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未來幾年地球地質災難分析

志勰 · 2011-07-14 · 來源:物理科學探疑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未來幾年地球地質災難分析

志勰

簡介:本文主要從地震災害的角度出發,從地球動力學的角度探討了板塊應力的情況,考察了黃石火山噴發和南極冰川融化兩種毀滅性的災害。推演了發生過程及時間過程,未來幾年美國黃石火山將可能噴發,以及在動力學過程里各個板塊可能出現的一些情況,如亞歐大陸分離,西歐及俄羅斯北部地區沉陷等。探討了地球關聯性地震的成因。從板塊高低緯度移動的角度提出了一種新的青藏高原隆起的模式,解釋了板塊內部分裂的動力學成因。


一、引言

    自進入21世紀以來,短短的不到10年間,大于或等于8.5級的超級大地震已經發生了5起,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唯一發生的五次①。大多數對地震了解的學者都不會否認,高危害的地震災難已經到了密集的爆發期。地震災害應該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二、地震的動力學成因

  1、傳統的板塊動力學解釋

  普遍認為,地震是地下板塊能量的累積的結果。但是什么原因導致地下板塊能量的累積呢?在目前的主流上普遍認為,在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學說基礎上的板塊構造學說可以解釋這些問題。但實際上只要根據地質事件的具體發生情況來判斷,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學說則很難解釋地震事件。如圖:

wljn001.jpg (37808 字節)
         圖一

    這張圖是中國的地震和火山分布圖,圖中記錄了中國地區詳細的地震斷裂帶分布區域。采用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來解釋板塊的動力,不能對圖中地震分布的斷裂帶很好的解釋。我們國內有89條斷裂帶,分布范圍較廣。甚至可以抓取任何一張一段較長時間中國地震的地圖,都不能用板塊學說很好的來解釋。這些地震大多來自于大陸的內部,而不是板塊之間或者板塊的外部。

    另一方面從地震的發生過程來看,采用板塊的動力學對地震的解釋,也是不能合理解釋的。就拿今年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來說,太平洋板塊向亞歐板塊俯沖的動力學模式,則無法解釋“地震后日本宮城縣海床在地震后向東南移動30米”②。采用太平洋板塊向亞歐大陸板塊俯沖的動力學解釋,任何模式都不能解釋“地震發生后,在從日本東北地區到關東地區的廣大范圍內,地殼一直在持續向東移動?!雹蹚膭恿W模式上來說,此次地震日本應該向西移動才對,理論和事實很明顯是不符的。而韓天文研究院:日本地震使朝鮮半島向東移動5厘米④。也是不符的。

   2、新的動力學解釋

    地震分布區域的復雜性采用簡單的板塊學說不能合理的解釋。采用地球的動力學來解釋則可以很好的解釋。從動力學上來說,導致地球上的質點運動的力可以分為如下四種:

    “第一種是地球自轉的離心力,也是地球應力最關鍵的力,它和萬有引力一樣直接作用和關聯其它三種應力,它使地球表層應力的趨勢垂直于赤道的方向,使該區域的物質產生向赤道運動的趨勢。第二種以地球自轉軸為中心對稱的質量分布所引起。該應力作用的趨勢是使物質均勻的分布在平行于赤道的環帶上。第三種是天體的引潮力,該應力以天為周期。第四種地球的公轉,地球以地軸為軸心自轉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面成66°34′的角度,該應力周期以年為周期。地球的板塊就是在這四種應力的作用下進行運動的?!雹?/p>

      將如上的四種力疊加到地球地殼上,那么在地球的不同位置、不同時間上,則產生不同的導致該點運動趨勢的力。陸地板塊較厚,所產生的運動趨勢的力最大,海洋殼層較薄,并且海洋表面上方是流動的水,它所產生的這種運動趨勢的力就較小。地球自轉的離心力導致質點運動的力最大,略掉其它的三種較小的作用,那么就可以得到一種地殼運動的趨勢。如圖:

wljn002.jpg (47762 字節)
          圖二

    圖中的箭頭方向就是該質點受力的方向,把該板塊的這種力累積起來或者積分,該力的方向就是該板塊的運動方向。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地球上的絕大部分產生動力的質量幾乎都在北半球。亞歐、非、北美。各大板塊在這種力的作用下,只有一個方向——那就是運動趨勢趨向于赤道(南極洲除外)。同時大陸板塊在向赤道運動過程中,會和海洋板塊發生作用,同時受到抵抗力。

    地球的表層是殼狀的,這種應力相當于壓縮地殼,在地殼本身不能承受的時候,壓縮過程中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相互壓縮的應力向地球表層突破,形成高原山地。另一種情況是相互壓縮的應力向地球內部突破,將應力傳入到地球內部,形成地球地殼分層的傳輸口,在傳入點則形成海溝。高原山脈本身的形成只能使地殼本身變厚,并不能使應力在地球表層消失,因此它不能停止應力在地球表層的傳導。而傳入到地球內部的,則會將這種應力傳遞到地球的深部,應力所形成的壓力會作用于整個的地球,因此它會使應力在地球表層上消失。因此我把導入地球內部應力的位置,也即是抵抗大陸向赤道移動的力點叫做地球應力的支點。⑥在地理位置上,這些支點就是海溝地帶。

3、地球的應力現狀及歷史

  地球的歷史我們是不能見到的,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地球的動力學及地球的地質事件,來推測部分的地球歷史及狀態。前面曾提到地殼的應力作用的結果會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應力向地球表層突破,形成高原山地。這點我們是不能判斷原位置的,因為都壓縮到一起了。而另一種情況,應力向地球內部突破,根據地球的深層地震事件則會給我們提供地殼分層相互擠壓的一種邊界。地球的地震事件如圖:

 

wljn003.jpg (36977 字節)
        圖三(3-10級)
 
深度(km) 301~1000
震級 3~10.0

    圖中的地質事件主要集中三個地區,一個地區是亞洲東部的日本群島和太平洋交界地帶,第二個地區是亞洲南部、大洋洲和太平洋相互交界的地區,第三個地區則是南美洲和太平洋邊界地帶。(在地中海,巴基斯坦、阿富汗,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一帶也有零星的深源地震。)如下圖:

wljn004.jpg (42615 字節)
圖四
wljn005.jpg (35526 字節)
圖五
wljn006.jpg (30660 字節)
圖六
經度(°) 120~165
緯度(°) 25~60
深度(km) 301~1000
震級 3~10.0
經度(°) 90~195
緯度(°) -45~15
深度(km) 301~1000
震級 3~10.0
經度(°) -90~-30
緯度(°) -35~10
深度(km) 301~1000
震級 3~10.0

    第一個擠壓區(圖四)是亞洲東部擠壓的邊界,圖中可以看到,地球歷史的擠壓過程,太平洋板塊和亞洲板塊的擠壓已經推到了中國牡丹江市一帶(圖上看,緯度也有10度之多)。第三個擠壓區南美洲和太平洋邊界地帶已經擠壓到南美洲的內部,幾乎是東西垂直移動,以秘魯-智利海溝作為太平洋的邊界來算,南美洲向西移動了大約緯度13度左右。這兩個地區位移量是相當大的。第二個擠壓區—亞洲南部、大洋洲和太平洋相互交界的地區從地震事件上來看則很小了??梢酝茰y,在現在地質事件所顯示的邊界,亞洲東部和北美洲沒有擠壓太平洋以前,太平洋的東西長度至少比現在要大2000km(緯度23度)。這個邊界不是歷史上真實的邊界,因為邊界在擠壓的過程中會由于應力的作用而發生改變,但會給出這個最小的應力邊界。實際的邊界距離要遠大于這個邊界的距離。

