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先賢孟子曾說過一句名言: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簡單來講就是,一個國家里面,如果沒有正直的且有能力的人主持國政,國家外面如果沒有敵國可能隨時入侵的威脅,那么這個國家很有可能在歌舞升平、永遠太平的美好幻想中亡國滅種。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羅馬便是這樣走過來的,如今的羅馬人早已不是當年叱咤風云的武士,其尚武精神早已損失殆盡,他們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拙劣表現(xiàn)告訴人們,什么才是亡國滅種。這是在提醒我們,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和平安定永遠是在有充分警惕與保證的情況下才能夠實現(xiàn)的,否則一切將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失去。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來,中國境內沒有發(fā)生過戰(zhàn)爭,讓我們感覺國家已經(jīng)很安全了,沒必要擔心這個問題。但是只是表面現(xiàn)象,實際上卻暗潮涌動,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的西藏騷亂和2009年的新疆打砸搶事件,而這些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國家安全的概念早已突破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安全了,各個新領域的安全給我們的國家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給我們帶來的壓力也是逐年增加。從大的國際背景看,經(jīng)濟的全球化帶來世界各國的緊密聯(lián)系,同時也增加了各種的不穩(wěn)定性,而這些不穩(wěn)定性足以讓一個國家經(jīng)濟混亂,政局不穩(wěn)以至于到達不可失控的地步,如今的伊拉克和索馬里便是這種狀態(tài)。另一方面,盡管我們看到很多的書上都說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后,冷戰(zhàn)結束了,但是那一小撮控制英美的政治經(jīng)濟的權勢精英的冷戰(zhàn)思維卻沒有轉變,看看這十年來美國的軍事擴張和入侵就可以知道了,冷戰(zhàn)還遠遠沒有結束,相反只是一個新的的開始。
下面本人將從石油安全和糧食安全這兩個本人較為熟悉的領域談談國家安全。
石油安全
能源向來在人類的歷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別是近代以來,人們甚至是用主要的能源來標志一個時代。可以說,能源是一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引擎,是國民經(jīng)濟的血液。沒有了能源,一國的經(jīng)濟倒退不僅僅是幾百年那么簡單,這所帶來的民眾生活水平的巨大倒退和心理的極度恐慌而引起的社會動蕩絕對是致命的。石油如今已是世界的主要能源,在當今世界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是否能夠正常供應直接影響到一國的能源安全。
為了維持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我國必須消耗大量的能源,其中自然包括石油。盡管我國的石油蘊藏量及產量不可謂不多,但是與巨大經(jīng)濟體所帶來的消費需求相比,其間卻有相當大的缺口,而這個缺口在逐年增加。目前,我國已經(jīng)是世界上第二石油凈進口國了,石油對外依存度越來越大。據(jù)海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09年,我國的石油凈進口量達到21888.5萬噸,比上年上升了14%,石油對外依存度首破國際警戒線50%,達到了52%,目前這個數(shù)據(jù)估計已經(jīng)到達了60%。這是一組很驚人的數(shù)據(jù),國內的石油生產已經(jīng)連一半的國內需求都滿足不了,那么我國的石油供應將極大的受限于國際市場,一旦國際市場有什么風吹草動,我國的石油供應將蒙受巨大的打擊,最終影響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此外,以英美為首的石油集團在長期的經(jīng)營中已經(jīng)控制了大部分的世界石油市場,面對中國現(xiàn)在日益龐大的需求,一旦他們聯(lián)合起來操控國際市場,中國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
為了保證我國的石油安全,中央進行了各種卓有成效的決策及外交活動,但是與此同時各種巧合不斷。
中東是世界石油蘊藏最豐富的地方,在中國的石油進口中自然也占了大頭,可是面對這里復雜的問題卻使我們不得不考慮減少這里的份額。首先這個地方很早就被英美國家所控制,以埃克森美孚、殼牌、雪佛龍和BP為首的英美石油巨頭基本壟斷了這里的石油開采勘探權。我們如果再大規(guī)模在這里進口,只是乖乖進入美國在這里設置的口袋陣,受制于人,永遠抬不起頭,這樣對我們來說將是極為可怕的事。其次,中東是世界上最動蕩不安的地區(qū),一旦這里因為戰(zhàn)事而影響生產,基于我國如此之大的進口份額,那是一刻也耽誤不得的。最后,走這段路現(xiàn)在也不是很太平了,典型的就是海盜在索馬里海域的橫行,這不僅威脅到我們的我們的商船運輸,也增加了我們國家的負擔。所以我們正逐步減少在這里的進口應為題中之義。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去彌補不夠的那部分呢?
