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不僅宜于律己,還宜于“律”人
三慎齋愚人
道德上的放任自由,只會造成普遍的人性墮落。
——題記
人,天生不是一個法律動物,但人卻天生是一個道德動物。
漢語“道德”一詞最早是哲學的一對范疇。“道”原指人們行走的道路,引申為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道”和“得”意義相近,意指由“道”而得的規律或性質,通過對“道”的認識和修養而有得于己,老子因此有“道生之,德畜之”的說法。我們今天將道德理解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調整人與人之間和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既然道德是一種一定社會調整人與人之間和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那自然也就是屬于行為規范大范疇之下的了。而行為規范的實現靠的是什么?即,如果發現有人不按照常理出牌,卻要打破已有的行為規范行事,對于行為規范形成了挑戰和漠視,那么,這個時候行為規范究竟靠什么來實現?是人的自覺還是外在強制力?
康德把法律看作是道德律,并且把人類發展分為三個歷史狀態:自然法狀態;法治狀態;倫理(道德)狀態。其實這三個狀態也可以作另一種表達:不自覺的道德狀態;半自覺的道德狀態;自覺的道德狀態。人,從來都不是主動在道德上自覺的,道德上的自覺對于一個人的難度甚至比讓一個人不去觸犯法條還要更為艱難得多。因為法條的規定總是能找到實際的條文證明來澄清它的所有含糊(盡管有些法律條文還是有些含糊,但跟本文所要講的不是一回事),能夠明明白白地知道哪些已經是法律所允許的、哪些是法律所禁止的。而道德卻從來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內涵。其實從人類歷史發展各個階段來說,不同的階段是有著不同的道德這是確定無疑的。而道德的特殊性似乎不僅僅只體現在同一個民族同一個人群中的不同歷史階段,卻更多的是在同一時期的不同地區的不同人們群體中展現著它的“鶴立雞群”風采。道德的沖突,似乎總是不可避免而且像是永遠無法消除的。
當道德的沖突不斷增加時,人們因為這種沖突帶來的不利益甚多之時,人便開始自覺或不自覺地開始思考道德,道德的東西究竟是個什么誰也說不清,但卻又似乎誰都好像懂點。人們對道德的沖突的思考,首先應當來源于為何會產生沖突,道德的不同肯定是一個原因,然而,為何不同的道德就會產生沖突,是誰讓原本只是屬于人的意識范疇的東西產生了“沖突”?很明顯,道德沖突的產生,前提肯定就是道德的適用問題了。如果人們都不用道德來衡量問題,那自然也就沒有道德沖突一說了。正因為人們拿了這不同的道德在比較衡量某些事物,才會發生某些因不同的道德所產生的沖突問題。這里面就有個問題了,這里面的人們所拿的究竟是誰的“道德”?道德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其內涵也是各不相同的,既然不同,那為何在衡量一事物時要用此道德而不用彼道德?關于同一件事,同樣都是用道德來衡量,為何你說的跟我說的卻是千差萬別?可見,不同的人拿了各自的“道德”來說事,是道德沖突產生的根源。
而道德既然都已經是一種一定社會調整人與人之間和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了,為什么還會產生各自的“道德”?這其實也就牽涉到了矛盾的特殊性與普遍性之間的關系了。我們把道德分為兩種:一是大家所共同認同的道德,稱之為普遍性的道德,這也是道德在矛盾中的普遍性特性的反映。另一是大家所各自擁有的道德,稱之為特殊性的道德,這就是道德在矛盾關系中的特殊性特性的反映。這個世界上既有普遍性的道德,也有特殊性的道德。而產生沖突的道德,則是由于各人不同的特殊性的道德在適用某一同一事物時發生的“道德沖突”,這種沖突的產生既然是由于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道德”所造就的,也就表明解決這種沖突的最有效手段便是消除這種道德上的差異性。道德上的差異性是伴隨著各人的特殊性而產生的,單個人的特殊性是無法消滅的(人作為一個整體來說,是有著其普遍性特性的,然而,人作為單個的人來說時,卻更多的是以一種個人的特殊性面目而存在,從這個意義來說,,單個人可以具有所有人都具有的普遍特性,但單個人的特殊性是無法消滅的),那么道德的差異性也就自然是無法消滅了。既然道德的差異性無法消滅,那么道德的沖突是否就不能消滅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前面講到,道德沖突的產生不僅僅是因為不同道德的緣故,更多的是因為道德適用的緣故。而人是無法離開道德的,既然離不開道德,那就自然要運用道德。道德從來都不會主動地去干預某件事的,道德的主體總是也從來都離不開人的活動。所以,所有的問題似乎都可以歸結到一點上來:在普遍性道德規范和衡量事物的前提下,單個的人如何運用自身所擁有的特殊性的道德來處理與他人之間因為各自不同的特殊性道德而產生的道德沖突?