    從地震深度上,亞洲深源地震帶最深地震為680km,地點堪察加半島。南亞和大洋洲交界地震區域最深地震為693km。大洋洲東部和太平洋的應力交界區域庫克群島一帶最深可以到781km的深度。南美洲地震點深源地震最深645km⑤。從1970年到現在大于301千米深度的深源地震,北美洲一次都沒有。從地震深度上來看,地層邊界位移量大的地區,日本群島、南美洲,最深地震深度都較淺。而強烈應力作用區域——大洋洲和南亞、太平洋區域,堪察加半島最深地震深度則相對較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地震深度較深的兩個板塊的碰撞邊界沒有發生較大的相對位移。

    北美洲沒有發生深度在301千米以下的地震,說明那里近40年沒有深源地震事件發生,這里需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幾乎所有的其它的海溝都發生深源地震,而唯獨阿留申海溝和中亞美利加海溝(北美洲)近40年不存在深源地震。這說明在深源(301千米)以下的區域沒有地質結構改變的地質應力活動。

4、地球的應力結構

    如圖七:圖中紅色的箭頭是應力作用的方向,粉色的圈為應力支點(大多為海溝地帶),黑色的圈和箭頭為現階段固定的力點。在大陸應力作用下向赤道移動的過程中,有兩條應力線貫穿南極北極,一條是中西伯利亞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貴高原——中南半島——蘇門答臘島——大洋洲——南極洲。另一條應力線是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這兩條應力線支撐地球現在的結構。

  wljn007.jpg (35444 字節)
                              圖七

下面我們分開來說:

第一、亞歐大陸  

    地球上最大的大陸是亞歐大陸,占據地球總面積的36%,并且大部分區域處于高緯度地帶。所以亞歐大陸所產生的向赤道移動的應力是最大的。在應力壓縮過程中,有兩條壓縮路線。

    一條路線是中西伯利亞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貴高原——中南半島,此應力的支點為通過兩條海溝(爪哇海溝和菲律賓海溝)和大洋洲發生作用。

    另一條路線是歐洲——阿拉伯半島(地中海)——非洲。這條路線可以說沒有主應力支點。原因是歐洲基本上都是平原,直接和非洲作用了。歷史的形成過程中,歐洲和非洲南移已經把歐洲拉伸過⑦。而另一方面,從青藏高原傳遞過來的應力也是通過阿拉伯半島傳遞到非洲的。

    此外,在亞洲大陸和太平洋相鄰的海溝地帶,形成側翼應力支撐。亞洲側翼主要的海溝有阿留申海溝、千島海溝、日本海溝、琉球海溝、馬里亞納海溝,此外還有主應力支撐的爪哇海溝和菲律賓海溝。這些海溝成為亞歐大陸主要的應力分銷點,抵抗亞歐大陸下移。由于這個大陸是最大的大陸,因此這些應力作用區域也是應力活動最為頻繁的地區,是最強烈作用區。亞歐大陸在地球自轉的作用下,存在向赤道運動的趨勢。

第二、非洲

    非洲的中部就在赤道上,因此地球自轉離心力所產生的非洲向赤道移動的力并不大。非洲所受到的力主要是亞歐大陸下移所傳遞過來的。其中通過阿拉伯半島傳遞過來的應力最大。東非大裂谷的形成和這個作用力有絕對的關系。

第三、大洋洲

    大洋洲是七大陸中最小的一個洲,在亞洲和南極洲之間,海拔較低。其主應力主要受亞洲下移,南極洲支撐以及和太平洋板塊的作用。其東部有湯加海溝、克馬德克海溝,有阻止向太平洋運動的趨勢。

第四、北美洲和南美洲

    北美洲近40年來,沒有深源地震。到目前為止應力穩定。在南北美洲交界的應力區加勒比海一帶為應力區,有中亞美利加海溝。南美洲則比較活躍,尤其是秘魯—智利海溝一帶,為大地震的多發區。其中南美洲南部智利海溝地帶,為強烈作用地帶。其趨勢在和南極洲作用,該南美洲南端狹長地帶和南極洲的作用中在變形。

第五、南極洲

    南極洲受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傳遞的應力作用,有向非洲、印度洋運動的趨勢。如圖八:兩個紅箭頭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給于南極洲的應力作用,黃色箭頭是運動趨勢的方向。

wljn008.jpg (30584 字節)
圖八

5、導致板塊內部分裂的作用力

  第一、傳統解釋中的一個疑點

  對于青藏高原的形成,傳統的解釋是印度板塊和亞洲板塊碰撞的結果。根據印度板塊和亞洲板塊的喜馬拉雅山的走勢形狀來看,沒有這種可能性。如圖九。如果是印度板塊和亞洲板塊碰撞所形成的青藏高原,那么碰撞邊界不應該是紅色的現在邊界,而應該是藍色的理論邊界。

wljn009.jpg (38834 字節)
圖九

   另一個不能解釋的地方就是印度板塊大概400萬平方公里左右,平均海拔500-600米左右,而撞擊成的青藏高原面積250萬平方公里,海拔則在4000-5000米,海拔上幾乎差了10倍。在撞擊的過程中,印度板塊僅僅抬高了被撞擊者的不到十分之一,而被撞擊者卻成了世界屋脊。從力學上是不可能的。如果撞擊成現在的邊界情況,印度板塊要比青藏高原板塊軟,才能形成現在的弧度,這樣撞擊的結果只能是印度板塊撞擊所抬高的高度遠高于青藏高原,而不是只有青藏高原的十分之一。另一方面,撞擊結束之后,兩個板塊的相互作用會達到一個平衡狀態,不可能在繼續施加作用力。那就是說,撞擊是一次性的施加行為。而不會撞擊千萬年,直到今天碰撞還沒結束。(地殼有巖石的結構層,而這個結構層是剛性的。材料上也不具備長時間持續撞擊之說)

   采用地球自轉離心力所形成的使地殼物質向赤道運動的力,來作為地球的原應力,通過擠壓形成高原地形,雖然對大部分地區的高原解釋是成功的。但是少數的高原仍然無法解釋。比如亞洲北部的中西伯利亞高原,這個高原幾乎位于最北端,北部邊界地帶幾乎沒有板塊對其擠壓,其海拔卻能達到平均500-700米。采用地球自轉離心力所形成的原應力對于這個高原的解釋無疑是缺少說服力的。

   另一方面對于亞洲內部所出現的地震斷裂帶,如我國境內就有兩條大斷裂帶。如圖十,南北斷裂帶和郯廬斷裂帶。亞洲從內部南北裂開,這個原動力采用地球自轉離心力所形成的原應力也是不足的。此外還有非洲的東非大裂谷,我在最初的文章中⑧給出的解釋是亞洲通過阿拉伯半島將應力傳遞到非洲擠壓非洲東部邊緣大陸,而西部則受到支撐來解釋。為什么不能擠壓成緊密的高原,而形成裂谷呢?這個在力學上也有問題的。最近的思索則存在另一種解釋。

wljn010.jpg (45779 字節)
圖十(關于斷裂帶可參見圖一)

  第二、導致板塊內部分裂的力

  地球的不同緯度,其周長是不同的。從南、北極點的周長為零,隨著緯度的降低,一直到赤道,地球的周長為4萬公里。地殼物質受到地球自轉離心力作用,其運動趨勢從南北極向赤道運動的趨勢,在這種作用力下,使得南北半球的地殼物質在幾億年來在持續向赤道運動。那么就有一個問題產生了。高緯度周長封閉的圓圈,向低緯度運動的過程中,其周長將會變大。地殼的這個同緯度周長如果作用力穩定,那么這一緯度的物質將不會向下移動,就會抵抗掉向下移動的應力。而如果不穩定,那么就會在向赤道移動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裂開,造成地殼板塊的撕裂。

