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找出公有制的根本出路?
國有也好、公有也好,有一個最根本的問題,關乎它自身的生命力,就是監督機制。當人們的私有觀念還普遍存在的時候,公有財產的管理者必然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誘惑,化公為私的傾向時刻存在著。私有財產的所有者主體十分明確,因而對其管理者或經營者的最終監管人也是十分明確的。而公有財產的最終監管人只是在理論上是明確的,而在實際操作中只能找到監管人的代表。這些代表在本質上與管理者和經營者一樣,也是一些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們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中,也會受到各種誘惑,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思想。公有財產的所有者——全國勞動人民——又如何監督自己的代表呢?
說到“國資委”一類機構,只是監管人代表下屬的一個職能機構,真正的代表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在我國的現實中,公有財產的最終監管人代表實際上就是共產黨的中央領導機構。這與“三個代表”的思想是一致的。
隨著蘇共的垮臺、蘇聯的解體,蘇聯人民的公有財產也喪失殆盡。蘇共垮臺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失去了勞動人民的信任。多年來,在蘇聯的黨內和政府內形成一個龐大的官僚統治集團。他們為了個人的升官發財、飛黃騰達不惜阿諛奉承、貪污腐敗等等,幾乎不把廣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眼里。以至于許多人、包括一些共產黨高級干部都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失去了信心。如何吸取蘇聯的教訓,保證我國的共產黨永不變色,永遠代表廣大勞動人民利益,而不會逐漸由勞動人民利益的代表變成少數當權派和有錢人利益的代表?如何由廣大勞動人民對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機構隨時隨地進行有效監督?這是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成敗的關鍵。
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試圖找到問題的答案,遺憾的是沒有成功。30年的改革開放把一切暫時放在一邊,一門心思發展經濟,的確取得了經濟建設的極大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但對上述問題的回答卻不如人意。希望社會主義理論家和實踐家們在這方面多下功夫,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事業找出一條根本的出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