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亭大圍坪盆塞海海嘯遺跡地貌論
文紹文
遠古地震---堰塞湖---盆塞海---大圍坪----海嘯有關聯嗎?
那先看看海嘯的定義吧。海嘯(tsunami)是一種巨大的海浪,主要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噴發、海岸崩塌、滑坡等海底地形大規模突變所引發的具有超長波長和周期的一種重力長波。海嘯在大洋中的傳播速度雖然很快(720~900公里/時),但浪高不大,通常為幾十厘米至1米左右;而當其接近近岸淺水區時,波速變小,振幅陡漲,有時可達20~30米,驟然形成“水墻”,瞬時入侵沿岸陸地,造成極大危害。據本世紀以來有儀器記錄資料的統計,我國占全球大陸地震的33%。本世紀以來,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數為110萬人,其中我國就占55萬人之多,為全球的一半。我國從古至今都是地震災害最深重的國家。
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用大地震引發堰塞湖到盆塞海的非高斯性古史“精確研究”,就已經在中國本土“生根發芽”。據統計,大部分海嘯由深海地震引起,這類海嘯稱為地震海嘯。地震時造成海底發生激烈的上下方向的位移,從而導致其上方海水的巨大波動,海嘯因此而發生。另外還有火山海嘯和滑坡海嘯。海嘯引起海水從深海底部到海面的整體波動,蘊含的能量極大,因此有強烈的危害性,是一種嚴重的海洋災害。海嘯的形成條件是,海嘯作為一種特殊的海洋淺水波,其形成需要如下三個主要條件。
震源較淺的大地震是先決條件。全球典型海嘯統計分析表明,只有里氏7.0級以上的大地震才可能引起海嘯,且震源較淺,一般小于20~50公里。值得指出的是,海洋中經常發生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深海大震都產生海嘯,海嘯的產生與海底地震的震級大小、震源機制、震源深度和破裂過程等地震物理機制有關。一般來說以傾滑為主(上下錯動)、破裂過程持續長且震源深度較淺的海底大地震能引發海嘯。第二是海嘯源區的水深較大,多孕育于深海。如果地震釋放的能量要變成巨大水體的波動能量,那么地震必須發生在深海,因為深海才有巨大的水體。發生在淺海的地震產生不了海嘯,往往形成海洋激浪。第三是具有開闊并逐漸變淺的海岸條件。海嘯要在陸地海岸帶造成災害,該海岸必須開闊,具備逐漸變淺的條件。海嘯波在大洋中傳播時,波高不到1米,不會造成災害;但進入淺海后,因海水深度急劇變淺,前面的海水波減慢,后面的高速海水不停地前涌,從而造成波高急劇增加,形成巨大的破壞力。特別是,對于那些外側寬廣內側狹窄的“三角型海灣”,越向海灣內側,海嘯的海浪越容易加劇升高,造成更大破壞。
海嘯的類型與特點是,根據海底地震震中距的遠近,可把海嘯大致分為近海海嘯與遠洋海嘯兩類。近海海嘯也稱本地海嘯。海底地震發生在離海岸帶幾十公里到200公里內,海嘯波到岸的時間很短,只有幾分鐘或幾十分鐘,這類海嘯較難防御,造成的災害大。遠洋海嘯是從遠洋甚至是跨洋傳播過來的海嘯波。由于到岸的時間較長,有幾小時或十幾小時,早期海嘯預警系統能有效減輕該類海嘯的災害。雖然海嘯與風暴潮和海浪一樣,都屬重力波,且歷史上的風暴潮記錄往往被誤認為是海嘯。但相比風暴潮和海浪,海嘯主要有如下特點。第一是波長非常長。研究表明,海嘯的波長一般為幾十到幾百公里,如 2004年12月26日 發生的印度尼西亞海嘯的波長為500公里。普通的海浪或風暴潮的波長一般為百米量級。第二是傳播速度快。海嘯波的速度與水深有關,每小時可達700~900公里,和波音飛機速度相當。海浪速度較慢,風暴潮要快一些,而最快的臺風也只有200公里/時。