  我們看一下地球(圖十一),就會發現在北半球,歐、亞、北美,三個板塊是連在一起的,而只在北美和歐洲的分界點上裂開。

wljn011.jpg (43741 字節)
圖十一

wljn012.gif (5149 字節)
圖十二

wljn013.gif (1472 字節)
圖十三

   即便我們不考慮整個的圓周問題,即便是一個弧段,如圖十二。地球地殼一個高緯度的一段,運動到低緯度上,那么由于不同緯度弧度的不同,其結果只能高緯度的弧段在低緯度上高出來。我大概計算了一下,西藏高原東西長度按2504公里計算,其從北緯40度移動到北緯30度,最高高度將會比北緯30度水平面高出18公里。(采用南北緯10度計算是因為圖四中地震事件太平洋板塊向日本群島下方扎入緯度10度左右)當然,這僅是從地殼從高緯度向低緯度移動的理論情況。那么實際的情況呢?隨著北緯地帶較高緯度向較低緯度移動,地面抬高,從而使地殼所承受的重力加大。當承受不了的時候,則發生地殼撕裂,也即是斷裂帶、造山運動等等。另一方面是東西邊沿地帶由于中心地帶抬高,兩邊則會逐漸受到重力加強而下沉。由于所受到的應力是從北向南的擠壓,同時在青藏高原東部為主應力帶,所以青藏高原山脈走勢大多呈西北東南走向。

   如果我們推廣到整個亞洲板塊下移呢?那么在青藏高原東西兩側則易形成斷裂帶。在青藏高原右邊有兩個斷裂帶,南北斷裂帶和郯廬斷裂帶。青藏高原左面的亞歐分界線也是其中之一。(圖十)

  如果地球板塊從低緯度運動到高緯度呢?那么會同樣存在一種相反的作用,如圖十三,板塊中間的物質到高緯度地帶則較高,兩邊反而較低。從而使中心地帶的物質下移,形成支撐。兩邊重力的作用下,中間或者側翼同樣易形成斷裂帶。非洲的東非大裂谷則是這種情況。

6、地球的應力結構和地震的規律

      圖七,亞歐大陸是連體的,亞洲的主應力帶在亞洲東部,而西部則是歐洲。歐洲和非洲中間間隔地中海,因此,歐洲對非洲的應力作用存在地中海這個緩沖區。整個歐洲大陸地勢都比較低沒有高原和這有很大的關系。歐洲的應力通過地中海以及非洲向南部移動給消化掉了。另一方面,歐洲的下移必然將一部分應力傳遞給亞洲,同時通過阿拉伯半島來分擔。當然,西亞的應力也會通過阿拉伯半島來承擔。但也會將一部分應力傳遞給亞洲東部的主應力帶。從應力傳遞上來說,歐洲的地震,也會加重亞洲主應力帶上的應力作用,同時也會通過阿拉伯半島加重非洲的應力作用。

     圖七,地球大陸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這導致地球的應力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阿留申群島一帶就形成天平的臂,左側擔著亞歐大陸,右側擔著北美大陸。從亞洲到南極洲以及從北美洲到南極洲則形成兩條應力線,并支撐現在的地球結構。如果其中一條應力線上在應力的作用下發生地震,該地區變形,或者說通過地質結構的形變承受的應力變小,那么另一條應力線上應力則會相應的變大。另一條線上則會容易在應力的作用下發生地質結構的改變,即:發生地震。⑨

   亞洲-大洋洲應力線和南北美洲應力線上地震的發生,是一種應力失衡的過程。該過程會導致大洋洲和南美洲的應力作用于南極洲,使南極洲向非洲、印度洋方向運動。同時在這種應力作用下,大洋洲向太平洋方向運動。在這種應力失衡的過程中,地震級別會越來越大。一直到地球的板塊間在應力的作用下建立一種新平衡。

   1999年到現在的地球應力活動過程,地震級別采用大于7.5級地震(見附錄),說明這樣的應力過程趨勢。

三、未來幾年地球地震災難分析

1、全球各地區所面臨的災難宏觀分析

wljn014.jpg (40091 字節)
圖十四

  如圖十四,圖中紅線是歐亞大陸的應力下移線。兩個黑1圈為亞歐和北美高緯度地帶的區域,這個區域受北半球物質下移的作用下,被拉伸。黃2圈有兩個地區,一個地區是亞洲北美交界地帶,為支撐地球現在結構的“天平”,另一個是美國黃石公園地帶。黑3圈為青藏高原地帶。黃4圈為地中海地帶。此外還有兩個黃問號地帶,一個黃問號地帶是非洲東非大裂谷,另一個黃問號地帶是大洋洲。兩個黑色帶圈箭頭為大洋洲和南美洲對南極洲的應力作用方向,黑色箭頭方向是南極洲在應力作用下的移動方向。紫色的箭頭為應力作用方向。紫色的實線為海溝地帶的應力區。下面我們詳細來說明.

  1999-08-17土耳其MS7.8級地震,1999-11-13土耳其MS7.5級地震致使歐洲應力下移,2001-01-26印度MS7.8級地震,應力下移致使中國2001-11-14新疆青海交界(新疆境內若羌)發生MS8.1級地震,其結果是減弱中國主應力傳輸帶(南北斷裂帶)上側向的支撐力,中國主應力傳輸帶應力傳輸加速。而后南亞和大洋洲的應力地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先后有2004-12-26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近海發生Ms8.7級地震,導致南亞大海嘯。2005-03-29蘇門答臘北部Ms8.5級地震,2007-09-12印尼蘇門答臘南部海中 Ms8.5級地震,南亞應力支撐的重大變化導致中國四川汶川縣2008-05-12日發生Ms8.0地震,可以認為中國南北地震帶的龍門山斷裂帶重新被激活,這個地震使亞洲的應力支撐失衡。這個地震比較復雜,前面說明了高緯度地帶向低緯度地帶的移動,發生斷裂,這個地震就是這種應力失衡斷裂的原因之一。2010-02-27南美智利發生Ms8.8級地震,同樣使南北美洲應力支撐線上應力失衡。而今年2011-03-11日本本州東海岸附近海域發生9.0級地震,在日本本州島地帶,打開一個應力豁口。該豁口將使日本群島對東亞應力支撐減弱。將會加速黃2圈下移。

  黃2圈是亞歐和北美應力平衡的天平,該區域加速下移將會導致嚴重的后果。

  亞歐大陸下移,那么就像前面所說的,高緯度地帶地殼向低緯度地帶移動,將會導致中心地帶升高,邊沿地帶降低,并且邊沿地帶裂開,甚至形成斷裂帶。高緯度地帶向低緯度地帶移動的速度越快,對地表的破壞越大。(移動慢了地殼本身的拉伸、變形等小地震就會一定程度緩解了)同時大陸的東西邊沿地帶高度將會降低,沉入水里。將會引發一系列地震。在亞歐大陸,下沉的地區主要是西歐和東亞。而內陸的一些國家,如俄羅斯、內蒙等將會形成一系列斷裂帶。中國的斷裂帶基本上已經雛形形成,青藏高原將會繼續升高。

  南亞、大洋洲、太平洋應力交界區域是地震和海嘯的重災區,幾乎沒有大的陸地,都是零散的。大洋洲在圖十四中是一個黃色的問號圈。一個是大洋洲面積小,只有1千萬平方公里左右,另一方面是它處于南北應力的擠壓區,在緯度上如何移動不好判別,因此暫時打個問號。但和南美洲共同推動南極洲,南極洲自然是要脫離現在的自轉軸中心區域的。

       北美大陸下移,同樣也會在該大陸內陸區域形成斷裂帶,東部和西部下沉。不過西部主要是山脈,下沉影響不大,東部水平面低的一帶,將會形成不規則斷裂帶。而最要命的將會是黃石火山爆發。不但美國三分之二的部分,連同加拿大的一部分可能也會受影響。南美洲南北都是地殼薄弱區,最近十年來都是嚴重的地震重災區。高緯度地帶區域都是狹長形的區域,而低緯度地帶幾乎大多在南緯30度之內的區域。高緯度和低緯度的移動所引起的地殼的變化不會太嚴重。主要是來自北美洲、南極洲兩方南北應力的擠壓,地震災害多一些。

