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外管局“外儲不是百姓血汗錢”之論
1
外匯儲備到底是一筆什么性質的財產?這筆國民財富到底是誰創造的,它究竟來自何方?又該如何使用和發揮這筆財富的作用及價值?
針對外匯儲備的來源,民間有觀點認為,外匯儲備是企業或個人用實實在在的商品、能源、資源以及隱性的環境代價換來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錢”。
而外管局則于近日對此觀點進行了公開反對,外管局認為,外匯儲備是由人民銀行通過投放基礎貨幣在外匯市場購匯形成的,在人民銀行買入外匯的時候,已經向原外匯持有人支付了相應的人民幣。
在外管局看來,外匯儲備形成過程中,企業和個人不是把外匯無償交給國家,而是賣給了國家,并獲得了等值人民幣,這些交易都是出于等價和自愿的原則,企業和個人的經濟利益在外匯和人民幣兌換時已經實現。
外管局認為“不論是將外匯儲備直接分給老百姓的建議,還是將外匯儲備直接用于養老、醫療、教育等社會福利,都涉及到外匯儲備是否可以無償分配使用的問題。”
外管局警告稱,“外匯儲備不同于財政盈余資金,如果免費使用外匯儲備,性質上相當于中央銀行隨意印鈔票,無節制地擴大貨幣發行,會造成通貨膨脹等嚴重后果”。
說到底,外管局之所以強調“外儲不是百姓血汗錢”,乃是為了反對所謂的藏匯于民,反對將外匯儲備免費無償的使用到其他領域。
這種確保外匯儲備專款專用的觀點無可辯駁,但問題恰恰在于其支持理由上——如果外匯儲備不是百姓的血汗錢,那么它又是誰的血汗錢呢?
2
別小看“血汗錢”這三個字,它隱藏著勞動與貨幣的關系——血可以是心血、可以是腦汁,是腦力勞動;汗則是汗水,代表著體力勞動,“血汗錢”一詞匯掩藏著人民群眾的偉大智慧,那就是連民眾都知道表現為貨幣的財富是勞動所創造的,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在人民群眾頭腦中懵懂的反映。
勞動創造財富,在商品生產中,為了促進商品的交換和流通,人類創造出貨幣,并從貝克、金銀向著紙幣乃至電子貨幣一路演進,也就是說,作為貨幣的金錢是服務和從屬于商品生產的,是為商品交換服務的,貨幣之所以發生作用,是因為人們在主觀上以約定俗成的形式認可它作為商品等價物的價值,即允許和默認貨幣來度量自己的勞動,進而才愿意將自己的勞動轉變為貨幣。
因此,所謂貨幣的信用,則是由于人們的信任和使用才得以產生的,而各個國家和政府之所以控制貨幣(主要是紙幣)的印制和發行,也正是為了維持人們對貨幣的信任和使用,從而保證貨幣的信用。
但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貨幣,這種本應該作為人類勞動的附屬物并為勞動服務的東西,卻逐步開始篡權了,一旦貨幣積累到一定規模,就可以反過來雇傭勞動從事商品生產而搖身轉變為資本了——貨幣一旦轉變為資本,勞動在生產中的統治地位就被資本剝奪了,不是勞動統治資本,而是資本統治勞動,以至于整個社會的財富好像成了資本所創造的一樣。
這種局面在體力勞動所主導的資本主義初期階段尤其明顯,因為當時資本家、企業家以及生產組織者那些駕馭、經營和管理資本的腦力勞動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現,整個社會都是以工人階級的體力勞動為主,只要支付了工人廉價的工資,扣除生產的成本,剩下的利潤便全部屬于資本家了,這便是那個時代資本剝削體力勞動的景象。
3
在這種資本剝削勞動的生產方式中,工人拿到的微薄的工資就是來之不易的血汗錢,而資本家拿到的利潤則是輕而易舉易如反掌,就像現在的一些富豪精英們洋洋得意的那句口頭禪一樣——我在休息,錢在為我工作。
在這些人看來,金錢能夠像動物下崽兒一樣不斷實現“錢生錢”,只要將自己的金錢加入那個投資回報的循環鏈條,自己的收入也就像自來水一樣源源不斷,當他們給招聘雇傭的人才發放工資和獎金的時候,他們還總以為是自己養活著一大群勞動者為社會促進了就業一樣——到底是資本養活了勞動,還是勞動養活了資本,整個社會仍然困惑在這一個問題上。
貨幣轉化為資本,進而統治起勞動,資本也就會在生產中贏得統治地位,以至于就連勞動者也都紛紛向著資本的寶座朝拜,這便是生產中的資本拜物教,它在一方面表現為財主富豪們的驕傲自大,而在另一方面表現為窮光蛋們的自卑自賤——資本拜物教一旦從生產領域延伸至社會生活,也便形成金錢拜物教,這也是整個社會拜金主義的物質根源。
當資本的統治地位延伸至學術領域并統治起一些所謂學者的頭腦之后,貨幣主義便出現了,所謂貨幣主義,即是學術領域的“唯貨幣論”,是經濟學領域的拜金主義,這種思想看不到貨幣和勞動的辯證關系,看不到財富的本源來自人類的勞動,看不到貨幣只是促進和度量財富的符號。
