之間、上下級之間的貓鼠關系和父子關系,這些東西都必須破除,徹底破除。破了又會生,生了又要破。經過去年和今年的整風,我們已經給這種資產階級法權很大的打擊。”——毛澤東
和毛主席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理論和實踐相比,赫魯曉夫執政以來的蘇聯歷代領導集體,就顯得極其缺乏戰略眼光和實事求是的精神,更缺乏為無產階級利益而服務的責任意識。
蘇聯即使先建立了名義上的“無產階級專政”,后來荒唐的淡化了自身社會各階級階層之間的差別,忽視干部和群眾之間的內部矛盾、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的內部矛盾、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內部矛盾,任由差別擴大、矛盾激化,也不可避免的產生了社會內部各階層的收入差距嚴重擴大,形成新的貧富分化,使無產階級干部階層蛻變為官僚特權階層,并逐漸蛻變為新的官僚資產階級;由于蘇聯干部階層的權力巨大而不受群眾制約,蘇聯領導集體在舊的資本主義腐朽上層建筑影響下,更是逐漸走向了根本背離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道路。
毛主席對這一問題有著深刻的認識。在中蘇論戰時,毛主席指出蘇聯的根本問題:
“經過這一系列的變動,蘇聯特權階層控制蘇聯黨政和其他重要部門。”
“這個特權階層,把為人民服務的職權變為統治人民群眾的特權,利用他們支配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權力來謀取自己小集團的私利。”
“這個特權階層,侵吞蘇聯人民的勞動成果,占有遠比蘇聯一般工人和農民高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收入。他們不僅通過高工資、高獎金、高稿酬以及花樣繁多的個人附加津貼,得到高額收入,而且利用他們的特權地位,營私舞弊,貪污受賄,化公為私。他們在生活上完全脫離了蘇聯勞動人民,過著寄生的腐爛的資產階級生活。”
“這個特權階層,思想上已經完全蛻化,完全背離了布爾什維克黨的革命傳統,拋棄了蘇聯工人階級的遠大理想。他們反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反對社會主義。他們自己背叛革命,還不準別人革命。他們唯一的考慮,是如何鞏固自己的經濟地位和政治統治。”
②無產階級內部簡單勞動者和復雜勞動者、無產階級內部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之間的矛盾。
在還沒有消除分工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社會主義社會,各種社會勞動實踐活動中的腦力勞動、復雜勞動由專門的腦力勞動者、復雜勞動者負責。
如果在社會生產勞動實踐中,腦力勞動者、復雜勞動者在脫離群眾、蔑視簡單體力勞動者的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上層建筑的影響下,過度的夸大自身專業的作用,過度擴大和簡單體力勞動者之間收入的差距,會使社會內部的不平等加劇,逐漸產生新的貧富分化,使社會主義社會逐漸變質。
列寧同志說:“國家完全消亡的經濟基礎就是共產主義的高度發展,那時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已經消失,因而現代社會不平等的最重要的根源之一也就消失,而這個根源、光靠把生產資料轉為公有財產,光靠剝奪資本家,是決不能立刻消除的。”
在舊的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的上層建筑影響下,在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勞動實踐中,過度重視利潤、效率、“物質刺激”,忽視公平、忽視階級立場、忽視為無產階級利益而服務的根本方向,高技術工人、腦力勞動者與普通工人之間的收入差距會因為對物質刺激的過度重視越來越大。
所以,毛主席極其重視處理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之間矛盾的問題,極其重視關于“資產階級法權”的問題。毛主席的深謀遠慮,可以見之于他的名言。
“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資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級工資制,等等。這只能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加以限制。”——毛澤東“我們自己就是建設了這樣一個國家,跟舊社會差不多,分等級,有八級工資,按勞分配,等價交換。要拿錢買米、買煤、買油、買菜。八級工資,不管你人少人多。”——毛澤東
“三個差別(其中包括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差別),資產階級法權……這個問題請大家想一想。這不是說我們要慢騰騰的,多快好省是客觀的東西,能速則速,不能勉強。”——毛澤東
③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城市和鄉村,農民階級和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
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過程中,城市和鄉村之間的商品交換,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需要,本身就存在城鄉商品交換的“剪刀差”。如果過度通過“剪刀差”,用鄉村農業資金供給城市工業,城鄉差距也會進一步擴大。擴大城鄉差距,就會激化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不利于鞏固工農聯盟。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特別是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時候,毛主席多次提到處理城鄉不同所有制之間矛盾、處理工人和農民之間矛盾的相關問題。
“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的矛盾,實際上是工農的矛盾。蘇聯兩種所有制長期同時并存,但是他們一直不承認這個矛盾。”——毛澤東
“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長期并存下去,總有一天不能夠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不能充分滿足人民生活對農業生產越來越增長的需要,不能充分滿足工業對農業原料不斷增長的需要。而要滿足這種需要,就不能不解決兩種所有制的矛盾,不能不把集體所有制轉變為全民所有制,不能不在全國單一的全民所有制的基礎上來統一計劃全國工業和農業的生產和分配。”——毛澤東