       非洲仍然會受到亞歐大陸向下的應力推動,東非大裂谷要繼續分離。邊沿及斷裂帶的地震自然是少不了的。是否繼續出現新的斷裂帶,和非洲移動的距離有關系。所以也是一個黃色問號圓圈區域。

2、兩類最大的地質災害

     這個大的地質災難的發生,按目前來看有兩個關鍵的因素。一個因素是美國的黃石火山的噴發。另一個因素是地球現有的地質結構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前者比較容易理解,也比較容易判斷,就是黃石火山噴發的問題。后一個問題則要復雜一些了。

    這個復雜主要是地質結構的判斷,現在地球的地質結構改變成什么樣子,其結構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我認為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大洋洲在亞歐大陸和南極洲的應力作用下移動到太平洋,失去支撐亞歐大陸的應力點。導致亞歐大陸向赤道移動的速度是平時數倍的速度,同時應力的邊界作用地帶,則頻繁的爆發火山、地震,將地殼撕裂。當然,這種現狀必然導致黃石火山的噴發。另一部分是南極洲在南美洲和大洋洲的應力作用下,偏離地球中心自轉軸,向非洲、印度洋方向運動。導致南極地帶地殼撕裂,火山噴發,冰川溶化。這會引起一系列的地球改變過程。

  我們先來說黃石火山的噴發,黃石火山被公認是超級火山。除了巖漿、火山灰會覆蓋噴發地附近的地表之外,還會形成大陸的下沉。火山釋放的是地球內部的壓力,火山噴發后,火山噴發地帶的地球內部壓力將會降低,這會導致地殼要承受巖漿壓力減少,已經噴發物的重力壓力增加,相當于雙倍重量壓迫大陸下降。粗略的說,大陸地殼下沉的量將會等于雙倍的噴發量。(僅適用于大陸,海洋上的火山不包括在內)另一方面,黃石火山的噴發釋放內部壓力,北美洲內部壓力減小還會導致另一種范圍比較大的地質變動,這就是斷裂帶。黃石火山噴發前后,地殼下層的地幔結構將會由于釋放壓力而發生改變,這個改變將會直接改變地殼和地幔交界地帶對地球應力支撐的結構?;鹕絿姲l的本身就會使地殼的應力加重。北美洲千萬年來由高緯度向低緯度移動所形成的中部抬升兩邊降低的應力,將會使北美大陸產生多條斷裂帶。這一點有點類似于中國青藏高原地帶。所不同的是,青藏高原附近并沒有像北美洲地帶受到強烈應力的擠壓作用。北美西海岸已經在這種應力下形成西部高,東部低的結構。而青藏高原幾乎是東西對稱的。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黃石火山噴發,其地質結構的改變有點類似于18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北緯33度附近,黃石公園位于北緯44度附近,這一點很相似的),但也有區別。北美洲橫跨70度的經度地帶,并且是三角地帶,也有可能將北美洲再分出一塊大陸去。短期有點類似于非洲,形成非洲現狀的南北大裂谷。從如上來看,黃石火山的噴發,危害最大的以及重點地區還是北美洲。

  我們再來說地質結構的改變,大洋洲在亞歐大陸和南極洲大陸的應力作用下向太平洋移動,這個過程不會改變地球的應力結構和種類,只是多一些火山和地震。那么,地質應力結構的改變的另一個則是南極洲脫離地球自轉軸了。南極洲脫離地球自轉軸向印度洋方向運動,這將會給地球現狀帶來的變化最為嚴重。主要表現是南極洲冰川的融化以及地球相應的力學改變。

  首先就是南極洲冰川的融化問題。南極洲總儲冰量為2930萬立方公里,將這些冰換算成水的體積為2344萬立方公里,將這些水平鋪到海洋,那么海洋高度將會升高65米。這是簡單的計算,實際情況要比這復雜一些。

  一個問題是南極洲冰川的冰量只占有90%,大陸高原高山上以及北冰洋還有10%的冰量沒有算在內。如果將所有的冰融化都平鋪到海洋,那么海平面高度將會上升71.4米。這是簡單的計算問題,陸地被水淹沒,淹沒陸地覆蓋的水需求的量沒有算,這個高差和面積,地圖上很難統計。

  另一個問題是南極洲這些冰融化后,南極洲大陸將會上升,會給地球帶來一系列的力學問題。我們知道,南極冰蓋將1/3的南極大陸壓沉到海平面之下,有的地方甚至被壓至1000米以下。地殼是漂浮在地幔的巖漿上面,南極洲地殼減少2930萬立方公里冰的重量,那么南極洲大陸的重量將會大為減少,而巖漿給于地殼的浮力就會上升,致使南極洲大陸上行。同時,地球內部的壓力將會使巖漿向南極洲流動,補充南極洲大陸上升所帶來的空隙。這會使整個的地球內部壓力減少。而這些減小會導致海溝地帶發生劇烈地震,吞噬海底面積,即海洋面積減小。這變相的等于地球地殼下沉。

   南極洲上升將會使南極洲海底升高。其升高所導致海底增加的體積,等于南極洲冰川融化水的重量和巖漿之間重量當量的體積。水的密度為1個單位,冰的體積為0.8個單位的話,那么一般巖石的密度都在1.95-3.7個單位之間,地殼下方巖漿的溫度都在上千度以上,要遠小于1.95-3.7個單位。如果我們按2個單位算,那么南極洲冰川融化力學因素使南極洲地帶的海底升高的因素使海平面升高為4.7米。在南極洲升高的過程中,地球地殼則會產生向地球中心收縮,收縮的量等于地殼的球體積(不包括南極洲)減少使南極洲抬高的體積量。這個量有1172萬立方公里。這個收縮量會導致地球地殼向地心下沉23.6米。我們將三個量加在一起就得到南極洲冰川完全熔化(南極洲冰川完全溶化那么地球所有的冰都會溶化)海水上漲的高度。可以得到海平面將會比現在高99米。⑩

  南極洲冰川完全融化,理論上所得到的海平面實際升高的高度將會達到99米。這個是海水淹沒大陸的災難。

  南極洲冰川融化的災難,第一點是導致冰變成水淹沒大陸。第二點是地球內部壓力減小,導致南極洲以外地區地殼下沉。第三點是導致整個地球應力的劇烈變化,帶來一系列的地震。加速地殼的破裂,加速應力的作用及演化進程,加速斷裂帶的生成。誘發火山噴發。

  黃石火山的噴發和南極大陸的冰川融化相比,對地球的災難而言,是微不足道的。最關鍵的是黃石火山所噴發的火山灰是否會覆蓋全球,給植物造成毀滅性的打擊,這個有待研究。超級火山噴發和普通的小火山噴發是不同的。原因就是火山口徑,高壓水管在噴水的孔徑非常細小的時候,所噴出的水就會霧化。而大孔徑噴流,則會形成流注。黃石火山噴發,在噴發的過程中,火山直徑要比小火山口大N倍,或許不會像小火山噴發似的形成大量的火山灰,而只形成巖漿注流出來。這樣也許只能形成以美國黃石公園一千公里為半徑范圍內的巖漿覆蓋,而不會形成覆蓋全球的遮蔽太陽光的溫室效應火山灰。我個人認為黃石公園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全球火山灰的可能性不大。最多會形成大量的有毒氣體,但這些有毒氣體也限于北美洲大陸,離大洋太近,在大雨中會很容易被水消化掉。應該不會對其它地區造成更多的危害。

3、地質災難進程的主要因素

       未來導致的危機地質災難主要就是美國境內的黃石火山噴發和南極洲冰川融化所導致的一系列的災難。

      從地球緯度的位置上,黃石火山位于北美洲北緯44度左右的區域,青藏高原則位于北緯33度左右的區域。青藏高原在1800萬年前就曾處于北緯44度這一帶。這點像青藏高原在1800萬年前的一個翻版,從高緯度地帶向低緯度地帶的移動過渡。從青藏高原的歷史來看,1800萬年前有著巨大的變動,造山運動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如果北美洲黃石公園一帶要重復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條件是什么呢?

