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改革開放的成績不要忘了毛澤東
這些年,生活漸漸好了一些,有的地方達到了“小康”,不少基礎建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于是有些人就樂陶陶算起賬來,說改革開放前如何的貧困,吃不飽飯,更不用說現在幾乎家家都有電視機。這個邏輯結果是:改革開放前的政策不好,甚至路線也錯了,改革開放的政策才好。有歌詞云:“改革開放富起來。”還有流傳語云:“毛澤東讓我們站起來,鄧小平讓我們富起來。”有的人甚至說:“毛澤東不懂經濟。”
這種把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果與毛澤東時代割裂開來的觀點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不僅僅違背了歷史的真實,也否定了前人可供后來者吸取、借鑒的寶貴精神文化資源。
如何看待改革開放前的窮困?應當這樣看,主要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導致中國太落后,太貧窮。加上多年國內軍閥混戰、日本侵略中國、國共兩黨爭戰等原因,中國更加落后和貧窮。臺灣著名人物李敖說的很對:一九四九年中國共產黨取得中國的統治權的時候,“是一窮二白,國民黨把能搬走的全搬走,能炸掉的全炸掉,留給中國大陸是兩百萬土豪劣紳、流亡土匪要你清除,清除這個臺面,國民黨把整個國庫九十二萬兩黃金搬到臺灣去,請問共產黨在接受這個攤子的時候,要使中國能夠慢慢復原,是不是要一段時間?因為被國民黨打劫得這么嚴重,破壞得這么嚴重,趕上了美國人在韓戰出了問題,高麗戰爭出來了,又為了中國的安全,中國的尊嚴,一定要跟美國帝國主義打一仗,這個時候又打了這個戰爭的時候,中國要不要付很多代價?所以這個時候啊,我們發現連吃頓飽飯都是很難的時候,談什么事情,先談吃飯要緊嘛!就這樣子啊,是在這個情況底下,慢慢地成長起來的。”在毛澤東時代,最困難的時期是六十年代初,因為自然災害和管理經驗欠缺,糧食奇缺,死了一些人。但這不是基本路線和管理制度的根本錯誤。后來,情況不斷好轉,美國學者在所撰《毛澤東傳》一書中指出:在毛澤東逝世的時候,中國已經基本解決了八九億人的吃飯穿衣問題,并且實行低費教育,窮人也讀得起書。這個強烈反對社會主義中國的美國學者,竟對這兩點大加贊賞。
生產力的積累和發揮作用有一個過程。特別是科技生產力的積累和釋放“能量”需要較長的過程。
改革開放后,桃樹上的桃子紅了,人們可以摘來品嘗了,可是他們沒有想到桃樹是誰栽的。人們忘記了桃樹的來源,忘記了栽樹人,昏昏然感覺桃樹也是自己栽的。可以肯定地說,改革開放后獲得的很多果實,都是毛澤東時代奠定的基礎。例如農業和畜牧業方面取得的成就,要不是毛澤東時代對雜交科學技術的重視和大力支持研究,就不可能有袁隆平這樣偉大科學家的誕生,人們今天可能還要餓肚子。要清醒地明白,是科學技術使中國農業生產發生了革命性變化而非其它因素。而這個成就的取得恰恰在毛澤東逝世之后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這給人們的視覺造成了一個錯誤的判斷。有人認為,是“包干到戶”,解放了農村生產勞動力,才取得了這樣的成績。這是一個誤判。勞動力的充分發揮也不可能使水稻畝產成倍增長。相反,農村生產經營方式恢復到封建社會家庭單干式作業,暫時迎合了農民的自由心里,農民拍手稱快,但從長遠看,是一個倒退。矛盾愈來愈明顯,單干的生產經營方式極大地阻礙了現代農業的發展。中國農村呼喚新的變革。現在,一盤散沙的農民和脆弱的農業基礎,中國社會未來發展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毛澤東時代已經奠定了強大的工業基礎和國防基礎。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所作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在工業建設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一九八0年同完成經濟恢復的一九五二年相比,全國工業固定資產按原價計算,增長二十六倍多,達到四千一百多億元;棉紗產量增長三點五倍,達到二百九十三萬噸;原煤產量增長八點四倍,達到六億二千萬噸;發電量增長四十倍,達到三千多億度;原油產量達到一億零五百多萬噸;鋼產量達到三千七百多萬噸;機械工業產值增長五十三倍,達到一千二百七十多億元。