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級分化是當前最要命的問題】
當前內政最大的問題當然是兩極分化:一方面,體制外的個體愈來愈邊緣化,對富裕的目標基本上絕望;另一方面,少部分人的財富呈指數級非正常增長。這些財富可分為三類:一是非法收入,以貪腐為代表;二是既合理又合法的收入,在中國這種特定的市場環境下為數甚微,;三是不合理但也不違法的收入,比如由于身份差別、等級差別、行業差別、系統差別等造成教育機會和工作機會的懸殊,從而導致工資收入和養老金待遇的巨大差別,比如城郊拆遷戶比之于普通農民、石油電網的正式工比之于臨時工、大學教授比之于民辦教師、發達地區的退休公務員比之于一般企業退休職工等。
其實貪腐并心腹之患,只是表皮之??!為什么?腐敗是非法的,人人痛恨,貪官自己也心虛,只要風向一變,秋風掃落葉一般,吹得干干凈凈。而治理那種不合理也不違法的收入才是當務之急!這個分化除了財富不均,還包含身份的差別,其惡果是人心離散,猜忌,不信任,社會信用成本大大上升,這類問題目前來看大致不屬于非法,但也不等于合法,既得利益者正極力使其合法化,而且這種分化在社會上牽涉面極廣,盤根錯節,極難搞。腐敗好比寄生蟲,病毒細菌等外來威脅,免疫力回復就沒事了,兩極分化好比腫瘤癌癥,早期好治且愈后好,拖到晚期就難治了。
【解決兩級分化是歷史上所有政權的生命線】
從十月革命至今馬克思式的社會主義政權出現了快100年了,為了這偉大的理想全世界革命的人民一次次的實驗,有的從巨大的成功迅速崩潰,有的慘淡經營維持到今天,有的曲折發展幾乎成功到步步倒退,總之為此全人類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卻沒有成功找到一個解決基本矛盾的方法,這個矛盾不解決,社會主義的根本承諾就無法實現。
這個基本矛盾就是現代社會越來越復雜的分工導致的社會階層的兩級分化和全體人民共同進步(共同富裕只是一方面)之間的矛盾,這個問題不解決,不但會喪失社會主義優越性,甚至不如資本主義,最終會演變為最差的資本主義形態,人民為建設社會主義的付出努力和犧牲就全部白費了。
對于社會主義這是個致命的缺陷,除毛澤東以外,其他的革命領袖都沒意識到其嚴重性。文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為解決橫向的分化即行業間、系統間的差異,提高普通工農的地位,號召全民學工農兵,批封資修,這樣在社會主體功能的每一個位置上,個體之間可以全部互相替代,于是個體差異就消失了。另一方面,為解決縱向的層級分化,號召干部要為人民服務,群眾可以造反。這一套充滿毛式革命風格的辦法的確相當完美,實驗幾乎成功但終究歸于失敗。本來解決領導權的問題是文革前提條件而不是主要內容,但在這個問題上沒處理好,黨的元氣大傷;加上接班人問題上再遭重創,可以說本來底子就差,加上運氣不佳,功敗垂成,讓人嘆息不已。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這套辦法像是一套上乘的武功速成法門,要求練功者資質上乘且運氣絕好方可成功。
【解決兩極分化的基本思路】
解決兩極分化,并不是簡單的限制資本和權力,而是把資本和權力同廣大人民結合在一起共同發展,這是最低目標,更進一步是要讓資本和權力為人民服務。
在螺旋上升的經濟循環中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是我們的理想,而每個循環都包含三步:起點、過程、終點。這正是解決問題的3個著眼點。
