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的豬肉已經漲到了25/斤。資本的魔力再次顯現。正如一些網友戲稱——豬肉變成了唐僧肉。這讓我想起了許久以前的肉票。——憑票買肉。
票證時代一度被市場派們譏諷為計劃經濟的典型特征,認為票證代表著短缺。是物質匱乏的表現。而事實上,票證是計劃經濟的一種分配方式。其目的是實現公平。
計劃經濟的特點是,商品的生產具有高度的指向性和對應性。比如紡織品,每年人均的消費量,在生產之前就有計劃。是每人三米或是兩米。那么對應的發放三米或兩米的布票。這樣做的一個顯著好處是,你有錢也不能多消費。保證了錢少的人,也能買到這種商品。這與現在西方人的觀念其實有著相通之處,——錢是你的,資源是大家的。
再比如豬肉,每年根據計劃,供應國內市場多少豬肉,對應發放每個人肉票。好處在于,誰也不能多吃多占。除非你自已放棄,給了別人。這種情況是存在的。如果采用市場經濟,豬肉少了,價格上漲,有錢的人也能吃的起,沒錢的吃不起。計劃經濟則不然,保證大家都吃到。但那時是不是沒肉可吃呢?我就清楚的記得,有一年鼓勵大家吃“愛國豬肉”。豬肉多的不得了??梢姡弊C并非代表著短缺。
當年的票證也不是每年都一樣。有時多有時少。由政府根據國內外需求而定。這種計劃經濟的模式,的確存在僵化呆板的一面。但也的確對穩定物價,有大好處。毛澤東時代二十多年里,物價每年的波動范圍不超過1%。
票證并不完全意味著商品不充足。打個比方,過去買自行車,也需要票證。農民們對這種商品需求很大。產能一時又上不來,如果按照市場經濟的模式,那么自行車就應漲價。錢多的人才能買得起。但是計劃經濟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自行車不會漲價,而是用票證來控制。逐步滿足人們的需求。
七十代年后,由于工業化的進步,日用商品明顯增加。票證一般都用不完。票證,不代表短缺,更代表公平分配。計劃經濟模式——只為解決人們的需求存在。市場經濟模式——只為賺錢存在,解決需求是他的附加功能。現在的房地產業很好的說明這一點。一面是房地產業彭勃發展,一面是老百姓無房可住。任志強不是放言嘛——房子就是給有錢,買得起的人蓋的。按照這個道理——豬肉不管漲到多少錢,只是給能吃得起的人準備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