二、毛主席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保證無產階級領導下最廣大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理論和實踐。
毛主席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思想,在社會主義社會還沒有建立的革命戰爭年代,就有過很多相關領域的相當多、相當深刻的成果,其中主要表現在預防以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為目標的革命領導集體變質的理論和實踐、處理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事業而斗爭的過程中革命陣營內部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矛盾的理論和實踐。
①毛主席解決干部和群眾、干部內部上下級之間矛盾的理論化實踐。
我黨是列寧式的政黨——是統一思想指導、組織目標明確、組織紀律嚴明、組織任務規劃清晰的職業革命家組織。這確實適應了革命戰爭的需要。但是,紀律的嚴格、下級對上級的服從的政治經濟軍事管理體制本身,就有官僚主義誕生的土壤。于是,毛主席極其重視干部參加勞動實踐、密切聯系群眾,以及群眾對干部的監督。
三灣改編,毛主席就建立了士兵監督指揮員的“士兵委員會“制度;古田會議,毛主席創造性的提出“發動地方黨對紅軍黨的批評和群眾政權機關對紅軍的批評,以影響紅軍的黨和紅軍的官兵”;中央蘇區時期,毛主席領導了群眾揭發干部的檢舉運動;延安整風,毛主席的《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深刻提出了調動下級檢查上級、調動群眾檢查干部的重要性;即將進京,毛主席高呼“我們不做李自成”,并在七屆二中全會深刻提出了預防腐化的“兩個務必”;“三反”、“五反”斗爭,毛主席積極發動群眾,和黨一起同心協力打擊貪官、打擊奸商……毛主席預防領導集體變質、反對腐化的堅決態度,是他從革命戰爭年代就一以貫之的。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毛主席更加重視預防社會主義領導集體的變質。
重上井岡山時,毛主席說:“黨的力量加強了。但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實行政治民主,保證我們黨不脫離群眾,比井岡山時士兵委員會就要差多了。全國性的政治民主更沒有形成為一種制度,一種有效的方式。井岡山時期士兵委員會是有很大作用的”,“蘇聯修正主義正是有了一個特權階層,把列寧的黨變成了修正主義的黨,國家也變了顏色。我們不能像他們。即將取消軍銜制就是一個努力。在怎樣防止特權階層方面要有一整套好制度,要繼承井岡山的好制度、好作風”。
應該怎樣盡最大可能縮小社會各階層之間差距,保證逐漸發展生產力的過程中抵制貧富分化呢?毛主席認為,應該從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民主化方面入手。
生產關系重要定義之一,是人與人之間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的相互關系。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干部高度群眾化、群眾高度組織化政治化,就是預防貧富分化的重要條件。所以,毛主席說:“必須堅持干部參加集體生產勞動的制度。我們黨和國家的干部是普通勞動者,而不是騎在人民頭上的老爺。干部通過參加集體生產勞動,同勞動人民保持最廣泛的、經常的、密切的聯系。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一件帶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義,防止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要領導者采取平等態度待人;一年、兩年整一次風;進行大協作;對企業的管理,采取集中領導和群眾運動相結合,工人群眾、領導干部和技術人員三結合,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不斷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等等。”
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就要為了維護無產階級利益,對腐朽的舊勢力的殘余進行專政——而政權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的重要條件,就是無產階級為領導的廣大勞動群眾對干部的民主監督。如毛主席所說:“無產階級專政,是工人階級領導的,是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無產階級專政,就是工人階級和在它領導下的人民,對反動階級、反動派和反抗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分子實行專政。在人民內部是實行民主集中制。我們的這種民主是任何資產階級國家所不能有的最廣大的民主。”
毛主席真的發動起了群眾,積極鼓勵和支持群眾監督干部、參與管理。即便是蘇聯組織模式,也逐漸蛻變為了單純上級命令下級的官僚主義模式;西方的“民主”,也不過是資產階級內部的金錢游戲。可以說,毛主席締造的中國式社會主義民主,使人類歷史上真正的民主。
②毛主席解決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之間矛盾的實踐。
革命戰爭年代,毛主席就極其重視處理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的問題,反對腦力勞動者對自以為是。毛主席堅信——“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毛主席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就強調——“不反對官僚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實際的具體的工作方法,不拋棄命令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說服的工作方法,那末,什么任務也是不能實現的”;在《〈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毛主席說:“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特別是在《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毛主席提出“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以來,毛主席也多次號召干部和知識分子密切聯系群眾,并提出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偉大戰略。