一是起跑線上的絕對平等是必須的,主要是身份的絕對平等,在經濟循環的起點,不論工人、農民、干部,不論大城市、小城鎮、鄉村,不論來自發達地區還是貧困地區,不論某系統的正式職工還是臨時工,一律要一視同仁。身份平等是基礎,雖然革命工作分工不同,但不能由此帶來各項政治經濟權利和發展機會的不同,在這一點上必須要絕對的平等,不折不扣的平等,除了人生而平等的普世價值觀,還因為歷經數十年的社會主義改造和教育,全體國民無差別的身份平等是理所當然的。關鍵詞是平等。
二是在經濟循環的過程中,在市場競爭主體平等的前提下,保護自由競爭。目前我們的市場是個不公平的市場,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優汰劣勝。比如整個經濟圍著政府項目,而政府項目的參與主要靠拉關系,暗箱操作,招投標法形同虛設;央企以國家的利益為由壟斷市場,但獲利大部分集體私分;食利者和食息者充斥市場,而真正的實業面臨生存危機,同時廣大的勞動者無法形成積累,喪失了進一步發展的機會。一個公平的、干凈的市場并非不能實現,只要最大限度的減少人為的干擾就行了。關鍵詞是自由。
三是在經濟循環的終點平衡兩級,理由是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在其經濟循環中必然大量的占用社會資源,這些資源原本屬于全民共有,轉型之初,由于管理者的市場意識不足,僅從自身的角度考慮,忽視了廣大人民才是真正的所有者,所以,資本家獲得資源的成本極低,甚至私自圈占,而資源的共有者并沒有得到資源出讓的補償。現在是補償的時候了,而且最貧困的人最有資格要求補償。關鍵詞是公平。
以上三步可以換一種說法,一是初級分配,以絕對平均為原則;二是自由競爭,尊重市場規則;三是再分配,以平衡為原則,保證所有人都有從頭再來的機會,同時盡量避免傷害優勝者的積極性。
關于解決兩級分化的方法
首先方法一定要簡單,任何一個具備基本常識的人都能搞懂。簡單,執行成本和監督成本才會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避免人為干擾,結果與預期目標的偏差就會很小。比如搞平均只有一種——人頭平均,人人都有,全國一致,而家庭、集體、集團不得參與;比如對于不能分割的資源采取抓鬮的方法,而放棄任何有限定條件的方法;比如再分配的主要方法是累進稅,對此不應該有任何例外。其次資源配置要數字化、數學化,以便于計算機大規模管理,把人工干預降到最低。
這些方法也許會帶來一場社會管理的革命,極大的提高資源配置的綜合效率(長期的、全面的)。以下我將運用上面的方法和原則解決三個最重要的民生問題:住房,就業,股票。
此生民三策,為舉國輕重之大題目。主要是解決3個民生問題的思路。其一,住房;其二,工作;其三,理財;分別關涉宏觀的土地;就業;資本積累的問題。目標是在實現微觀上公平的前提下,不影響宏觀的效率,如能實行必將大幅降低社會治理的成本,加快全社會的資本積累?! ?/p>
民生之一住房
選擇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主要方式是為了利用它的效率,然而在市場規則下資本自然地趨向集中,逐漸加強壟斷,壟斷一方面會破壞效率而導致市場失靈;另一方面破壞公平而引發社會問題,增加社會治理成本,可能得不償失。解決這一問題可以有三個辦法,分別在市場的前端,中段和后端用計劃的手段平衡,也就是在起跑線,途中和終點線的位置干預?! ?/p>
現在的房地產限購政策屬于途中干預,市場的車輪一旦轉動,很難再控制,事倍功半,能否達到調控目標很值的懷疑。一方面制造了新的不公平,另一方面給購房者錯誤的預期。更有被利益集團利用的嫌疑——交出最后一棒的人最希望調控,這樣他的利益相對最大化了。