在遼闊的內地和少數民族地區,興建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在發展工業經濟中尤為可貴的戰略選擇是在極其貧困的條件下優先發展重工業,實行輕重緩急的方法,當時這一戰略受到腐儒粱漱暝為代表人物的反對。中國這樣的在近代史上受帝國主義任意宰割的泱殃大國,如果不建立自己的以重工業為基礎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國家就挺不起腰桿,就不能雄壯地站在世界群林之中。只有優先發展重工業,才能較快的造出飛機、輪船和國防武器。須知,當時戰爭氣氛很濃厚,中美正在朝鮮戰場上較量,臺灣蔣介石集團叫囂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從當時國內經濟條件和國際形勢看,中央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后來一些人認為這個決策沒有充分考慮到農民的利益,沒有充分考慮到把消費工業用品的生產擺到重要位置,實在是不看當時具體情勢,只求理想結果的不切實際的錯誤觀點。一個國家如果不能站穩怎樣保護人民安居樂業。而重工業就是首先保證讓國家穩穩地站立起來。可以說,沒有強大的重工業作基石,國防建設就難以實現。正是在這個前提下,中國很快試爆了原子彈、輕彈,人造衛星也飛上了太空。中國建立了強大的令西方人畏懼的國防力量。
毛澤東時代奠定了堅實的水利、交通等建設基礎。1949年共和國成立之后,國家進行了多次的治水工程。淮河、黃河、長江、運河、遼河、松花江、珠江,七大流域都先后進行規劃治理。不論筑壩防洪發電,修堰引水灌溉,國家參與程度,群眾動員人數和總投資額,都遠遠超過了歷代,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據統計,由1952年至1980年近三十年間,國家用于水利的資金近800億元,其中地方及社隊自籌也近之百億元。建成大量的防洪、灌溉、排澇、發電等工程設施。主要是:整修、新修堤防、圩垸、海塘165,000公里;疏浚整治排水河道,開辟排水出路;修建大型水閘241座;建成大、中小型水庫56,000萬座(解放前有大中型水庫23座),塘壩640萬處,總庫容量達4000億立方米(包括電力投資的庫容1100億立方米);建設萬畝以上灌區5000多處;機電排灌動力由解放初的9萬多馬力發展到7000多萬馬力;機電井從零開始發展到209萬眼;水利結合發電裝機900萬千瓦。這些水利工程發揮其效益,初步控制了普遍的洪水災害,延遲黃河的決口時間,穩定七大流域。另外,農業方面亦得到發展,全國灌溉面積由解放初的2.38億畝發展到7.1億畝,灌溉耕地的糧食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初步治理了易澇地2.6億畝,占全部易澇耕地面積76%。其次,每年為工業和城市人民生活提供的水量達數百億立方米,解決飲用水的問題。新中國的電力工業發展迅速,在黃河的治理上,已建成了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青銅峽、天橋、三門峽等一批發電站,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裝機容量的增加:中國的水力資源相當豐富,總蘊藏量達68,000萬千瓦,占世界第一位。解放前,發電量只有43億度,裝機總量16萬千瓦。解放后,到1981年底。全國發電量已達3093億度,裝機總容量達6900萬千瓦。“截斷巫山云雨”的長江第一壩——葛洲壩水利工程也是在毛澤東時代開始動工的。
毛澤東時代,在幾乎沒有鐵路,少有公路的狀態下建立了初步的鐵路、公路網絡。而且建設的速度很快。例如成渝鐵路全長505公里。解放前,清王朝和民國政府用了40年時間,只完成工程量的14%。新中國成立后只用一年的時間就建成了。那個時候,沒有現代化的裝備,靠傳統的、簡單的工具,靠人的火熱的戰斗精神,建設進度一日千里。現在的很多建設,即使用的現代設備,建設的速度也沒有那時快。
總而言之,今天的人們在總結改革開放的成績時,不要忘記了前人的功勞,不要忘記老一代領導為后來者奠定的基礎,更不要搞“斷章取義”、貪天之功、用現在的成績來否定過去。
(2008年8月17日星期日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