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須崇武
“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這一著名論斷是我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在一九二七年的“八七會議”上首先提出的。
當年八月七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總結大革命失敗的原因。與會的不少人對陳獨秀等人忽視軍事的錯誤提出了尖銳的批評。毛澤東指出,黨中央所犯的主要錯誤是不認識軍隊的重要性,并說我們“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因為毛澤東意識到,沒有救世主可以將幸福送給中國人。無產階級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裝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裝反對反革命的武裝,奪取全國政權。
正因為重視了“槍桿子”,紅軍才一步一步地壯大,并在毛澤東雄才大略的指揮下,經過無數次殘酷的戰爭,終于將蔣介石的軍隊打垮,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縱觀中國歷史,有哪個朝代和政權不是經過武力取得的?從秦、漢、晉乃至唐、宋、元、明、清,都是經過血與火的考驗才建立了統治政權的。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政權也是如此。
相反,有哪個朝代和政權不是因為忽視軍事而敗落的?許多統治政權一旦建立后,他們第二代、第三代還好好地治理國家,但到后來慢慢地在享樂中消磨了進取精神,把軍事擱置一邊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許多將軍把注意力轉移到如何撈錢上了。到最后,國內矛盾突出,外敵覬覦,政權在內外交困中敗亡。嗚呼,這些例子數不勝數,并且不斷重復著,成了中華民族的歷代悲劇。
“一個優秀的民族是好斗的民族”,當前世界第一大國美國深諳其道。美國從建國開始,不斷制造大大小小的戰爭,并且越打越強,越打越旺盛。他遍世界地找對手打,不懼任何失敗,除了在朝鮮與中國略打成平手外,其他基本勝利了。現在美國占據著世界第一高手的位置,任何國家都懼怕美國人的拳頭。
打仗有很多好處,相信許多人都知道了。
一、可以拉動軍工企業的發展。因為戰爭,就必須不斷制造武器,武裝軍隊。這進而拉動了軍工經濟的發展,安排龐大的就業。軍工經濟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二、可以快速推動科技的發展。計算機、核技術、火箭航天技術這些現在人類最偉大的科技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產物。
三、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因為有了敵人,整個國家都一致對外,直接或間接地消滅或削減了國內矛盾。“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就是這個道理。
四、可以提升一個民族的進取精神,消滅其萎靡之氣。一個優秀的民族應該具有侵略性,如同猛虎一樣。虎為百獸之王,在不斷的撕咬中鍛煉著牙齒,確立起威信。
其他如增強外交,提高國際地位等作用更不用多說了。
有人說,現在有了核武,這仗還怎么打?這可以學學美國。現在美國打仗不打有核武器的國家,它打局部戰爭,不打全局戰爭。而且戰爭還可以有多種樣式,除了常規戰爭還有經濟戰爭。美國把中國樹為敵人,就是作為一個目標去追求。這無論我們對美國表現怎么友好的姿態,都不能改變美國的目標。這其實也是中國的幸運,也使我們有一個強大的敵人,反過來催促我們進步。
所以我主張,我們的軍隊高層必須充斥著“鷹派”,時刻準備著戰爭。任何一個主和的將軍不應該進入軍隊高層。因為權衡利弊,戰與不戰是文官政府的事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后,我們進行過六次對外戰爭: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1958年);中印戰爭(1962年);中蘇珍寶島戰爭( 1969年);抗美援越戰爭(1965年);中越西沙群島戰爭(1974年); 中越戰爭(1979―1989年)。近二十年我們沒戰爭了,這不能說是好事。我們應該選擇適當的時候進行一次局部戰爭。
對于戰爭,每個人都想勝利,但戰爭不可完全預見,失敗仍是可能的事情。一些小失敗可以讓我們吸取教訓,可以讓我們看到我們的弱點,從另外一個角度也是好事。
一個國家要強大就要崇武,只有不斷地打,才能不斷壯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