目前的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政策屬于終點線干預。這實際上是全體國民去補貼低端,對中端不公平,對高端負擔又太輕。而且享用者身份的識別成本高,信息不可靠,變化大,后遺癥多。與我們取消一切身份差別實現國民平等的目標背道而馳?! ?/p>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起點干預,可以保證公平的同時兼顧效率。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三招破解住房難題-
第一招,居住權的數字化及有限市場化,即累進稅下可交易的免稅額,包含3個方面:
1. 免稅額,全體國民每人終身享有一個免稅的額度,比如每人100個立方,三口之家就有300個立方。這是生來就有,死后歸還,不可轉讓,不可繼承,不可剝奪,不可長期出租,人人平等的基本權利,這里要排除不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這個免稅的額度可以根據國家發展程度逐漸增加。
2. 累進稅,按個人所有的物業所占空間的體積減去免稅額后累進征收房產稅,比如超出的第一個100立方按每月每立方1元,超出的第二個100立方每月每立方2元,超出的第三個100立方每月每立方4元,大幅增加那些遠遠超出平均水平的,占有大量房產的富豪和炒家的持有成本?! ?/p>
3. 權證化,個人未使用的或剩余的免稅額可以存入類似銀行的中介,由中介按市場競價出租,租金收入歸存入人所有。也就是無房者或有小房者出租免稅額給有大房子的人,對于有特別大房子的人,自家的免稅額遠不夠,為避免重稅可以花錢租用免稅額。而對于無房者,這可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加快積累買房基金,早日成為有房一族。
第二招,余房儲備計劃
政府建立的余房儲備計劃,收集社會上的空置房屋(包括個人的和單位的),以低廉的房租向無房戶出租,任何名下無房產的人均有權承租,必須公開抽簽分配;擁有多套住房的人將自己多余的住房加入余房儲備計劃,則這部分房產不但可以免稅,還可以有廉租水平的租金收入?! ?/p>
第三招,規范租房市場,一方面,保障承租人的利益;使租期長期化;另一方面,對房租收入所得的稅收征管要嚴格,這種非偶然所得也應是累進稅?! ?/p>
【評價】
住宅市場上,可分為高端,中端,低端三類群體
1,第一招高端補嘗低端,追求社會公平;
有一個觀念我們要明確,社會主義國家所有資源由全體國民共享,少數人先富起來實際上是利用了多數人出讓的資源,這個出讓是應當補償的?! ?/p>
對于看不起病的,租不到房子的,上不起學的,找不到工作的底層的老百姓,一份公民天賦的,不加任何限制的年金收入,會還給他起碼的尊嚴,這是他出讓自己應得的那份資源換來的補償,而不是那種靠別人施舍,靠政府救濟,靠卑躬屈膝掙來的可憐巴巴的養命錢。那種錢會嚴重地損傷自己和家人的尊嚴,這種不公平帶來憤怒,無奈和絕望,不但會扭曲心靈,還大大增加社會的治理成本。
2,第二招穩定中端群體,降低風險的同時,對食息者要適當限制。資本得利如果遠遠超過勞動所得,就會改變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大家都想著不勞而獲,在這上面是無法建立和諧社會的。比如利息免稅的做法就有問題,普通存款利息免稅沒問題,單位存款免稅也有道理,但對個人所有的巨額存款產生的利息免稅就成問題,不但要征,還要累進?! ?/p>
相關問題1
70年的使用權同累進的房產稅的關系,
土地使用權按面積收,有級差;累進房產稅按空間體積收,無級差全國一個標準,封死操作空間?! ?/p>
一方面個人擁有的物業關涉到居住權,應平均分配,必須繳納累進制的房產稅,此前提下70年的土地使用權可以無限期延長下去;單位擁有的物業屬于生產資料,可以適當集中,所以按單一稅率繳納房產稅,但應有級差,同時土地使用權70年到期必須繳納延期使用費,年限可以短一些,以兩屆政府任期10年一繳,按地段劃分等級,一來適應經濟發展水平,二來給下屆政府留一些資源?! ?/p>
