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貨幣發行吵啥?先發行200元面值就行!
近來為是不是發行500元面值的人民幣,網上爭論很熱。呼吁發行的貨幣面值大是不值得大驚小怪的,世界各國大面值貨幣多去了,這是其一;其二,大面額鈔票將減少運輸成本、流通成本,更便于攜帶;其三,貨幣總量不變,使用大面值貨幣并不導致通貨膨脹。反對方意見一是不方便找零;二是百姓面對假鈔壓力增加;三是通貨膨脹的恐懼感增加有悖和諧。
俺覺得國人都很精明的,咋就一下變蠢了?國人是最講究“中庸之道”的。恁看,這貨幣原本同級三個層面 1、2、5,一分兩分五分,一毛兩毛五毛,一塊兩塊五塊,十元廿元五十元……
既然,兩方面意見相左,再說了折中一下還有余地,在壹佰與伍佰之間折中,當然不是“二百五”,那是損人用語,網上可以見到此類貨幣,為何不采用200元面值的貨幣呢?一倍與五倍心理壓力差別可大了。單發500元比200元、500元、1000元套發的效果都差,多不自然呢?!
俺說的先發面值200元的是對利弊的試探性工作,社會反響相對平和一些。因為這不是貨幣本質,僅僅是形色。而本質是基本收入多少?基本開支多少?積累能有多少?是入不敷出?還是有盈余?多數家庭應該是有盈余的,也形成積累,可以辦家庭大事用的。
也就說,積累對百姓來說同樣是件大事,否則計劃內辦大事都要落空。以上海房子為例:原本萬把元就能辦;當他成為萬元戶時,房子已經幾十萬;再積累吧?當接近這個數的時,原來的房子總價在后面加了零,望洋興嘆。在效益優先與扶優政策下,百姓總踩不到鼓點上。想辦的事沒辦成也就算了,問題是這錢咋就不值錢了呢?
注意到支持發行500元面值中第三點“貨幣總量不變”,那不太幼稚了?!根據數據,30多年前與現在貨幣總量(M1)已經是相差1000多倍了,近十年放大速度最快。百姓不但踩不到鼓點上,還把辛辛苦苦的積累給稀釋了。所謂的“人口紅利”時期也架不住貨幣發行量壯大。說白了,就是恁發行500元能頂30年前多少元呢?這才是本質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