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目前已做為一種基本國策。在這里我們不去爭論,這個上升為法律的政策,是不是對國家民族有利。我想談的是不同時代,對計劃生育政策的不同態度。
毛澤東時代也提倡計劃生育。毛澤東早在二十年代就有過計劃生育的思考。而且毛澤東始終也沒有反對計劃生育。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說:我們這個國家有這么多的人,這是世界上各國都沒有的。要提倡節育,要有計劃地生育。在整個毛澤東時代,對于計劃生育,一直是提倡,但沒有實行強制。也沒有立法。6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許多城市就已開始宣傳和實施計劃生育,但它們多是倡導性的。到了1970年以后,全國廣大城鄉才普遍開展計劃生育,而且宣傳力度越來越大,對我國生育率的下降產生了明顯的作用。那時的口號是:一對夫妻一對孩。也就是可以生兩個。但始終沒有過分的強制手段。
到了鄧時代,口號變成了:一對夫妻一個孩。最重要的變化不是對生育的限制。而是實施手段的變化,全國各個鄉鎮都設立“計生辦”,這個組織最初的出現,卻是以兇殘著稱于世的。對于超生的家庭,輕者罰款,重者抄家。很多家庭因此背井離鄉,四處流浪。一貧如洗,有家不能回。釀成一幕幕人間慘劇。小品《超生游擊隊》就是一個真實的寫照。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也因此飽受國際批評。遺憾的是的,中國人卻被《超生游擊隊》笑的前仰后合。
中國人口1960年6.5億,1979年9.709億。《光明日報》1979年8月5日有一文章標題是“錯批一人誤增三億”,意思是毛澤東1959年“錯批”馬寅初,從而“誤增三億”人口。就是說依照馬寅初的理論到1979年中國人口只能在6.7億左右,中國人口在壽命延長的情況下零增長。“錯批一人誤增三億”的謠言從此廣為流傳。
1953年,中國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截止到1953年6月30日中國人口總計601,938,035人,估計每年要增加1,200萬人到1,300萬人,增長率為千分之二十。歷史上一直缺乏的人口一下子變成社會問題了。北京大學校長馬寅初提出了著名的“新人口論”,他說:“中國人口這樣發展下去,十年后有八億一千萬,五十年后多少?嚇死人!二十六億一千九百萬”.馬先生只是看到了建國初那幾年的增長率.實際情況是,在他的新人口論提出后數年間,人口基本沒有增長.一直到1960年,人口僅比1953年增加了六千萬左右,因此,馬先生的論調,難免給人危言聳聽的味道.
與馬先生不同的是,毛澤東比他更具有歷史和長遠眼光.中國自1800年以來人口增加緩慢(中華民族占全球比例自從1800年以來下降一半),而沒有立即限制人口增長.況且當時國際形勢不容樂觀,誰也難以斷言今后沒有戰爭。
馬先生是回族人,這在很多歌頌他的文章中,鮮有人提到.在他的回族身分公開后,有人自然質疑他的出發點,到底是什么?但本人并沒有興趣去研究這其中是否有陰謀.到是更想以他的本人的做為,來看他是如何看待生育的.
馬寅初 (1882—1982),回族.出生在浙江紹興縣一個釀酒作坊主家庭,排行老五。馬寅初與魯迅是同鄉。但在婚姻觀念上卻與魯迅大大不同。魯迅顯然是離經叛道,痛恨舊的婚姻制度。而馬寅初卻沒有這種抵觸。1901年,父母作主,讓他與家鄉一位叫張團妹的姑娘結婚 。馬寅初頗覺滿意,小夫妻很是和諧。婚后一年,馬家雙喜臨門,張團妹生了個胖小子,馬寅初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天津北洋大學。
1903年,馬寅初不滿周歲的兒子因意外傷害不幸夭折。1904年,馬寅初的妻子又生一女, 1907年,馬寅初以優異成績從北洋大學畢業,并被北洋政府保送至美國耶魯大學官費留學。臨別前的夜晚,張團妹悄悄告訴馬寅初,自己又懷上了孩子。第二年,張團妹生下一女孩,取名馬仰曹。
1916年,馬寅初回國。1917年,馬寅初包養了嵊縣一位叫王仲貞的姑娘。王仲貞生于1904年(注:也就是說,這時,王仲貞年僅13歲,跟馬寅初的大女兒一樣,正好都是1904年生),比馬寅初小22歲。 此后,馬寅初的家里就有大奶和二奶。
張團妹與馬寅初后來又生了一個女兒,這樣他們婚后除了一個兒子夭折外,共有三個女兒。王仲貞和馬寅初婚后,生有兩個女兒、兩個兒子。馬寅初和他的兩位妻子共有五個女兒、兩個兒子,是擁有七個孩子的多子家庭。
民國時期的立法規定了男未滿18歲、女未滿16歲者不得結婚,估計也是為了保護幼女健康,才作這一規定。馬先生卻在35歲的時候,娶了房二奶才13歲,跟他的女兒一般大,而馬寅初當時是學法律的,可見他對法律也罷,理論也罷,自己是不信,不遵守的。
馬寅初最早上的是上海教會學校,他顯然是受了基督教的影響,認為人工流產是殺生,可是,他卻在受了二十多年西方教育后以北大教授身份公然納妾,這實在是有點太不可思議了。
馬先生的這種情況,胡適作為其老校友也頗有微詞。胡適曾在自己日記中記錄了哥倫比亞老校友馬寅初的性福生活:“飯后與馬寅初同到公園,……寅初身體很強,每夜必洗一個冷水浴。每夜必近女色,故一個婦人不夠用,今有一妻一妾。”
另外馬寅初的《新人口論》中也有些荒謬的觀點。例如,他說:“知識增加, 一方面促使勞動生產率增長,另一方面促使生殖率減低,例如社會上層分子和腦力勞動者,娛樂的方式較多,如打球、劃船、騎馬、打獵等多方面的活動,減低了他們的性欲。”(《新人口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頁)“暫時不考慮修改婚姻法,理由是把結婚年齡提高,在原則上是對的,但是由于節制生育的宣傳教育還做得不夠,農村中老少男女還沒有普遍明白節制生育的理由和需要,操之過急不免發生副作用,恐農村中的青年男女怕婚姻法修改后提高結婚年齡,影響他們的結婚,不免發生爭先恐后結婚的情況。”(《新人口論》,第21頁)
馬寅初主張避孕,卻反對人工流產。他說:“實行計劃生育是控制人口最好最有效的辦法,最重要的普遍宣傳避孕,切忌人工流產,一則因為這是殺生,孩子在母體里已經成形了,它就有生命權,除非母親身體不好,一般不能這樣做;二則會傷害婦女的健康,使之一生多病,我有幾個親戚身體來很好,刮了子宮后不是生這樣病,就生那樣病;三則會沖淡避孕的意義,年輕的婦女們就會不關心避孕,把希望寄托在人工流產上;北京幾位醫談話,有些人剛做過人工流產,很快又懷孕,又跑到醫院里去吵鬧,主要原因是依賴人工流產,不認真避孕了,尤其是男子,對避孕不負責,不積極,只圖自己一時快樂,不顧女子長期的痛苦,實在太不公平。”(《新人口論》,第21-22頁)
綜上所述,馬寅初與其他右派有著共同的毛病,就是說一套做一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