相關問題2
政府對關鍵地產資源的控制
優質的商業地產十分稀缺,在市場上具有絕對的壟斷性,這種資源是不適合掌握在私人手里的,一方面此類資源的獲取一般都是暗箱操作,普通人根本沒機會,另一方面此類商業地產的升值主要是市政建設的完善和交通建設的大規模投入帶來的。這種升值收益應該全民共享。地方政府應當積極掌控這些稀缺的商業地產,一方面轉變土地財政為物業財政,儲備土地不如儲備物業;另一方面增加了一個調控手段,減租比減稅方便靈活有效。另外同樣擁有商業地產,自營的和出租的應當區別對待,對于后者也應當以累進稅率加以限制?! ?/p>
相關問題3
土地的集體所有制要轉變
農村土地的集體所有制本來是個過渡,這種小塊封閉的,小集團世襲的,非國有的土地所有制,是取消城鄉差別的主要障礙。集體所有只能向國有轉變,但國有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政府所有,一種是全民所有。政府所有是指政府通過賣地使土地流入市場,全民所有是指全體國民參與到土地流轉中,防止土地的壟斷性集中。比如在全民社保普及的體制下,全民按人均耕地平均地享有一份不可轉讓的土地使用優先權(僅用于農業生產),比照前面的數字化居住權來管理。這樣從根本上打破了城鄉界限,農民進城可以將優先權存起來,并獲得租金收入;市民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先權參與農業?! ?/p>
民生之二工作
民權和民生互為表里,居住權,生存權,發展權是最基本的國民權利,而工作的權利才是最重要的,其重要性遠遠超過其他民生問題,事關個人家庭的生存和發展,是養命之源,是立身之本,可以帶給你幸福快樂,也可以帶給你屈辱和憤怒?! ?/p>
既然職位是每個人追求的東西,也就是一種社會資源,而且是最寶貴的一種,當這個資源的利益歸于單位時,對單位本身并沒帶來實在的好處——在符合條件的求職者中隨機抽取和特意選取是沒有太大差別的,只不過對于單位的掌權者,這個選擇權會帶來個人利益,所以職位就成為掌權者利益交換的主要籌碼,比如易子而仕?! ?/p>
而當職位作為最寶貴的社會資源,其利益歸于全體失業者時,單位并沒有損失,掌權者把籌碼還給社會了,即便失業率再高一些,因為機會是平等的,大家是服氣的?! ?/p>
所以職位,不論是機關、事業、企業,不論是國營、私營單位,應當公平地向全社會開放,而不是私相授受。所以對于絕大多數沒有特殊要求的基層崗位,所有失業的人都有平等獲得的權利。
現實中不同的職位還代表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系統,不同的待遇,不同的退休金,不同的醫療待遇,包括家人子女享受特殊的照顧??傊@種毫無道理的身份差別成了阻礙社會發展的主要障礙。下面對職位做了個簡單的劃分
收入指數 | 基層 | 中層 | 高層 |
低端單位 (低收入、低福利) |
1 |
3 |
9 |
普通單位 ( 兩中等或一高一低) |
3 |
9 |
27 |
高端單位( 高收入、高福利) |
9 |
27 |
81 |
首先基層崗位要全部納入社會化管理,由專門的機構負責分配,單位應交出自主權,用人單位僅在中高層人才的選拔上保留選擇權?! ?/p>
高端單位基層崗位的選擇面必須寬,將限制條件放到最低,既然單位好,入職后多培訓一下嘛,總之讓更多的失業者通過抽簽搖號的機會獲得此職位的利益,抽中后可以選擇入職,也可以有償轉讓,當然受讓者要符合基本條件?! ?/p>
普通單位的基層崗位可以按目前的勞動力市場方式安排,但要加入抽簽環節?! ?/p>
而對于低端單位的基層崗位,一般以臨時工為主,應由收入指數大于8的所有在職人員抽簽輪流,比如公務員每年化4周時間從事環衛清潔,門衛保安,交通協管等工作?! ?/p>