世界上的石油不僅是中東有,非洲、中亞和俄羅斯、南美及東南亞都有十分可觀的石油蘊藏。
首先是非洲,非洲是英美勢力干涉較少的地方,據(jù)說目前中國的進口石油的百分三十以上來至這里。北非各國本來就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產油大國,如尼日利亞、埃塞爾比亞和利比亞,另外據(jù)說在幾內亞灣附近也具有十分驚人的石油蘊藏,甚至可以和波斯灣沿岸相媲美。中國早就是非洲人民的朋友,在毛澤東時代,我們就大力的支援非洲建設。即使是在三年自然災害最嚴重的時候,我們依然無私為非洲人民修建坦桑尼亞大鐵路,給他們無償提供糧食。近年來,我們以雙贏的方式積極與非洲國家合作,我們替他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為他修建工廠、學校和醫(yī)院,并且給予他們低息無息貸款,以換取他們的石油的開采權,同時也幫助他們發(fā)展自己的石油工業(yè)。2006年,北京召開了中非合作論壇,40多個非洲國家領導人出席了會議,標志著中非的合作進一步加強了。幾個月后,美國五角大樓成立非洲司令部,這說明了美國開始重新考慮他們在非洲的利益,他們希望通過占有絕對優(yōu)勢的軍事力量來一勞永逸奪取在非洲的石油控制權,這次的利比亞之戰(zhàn)應該是這方面的考慮,至于為什么是法國打頭陣,我看是美國借刀殺人,樂見其成。因此,如何在非洲地區(qū)與英美勢力經(jīng)行角力以獲得石油,這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石油安全。
其次是中亞和俄羅斯。2001年,中國和俄羅斯相邀中亞四國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加強了中亞地區(qū)的經(jīng)濟和軍事方面的合作。中亞的里海沿岸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俄羅斯的大油氣田又位于此處,因此對于加強與這些國家的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中國已建成中哈石油管道進入新疆,能源專家普遍認為,鋪設中哈石油管道,符合中哈兩國的利益。對中國來說,可以減少對中東石油的過分依賴,可以獲得便捷安全、長期穩(wěn)定的原油供應。而哈薩克斯坦也為大量生產的原油建立穩(wěn)定可靠的銷售市場。同時,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地區(qū)的石油進入中國,也要經(jīng)過中國的新疆地區(qū)。新疆不僅自身具有大量的石油資源,同時也是接受中亞俄羅斯石油的重要基地,這就說明新疆的穩(wěn)定與否直接關系到我國的能源安全。可是新疆卻有不穩(wěn)定的因素,疆獨勢力的活躍曾經(jīng)就導致了2009年夏天的悲劇,這不能不說是有很深的國際背景的。
此外,我們也加強了與南美洲國家的對話,加快了與這些國家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以前我們和南美國家接觸得少,大概是美帝國主義的后院吧,近來南美的不少國家開始不怎么惟美國馬首是瞻了,最典型的代表便是委內瑞拉總統(tǒng)查韋斯。于是我們之間的合作便十分融洽,咱們學校學西班牙語的同學也十分吃香。我們也和東南亞國家加強對話,希望修建一條繞過馬六甲海峽的運河,或則直接在港口修條管道到云南境內,這樣我們便可降低運輸成本,避免國際勢力對馬六甲海峽的控制而引起的問題。我看中國如此大規(guī)模地在全球進行能源供給布局,美國必然心有不甘,在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要給我們出難題,而我們一定要挺住。
總之,我國目前巨大的石油對外依存度短時期內是不可逆轉的,現(xiàn)在唯有大大拓寬我國石油進口渠道,盡最大可能降低風險,以維護我國石油安全以至于經(jīng)濟安全。
糧食安全
美國的前國務卿基辛格曾經(jīng)說過: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與石油相比,糧食對于人類更是不可或缺的,須臾不可離的,人如果下一頓沒有了糧食,那就會造成可怕的恐慌及各種嚴重的后果。
2008年是個多災的一年,不僅有金融海嘯,糧食危機也席卷全球。在這場危機中,很多發(fā)展中國的糧食漲了一半以上,有些國家出現(xiàn)了斷糧,很多民眾啃樹皮,吃觀音土,結果消化不良脹痛而死,由此帶來的政局動蕩、政府倒臺也就不難理解。可是很多專家學者在分析是都說并不是糧食供應量不足,而是結構性的短缺。具體來說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發(fā)達國家人口眾多,出生率高,人口增長快,對糧食需求提高。
2. 全球糧食出口國主要是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同時世界上的主要糧食儲備被控制在少數(shù)幾個農業(yè)綜合企業(yè)巨頭手中。擁有先進的農業(yè)種植技術,同時政府又給予農民大量的補貼,使得他們的糧食具有發(fā)展中國家所不具有的優(yōu)勢,因此壓制了她們的發(fā)展。同時,新能源的呼聲和更高的利潤使大量的糧食被用于生物能源的生產,加劇了糧食供應的結構性短缺。