為了接著討論,似乎需要講講究竟道德是用來干什么用的。雖然說道德是一種一定社會調整人與人之間和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但是,道德卻又與一般意義的行為規范有著不同的含義。行為規范一般都是普遍性的,沒有多少人會專門為了自己的行為而去制定一個“行為規范”,所謂的自律雖然也是有一套的行為規范,然而其背后卻是體現著道德的自覺約束的。道德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和特殊性的道德,而行為規范只有普遍性的行為規范,這是一般意義的行為規范與道德作為行為規范來講的最大區別。普遍性的道德是用來調節普遍的人們的。而特殊性的道德只是各人因不同的生活經歷習慣學識等主觀因素不同而造就的不同道德,是不是就是一種用來調節個人的行為規范呢?不盡然。特殊性的道德還有更重要的一個特點,便是,絕大多數時候它是以一種觀念形態和價值評價作為其表現形式而出現的。也就是說,特殊性的道德在人的價值作用上,更多的是以一種價值評價的面目出現而極少地是以個人的行為準則的形式出現(這也就可以說明,為什么現在有很多喜歡稱一些人為“道德衛士”“道德帝”了,確實也是有那樣一些人的存在,那些人更多的是以他們所自身擁有的特殊性道德——當然也不乏假借普遍性道德之名來評價判斷某些事物,而他們自己究竟做的怎樣呢?他們所拿來進行事物價值判斷的道德是否就是他們的行為準則呢?很顯然,顯示情況不是的)。
很多人現在都在說“道德只宜于律己,不易于律人”,想必,這就是對那些道德沖突的思考所得。因為每個單個的人都擁有其特殊性的道德,因而,每個人只宜拿著他自身的那個特殊性的道德來要求自己,而不應來要求別人,當拿著自己的特殊性道德來要求具有不同特性的人時,便跟別人不同的特殊性道德產生了沖突,所謂的律己律人之間的矛盾,這實質仍是兩種特殊性道德之間的沖突,從這一層面上來說,“道德只宜于律己,不宜于律人”,這是對的。
但是,是否在特殊性的道德之下,道德就只宜于律己,而絲毫不能律人了呢?這也是錯誤的。很多人在認可“道德只宜于律己,不宜于律人”時所持的觀點便是:你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去要求別人同樣做到,拿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來要求別人做到是一種無恥的行徑,因為,道德只能用來要求自己而不能用來要求別人。然而,律己乃是一種自覺行為,律人乃是一種敦促行為,而筆者更多地是想要把律人的“律”理解為希望的意思,這也是為什么筆者所說的律人是一個加了引號的律人。是否因為我無法做到自身特殊性道德的自覺時,便喪失了對他人的一種道德上的希望的資格?或許,我不能因為我自身無法做到某事而不能因此要求你一樣要去做到,但是,我是否可以在自己沒有做到自己所秉持的特殊性道德的要求之時,希望你去做到呢?或許,我所秉持的道德并非是最接近普遍性的道德因而最有利于整個人類福利的,然而,是否就因此而不能允許我有一個希望這個世界更為充滿道德的小小愿望的祈求呢——或許這個祈求不是那么理直氣壯。
希望,而不是要求。可能因為換了一個不同的詞,有的人就會覺得“希望”一詞比“要求”一詞容易接受得多了。然而,筆者不得不再次指出,所謂的希望和要求,其實質都是一樣的,都是一種單個人的特殊性道德對于另一個單個人的特殊性道德的同化!要求你去做到,和希望你去做到,如果你沒有做到,那自然沒關系,但是,你在我的“要求”之下沒有做到,卻在我的“希望”之下做到,這二者有什么實質區別么?難道那個“做到”還會因為“要求”和“希望”二詞所包含的不同語調心態而有絲毫的變化么?一點也沒有的。你在我的要求之下做到和你在我的希望之下做到,其結果都是做到了,因為我所要求的內容和希望的內容都是一樣的,而這其實也就是一種你的特殊性道德屈從于我的特殊性道德——特殊性道德之間的同化的體現(或者,更為和諧地說,乃是兩種不同的特殊性道德之間的相溶?)。可見,不管是把律人理解為要求他人還是希望他人時,其最終結果如果成功了其在實質上都是一樣的,而當其結果不成功之時,可那時不成功的結果還有什么意義來言談呢?