從水、治水文化到水從何來?開始對人類遠古史的地震---堰塞湖---盆塞海---大圍坪----海嘯有關聯的研究,頭緒紛繁復雜。5·12四川大地震后,人們想起浙江學人鐘毓龍的《中國上古史神話演義》巨著。鐘毓龍寫作《中國上古史神話演義》是在1933年8月25日發生茂汶疊溪的8·0級大地震之后。那次大地震疊溪鎮地區在劇震發生的幾分鐘之內,幾乎筆直地隱落,呈單條階梯狀下滑距離達500—600米。強烈的地震引起岷江兩岸山崩,河道堵塞,形成地震堰塞湖。崩塌的山體在岷江上筑起的銀瓶崖、大橋、疊溪三條大壩,把岷江攔腰斬斷,使流量為每秒上千立方米的岷江斷流。截斷了的江水立即倒流,掃蕩田園農舍,牛馬牲畜。經過30多天的倒流,因疊溪超過銀瓶、大橋兩壩的高度,注入疊溪壩內的江水又倒淹銀瓶崖、大橋兩壩,使三座地震堰塞湖連成了一片。湖水隨群山回旋繞曲,逶迤四五十華里,最寬處達四五華里。同時松平溝、水磨溝、魚兒寨溝等地山崩數處,形成大小海子十一個,疊溪城及附近21個羌寨全部覆滅,死亡6800多人。震后第45天,即10月9日,岷江上游陰雨綿綿,白臘寨公棚地震堰塞湖崩潰,江水猛增。傍晚,高160多米的疊溪壩崩潰,積水傾湖而出,夾帶泥沙巨石,沿江而下,江中浪頭高達20丈許,吼聲震天,10里之外皆聞。沿江村鎮、田園一掃而光,數萬畝農田莊稼被毀。人畜逃避不及者,盡被卷人水中,又有 2500多人喪生。地震罕見水災引發鐘毓龍研究眾所周知的大禹治水。他研究了五百余部中國古籍后發現,現在的黃河在帝堯以前是沒有的。道理是,堯、舜、禹時代的洪水,淹沒了現在陜西、山西兩省大部分面積。如果黃河已有河床,最多只是把沿河兩岸淹沒,何至于陜西、山西兩省大部分面積受災?
四川盆地,地處祖國西部或西南,是中國黃河、長江兩條大河上游的交匯處,也是東、西方人類文明的交匯處,還是遠古云南元謀人、陜西蘭田人、廣西柳州人、重慶巫山人等的交匯處。如果一萬至五千年前四川盆地因地球局部地質大災變,曾經形成過盆塞海(堰塞湖的擴張版),古梁州有過山寨城邦文明和海洋文明,那么說明五千年以后的東、西人類的海洋文明,已在五千年以前的四川盆塞海演習過了幾千年。即如果最后一次大冰期結束時的一萬年前至五千年前,是四川上古盆塞海現象的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那么在這一段上古四川盆地盆塞海干涸前的多次盆開和盆塞的變故時期,就有可能迫使這段時期那里產生的人類頂尖文明,隨著有人向西方和我國中原及東部地區遷徙而最終轉移。作為這種文明整體的分裂,就是人類文明的大爆炸。這也是世界古文明為什么都大致形成于1萬年至5千年的原因。
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規模山體滑坡,河水沖擊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積,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早在上世紀初,何拔儒產生遠古大地震串引起堰塞湖以及擴展成盆塞海的思路,從鹽亭輻射嘉陵江流域兩岸的大圍坪和古山寨地質地貌,長期考察和研究盆塞海時期的大地震產生的大圍坪地貌,得出從1.2萬年至8千年前的大冰川末期起,四川曾發生和存在過多次大地震造成的“堰塞湖”,以至盆塞海現象,從而為5000年前中國的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提供了地質地理條件,才得出人類文明大爆炸起源于大地震假說的。
