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的《南方周末》刊載了郭道暉的一篇文章《我所認同的憲政社會主義》,我是剛看到的。他的主要論點是社會主義與憲政結合。
不客氣地講,通篇文章給我的感覺就是似是而非。因時間有限尚不能更多評述,但是明顯的一些令人費解的地方卻不得不說,不說不舒暢。
譬如:
第一,文章前有段編者按,分別引用了鄧小平、胡錦濤、溫家寶的幾句話,胡、溫兩位的是關于法治的,鄧小平同志的話則引用的是:“搞社會主義,一定要使生產力發達,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而鄧小平同志說過的“在改革中,我們始終堅持兩條根本原則,一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一是共同富裕。”我的疑問是為什么不把“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這樣重要的話引上呢?
第二,作者郭道暉先生稱他的新社會主義是社會為本,他說是與人本主義相互包含,為了給他的觀點找到有力的論據,說馬克思在《1944年經濟--哲學手稿》中界定共產主義=人本主義。社會主義本來就是要克服人的異化,促使“社會的即人性的人類”的“全部豐富性的復歸”,還原人的社會本質-自由。這段說法都沒有錯,問題是,這只是馬克思的早期觀點,在從1845年春他和恩格斯寫《德意志意識形態》起就開始全面清算他們從前的“哲學信仰”,也就是清算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哲學對他們的影響了。他們不再把共產主義看作是人性的復歸,而是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運動闡述共產主義的必然性。他們反對把共產主義看作是抽象的人性要求。我的疑問是郭先生難道沒有再讀過馬恩1845年后的著作,完全不了解他們這以后的觀點嗎?如果是這樣就太不可思議了。
第三,郭文強調社會主義并不在于公有制成分多少,不在于姓私還是姓公,他說他的基本經濟制度是馬克思所主張的社會所有制和個人所有制,他的解釋就是人人都能成為有產者。但馬克思所說的個人所有制一定不是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所有制,因為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就是建立在資本主義一定滅亡的基礎上,而滅亡的原因即是生產資料私人占有與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所引起的。他們所說的社會主義一定是建在公有制的基礎上的,關于這一點,馬克思晚年在《哥達綱領批判》中談到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時這樣說:“在一個集體的、以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為基礎的社會里生產者并不交換自己的產品,......”而恩格斯說得更直接,他在1894年給《<人民國家報>國際問題論文集》寫的序言中說:“我處處不把自己稱做社會民主主義者,而稱做共產主義者。這是因為當時在各個國家里那種根本不把全部生產資料轉歸社會所有的口號寫在自己旗幟上的人自稱是社會民主主義者。”他認為,“全部生產資料轉歸社會所有”,是表示馬克思和他本人所以稱做共產主義者的“特有的觀點”。他又在1895年寫的《<法蘭西階級斗爭>導言》中指出:馬克思在《法蘭西階級斗爭》一書中,“第一次提出了世界各國工人政黨都一致用以概述自己經濟改造要求的公式,即“生產資料歸社會占有。”關于土地問題,馬克思說過:“促進土地私有制向集體所有制的過渡,讓農民自己通過經濟的道路來實現這種過渡”,是無產階級“以政府的身份”采取的措施。恩格斯也說過“我們對于小農經濟的任務,首先是把他們的私人占有變為合作社的生產和占有”,而這是在“我們掌握了國家權力的時候”,要“逐漸把農民合作社轉變為更高級的形式,使整個合作社及其個別社員的權利和義務跟整個社會其他部分的權利和義務處于平等的地位”由此我們可以清楚看出郭文對所有制的理解與馬恩的原意相差甚遠。
如果我的上述質疑有道理,那么我就要問幾個為什么:
為什么郭文要把馬克思已經摒棄的“人本哲學”觀點用來代表馬克思的觀點,并以此佐證自己的說法呢?
為什么郭文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式上要曲解馬恩的原意,把個人所有制說成是私人所有制呢?
這不應該是水平問題吧?
同樣,編輯不僅如此登載郭道暉的文章,而且在編者按中只講鄧小平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卻只字不提鄧小平同志說過的社會主義要堅持公有制的原則呢?這也只是因為水平問題或無意中出現的以訛傳訛嗎?
其實,早在馬克思時期,或他之前,社會主義就又2百多種門派,后來至今又不斷新增同時也不斷消失著這樣或那樣的社會主義。郭道暉先生假如認為自己的主張更好,更合理,更科學,完全可以自創一派,不必要借助馬克思的旗號。若要借助呢,就應完整借用,至少要用確實能代表馬克思的觀點的觀點。
因為時間關系,就粗略說這些。不對的地方也歡迎批評指正。謹以此文為引玉之磚,愿聽到更多的真知灼見。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