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某先生說過一句十分有名的話:“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意思是社會主義一定是富裕的,至少從這句話的字面上是可以這么理解的。那么我要問: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武裝起義奪取政權建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富裕嗎?蘇聯剛建立時并不富裕,貧窮得很。誰能說列寧領導建立的蘇聯不是社會主義?新中國在1949年時富裕嗎?貧窮到一窮二白的程度。難道那時的新中國不是社會主義?因此貧窮和富裕并非區別社會主義和其它什么什么主義的標準。
本人沒有熟讀馬恩列斯毛的全部著作,對科學社會主義也未深入研究,但讀過一些。在學校十七年學了一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我以為,社會主義至少不應該存在剝削。如果存在剝削,那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有什么區別?要消滅剝削就必須實現:
1,生產資料公共所有,包括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社會主義不應該讓其它所有制形式占主導,比如大規模私有制。允許這種大規模私有制存在就是允許剝削存在。
2,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就是說社會每一成員必須參加勞動,不勞動者不得食。不能有其它分配方式,比如按資本分配,按生產資料分配等。一旦有按勞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就可能產生剝削。
社會主義還應該具備區別其它主義的一些特征,例如不應該存在極大的貧富差距,不應該允許其它主義所具有的一些丑惡現象長期存在。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應該是這個社會的主人,各級政府的工作人員應該是人民的公仆,等等。
從二戰以來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看,社會主義革命往往在那些資產階級力量比較薄弱,經濟也比較落后的國家取得成功。因此,社會主義國家建立時都比較貧窮。無產階級政黨在革命成功后,首先必須鞏固政權防止資產階級復辟和帝國主義顛覆,其次就是發展生產力,讓社會和全體人民逐漸富裕起來,最終達到社會產品極大豐富,向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過渡。而這需要漫長的過程
因此,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是不確切的說法。確切的說法是社會主義最終必須消滅貧窮,社會主義不能允許社會和人民長期貧窮下去。
所以暫時的貧窮,只要不存在剝削,生產資料是公有的,實行的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它就是社會主義。
從二戰以來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看,似乎社會主義國家一般都不如資本主義國家發達。這不是社會主義的過錯。因為發生社會主義革命并取得成功的都不是在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多數是發生在落后得多的封建主義或半殖民地半封建主義的國家。那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已經發展了一二百年了,這二者是無法進行比較的。但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速度都比實行其他主義制度的國家快。例如,社會主義蘇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就成為世界第二強國。社會主義的新中國的發展速度也比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印度快。
資本主義也不一定富裕,當今世界貧窮的資本主義國家多得很。英、美、法、德等國家比較富裕,但它們是資本主義甚至是帝國主義而不是社會主義。
總而言之,貧窮和富裕不是判斷是否是社會主義的標準,更不是唯一標準。判斷是否社會主義的標準只能是所有制的性質,分配方式;簡單地說存不存在剝削。
各國實現社會主義的道路和方式可以不同,從這意義上說社會主義具有各國特色是必然的。例如,在一些國家通過消滅資產階級剝奪其財產的方式實現社會主義,而我國在城市則通過贖買資本家的生產資料,把資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的方式來實現的。但既然叫社會主義必須具有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無論什么樣的社會主義國家,都必須這樣,否則不能叫社會主義或只能稱作掛羊頭賣狗肉式的社會主義。這些屬性如上所述不再贅述。
理論來自于實踐,反過來理論一旦用作實踐的指南,理論對實踐有很大的引導作用。正確的理論是這樣,不正確的理論就更是這樣,會把人們的實踐引向歧途。看看這三十年,難道不是這樣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