有人問:“四川盆地在古代是上古揚子海所在,岷江注入這個海,成都平原是岷江的沖擊平原,但是,這個海早在幾十萬年前就已經因地殼的變遷而消失了啊!”。這是最容易提出的第一個疑問。但如果不是5•12四川大地震發生,這些人永遠也不會相信堰塞湖的自然實際。所以普及一下從堰塞湖到盆塞海的地質知識,早就很需要。雖然早在“5• 12” 大地震前,到陜西省、四川省、云南省等一些地方去看,這也不是何拔儒憑空想當然的臆造。即盆塞海這些8000年前的“堰塞湖”,類似四川省茂汶地區的海子,就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發生的大地震,也在形成疊溪城發生的大地陷。所謂“四川盆地在古代是上古揚子海所在,這個海早在幾十萬年前就已經因地殼的變遷而消失了”的知識,也許這并不是問者本人的研究,而是引用別人、別國的研究。中國近代的地質知識,學西方才不過百多年,很多東西,中國地質學界并沒有系統研究。直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生唐山大地震,才知道大地震會有山崩地裂的情況。如果說何拔儒竟然是憑空想當然地臆造出一個8000年前的“盆塞海”,由此來個海洋文明,那么我們可以告訴,從“5• 12” 大地震普及的“堰塞湖”及其潰壩地質知識,到四川省鹽亭縣有此“盆塞海”的大海嘯的遺跡,如大圍坪地貌,任何人都可到那里作長期地質測量,再作結論。
因為研究早期文明的起源要以田野考古的成果作證據,這個“硬道理”任何學貫中西的人也明白。中華早期文明“海洋文明在先,農耕文明在后”;五千年到一萬年前存在過四川盆塞海山寨城邦文明和海洋文明,田野考古的證據在哪里?這類田野考古的城市、文字、建筑的文明評判標準的具體指標是什么?何拔儒先生半個世紀以前就一針見血指出是“大圍坪地貌”。
但我國在“5• 12” 大地震之前的半個世紀,地質學和田野考古學對“大圍坪地貌”研究仍然是一個空白。當然研究人類起源于何處的國外科學家,也才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對非洲的乍得、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等地區的人類祖先的遺址作田野考古時,才提出了類似“大圍坪”的古人類活動生存地貌概念。何拔儒也不是“先知”。一百多年前在他的家鄉櫸溪河畔到梓江、涪江流域,數百座寨子山上的為了宗教的、政治的或者戰爭的原因,而特別建造的類似“禮儀建筑”的古建筑密集群還存在,類似傳說的蝌蚪文的有古文字的界碑、器物隨時有發現。何拔儒當然也相信中原文明中心論,并且知道從西漢四川文人楊雄講巴蜀遠古蠻荒以來,有談“盆塞海”先進文明不雅馴的類似古代傳下來的“新聞紀律”,所以何拔儒更看重田野考古的硬證據。
“5•12”大地震后,2010年在《第四紀研究》雜志第4期上,李海龍和張岳橋、李建華等科學家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青藏高原東緣南北向河流系統及其伴生古堰塞湖研究》。李海龍等人提出青藏高原東緣南北向河流系統的概念,定位該系統包括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鮮水河、雅礱江等總體呈現南北走向的河段。這些南北向河流系統的形成演化,具有構造和氣候雙重意義。因為.晚更新世以來,南北向河流系統發生多次堵江事件,形成數套堰塞湖沉積。他們選取岷江上游、青衣江上游、大渡河上游3個古堰塞湖進行沉積、構造及年代學研究,結果表明,岷江上游疊溪一帶于71ka左右,發生了大面積堵江事件,形成了上游長約30km的堰塞湖。堰塞壩位于疊溪以南的下游河谷,沿江分布約10km。