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網上看到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經濟學教授大衛·科茲在清華大學的講演。他認為蘇聯解體并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根本原因,既不是社會主義制度缺陷,也不是資本主義優越,而是人民沒有真正掌權,而腐敗了的精英們為維護自身既得利益,最終葬送了社會主義國家。值得令人深思。現將全文摘編如下。
西方關于蘇聯解體的主流觀點有兩種:一是,蘇聯經濟體制在長時期的運行中被證明是不可行的。80年代經濟內在的矛盾導致經濟崩潰,別無選擇,只有建立資本主義;二是,在政治上,一旦戈爾巴喬夫實行言論自由、自由選舉,蘇聯人民就利用新獲得的權利,廢除社會主義,建立資本主義。這種主流觀點的實質是:社會主義在一個大國作了長時間的嘗試后,失敗了。我花了1991-1996年6年的時間研究蘇聯解體的原因。這期間,我與前蘇聯的高級官員、政治家、企業家會過面。對20年代以來,直到解體的蘇聯作了研究。我的研究證明,西方的這些主流觀點與事實不符。
關于蘇聯經濟崩潰的原因說。1928-1975年,蘇聯經歷了快速增長的時期,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據西方估計,1928-1940年,蘇聯年均增長5.8%,這在當時是非常快的速度。1950年,蘇聯實現了工業化,直到1975年,一直比美國的發展速度快,這期間蘇聯的年平均增長率是4.8%,而美國只有3.3%,這可是西方的數據呵。同期,東歐也比西歐快。1975年后,比以前差一些了,放慢了,技術進步放慢了,這時的增長率比美國低,但仍然有1.9%或1.8%的增長率,沒有出現負增長,不能叫做經濟崩潰。這時的消費水平比生產增長還快。這時葉利欽就使計劃經濟解體。因此,從1990年開始就出現了經濟絕對下降。1991年計劃經濟不再起作用。葉利欽不向中央納稅。蘇聯的計劃經濟不是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崩潰,而是由葉利欽從政治上解除的。蘇聯解體后,經濟才崩潰。
再看西方的第二個主流觀點,即政治上的原因。蘇聯曾搞過許多民意測驗。民意測驗表明,贊成搞資本主義的只占5-20%,1991年5月進行的、由美國操作的最大的一次民意測驗,在蘇聯的歐洲部分進行。抽樣人口中,10%贊成改革前的社會主義;36%贊成更多民主的社會主義;23%贊成瑞典式的社會主義;只有17%贊成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這恰恰是葉利欽在1992年以后建立的。因此,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是蘇聯人民的意愿。在是否保留蘇聯的投票中,大多數也是贊成保留的。勞動人民得到社會主義的好處,但并未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群眾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處于被動地位。他們沒有行動起來保衛自己的利益的經驗。當精英們把蘇聯解體時,他們不能組織抵抗。
我對蘇聯解體的解釋是,蘇共上層精英,分別進行了討論,以決定其意識形態。他們當中,9.6%贊成共產主義和民族主義;12.3%贊成民主社會主義;76.7%贊成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取其他態度的占1.4%。這就與人民群眾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高層的大部分人贊成資本主義。他們與其他集團結盟,與黑社會、富翁、城市知識分子的一部分結盟。他們結成聯盟,奪取了政權,建立了資本主義。
這個聯盟產生的過程,我寫的書中詳細談了這個問題。1975-85年,產生了巨大的壓力,要求改革。由于這種壓力,戈爾巴喬夫上臺。戈爾巴喬夫的目的是對社會主義進行改革,使其民主化。戈爾巴喬夫的助手相信,蘇聯的民主化,分權的改革,引進有限的市場因素,以為這樣就可以克服蘇聯的停滯。但是,戈爾巴喬夫改革的效果卻是意想不到的。大利益集團之間產生了權力斗爭。首先是言論自由,共產黨不再控制大眾傳媒。
