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社會主義與當代中國
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觀點之一就是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理論,具體說來,就是無產階級是最富革命性和最有前途的階級,它肩負著團結全體勞動者,推翻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解放全人類的偉大歷史使命。這其中暗含著一點假設,即無產階級相對其他同時代的階級如資產階級以及相對過去出現的階級如奴隸階級是更加先進的,但是,真的如馬恩所說的嗎?
馬恩以為,無產階級之所以是先進的體現在其是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比以往的勞苦大眾都更“窮”,除了自己的雙手之外一無所有,所受的壓迫和剝削更深重。現代化機器大生產的勞動方式使工人階級隊伍高度集中,從而培養了團結協作、嚴守紀律的作風,并且有較高的思想文化素質。工人階級本身的根本利益與現代化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要求相一致,這就是徹底拋棄越來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私有制生產關系,代之以公有制的生產關系。無產階級是高于資本主義的新型生產方式的代表。有條件、有能力吸收人類科學和文明的全部優秀成果,形成自己的科學世界觀,產生自己的徹底革命的思想理論和綱領。(此段出自《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然而我們知道,比以往的勞苦大眾都更“窮”顯然是站不住腳的,無產階級作為雇傭工人,擁有最基本的生存權利,顯然在奴隸社會中的奴隸就比無產階級窮困,可以說連屬于自己的手都沒有,所受的壓迫和剝削都是非人的,(本質上說在奴隸社會,奴隸已經被剝奪了作為人的資格),所以說因為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因為處于社會的最底層因而是先進的是站不住腳的。
而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不僅僅無產階級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資產階級同樣也是如此。掌握了生產資料的資產階級為什么不是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呢,因為正是資產階級的存在,整合了分散的資源,才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雖然實際勞作的是無產階級。我們不應該將資本主義社會的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割裂起來看待,因為這兩大階級其實是一個社會整體。
如果說工人階級團結協作,紀律嚴明的話,那么具有較高的思想文化素質就屬于無稽之談了。首先已經清楚地認識到無產階級是無產的,即溫飽問題都很難解決或解決得不好,在這樣一個階級里受教育情況是可想而知的,而思想文化素質顯然是受教育得來的,所以無產階級相對資產階級來說其思想文化素質是低下的。一個思想文化素質低下的階層又怎么能代表先進?
公有制的生產關系真的能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嗎?誠然,在馬恩的共產主義社會模型中,人是具有高度思想覺悟的,勞動已經變成了一種本能,在此情況下,只有一種生產資料占有制度:公有制。而在一個稍微有所偏差的社會,我們已經可看見,公有制的生產關系非但沒有解放生產力,反而束縛了生產力,究其原因乃是因為忽略了西方經濟學中的激勵:即經濟上人是需要有所激勵才能達到最大的生產效率的。
無產階級是伴隨著資本主義產生的,其代表的生產方式不可能也不應該能夠脫離和超越孕育它的這個社會階段。無產階級是高于資本主義的新型生產方式的代表這是更加站不住的。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也許可以看出,認為無產階級具有先進性而必然能夠領導人類走向新紀元之類的話也許并非如一直所弘揚和宣傳的那么穩固。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說,黑貓白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所以現在不再糾纏于理論上科學社會主義究竟是不是科學,而看看實際情況中,我國的情況與西方一般認為的民主社會,特別是那些高福利的社會的比較。
總設計師創造性的提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區別不應該是在經濟運行體制上,即是采取計劃經濟體制還是采取市場經濟體制,不是區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依據。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推進,國營企業進入市場經濟中遇到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活力不夠,很難與私營企業進行競爭。經濟學中的激勵效應在此處體現得尤為明顯,于是國有企業紛紛閉門關張,剩下的也逐步走上機制改革的道路,以提高競爭力,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生存下來。隨著國有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的逐步推進,中國現在面臨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國有經濟占國內經濟的份額逐年減少,增長率也完全沒有辦法和私營經濟相提并論,而隨著特大型國有企業紛紛謀求上市之路,雖然其上市資本占總資本的比重并不高,但進入資本市場的國有企業是否能獨自經受住市場的沖擊以及國外企業的并購值得懷疑。如果產生并購,中國如何能夠在政府不進行干預的情況下將其影響減至最小。
隨著金融資本市場的逐步放開,中國可以說正按著西方人走過的路在探索一條適合自己的資本運作道路。然而,目前走過的道路是否成功卻并不好說。的確,我們很快的做大了經濟這個大蛋糕,但很悲哀的是,人們并沒有從這個經濟蛋糕的增大中得到與增大相匹配的收益,甚至還在部分地區出現了窮者更窮的情況。據07年亞洲開發銀行發表的《亞洲的分配不均》的研究報告指出,04年中國(大陸)的基尼系數以達0.4725,這是一個什么數值呢,這基本是拉丁美洲的平均水平!社會主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按勞分配,難以想象在一個按勞分配的國家,貧富差距與收入分配不均的情況會如此的嚴重。
然而可笑的是,在一個收入分配如此不均,號稱改革開放30年,市場經濟15年的國家,其市場經濟地位竟然不被主流西方社會所承認。注意到馬恩提出共產主義的時期就是西方社會資本主義發展前期,市場經濟發展成熟階段,此時社會矛盾激烈,收入分配極端不均,正是這些導致了馬恩探索一條新路,在經濟上極端相似的情況,但我們卻不被別人承認!也許是敵視,也許是偏見,但我們難道不應該停下來反思么?
究其原因可能是中國政府的太大了,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大政府。近日驚聞存款準備金率又將再次上調,雖然其本意是為了減少市場中的熱錢數量,但一而再、再而三的改變宏觀經濟政策是否能說明也許中國政府的手太多了呢?但在這么多的手中,我們卻很悲哀的發現,缺少了一個分配之手,中國這個大政府并沒有在分配經濟這個大蛋糕的情況下做得比別人要出色,甚至可以說相比主流西方社會要遜色得多。
前段時間看報道,說是不承認北歐國家實行的是社會主義。這不禁讓我感到無奈,也許可以不承認其是馬恩所設想的科學社會主義,但不承認別人是社會主義似乎有點夜郎自大的感覺。西方主流學界對于社會主義本質的一條就是經濟上有平等的機會分享社會財富。應該說,這點北歐做的比中國要好得多。我們如今還在根據150多年前提出的理論進行社會形態的劃分,似乎過于不與時俱進了。而馬恩眼中的社會主義,大概是如下情況,“通過社會生產,不僅可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而且還可能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如果這樣看來,社會主義大概在很多國家都已實現。但在中國,我們真的能夠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嗎?值得懷疑。
也許,我們并不需要一個理論上的社會主義,人民并不在乎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抑或是科學社會主義與否,人們更加相信自己的生活,更加希望自己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更加希望在進行了同等勞動之后能夠得到相當的回報,更加希望能夠擁有平等的機會來發展自己,更加希望自己能夠在經濟發展中分到一杯羹。至于科學社會主義與否這種空泛而虛幻縹緲的理論概念,不如丟入故紙堆中,不再提也罷。
當代中國需要的不是冠冕堂皇的理論,需要的是切實可行的發展思路與政策,切實使人們在一個更加平等的環境下安居樂業,達到社會和諧,這也許是更加值得研究的,至于科學與否,還是留給后人去探討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