   第一、亞洲北美洲“天平”斷開的問題。如果北美洲和亞洲的“天平”斷裂開,如果這個天平從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斷裂開,那么亞洲和歐洲將會加速下移,重災區將會在日本群島——臺灣——東南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瓦努阿圖——湯加地區——新西蘭這些連線地區。這些地區將會進入密集地震區。同時歐洲加速下移。北美洲地帶也會加速下移,但比亞歐應力影響要小得多。黃石火山噴發的時間要延遲一些。但是亞歐應力加速下移會加速應力作用于南極洲,加速南極洲偏離地球自轉軸的進程。

    如果從亞洲和北美洲的“天平”中間斷裂開,那么亞歐和北美洲兩者都會進入到加速下移通道,黃石火山噴發就不遠了。如果從北美洲阿拉斯加灣斷裂開,亞歐下移將會減緩,北美洲下移將會加速,下移速度將會是最快的速度。一兩年之內黃石火山噴發就會變成很自然的事情了。而重災區則是南、北美洲和太平洋的交界以及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南美洲和南極洲應力交界一帶。

   第二、中美洲墨西哥灣—加勒比海的支撐

    北美洲除了阿拉斯加一帶“懸掛”起到阻止北美洲下移之外,另一個起支撐的就是中美洲墨西哥灣—加勒比海一帶的應力支撐情況了。這里應力復雜,受北美洲向赤道移動的應力擠壓,還受到南美洲應力的支撐。如果這里的應力支撐消失,或者說南、北美洲分離,應力在該區域改變,那么黃石火山下層區域就會改變應力結構,黃石火山同樣也會爆發。

   第三、南美洲和南極洲應力交界區域的支撐

    南美洲和南極洲應力交界區域正在推動南極洲向非洲、印度洋一帶方向的應力作用,現在在整個地球的應力結構中有點“寧瓶蓋”的味道。該區域是否發生大的結構性應力變動。該區域雖然對直接影響黃石火山下層地質結構的影響不大,但對墨西哥灣—加勒比海一帶的結構應力會有絕對的影響。也會間接影響到黃石火山下層的地質應力結構。這個條件雖然是間接影響黃石火山噴發,但是卻直接影響南極洲向非洲、印度洋地帶的移動。

    如果如上三個區域經常發生大規模的地震,如9.0級的地震,那么離黃石火山噴發不遠了。尤其是前兩個條件。

      黃石火山噴發本身所形成的地質結構變化對于地球而言災害并不大,僅限于北美地區。但是火山噴發的火山灰(2012認為)所造成的災害確是非常嚴重的。它的嚴重在于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融化掉南極洲的冰,也許僅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就可以做到。但關鍵是黃石火山噴發能否形成覆蓋全球的火山灰。南極洲的冰川融化則會導致地球內部應力結構的劇烈變化,它能使整個的地球地殼沉降20多米。會誘發大量的火山噴發。

       南極冰川融化一般我們僅考慮冰變成水對陸地的淹沒,以及冰封的古生物在自然界中激活而導致的生物災難。它同樣能導致地球陸地和海洋應力的巨大變化,引發地震海嘯。即便沒有黃石火山噴發,那么南極洲冰川融化離我們也越來越近。主要是如下幾方面:

    一方面是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導致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因素主要是人類源源不斷的將地下的石油、煤炭拿到地面來燃燒,將這些古生物在遠古時代對地球的固碳兌換成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另一方面是地球表面植物的碳——氧循環功能減弱?,F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在發展經濟,很多的植物生長的地方在逐漸被城市、工廠、交通公路、各種建筑設施所取代。植物生存空間在大面積減少。

    最后一方面是世界經濟的發展,城市、工廠、交通公路、各種建筑設施快速的增加,使太陽能的轉化率的提高以及續熱功能,所導致氣候的變化。人類的活動對自然界所造成的影響,甚至對個別地區達到對大氣環流都有影響的程度。

    此外,火山噴發也會形成一定的二氧化碳。即便沒有黃石火山噴發,人類的腳步這樣走下去,未來十幾、幾十年南極冰川也會融化。

  至于冰封的古生物在自然界中激活而導致的生物災難,人類的轉基因危害比古生物導致的生物災難要嚴重的多。理由是古生物是自然形成的,符合自然進化的法則,人類本身進化過程中基因遺傳上都經歷過古生物的這種進程。而人類的轉基因危害卻是未知的。近幾十年來,人類連轉基因這樣的災難風險都可以不放在眼里,古生物災難自然也就更提不上災難一說了。

4、我們距離未來的地質災難(或者說2012)還有多遠

   見圖三:北美洲在近四十年沒有發生過深源地震,換句話說,北美洲40年來沒有深層的地質結構活動,可見近40年來北美洲深層的地質結構非常穩定。在最近十年來的大地震中,這種結構在面臨改變。在前面“全球各地區所面臨的災難宏觀分析”中已經說明亞歐大陸在向赤道移動的速度加速,黃2圈下移已經不可避免。那么最近呢?我們來看下圖:

wljn015.jpg (40747 字節)
圖十五

  圖十五是從2011年3月6日到2011年6月24日中國大陸所發生的大于3.0級以上的地震,共計146次地震。其中密集分布區域分為三個大地震帶上,一個地震帶是西北地震帶,國界線附近比較密集,一個地震帶是南北地震帶,另一個則是青藏高原地震帶。西北地震帶最為密集,南北地震帶次之。我們可以判斷西亞應力下移加速,中國境內的主應力傳輸加速,西藏在繼續緩慢隆起。另一方面,我國東部3級以上地震也在開始增多,這些零散的地震大多就分布在郯廬斷裂帶和華北地震帶上。這說明我國東部的地質應力活動在增加。日本311地震發生后,我國基本上進入地震的頻繁活動期。我們再來看歐洲的三張圖表:

wljn016.jpg (31892 字節)
圖十六

wljn017.jpg (32813 字節)
圖十七

wljn018.jpg (32567 字節)
圖十八

 
時間 1995/01/01~2000/01/01
經度(°) 0~90
緯度(°) 26~90
深度(km) 100~1000
震級 3.0~10.0
事件數目 307
 
時間 2000/01/01~2005/01/01
經度(°) 0~90
緯度(°) 26~90
深度(km) 100~1000
震級 3.0~10.0
事件數目 366
 
時間 2005/01/01~2010/01/01
經度(°) 0~90
緯度(°) 26~90
深度(km) 100~1000
震級 3.0~10.0
事件數目 465

     我們可以看到,從地震的時間上來看,我們可以得到歐洲的應力向赤道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加速。這一點和我們上面最近三個月的數據判斷“西亞應力下移加速”是吻合的。我們可以再從震級上來看(該年度最大級別地震):

   兩條地球的主應力線:北美洲—南極洲和亞洲—南極洲  

北美洲—南極洲 亞洲—南極洲 亞洲—南極洲(第二年)
2001年Ms7.9
2002年Ms7.8
2004年Ms7.4
2005年Ms8.1
2007年Ms7.9
2010年Ms8.8
2001年Ms8.1
2002年Ms7.8
2004年Ms8.7
2005年Ms8.5
2007年Ms8.5
2010年Ms7.8
2003年Ms8.0
2006年Ms8.0
2008年Ms8.0
2009年Ms8.0
2011年Mw9.0