貨幣主義的歷史作用在于從理論上推動了貨幣政策的豐富和完善,但其局限在于割裂了資本和勞動的關系,他們只會主張用貨幣調控經濟,只會主張發力于資本,而唯獨不會主張發力于勞動,因而貨幣主義也無能從根本上解決世界經濟的滯漲。
4
在貨幣主義的支配下,整個社會走向了“一切向錢看、一切用錢算,而且也企圖一切問題都用錢來搞定”的誤區,不單是普通大眾、企業管理者,而且連銀行、證券金融機構以及政府機構、公益慈善事業等等,都開始用金錢作為標準,并開始向錢看齊了。
而外管局否認“外匯儲備是百姓的血汗錢”之說,便是貨幣主義的思想意識在外匯管理上的反映,這一觀點的錯誤在于違反了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他們只將貨幣看成貨幣,只將錢看成錢,卻惟獨不會將錢看成勞動的結晶。
應該看到,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是資本主義初期的認識成果,它在本質上是體力勞動的價值論,沒有將企業家、資本家管理、經營和駕馭資本的腦力勞動納入進來,但在這個體力勞動向著腦力勞動過渡的時代,我們則可以在此基礎上將腦力勞動考慮進來以發展和完善傳統的勞動價值論,那就是我在《智本論》中闡述的系統價值論。
所謂系統價值論,則是將企業組織的利潤增值視為勞動和資本合二為一而產生的一加一大于二的系統增值,是勞資雙方共同創造的,它既有普通工人的勞動,也有中高層經營管理者乃至企業家和資本家的腦力勞動,是群體的勞動所產生的系統合力而形成的系統增值,而資本在其中只是作為這種勞動的條件而發揮作用。
由于資本仍然在生產中占據統治地位,并且勞動也開始了自己的資本化歷程——從勞動力而轉向人力資本進而正向著智本轉變,這樣,整個社會生產中的分配過程也將從貨幣資本的主導而轉向各種資本的比肩而立,勞動的資本化已經開始使得勞動憑借著功勞而獲得越來越多的分配權。
按照這一理論,當企業把所有的工資和獎金分配給包括老板自己在內的全部勞動者,并扣除所有的生產成本之后,所獲得的最終利潤則是參與生產的群體勞動共同創造的價值體現,這些價值之所以被資本所占有,一則是為了確保擴大再生產的進行,另一方面則是由于作為生產的組織者和指揮者的資本擁有主導權。
由于社會普遍承認資本統治地位的合法性,并允許這部分價值可以由資本繼續支配和使用,以維持社會生產的繼續進行或不斷擴大,從而最終有利于社會的進步,但這絕不等同于這一群體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增值可以歸資本所有者隨意揮霍。
對于整個社會而言,資本具有個人和社會的兩重性,它既是屬于其所有者的個人財產,但同時也是社會總資產的一部分,社會管理的目的應當鼓勵個人資產的運營活動有利于整個社會的進步而不是反過來破壞整個社會。
5
微觀的道理同樣適用于宏觀領域,國家是放大了的公司,而公司則是一個縮小了的國家;一個個包括企業機構在內的國民都是國家這個大公司的員工,所有的國民財富都是全體國民的群體勞動所創造,有些看似“無主”的財富也依然屬于全體國民,它可以不用于對國民進行再分配,但必須為全體國民的整體利益而謀劃和使用。
因此,外管局的外匯儲備雖然向企業和個人支付了等值的人民幣,但這筆財富仍然屬于全體國民的勞動所創造,仍然是全國老百姓共同創造的血汗錢,它絕不是外匯管理局可以隨意支配的部門資產,就像央行發行的新鈔絕不是造幣廠的血汗錢而仍然屬于全體國民的血汗錢一樣。
我們不能反對外匯儲備的專款專用,要對整個國家的經濟運行進行宏觀管理,必須遵循一定的規矩和章法,如果有問題,我們應該反過來思考和完善這些規矩章法,而不是違反和破壞之。我們應該反對的是專款專用變成了某些個人和部門拍腦袋式的專人專用和專權專用,我們應該反對國民財富背離國民整體利益這一大義而導向某些個人和部門的一己之利。
外管局關于“外匯儲備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錢”之說,其思想根源在于在對外匯儲備的認識和管理上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而陷入了貨幣主義,他們看不到任何國民財富都是全體國民的群體勞動所創造,他們割裂了國民的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割裂了國與民的關系。
他們只將外匯儲備看成了不欠國民個人的國有資產卻忘記了中國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貨幣戰爭的時代,對于這種謬種流傳的錯誤思想如果聽之任之而不奮起反駁,這筆叫做“外匯儲備”的國家隊將可能繼續與全體國民的利益背道而馳!
《智本論》作者相曉冬2011年7月27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