該堰塞湖持續了60ka,于11 ka左右,徹底潰壩。青衣江上游五龍鄉古堰塞湖85ka前形成,35ka前潰壩,規模不詳。大渡河上游開繞村古堰塞湖長于5km,堵江時間不明,20~17ka間潰壩,堰塞壩位于色玉村一帶。依據這些古堰塞湖的沉積、構造、關鍵層位光釋光測年數據,結合前人研究成果,劃分出青藏高原東緣晚更新世中、晚期,存在85~70ka、43~30ka和20~10ka的3個構造活躍期,可對應于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δ18O曲線,體現出的C1,C3和C4的3次氣候冷暖轉變期。他們指出大規模堵江事件,是快速的能量物質轉化過程:地震釋放強大內能,氣候因素使得物質得以積累,深切河谷是堵江的有利場所;構造-氣候耦合,促使大型洪積扇發育、大規模堵江事件發生,進而改變河流動力、塑造河谷地貌。
李海龍和張岳橋、李建華等科學家取得以上青藏東緣工作的新成果,據李海龍先生介紹,這只是岳橋領軍作的青藏東緣工作之一。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張岳橋是溫總理親點的科學家之一,也是其中最年輕的科學家。李海龍是張岳橋先生的助手,各方面的工作都是由張岳橋來安排。李海龍的工作集中在岷江和大渡河內,他為川西特殊的地貌及神秘的歷史吸引。正是在2009年做完了川西的工作之后,李海龍對四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他苦于沒有做研究的一個很好的入手點,這時他從互聯網上搜索堰塞湖,看到了綿陽市對古盆塞海、大圍坪及盤古王表的研究報道,就更覺神往。他感到綿陽市鹽亭大圍坪地貌、嫘祖歷史,或許是解開這些問題的一把金鑰匙。然而歷史久遠,這把鑰匙或也已經銹跡斑斑了,他只能希望這把鑰匙今后越來越亮。李海龍先生還有一點想法:鹽亭離三星堆很近,為岷江的姊妹河流涪江的下游。四川學者有成都大學的王蘭生先生猜測,三星堆的毀壞可能與堰塞湖潰壩有關。這聽起來蠻不可思議,但只要想到1933年疊溪地震后,整個疊溪古城下陷了約70m。這處堰塞湖于兩個月之后潰壩,造成了巨大的傷亡損失,足以體現出古人在自然災難面前的無能為力。李海龍說,5·12大地震之后,唐家壩堰塞湖如不在人力下疏導,其潰壩對下游的毀壞也是很難想象的。
張岳橋研究團隊2009年以來在野外的一些考察工作,發現了岷江上游,在史前7-1萬年(主湖期可能是3~4 -1萬年)期間,存在一個大型的堰塞湖,長約30Km,其規模遠遠大于唐家壩,河道堵塞近10公里,對比看來當時地震的級別絕不會小于5·12大地震。張岳橋研究團隊還發現這一時期,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白龍江等長江上游水系中,仍有很多大型堰塞湖(在進一步研究中),規模均很大。更為有趣的是,這些堰塞湖在大約1萬年左右全部潰壩了。潰壩意味著大量的水,被卸載到盆地里面。李海龍說,他個人認為,其水量足以淹沒整個四川盆地(具體的數據還要做更為細致的工作)。而這些堰塞湖,在一萬年左右潰壩的原因,可能跟氣候轉變有關,也可能跟大地震有關。中華上古有傳說共工撞倒了不周山,造成了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繼而洪水泛濫,這一幕與1933年疊溪地震頗為相似,這有可能也是一次大地震的紀錄。地震造成了山體滑坡,堰塞湖潰壩,對于下游的人們,才有水從天上來的感覺。