   從上面的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亞洲—南極洲應力線地震級別比北美洲南極洲要大得多,但是從2010年則出現拐點,唯獨2010年的亞洲-南極洲震級小于北美洲-南極洲的震級。但是2011年亞洲-南極洲又創了新高(日本311)。近10年來,北美洲-南極洲從震級級別7.4上升到8.8,而亞洲-南極洲則從震級級別7.5上升到9.0,而大地震的數量也比北美洲-南極洲多的多。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北美洲-南極洲發生最大震的地區大部分是南美洲。如果我們按上表中的震級推測下去,那么將會在北美洲-南極洲應力線出現9.0級甚至更大級別的地震。如果我們將應力加速考慮進去,那么這個時間很可能就是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年初。地點很可能就是北美的阿拉斯加一帶。而這樣大級別的地震就會形成連鎖反應,導致亞洲-南極洲和北美-南極洲應力的惡性循環。從而導致北美洲應力結構改變,這樣來看,黃石火山噴發極可能就發生在最近幾年。如果亞洲-南極洲和北美-南極洲應力的惡性循環發生,那么南美洲和大洋洲推動南極洲則進入加速狀態。各個海溝和各個應力邊界將會持續爆發大規模地震,同時引發海嘯。海溝地帶的海嘯將會使陸海交界地區成為地質災害的重災區。上個世紀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智利發生的9.5級地震,如果應力進入惡性循環,那么按上表地震級別的推測,最大級別的地震將可能在南亞一帶。最高地震級別和上世紀的最大地震有的一拼。

   也許很多人認為地質構造的演變,地球的演化是很漫長的時間過程,但采用地球動力學的過程對地球的現狀分析,2012級別的災難離我們并不遙遠。

5、未來地質災害對板塊的影響

    南極洲冰川融化,將使海平面上升99米。

    未來的地質災害有兩個板塊比較嚴重。

    一個是亞歐板塊,亞歐板塊是未來地質災難的源動力,持續向赤道運動才會引發未來的地質災難,即:將亞洲和北美的“天平”斷開。通過主應力線推動南極洲向非洲和印度洋運動。發生地質上的巨大變化主要在三個地區,一個地區是青藏高原一帶(中國),青藏高原繼續隆起,同時斷裂帶通過地質變化來抵消隆起的應力,斷裂帶繼續裂開(斷裂帶裂開并不會分離,會受到太平洋的擠壓力),東亞沉降來完成對青藏高原隆起的支撐,向南部的應力和通過沙特阿拉伯半島傳遞到非洲的應力也會起到這個作用,東亞的沉降由于東部延伸到馬里亞納海溝一帶,沉降幅度不會太大。另一個地區是亞歐大陸中部北部地區,跨度大,從高緯度地帶向低緯度地帶移動,也會隆起,將可能出現多條斷裂帶(亞歐分界線是已有的),該區域大多是原蘇聯區域。最后一個地區是地中海及西歐,地中海是歐洲向赤道運動的應力緩沖區。西歐西部的區域會通過沉降來抵消歐洲隆起的應力,給與支撐,將也有可能出現斷裂帶。西歐西部下沉多少,要看前蘇聯能隆起多高了,西歐的西部將會是長期下沉的趨勢。

    另一個是北美洲板塊,北美洲板塊是未來地質災難的發生源之一。未來變化大的主要是黃石火山地帶以及東部的拉布拉多高原一帶。黃石火山會噴發并且繼續隆起,同時東部地區會產生幾條斷裂帶,來抵消黃石火山地區隆起的應力。部分地區會沉降。重復1800萬年前青藏高原的歷史過程。在斷裂帶的作用下,東部的拉布拉多高原一帶將可能從北美洲分離出去,形成新的板塊。北美洲對人類最大的災害除了黃石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巖漿之外,就是火山噴發所形成的火山灰和有毒氣體了。

    美國的黃石火山噴發所需要的兩個條件是:

    第一、亞洲-北美洲之間的“天平”上是否會持續發生大規模的大級別的地震,這些地震的級別要大于8.0,級別越高,發生的可能性越大。級別小了,“天平”折斷或者被大幅拉伸的可能性不大。而能引起這個地帶發生大規模地震的條件是亞洲的持續向赤道移動,或者說,亞洲和太平洋、大洋洲、印度洋以及亞洲的內部是否發生頻繁的地震。這個地震的數量是關鍵因素。數量越多表示下移的趨勢越厲害。當然,這個地震也是有級別的,微小的地震是沒用的。需要中等級別(三、四級以上的地震)以上的地震。以中國境內及鄰近區域近來的地震趨勢來看,這個條件是滿足的。

    第二、北美洲—南美洲之間的區域是否會發生持續的大規模的大級別的地震,這些地震的級別要大于8.0,級別越高,發生的可能性越大。 兩者滿足其一,或者都滿足。黃石火山將會近期噴發。

    此外其它的板塊及各個海溝也都會發生較多的地震,從高、低緯度之間移動的,都會抬高,發生斷裂帶或者大裂谷。未來地球上很少地方可以不經歷地震。同時,板塊抬高的東西兩側,都可能會適度發生沉降。其它板塊不再重復。

四、對亞歐板塊及亞洲—北美洲“天平”現狀存在懷疑的一個判斷

  地球自轉離心力導致的北半球物質向赤道移動所形成的應力,被作為目前地球板塊作用的主要應力,從地震事件上來看是合理的。亞歐大陸一直在向赤道移動,并且橫跨的經度最大,幾乎橫跨半個地球,板塊從高緯度地帶向低緯度地帶移動所形成的使地殼分裂的力,其對歐洲的影響自然也是很大的。從如下的幾個地震事件及地理位置上,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影響在增大以及其和另一種應力的關系。

  如圖十九:

wljn019.jpg (42299 字節)
圖十九

    我們知道,歐洲是歷史上地震很少的地區,但是1999年,土耳其發生了兩次Ms7.5級以上的大地震。自1999年到2008年,亞歐非交界地帶相繼發生了一些規模較大的地震,甚至2006年非洲東非大裂谷的末端莫桑比克也發生了Ms7.5級的大震。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是龍門山斷裂帶的激活,幾乎可以看作是南北斷裂,那么板塊從高緯度地帶向低緯度地帶所形成的板塊內部的分裂,這種應力趨勢則在這個三洲交界地帶顯現出來。尤其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幾乎是南北方向的。但是在這期間,南亞發生了數量更多級別更高的地震,2004年南亞海嘯達到8.7級(可參見附錄),我想可以認為板塊從高緯度地帶向低緯度地帶移動所形成的分裂的力相對還是比較小的。但是從2008年之后,中國境內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發生了根本的改觀。2011年日本3月11日發生的這次MW9.0級大地震,也是南北裂開。將本州島裂開一個幾百公里的口子。韓天文研究院:日本地震使朝鮮半島向東移動5厘米④。另一方面,在日本此次大地震發生之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大級別的地震在南北應力擠壓的支撐力弱區域出現。這點也同樣采用板塊高低緯度間的移動使東亞下沉更合理一些。

    如果日本311大地震是青藏高原隆起而導致的東亞下沉,使斜入到日本群島下方的太平洋板塊發生的斷裂。那么,下一次發生地震的地方則可能是郯廬斷裂帶、南北斷裂帶(已發生四川汶川512大地震)、西北地震帶、亞歐分界線、莫斯科附近的斷裂帶或者地殼薄弱的地帶,那么西歐大西洋邊沿的國家沿海地區將可能開始出現下沉。未來可能發生的這些大地震同樣會加速亞歐向赤道移動。

    歐洲存在這樣的趨勢,歐洲西部向赤道地帶移動,在地中海獲得緩沖區,會逐漸在和地中海地殼的碰撞中停止向赤道移動。而沙特阿拉伯半島一帶,則會獲得非洲東非大裂谷東部的支撐,亞洲下移會導致東非大裂谷的繼續裂開。如果亞歐分界線發生大斷裂,那么一種極大的可能將是亞歐分離。

    板塊從高緯度地帶向低緯度地帶移動將會加速這一趨勢。如果這種趨勢成立,那么亞歐從分界線分離之后將會重新成為海洋。莫斯科地帶將會緩慢隆起,同時出現一些斷裂帶,西歐和東歐的邊沿地帶將會下沉。俄羅斯將會是重災區,當然西歐海邊的下沉也會使一些地勢不高的個別小國有比較大的危害。北冰洋海岸線也會發生一定的下沉,和西歐也是同樣的,會影響到海拔比較低的地區。

    另一方面,在亞洲和北美洲的“天平”上也會斷裂開,從google地圖上來看,這個斷裂開的位置可能會在美國的阿拉斯加一帶,因為那里最薄弱。前面我們討論過,從北美洲斷開,這會使黃石火山最快速度爆發!