前面所講還有一個問題,甚至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暫且還不到談論“要求”和“希望”的結果之時的問題,就是,究竟有沒有資格來“要求”和“希望”?我的觀點是:我們無法要求別人在道德上望我項背,不能總是應該把所能達到的道德標準設立在別人之上,不能總是“墮落”地在自己做到了之后才去鼓勵和要求甚至別人接受,也應該試著接受別人在道德上做得比自己好,也應該嘗試嘗試讓別人在道德上超越于自己——雖然這對很多人來說在心理上是有些難以接受的——這種難以接受的另一種表現就是,當別人做的比自己不好時,便開始大加鞭笞甚至謾罵,而當別人在道德上做的比自己好時,則是報以一種不以為然很酸酸的心理感覺。道德,應當是大家共同共的福利,而不是某些人的專利。
前面是“道德只宜于律己,不宜于律人”在特殊性的道德上的適用。那么,在普遍性的道德下,這句話是否是對的?在普遍性的道德下,這句話的核心依然是在于,我是否能夠在自己做不到普遍性道德的要求的時候依然要求你去做到。按這句話的意思來說是不想要求是沒資格要求的。但是,我想,為什么不能要求呢?我墮落了,我甚至連普遍性的道德的要求都沒做到,但是,我卻仍還擁有著希望這個世界更為道德的道德,這難道不行么?有時候,一種希望,一種敦促,一種勸勉,甚至是一種責備,我們看的不應該只是發出這種希望、這種敦促、這種勸勉、這種責備的人的實際行動是否是符合他所說的是怎樣,更應該看到的是在這樣一種心理狀態下所欲實現的最終目的。即使是最不道德的人,也依然可以擁有向往道德的理想和希望和之心,難道不是么?
如果道德真的就只是限制在專門“律己”,而毫不“律人”上,那會產生一種怎樣的后果?這種律己所造就的不過是個人只掃瓦上霜的自私自利罷了。并且,也應該辯證地看到,當自己在“律人”之時,當大家都在“律人”之時,自己是不是不僅僅只是處于一個“律人”的主體的狀態,而更多的是出于一種被“律”之人的狀態?如果真的僅僅只是“律己”而不“律人”的話,那么,對于那種不道德的行為似乎也就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吧?而人為什么要在道德和不道德之間選擇了不道德?人遵守了道德,沒人會加以表揚你,除了內心的安然之外沒有任何的利益可言,然而,違背了道德卻是會極大地滿足人的自私自利的心——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還有什么比滿足個人的私人更能勾引起人的欲望的呢?在這個物欲橫流、盡然放縱的時代,難道道德的榜樣力量竟然還能大過不道德的榜樣力量?人人不也都是這么不道德地做著么?在現今中華大地上,難道不正是不道德的榜樣力量這股歪風已經大大地壓倒了道德的榜樣力量這股正風么?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性質,人之所以有時候下定決心甚至狠下心腸會選擇不道德也正是因為人是在利與害之間所做的趨利的抉擇。當一人完全放棄了“律己”之心時,而又沒有絲毫的他人的“律人”來要求敦促自己,試想,這個嘗試到了不道德而帶來的有利益時,他是否還會愿意再來道德從而作出一個不利益的選擇呢?這就好比一個人饑腸轆轆地守著一桌的美食時,你不給他任何的人身限制,卻只是告訴他,不吃就是道德的,如果他堅守不吃這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折磨,而他吃了,這卻又是一種怎樣的理所當然!當一個人在道德上墮落了之時,那些眼睜睜看著這個因不道德而謀取了更多的利益時,那些尚且還在苦苦堅守著道德的人在那可憐的“律己”的薄弱的自覺約束下難道還不會一擁而上么?
律己,其實也就是己律;律人,其實也就是人律。人也還并沒有進化到尚且不需要他人的“律”而完全靠自己的“律”就能在道德上一帆風順的。當只有專門“律己”,而沒有絲毫的“律人”時,這個時候,人在道德的堅守上是顯得如此的孤單無助,而不道德所帶來利益的誘惑和墮落的魔鬼卻又是在時時刻刻勾引著每一個人!這對人來說,是一種多么艱難的挑戰!這對整個道德來說,是一個多么嚴峻的挑戰!
法律不是萬能的,在法律所管轄不到所制裁不到的地方,道德,是人們所寄于心的最后安全屏障,然而道德,不應當成為人與人之間相互攀比誰更“不道德”的擋箭牌。不僅需要己律,更需要人律。
道德不僅宜于律己,還宜于“律”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