對于單位的中高層,一般由單位自主安排,但公職崗位(包括國企)要轉向社會化管理:先建一個全國性的人才庫,打破各個系統的界限,要通過考試,最后也要抽簽?! ?/p>
【評價】
1. 簡單公平的職位分配方案,就是一個社會穩定器,首先入職機會是平等的,大家不會有太多的怨氣。其次失業的機會也是平等的,干部子女也有失業的,失業也不會集中在貧困家庭。會大大減少社會上極端事件的發生?! ?/p>
2. 越是簡單的方案,操作空間越少,監督成本越低,人們的預期就越明確,無用功就越少,大大節約社會資源。比如,當今孩子的教育幾乎耗盡一個家庭的大部分資源,請家教、擇校費、贊助費、托人要請客送禮,一對年輕夫妻如果不依靠父母,幾乎不能完成一個孩子的“良好”的教育。現在的教育就是通過增加無用功對孩子進行等級劃分,這個等級決定孩子的職業生涯和家庭幸福。如果孩子學習不是特別拔尖,家里又沒有什么背景,那么這個家庭將被這個體制搜刮的一貧如洗,僅溫飽而已,無法積累,除非孩子運氣不錯,找個好工作,不然豈不使這個家庭陷入絕望。反之,一個廣泛公平的入職機會,就會給大家一個十分明確的預期,不需要花錢在無用功上,這部分資源積累起來,將來可以給孩子更多的職業選擇和更豐富的生活方式。
3. 既然國家提供9年制的義務教育,那么完成9年學業,經過考試合格,就有資格進入職位選拔平臺,但目前的教學內容就不合時宜了,文學性的內容太多,實用性的太少,特別是學習方法的訓練欠缺。義務教育應該以培養大量的實用人才為目標,而不是尖端的學術人才。學術大發展的時期已經過去了,科學皇冠上的明珠還是那幾顆,閃耀了快100年了也沒變過。以博士為目標的教育體制,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這些博士要么經商,要么從政,非其所長,即便教書,也大多意味著對研究的放棄,現在的院士越來越小打小鬧,實在叫人不以為然,破壞了大家對學術的敬仰。總之,職位抽簽分配法會矯正這種畸形的教育方向。
民生之三家庭理財
每個家庭財富的積累、保值和增值的目標實際上就是共同富裕的目標。資本市場上那些低風險高收益的機會都被資金雄厚的主或者背景深的主搶走了。剩下來的不是圈套就是陷阱,總體上炒股賺錢和買基金賺錢的都是少數,買房倒沒有虧的,但門檻高?! ?/p>
資本市場上最大的暴利就是原始股和流通股之間巨大的差價。國際金融財團可以以低的離譜的價格大量買入國內的原始股,而老百姓只能在流通市場上以十倍甚至百倍的價格買入同權的流通股。股市成了吸血機器?! ?/p>
本來,國家經濟發展,企業發展,股票升值,股民應該享有發展的成果。所以原始股的投資機會應當普及到每一個國民?! ?/p>
第一,企業的融資應當以股權為主,貸款和發債為輔,對于股權集中的企業應限制其貸款,鼓勵其通過增發股票融資。所以全國各個地均可按其經濟總量設立股票發行和交易場所,可以分為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3個級別。其實將各地的產權交易所改一下就可以啦。
第二,所有的企業都可以按自身的規模在相應級別的交易所發行和交易股票,發行價應當嚴格按照行業平均市盈率確定,發行規模必須超過發行后的一半。
第三,新股發行的對象不是資金為王,而是優先按人頭平均。也就是說每個人擁有一個平等的優先權,有權按發行價購買平均份額的新股。這個優先權可以委托給專業的機構操作,就像存銀行一樣。每個人都可以享受打新股的收益?! ?/p>
以上從住房、就業、股票三個最基本的民生問題入手,用一套簡便的、低成本監督的、便于大規模應用的方法解決兩級分化的問題。既要保證每個人都有從頭再來的機會;還要讓競爭的優勝者成為值得人們追求的目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