    有的朋友可能有疑問,為什么板塊移動,板塊本身非要開裂。就是因為在北緯90度的南北極,經度的周長為0,而在緯度0度的赤道,經度的周長有4萬公里。板塊北部邊界不可能會這樣無限拉伸,所以一定會斷開。

五、大地震的一點簡單判斷趨勢

    引起地震的有兩種結構方向型的應力:

    一種是南北方向型的擠壓應力,應力形成的源動力是由地球自轉離心力,其特征是使地球表層的物質向赤道運動。導致地球地震的大部分應力是這種應力。在地震的特點上,應力傳輸線、帶上,地震的關聯性極強。地震的走向和方向上除了擠壓應力的方向之外,還和板塊的地形地貌結構有一定的關系。如下圖:

wljn020.jpg (37727 字節)
圖二十


    如圖二十,數字從1到12所標示的藍線是地球上大的地質應力區,其中1到7主要是海溝地帶,8到12是亞非歐的應力傳輸區的大概位置,其中非洲并未曾都畫出來,12是亞歐大陸傳遞應力的路線。非洲本身比較復雜,并且中部位于赤道地帶,位移并不明顯。紅色的點為應力強烈作用區域的交接點。另一方面海嶺的沒有畫出來,因為那里人口居住的是很少的。1-2-3-4-5是亞洲側翼主應力線,主要和太平洋板塊作用。1-6-7是美洲應力線,同樣也是和太平洋板塊作用。幾乎所有的大海溝都分布在這些線上。8為郯廬斷裂帶及延伸線上,9為南北大斷裂帶及延伸線,10為西北地震帶及延伸線,11為俄羅斯地區南北中心地帶,12為東非大裂谷地帶。其中從地中海到青藏高原的地震帶沿線沒有劃。

    地球的應力主驅動力是亞歐大陸,1為亞洲和北美洲的“天平臂”。9是亞歐大陸陸地應力承接區。1、2、3、4任何一個點發生級別較大的地震,都說明對亞歐應力的支撐力在發生劇烈變化,在亞歐大陸的應力推動下,承接結構在發生一定的改變。那么,亞歐大陸的8、9、10、11則容易發生向赤道的移動,發生地震。如果亞歐大陸沒有發生地震,那么非洲一般則不會發生地震。如果8、9、10、11位置發生地震,8、9、10、11之間存在剪切應力。那么說明亞歐大陸應力在下移,1、2、3、4、5區域則非常容易發生大震。根據圖中線的對應位置,則很容易找到地震的關連性之間的關系。

  6、7是南北美洲的應力線,和亞洲的1、2、3、4是相似的。所不同的是北美洲大部分都在北緯30度以上的高緯度地帶,而南美洲則大都在北緯10度到南緯30度之間的地帶,南美洲由于地球自轉離心力向赤道移動的力弱,主要是受北美洲向赤道移動的力的影響。其中6線僅在接近赤道一帶的末端存在中亞美利加海溝。地質應力不像亞洲邊沿的1、2、3、4地帶太平洋和亞洲板塊作用得那樣簡單。地震原理上的應力方向上,可和亞洲地震作相類似的判斷。

  對板塊的斷裂帶和地震帶熟悉的朋友可以將板塊的詳細情況考慮進去,就可以獲得比較精細的應力結構,就可以根據應力的傳導路線來判斷,該地區和其它地區以及應力承接區的關聯情況,根據其它地區地震的情況來判斷本地區所受地質應力影響的情況,以及可能引發的地震級別和大概時間了。

   另一種是東西方向的應力,導致地殼南北分裂型。應力形成的源動力比較復雜,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地球地殼板塊從高、低緯度地帶之間發生相對的移動;地球自轉使地球表層均勻分布在緯度上的趨勢力;天體周期性的接近地球。此外還有第一種應力的切向力。這三種力中地球地殼從高、低緯度地帶之間發生相對的移動所產生的這種力最大,另兩種力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忽略的。而板塊在高低緯度之間的相互移動,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可參見。這種力的關聯性僅和東西方向有關。容易使地球板塊或者地殼產生南北走向的斷裂。比如本文中討論的8、9位置,未來11位置,以及本文中討論的北美洲的斷裂帶,甚至北美洲板塊可能分離出新大陸去,都屬于這種情況。這種分裂情況已經存在的大的有,北美洲-格陵蘭島-歐洲,中的有非洲的有東非大裂谷,小的亞洲有青藏高原東側的南北斷裂帶、郯廬斷裂帶。

六、我國未來地質災害的特點

   我國歷史上就是地震多發地帶的國家,在歷史上就形成了89條地震帶。一方面是我國處于亞歐大陸應力主傳輸地帶的地區。另一方面是青藏高原就在我國境內隆起。最后是在歷史的應力作用下,形成了復雜的地形。這些都和這個地帶的應力密集交織分不開的。這也注定了我們國家地質災害的多發性和復雜性。

   東南沿海及東部沿海在未來海溝地帶的大地震事件中,也會遇到海嘯。但級別會比東南亞國家及陸地邊沿群島低一些。內地的地質災害主要是地震,西部山區會存在泥石流。我們國家不遠的將來不會像俄羅斯、美國可能會出現地殼斷裂開成海洋的可能性。也不會出現美國那樣的超級火山噴發。但地震自然是少不了的。這也得益于我們這個地帶亞歐大陸向赤道運動的應力,同時還受到太平洋、歐洲以及印度洋爪哇海溝地帶在主應力作用下的擠壓力。

   未來不利的方面就是地震帶眾多,這可能就要檢驗我們國家建筑施工單位的水平了。

2011年6月30日

 

   作者說明:

   本文是建立在以前觀點的基礎上,對地球地殼演化的進一步探索,如果本文和前期的觀點發生沖突,請以本文為準。

   一些先進國家的一些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如日本311的預警,美國四架“末日飛機”建成⑾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即便明年美國的黃石火山噴發,那么美國也有足夠的能力和時間來處理這個移民問題,15艘航空母艦(現役12艘),美國超前的應付自然災害的準備,這點我們是應該向美國學習的。不能不說,不少國家已經對世界未來的災難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國家進行得怎么樣了呢?第三世界國家對未來不久這場地質災難準備工作做得怎么樣了呢?

   本文主要針對未來地球地殼變動的地質災害分析,這場地質災害對于人類而言是嚴峻的。本文在內容完整情況下可自由轉載。

原文網址:http://www.phyw.com/wlxzhx/2011/wljndqdzhiznfxbg/wljndqdzhiznfx.htm
原發布站點:物理科學探疑   

志勰
2011.6.30

 

本文參考:

①地質應力與地震趨勢

②2011-04-19鳳凰新聞

③日本國土地理院19日宣布 新聞

④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1-03/1566665.html

⑤⑦地球、科學與人類已經進入到一個特殊的關口之——地質關口(1)

⑥地球、科學與人類已經進入到一個特殊的關口之——地質關口(2)

⑧美、非、大洋洲板塊的應力及未來地球應力的發展趨勢

⑨ 地質應力與地震趨勢

⑩計算的數據來自于百度百科

⑾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6/13/c_121525594.htm

本文地震數據來源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和中國地震網,參考沒有指明出處的都可以在“物理科學探疑-物理新戰線”中找到

 