1990年出現了新的民主制度,即新的蘇維埃制度,原蘇共中央的權力下放了。開始了關系到蘇聯未來方向的政治斗爭。大致上有三種立場:繼續改革,使社會民主化;回到改革前的蘇聯社會主義;完全拋棄社會主義,代之以資本主義。第三種立場的出現,出乎戈爾巴喬夫的意料。誰也沒有意料到黨的精英集團的變化。葉利欽成為親資本主義的領袖。葉利欽成為俄羅斯聯邦的總統,蘇聯實際上出現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戈爾巴喬夫控制蘇聯,葉利欽控制俄羅斯。俄羅斯當時沒有法律基礎,法律、軍隊都沒有。1990-1991年,上層接受擁護資本主義的立場。這與各社會集體在蘇聯時期發生的變化有關系。80年代,10萬人組成的高級集團已經與以前不同了。這個模糊集團,是非常實用主義和物質主義的,沒有意識形態的立場。他們會重復官方的意識形態詞句而不去相信,只關心自己的特權和利益。其中,只有極少數相信社會主義。在80年代末辯論蘇聯發展的方向時,他們就開始作出選擇性的思考:如果改革達到民主化,就會減少特權和權力;如果回到改革前的社會主義,雖有相對的特權和地位,但特權又受到原有的社會主義機制的限制,也不能積累過多的財富,更不能把特權和財富傳給自己的子孫后代。因此,精英們認為資本主義能夠為他們提供最大的機會,不但管理,而且擁有財富、傳給子孫后代。這可以解釋他們觀點的迅速變化。這就能夠把戈爾巴喬夫排斥到一邊,使葉利欽得到權力。具體的辦法涉及許多細節,煤礦罷工,媒體的爭奪,蘇聯周邊民族主義情緒。葉利欽就是利用這些奪取了政權,讓戈爾巴喬夫留在那里,無能為力。
這種親資本主義的力量主要在俄羅斯共和國。他們意識到,必須使蘇聯解體,才能獲得巨大的權力。蘇聯精英相信,向資本主義的過渡,會使他們成為富人。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我研究了蘇聯的高級官員,比如切爾諾梅爾金,當了多年的總理,他80年代當天然氣部長,92年就成為天然氣壟斷公司的擁有者,掌握了40%的天然氣儲備,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柯爾科夫斯基,我93年采訪他時,他描寫了他在80年代曾是共青團領導人時,怎樣利用國家的資金,建設他自己的私人銀行。他們不顧人民的反對,建立資本主義。葉利欽掩蓋自己的真實目的。他從不談建立資本主義,僅僅談民主、改革、市場改革等。直到他離開總統職位時,也沒有談要建立資本主義。在這一點上,葉利欽領導集團的其他成員則更加直截了當,蓋達爾在進行資本主義革命方面是誠實的。他成為第一任總理。
蘇聯解體的教訓。按照西方的說法,蘇聯解體證明了社會主義是巨大錯誤,計劃經濟不可行,只有資本主義才能帶來技術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的結論不同。蘇聯的解體,既不能證明社會主義的失敗,也不能證明資本主義的優越。它只是證明,這個制度在把農業社會變成工業社會時比資本主義優越,比資本主義有更快的發展、更多的公正。這是被蘇聯的早期歷史所證明了的。
蘇聯解體證明:由一些精英掌權是不持久、不穩定的。這些掌權者最終認識到,維護社會主義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符合自己利益的是資本主義而不是社會主義。同時,他們又握有實現轉向資本主義的權力。這一點不僅適用于解釋蘇聯解體,也適用于解釋東歐的劇變。這并不證明社會主義制度不可行。它告訴我們,社會主義要長久,必須使從社會主義得到好處的人同時得到權力。人民必須有真正的主權。我這里并不是指實行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但社會主義必須掌握自下而上產生的原則,而不應該掌握在上層。這樣,社會主義才能維持下去。
社會主義是通過革命產生的。在一個時期內,權力掌握在上層,以鞏固革命。但這就為后來的社會主義帶來一個問題:習慣于行使權力的黨轉變成民主的黨是困難的。但只要老一代革命者掌權,還不存在問題。當老一代過世,新一代上臺時,這就成為問題了。新的領導集團,沒有舊社會受壓迫和追求社會進步的歷程。因此,其本身就有轉向資本主義的傾向。這并非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改變權力關系,可避免向資本主義過渡,便不必產生自己的掘墓人。
更多精彩http://blog.sina.com.cn/u/235415661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