3. 此外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助長了這次糧食危機。
中國是一個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的國家,歷來就有“民以食為天”的古訓,向來堅持糧食的自給自足,在2008年的糧食危機,中國并未受到很大影響,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糧食供應就沒問題了,目前我國糧食局勢雖說不上危機,但也不容樂觀。首先,中國依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的增長必然帶來糧食需求的增長。其次,隨著中國人民膳食結構的變化,肉類攝入量增加了,而肉類的獲得又必須大量的糧食投入去喂養(yǎng)雞鴨豬牛等;同時糧食的精加工也必須投入大量的糧食,而且隨著西部大開發(fā)的深入,這里的人民的生活必然改善,糧食的精加工量必然更多了。再次,城鎮(zhèn)化的進程,使大量的耕地被占用,能不能守住18億畝是個問題,而大批農民進城,大片土地荒廢,加大了糧食供應的壓力。還有,隨著我們科學家們的努力工作,我們的糧食單產已經(jīng)達到了中高水平了,這意味著我們糧食單產的提高潛力已經(jīng)不大了。最后,今年初,幾乎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著我們的收成。
不僅如此,我們糧食安全還面臨著更大的一個問題,那便是轉基因食品。何謂轉基因食品?它指的是是利用現(xiàn)代分子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形狀、營養(yǎng)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們所需要的目標轉變。轉基因食品具有巨大的隱患,其危害程度到目前也并不明晰,因此在一切為弄明白之前就草率引進或推廣則是對國家和人民的最大不負責任。那么轉基因有哪些隱患呢?以下是百度百科給出的解釋:
首先是毒性問題。一些研究學者認為,對于基因的人工提煉和添加,可能在達到某些人們想達到的效果的同時,也增加和積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其次是過敏反應問題。對于一種食物過敏的人有時還會對一種以前他們不過敏的食物產生過敏,比如:科學家將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麥和貝類動物的基因中,蛋白質也隨基因加了進去,那么,以前吃玉米過敏的人就可能對這些核桃、小麥和貝類食品過敏。
第三是營養(yǎng)問題。科學家們認為外來基因會以一種人們目前還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壞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
第四是對抗生素的抵抗作用。當科學家把一個外來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細菌中去,這個基因會與別的基因連接在一起。人們在服用了這種改良食物后,食物會在人體內將抗藥性基因傳給致病的細菌,使人體產生抗藥性。
第五是對環(huán)境的威脅。在許多基因改良品種中包含有從桿菌中提取出來的細菌基因,這種基因會產生一種對昆蟲和害蟲有毒的蛋白質。在一次實驗室研究中,一種蝴蝶的幼蟲在吃了含桿菌基因的馬利筋屬植物的花粉之后,產生了死亡或不正常發(fā)育的現(xiàn)象,這引起了生態(tài)學家們的另一種擔心,那些不在改良范圍之內的其它物種有可能成為改良物種的受害者。
同時,這些轉基因食品的專利都掌握在以孟山都、先正達、陶氏化學等農業(yè)巨頭手中。它們?yōu)榱送茝V這些種子進行了不遺余力的宣傳,使得農民種植它們的種子,等到大部分的土地都種這種子時,它們便開始收種子的專利權使用費,并且禁止它們保留第二年的種子,聲稱這樣是侵犯了它們的知識產權。于是農民只得每年向它們買種子,給它們交專利費,成為了事實上的農奴了。南美的很多國家都經(jīng)歷了這個過程,她們的糧食主權現(xiàn)在就掌握在孟山都們的手中,而她們的國民則可悲的成為了轉基因食品的人體試驗了!因此,引進和推廣轉基因食品必須慎重,這是對全體國民負責的事。
可是,2009年末,華中農業(yè)大學張啟發(fā)教授及其同事的兩個轉基因水稻品種已經(jīng)獲得安全證書,這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輿論幾乎呈一邊倒的態(tài)勢,即立即叫停轉基因水稻的商業(yè)化種植。那么今后轉基因食品將何去何從,它是否會威脅到國家的糧食主權,我們只能靜觀其變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