附錄:(本表來自于中國國家臺網大震速報目錄

發震日期 發震時刻 緯度
(度.度)
經度
(度.度)
深度
(km)
震級 參考地點
2011-03-11 13:46:21.0 38.1 142.6 20   Mw9.0 日本本州東海岸附近海域
2010-12-25 21:16:38.6 -19.7 168.0 20   Ms7.6 瓦努阿圖
2010-06-13 03:26:49.2 7.7 91.9 30   Ms7.6 尼科巴群島
2010-04-07 06:15:01.0 2.4 97.1 33   Ms7.8 蘇門答臘北部
2010-02-27 14:34:16.4 -35.8 -72.7 33   Ms8.8 智利
2009-10-08 06:03:13.1 -13.0 166.3 33   Ms7.7 瓦努阿圖
2009-09-30 18:16:07.9 -0.8 99.8 60   Ms7.7 印尼蘇門答臘南部
2009-09-30 01:48:15.3 -15.5 -172.2 33   Ms8.0 薩摩亞群島地區
2009-08-11 03:55:41.4 14.1 92.9 33   Ms7.5 安達曼群島
2009-07-15 17:22:32.4 -45.7 166.4 33   Ms7.8 新西蘭南島西海岸遠海
2009-03-20 02:17:37.4 -23.0 -174.7 10   Ms7.9 湯加地區
2009-01-04 06:33:39.5 -0.7 133.5 33   Ms7.5 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群島北部
2009-01-04 03:43:53.8 -0.7 132.8 33   Ms7.7 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群島北部
2008-07-05 10:12:05.2 53.9 153.1 610   Ms7.6 鄂霍次克海
2008-05-12 14:28:04.0 31.0 103.4 14   Ms8.0 四川汶川縣
2008-02-25 16:36:34.6 -2.4 100.0 33   Ms7.6 印尼蘇門答臘南部地區
2008-02-20 16:08:32.6 2.8 96.0 33   Ms7.7 印尼蘇門答臘
2007-12-09 15:28:22.6 -26.1 -177.3 160   Ms7.7 斐濟以南地區
2007-11-14 23:40:50.0 -22.1 -69.7 33   Ms7.9 智利
2007-09-13 11:35:22.5 -2.1 99.6 10   Ms7.5 印尼蘇門答臘南部海中
2007-09-13 07:49:06.4 -2.5 100.9 15   Ms8.3 印尼蘇門答臘南部海中
2007-09-12 19:10:23.9 -4.4 101.5 15   Ms8.5 印尼蘇門答臘南部海中
2007-08-16 07:40:58.5 -13.3 -76.5 33   Ms7.8 秘魯海岸近海
2007-08-09 01:04:58.0 -6.1 107.7 300   Ms7.8 印尼爪哇島以北近海
2007-04-02 04:39:55.0 -8.5 156.7 15   Ms7.8 所羅門群島
2007-01-21 19:27:44.7 1.2 126.5 33   Ms7.5 馬魯古海峽
2007-01-13 12:23:26.5 46.4 154.3 33   Ms7.9 千島群島
2006-11-15 19:14:17.6 46.6 153.3 33   Ms8.0 千島群島
2006-05-16 18:39:20.4 -31.6 -179.2 160   Ms7.5 克馬德克群島以南地區
2006-05-03 23:26:33.8 -20.0 -174.2 15   Ms7.9 湯加
2006-04-21 07:25:03.0 61.0 167.2 33   Ms8.0 堪察加半島東北地區
2006-02-23 06:19:09.6 -21.1 33.2 33   Ms7.5 莫桑比克
2006-01-28 00:58:50.0 -5.4 128.1 350   Ms7.6 班達海
2006-01-02 14:10:48.3 -60.8 -21.4 33   Ms7.5 南桑威奇群島東
2005-10-08 11:50:36.0 34.4 73.6 15   Ms7.8 巴基斯坦
2005-09-26 09:55:34.0 -5.7 -76.4 96   Ms7.6 秘魯北部
2005-07-24 23:42:03.1 8.0 92.2 10   Ms7.5 尼科巴群島
2005-06-14 06:44:32.2 -19.9 -69.2 96   Ms8.1 智利北部
2005-03-29 00:09:34.6 2.2 97.0 33   Ms8.5 蘇門答臘北部
2004-12-26 12:21:27.4 6.8 92.8 33   Ms7.5 尼科巴群島
2004-12-26 08:58:55.2 3.9 95.9 33   Ms8.7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近海
2004-12-23 22:59:08.0 -50.1 160.3 10   Ms7.8 麥闊里島以北地區
2004-02-07 10:42:34.3 -3.3 135.3 15   Ms7.5 印尼伊里安島
2003-11-17 14:43:09.0 51.3 178.5 33   Ms7.6 拉特群島
2003-09-27 19:33:28.0 49.9 87.9 15   Ms7.9 俄、蒙、中交界
2003-09-26 03:50:04.0 42.2 144.1 33   Ms8.0 日本北海道地區
2003-08-04 12:37:18.5 -60.6 -43.4 10   Ms7.5 大西洋
2003-07-16 04:27:47.0 -3.1 67.3 33   Ms7.7 卡爾斯伯格海嶺
2003-01-22 10:06:45.4 18.8 -103.9 33   Ms7.5 墨西哥哈利斯科州近海
2003-01-20 16:43:13.9 -9.8 160.6 0   Ms7.5 所羅門群島
發震日期 發震時刻 緯度
(度.度)
經度
(度.度)
深度
(km)
震級 參考地點
2002-11-04 06:12:40.7 63.3 -148.2 0   Ms7.8 美國阿拉斯加
2002-11-02 09:26:13.7 3.1 96.1 33   Ms7.8 印尼蘇門答臘北部海中
2002-10-10 18:50:22.0 -1.6 134.4 0   Ms7.5 印尼伊里安地區
2002-09-09 02:44:28.0 -3.1 143.3 33   Ms7.5 新幾內亞近海
2002-08-19 19:01:00.0 -21.9 -178.3 540   Ms7.5 斐濟
2002-03-31 14:52:49.8 24.4 122.1 0   Ms7.5 臺灣以東海中
2002-01-03 01:22:51.0 -17.6 168.0 33   Ms7.6 新赫布里底群島
2001-12-18 12:02:58.6 23.9 123.0 33   Ms7.5 琉球群島西南海中
2001-11-14 17:26:13.0 36.2 90.9 15   Ms8.1 新疆青海交界(新疆境內若羌)
2001-06-24 04:33:16.0 -16.0 -73.7 0   Ms7.9 秘魯
2001-01-26 11:16:36.4 23.2 70.0 0   Ms7.8 印度
2001-01-14 01:33:31.6 13.2 -88.7 33   Ms8.0 薩爾瓦多
2000-11-16 15:42:15.4 -3.8 153.9 0   Ms7.8 所羅門群島
2000-11-16 12:54:43.5 -4.1 154.0 0   Ms7.7 所羅門群島
2000-08-05 05:12:58.9 48.6 142.8 0   Ms7.6 薩哈林島
2000-06-18 22:44:09.6 -13.8 97.3 0   Ms7.8 印度洋
2000-06-05 00:28:25.4 -4.7 102.2 33   Ms7.8 蘇門答臘南部
1999-11-13 00:57:19.9 40.8 31.3 0   Ms7.5 土耳其
1999-10-01 00:31:15.3 16.1 -98.3 33   Ms7.6 墨西哥
1999-09-21 01:47:14.4 23.7 121.1 0   Ms7.6 臺灣花蓮、南投間
1999-08-17 08:01:32.9 40.2 29.5 0   Ms7.8 土耳其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2. 這是一股妖風
  3.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4. 2001年就貪污23億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國內,也叫認罪悔罪減刑?
  5.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6. 吳銘|輿論斗爭或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7. 菲律賓沖撞中國海警船,中國會打嗎?
  8.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9. 你要反“極左”,就必須得弄清楚這幾個基本問題
  10. 熬鷹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4.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5.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6.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7. 朝鮮領導落淚
  8.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9.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10.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3.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5.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8.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近20年中國社會分層劇變的特征與趨勢: 一位清華教授的直言不諱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