李海龍說,如果地質能和四川盆地特殊的歷史聯系起來,會不會有一點突破?鹽亭離三星堆很近,但不屬于岷江下游,而是嘉陵江的中游。如若是岷江等上游水系眾多的堰塞湖,在大約1萬年左右全部潰壩,造成的四川盆塞海,那么鹽亭等嘉陵江的中下游的大圍坪地貌,也許就是此時期盆塞海的海嘯造成留下的?2008年3月28至30日,西南石油學院的地質學家常健民先生,專程到鹽亭考察“大圍坪地貌”,即了解盆塞海及海嘯遺跡的地點、地貌、地物、傳說。常健民先生1944年11月生于南充市,1962年進入北京地質學院地質測量及找礦系地質測量及找礦專業學習。畢業后在內蒙、川北和西昌等地從事野外地質技術工作多年。到1980年才調入西南石油學院地質系任教,2004年退休。他在鹽亭踏勘了盤古圣地的天垣盤埡村袖頭山、五面山以及嫘祖故里的云毓山、煙鼎山、嫘村山,回龍山、公子山等山寨城邦文明遺址和觀看了多處收藏的文物后認為,從玉龍鎮、高燈鎮、金雞鎮等地區密集的古山寨遺址景觀看,鹽亭存在遠古文明事實的可能性很大,特別是煙鼎山腳下申家溝臺地上露出的民間俗稱為“石條球”的約 七米 高豎立的“石柱”,有可能是這個遠古文明留下的建筑物遺存,值得發掘。但常先生也認為“大圍坪地貌”是地質學的常態,類似山區測量圖中的“等高線”,即作為海嘯遺跡不可靠。這也許也是我國大多數地質學家的意見。但這也是何拔儒先生早就預料到的事,所以他才在天垣盤埡村鼓動建起了小場鎮,以此地作為“大圍坪地貌”研究的一個典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常健民先生也顯露出分不清“丹霞地貌”和“大圍坪地貌”的區別;其次在盤埡村袖頭山脈,大圍坪地貌像一條大章魚包圍在櫸溪河的巨形彎弓中,不是“常態”的證據是,王家坪和黃家灣已是袖頭山脈一個埡口相隔的兩邊圍坪地貌,但兩處的地平面幾乎在一個水平面上,顯露出“大圍坪地貌”并不是“常態”的證據。常先生對此沒有作答復。半個世紀以來石油勘探在鹽亭這塊地面上已進行過無數次的測量,“大圍坪地貌”在石油人的眼里已見慣不驚,但即使在鹽亭,玉龍鎮地區的“大圍坪地貌”和緊臨的黃甸鎮地區的地貌也有區別,但一些石油人并沒有看出“大圍坪地貌”形成的特定性。
運用計量方法來進行歷史研究,稱為計量歷史學。雖然這是個新領域,但國外已有多年的實踐。丹霞地貌與大圍坪地貌之爭,是人們有時過高地估計了人類社會自組織的力量。有關盆塞海的水平面遺跡的計量,作田野考古不能忘記全球古氣候及地質災變和當地地貌的可能聯系。“丹霞地貌”是距今約1•9億至1•6億年的一種湖河海沉積巖,在中國南方形成的一種紅色巖系發育的特殊地貌。而“大圍坪地貌”只是距今約100萬年至5000年的某些盆塞海時期,因地震海嘯才在盆周山區特定條件下,形成的一種半山腰山坪遺跡地貌。以四川盆地為例,丹霞地貌形成在第一個海洋期,而且需要的海洋期要很長,時間也在造山運動之前。在鹽亭農村,人們稱這種紅色巖系為“洋港子土”。時間坐標是,距今約2億年發生的印支造山運動,形成四川盆地構造輪廓。距今約1億年開始的燕山造山運動,四川盆地北部、東部和中部再次上升成為陸地,從而結束了漫長的沉積歷史。距今約2300萬年發生的喜馬拉造山運動,四川盆地內沉積蓋層普遍褶皺,形成了今天的構造格局。距今約1000萬年開始的新構造運動,四川盆地又發生多次間隙性緩慢抬升,從而形成今天的丘陵起伏、溝谷縱橫,以及江河兩岸多級的臺地地貌特征。這就是一些地質學家說的“常態大圍坪地貌”。
