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林文藝討論會(18-4)食草動物:公平正義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捍衛者——毛澤東
市場經濟原本是中性詞,搞活流通、互通有無。只要社會存在勞動分工,市場經濟就自發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就象開茶市、做餐飲一樣,不僅僅是為各類精英服務,普通百姓也有需要。所以,姓資姓社都需要搞懂市場經濟的規律,爭取主導和利用貿易的原則,為我所用。
但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原則是迥然不同的。前者追求的是私有制下的資本利潤最大化,主要為大資本家利益服務;而后者,是為調配資源搞國家建設造福普通群眾的。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以一代偉人的深刻見識,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在這個原則下,社會主義市場是公平正義的市場,就像童年記憶中市場上免費使用的公平秤,童叟無欺。
中國歷來重農輕商,自詡禮儀之邦。近代在堅船利炮的攻擊下被迫打開門戶,才算領略到西方重商主義所帶來的凌侵。歷經兩百多年殖民經濟的熏陶,西方資產階級早己諳知通過不平等的貿易差額輸入巨額財富的秘密,這恰是中國不擅長的商戰或貨幣戰。此時,滿清洋務派中已有官僚意識到“商之掊克,敝國無形”。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就是需要不斷地擴張市場,以不平等的貿易容納他們剩余生產力、并廉價吸取新市場的資源和勞動力。所以,當慈禧太后發現洋人意在獲得賠款、開放市場,非消滅其統治時,于是道出“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的驚人之語。而堅持公平正義的等價交換原則,恰是毛澤東對這段屈辱的歷史經驗的總結。
是的。怎么來實現利潤最大化?哪怕拿著“涓滴理論”遮羞,說什么富人更富會自動惠及窮人,也無法面對“少數人富裕是以多數人貧乏為前提的”的現實。不靠在市場上坑蒙拐騙和軍火威脅,怎么能達到資本家無限膨脹的資本回報期望值呢?
販賣黑奴的血腥,羊吃人的罪惡,殖民地經濟的掠奪,本國貿易保護的繁多,這些就是西方資產階級崛起的近代史。即便他們西裝革履、儀表非凡,在“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時代,毛澤東卻一眼洞穿他們資本輸出的對外掠奪性,怒斥其為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之一,因為這踐踏了公平正義的原則。
建國初期,在西方國家重重封鎖的情況下,毛澤東以共產主義者的胸懷與氣魄,集中全國人民的熱情初步建成了一個以公有制經濟為基礎的、“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在有計劃的生產和流通下,門類齊全的工業化順利起步。經濟發展來自于辛勤的勞動結余,沒有一絲一毫的泡沫。良好的市場秩序,過硬的產品質量,至今為人所稱道。
今天的中國,繼承了毛澤東時代獨立自主、艱苦奮斗的物質遺產,產品已極大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多樣化。但是,貧富急劇分化,黨群關系淡薄,社會矛盾突出。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愿意也罷,不愿意也罷,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已撲面而來。過去封閉的國內市場儼然成為外資環飼之物,怎么與狼共舞呢?
改革派們拿出的應對之策卻頗似被動。以“市場換技術”,是近些年來改革開放摸到的一塊石頭。只是滿大街的外國汽車已占據了市場,卻還是掌握不到外國的發動機技術。至于消耗了大量資源和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制造出來的如山的中國產品,卻換來一堆用途指定購買貿易國國債的紙幣,不知高明何在。而真正的匯率操縱國卻指責中國在操縱匯率,偏偏抗議無效。勞動者的工資始終維持在溫飽線上,而強買強賣者和空手套白狼的家伙卻變成觸手可熱的土豪,似乎還是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合理結果。凡此種種,能不讓人自發地思念毛澤東嗎?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切違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原則的國際國內貿易,就是公然的搶劫。先古尚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約束,而西方自由資本主義卻公然宣稱經濟學不考慮道德,處處以“經濟人”作假設,就是整個地球淪為他們理想中的自由投資和貿易市場,也跟不上他們墮落與貪婪的步伐。
在進一步全面改革開放的關頭,吸取毛澤東思想精華誠為可貴。難道可以自由放任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中國橫行嗎?黨的十八大三中全會給了明確的回答:我國依然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新的時期,有新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但萬變不離其宗,不同的市場經濟,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和受益對象。一個要讓多數普通人民受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無論引入多少金融創新產品,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如何風云變幻,都必須堅持一個底線,即毛澤東劃定的底線:等價交換的原則。否則,“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讓始作俑者嘗嘗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滋味。
這就是道路自信的體現,也是今天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的意義。
(2013-12-25成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