1968年7月28日,毛主席會見“五大學生領袖”,嚴厲批評了他們作為青年知識分子,脫離群眾、脫離生產的問題和他們過激行為帶來的危害。青年知識分子的脫離群眾,使他更深刻認識到處理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之間矛盾的重要性。毛主席說:“現在學生的缺點在什么地方呢?學生最嚴重、最嚴重的缺點,就是脫離農民,脫離工人,脫離軍隊,脫離工農兵,就是脫離生產者”。
1968年12月,毛主席提出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指示,1968—1976,有1600多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大規模運動展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一次和中國數千年知識分子階層脫離群眾、脫離實際作風的一次決戰,是毛主席處理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之間矛盾的一次偉大探索。
③毛主席處理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之間矛盾的實踐。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建立之后,如何解決城鄉差距呢?毛主席創造性的提出了鄉村自主工業化的思想——通過鄉村的集體經濟組織,統一集中鄉村的人力物力財力,擴大鄉村的工業化再生產,發展鄉村自主工業,從而逐漸解決城鄉差距。
毛主席說:“在社會主義工業化過程中,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業人口會減少。如果讓減少下來的農業人口,都擁到城市里來,使城市人口過分膨脹,那就不好。從現在起,我們就要注意這個問題。要防止這一點,就要使農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樣,或者還好一些。有了公社,這個問題就可能得到解決。每個公社將來都要有經濟中心,要按照統一計劃,大辦工業,使農民就地成為工人。公社要有高等學校,培養自己所需要的高級知識分子。做到了這一些,農村的人口就不會再向城市盲目流動。”
三、毛澤東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理論與實踐的偉大意義和現實啟示
(一)毛主席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實踐,有利于打擊行政體系固化,打擊特權利益集團和舊的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上層建筑殘余,預防特權階層固化導致內部的剝削階級復辟和貧富分化。
(二)毛主席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實踐探索,實現了最廣大勞動者社會地位五千年未有的提高,讓最廣大人民群眾空前的獲得了民主——這是五千年來對剝削階級和特權思想的最徹底的決戰。毛主席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理論和實踐,極大教育了人民群眾,開辟了打破歷史周期律的道路。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實踐中,勞動者地位崇高,工人階級作為領導階級的地位更加凸顯,勞動群眾受到空前普遍的尊重。
(三)毛主席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實踐,有利于社會治安凈化,城鄉人民安居樂業。毛主席時代,社會犯罪率極低,公平、正義、干凈。沒有婦女兒童被拐賣,人民教育、住房、醫療、就業、安全防衛都沒有壓力。
(四)毛主席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理論的偉大意義在于開創了具體、全面的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理論,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也存在著不同社會階級、階層人口之間的內在矛盾,必須盡可能在人與人之間的生產協作關系和社會關系以及利潤分配上民主,尤其是政治和經濟管理上的群眾民主、強化無產階級專政、打擊上層建筑領域和生產關系領域一切不利于社會主義的因素,來預防剝削階級復辟——并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逐漸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
(五)依靠人民群眾的監督,是毛主席預防革命領導集體變質理論的重要精髓。他的這一偉大創新突破了蘇聯官僚化模式,嘗試用民主監督的辦法梗深刻的解決現存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
(六)毛主席開辟了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道路,首次提出了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這一國際共產主義新課題,為國際共運理論在預防革命領導集體變質方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育、鍛煉、喚醒了大量國際無產階級和各民族被壓迫人民。
(七)通過知青上山下鄉運動,使大量知識青年高度革命化、群眾化。經過上山下鄉鍛煉過的知青,逐漸登上中國政治舞臺。當年上山下鄉的一大批知識青年,好多正在我們黨和國家的各級領導崗位上和經濟社會生活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黨的十八大產生的205名中央委員中65人有上山下鄉的經歷,占31·7%。25名中央政治局委員有7位是知青,占28%。7名政治局常委中有4位有上山下鄉的經歷,占57·1%。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歷史會證明也一直在證明——毛主席是目光長遠、清白、正確、偉大的世界無產階級和一切反壓迫人們的偉大導師!
今天,毛主席依然在天安門前,注視大河上下、長城內外,凝視著他深愛的同志和同胞;今天,毛主席還安詳的睡在毛主席紀念堂的水晶棺里,等待我們向他匯報共產主義事業的勝利;今天,毛主席——天空中最明亮的紅太陽,依然照耀著世界人民,指引著人類的解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