“海嘯大圍坪地貌”是形成在第二個內海期。這種遺跡不是上面說的新構造運動和暴風雨,以及人力所能作為。聯系大海和陸地的水平面、地平面、地平線等類概念,何拔儒等民間學者在半個世紀作田野考古過程中,把從櫸溪河畔到梓江、涪江流域的數百座密集寨子山的古生態景觀與寨子山下半坡的大圍坪臺地終于結合了起來。以從鹽亭境內盤古圣地的天垣盤埡村袖頭山、五面山以及嫘祖故里的云毓山、煙鼎山、嫘村山出發,如目角寨、新寨山、大牛山、寨子山、仁和寨、保和寨、大碑寨、母豬寨、子母寨、四面山、罐子寨、貓兒寨、麒麟寨、鳳凰寨、鑼鍋寨、毛達寨、金鏵寨、點燈山、古龍山、炎臺山、大佛寨、長生寨、摩天嶺、烽龍寨、四方山、佛貢寨、金埡寨、蠶絲山、水絲山、馬鞍山、太皇山、石馬山、陽鸛山、白象山、絲源山、王崗咀、打鼓山、銅鐘山、籠子寨、玉龍山、高梁觀、仁廣寨、江家寨、大寨山、伏龍山、劉家寨、白虎寨、青龍寨、登高寨、南瓜寨、水秦寨、二龍寨、太陽寨、七廟寨、空相寨、天生寨、獅子寨、金鳳寨、金龍寨、觀臺山等60多處古山寨,它們一般相距3至4里,海拔約 600米 ,上下相差約 80米 。它們的主要特征是,山寨半坡的大圍坪一般在海拔約 450米 處,彎月形包圍山寨,或背靠山寨。現在95%以上的農戶已從不當道的大圍坪搬家到溝壩或靠近溝底的不規則的臺地居住。何拔儒最早提出,這些大圍坪的山頭與山頭即使有河流、山溝相隔,水平線延伸數十數百公里如此一致,不是明清或更早年代亂世時抗土匪、元軍、清軍、農民起義等修建工事的人力所為;此外長期受雨水、洪水等自然外力侵蝕、切割、沖積,也難形成連同城墻腰帶似的山崖,而是一種海嘯遺跡。
當然,大圍坪更不是解放后改田改土、學大寨的人力所為。統一海嘯遺跡爭論是歷史計量學方法。可類比的證據是,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地理系的布賴特教授等科學家,進行的該國南部的海嘯遺跡考古研究,發現海嘯可能導致對鄰近島嶼產生高出海面達約 375米 的巨浪,重量達約20噸的巖塊也能從巖石表面被沖刷掉;海嘯襲擊海岸的大滑坡造成的巖石臺地,通常蓋有年齡達約10萬年以上的沙堆層。以新南威爾士洲為例,那里許多海岬的北面是懸崖,沒有零散巖石塊,而南面則緩慢傾斜入海。在過去,這里有人把沙丘的消失歸因于暴風雨或者河水的沖刷,布賴特教授不同意這種看法,指出沙丘被侵蝕處的沙流要比沙丘尚存在的地方少。如果拿這種計量方法來看四川盆地第二次海洋期,鹽亭大圍坪地貌是被海水海面的侵蝕,再加上海嘯海浪的沖擊,搬走了原先類似“金字塔”山形的大山腰巖石外水平面上的土坡,才留下初具規模的城墻腰帶似的山崖和大圍坪地貌的。而反證就有丹霞地貌:因為這種“洋港子土”,今天多出露在臺地與山崖交界的地段,說明是第二次海洋期的泥土搬遷,才能把它們從埋藏很深的地層里暴露了出來。
何拔儒的“人類文明起源于大地震假說”,實際也是在“水”上做文章,并首先沖擊了鐘毓龍的“堯前無黃河說”。何拔儒認為,帝堯時黃河的河床是有的,當然更談不到東面的大海倒灌淹沒到太行山。何拔儒說,約公元前8000-3150年,現在的川、甘、陜是一個大地震多發地區,長江三峽和劍門關山峽因大地震的山崩地裂有合有開,在川西北地區造成過無數的堰塞湖。如果其中有的大地震的山崩地裂,造成長江三峽山崩堵塞而劍門關山峽地裂分開的組合,引起長江斷流,黃河通過渭河與嘉陵江連接的劍門關山峽分開的峽谷流入四川,那么四川盆地就有可能從堰塞湖演變為盆塞海。到約公元前4170-公元前2070,如果相反的組合——其中有的大地震的山崩地裂,造成長江三峽地裂潰壩而劍門關山峽山崩堵塞的組合---即引起盆塞海下面的長江三峽潰壩,盆塞海上面的渭河與嘉陵江連接的通道劍門關山峽的重新堵塞,黃河重新向東流入大海,那么四川盆地的盆塞海就會干涸,發達的盆塞海文明大部分就會向中原轉移。那么帝堯時代,黃河淹沒了陜西、山西兩省大部分面積的洪水從何而來?何拔儒說,以此類推除長期的暴雨成災外,可能此次還有類似造成長江三峽地裂潰壩而劍門關山峽山崩堵塞組合的大地震,同時造成黃河三門峽的山崩堵塞,黃河才能夠如此成災。此時何拔儒實際是進一步完善了他的“遠古聯合國假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