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清:中國主流經濟學批判(15)
股份制有姓“社”姓“資”的問題
建立規范化的產權制度的中心環節,是建立完善的勞動力產權制度。勞動力產權制度是把社會主義股份制和資本主義股份制區別開來的根本標志。只有社會主義的股份制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只有社會主義的股份制理論才是具有創新性的股份制理論。
厲以寧的股份制理論認為:“中國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它揭示的是企業的資本結合形式,體現著企業的法律形式。就股份制企業自身的性質而言,它不具有特定的社會經濟性質,也就沒有姓‘社’姓‘資’的問題。股份制從其起源來看,既不是產生于資本主義,不是產生于社會主義,而早在古
羅馬時期就有了股份制的原始形態。”問題是,這種“早在古羅馬時期就有了”
的股份制原始形態,早在西方資本主義就已經成熟了的股份制與股份制理論,把它照搬到中國來造成工人下崗、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的理論卻能獲得2009度中國經濟學家年度論壇暨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
股份制沒有姓“社”姓“資”的問題嗎?NO!在中國推行股份制改革以來的實踐證明,股份制有姓“社”姓“資”的問題,社會主義股份制與資本主義股份制有本質的區別;其本質區別不僅僅在于通常認為的抽象的誰控股的問題,而在于勞動者在企業中是否有主人翁的地位、勞動者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國有資產能否保值增值的問題。使勞動者在股份制企業中有主人翁的地位、勞動者的利益能得到保障、在勞動者的監督下國有資產能保值增值的唯一的制度設計,就是勞動力產權制度。如果沒有勞動力產權制度,公有控股只不過是提供了國有資產流失的通道。所以是否公有控股不是把社會主義股份制和資本主義股份制區別開來的根本標志。如果說,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微觀基礎是建立現代化的股份制企業制度,建立現代化的股份制企業制度的中心環節是建立規范化的產權制度,那么建立規范化的產權制度的中心環節,是建立完善的勞動力產權制度。勞動力產權制度是把社會主義股份制和資本主義股份制區別開來的根本標志。只有社會主義的股份制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只有社會主義的股份制理論才是具有創新性的股份制理論。
勞動力產權制度——社會主義的股份制的基礎和核心
所謂產權,就是所有權。處置權、使用權、收益權,是產權的實現;權、責、利,是不同所有權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產權本身。所以勞動力產權就是勞動力的所有權。狹義的勞動力是指勞動者個人的勞動力;廣義的勞動力包括人格化的企業法人勞動力和勞動者個人的勞動力。如果說,明確商品產權是商品交換、商品成為商品的前提,那么明確勞動力產權、明確勞動者對自身勞動力的所有權即勞動力私有權,則是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前提。
狹義的勞動力產權制度,就是狹義的勞動力的產權及其實現之間的相互關系、不同的勞動力產權及其實現之間的相互關系的法律制度。廣義的勞動力產權制度,就是廣義的勞動力產權及其實現、不同勞動力產權及其實現之間的相互關系的法律制度。勞動力產權,就是勞動者對自己勞動力的所有權。在現代社會,市場經濟充分發展的條件下,勞動者即使喪失了任何物質生產資料,也是自己勞動力的主人,也是自己的“人力資本家”。一切財富都是勞動者創造的,只有真正建立勞動力產權制度,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勞動者才會逐步地由少到多占有物質生產資料,最終使每個人都成為占有物質生產資料的“資本家”,并形成共同富裕的“資產階級”。隨著生產社會化的發展,這些“資產階級”也不得不“聯合起來”。勞動者沒有聯合起來是私有的,勞動者聯合起來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實行聯合勞動了,就是個人所有基礎上的共有。在公有制經濟成分中建立勞動力產權制度,可以使公有制經濟成分(包括國有獨資企業)成為本質上的股份制企業,成為共有制的微觀形式,從而使勞動人民同生產資料的結合更加緊密,從一個側面解決公有制經濟中的所有者空位和激勵空缺問題,避免公有制資產的流失。所以共有制的基礎和核心是勞動力產權制度;“民有、民管、民享”的原則是勞動力產權制度的基本原則。只有共有制才是真正的勞動人民占有生產資料,才是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共同的經濟基礎。當然共有制必須隨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發展而不斷發展和完善。
勞動力產權制度使股份制成為完全意義上的股份制
如果我們把企業看成是一個系統,實物資產和勞動力是系統的兩個基本要素(其中勞動者是主導性要素),那么企業法人產權就由兩個方面的基本初始產權:實物初始產權和勞動力初始產權組成;相應地,任何一個企業,本質上都有兩大類股東:擁有實物初始資本的股東和擁有人力初始資本的股東組成。這樣,在空間上任何一個企業本質上都是股份制企業;在層次上使股份制真正落實到實處,使之徹底化;在時間上以經營權為中心同所有權的統一,成為股份制的現代發展、經營權和所有權相互關系的現代發展的必然方向。這種完全的股份制是實物資本的保值增值和人力資本的保值增值相輔相成,股東、企業、員工相互關系處于“帕累托最優狀態”的必要條件。
勞動力產權制度使股份制和科學管理得到有機結合
有的人認為股份制就是私有制,因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不是股份制而是科學管理。
然而,科學管理的核心是什么?是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而調動勞動者積極性的關鍵是什么?是明確勞動力產權,建立以經營權為中心同所有權統一的企業治理機制。只有明確勞動力產權,建立以經營權為中心同所有權統一的企業治理機制,才能真正貫徹按勞分配原則,才能切實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經營權中心同所有權相統一為核心的勞動力產權制度是股份制和科學管理兩者的結合點,也是兩者的共同本質。只有股份制和科學管理的有機結合,才有真正的股份制,也才有真正的科學管理。兩者都必須以勞動力私有制和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有機結合為基礎和前提。
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的最根本目標是建立完善勞動力產權制度
國有企業之所以一收就死,一放就亂,是因為不能處理好國企的財產所有權和法人所有權、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關系。這是國企改革的難點,也是改革的關鍵。只有在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思想道德觀念上確立經營權中心同所有權統一為核心的勞動力產權制度,在明確國有資產產權的同時,明確勞動力產權及其兩者的相互關系,國有企業才能管而不死,放而不亂,國企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難點和關鍵才能迎刃而解。
有的人認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關鍵不是股份制,而是國有資本雇傭制或國有資金優先股權制。但細細推敲起來,這種觀點只是變相承包制而已。其合理之處在于確保了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肯定了經營者的剩余分配權;其不合理之處在于不能真正做到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因為,作為優先股的國有資產,或“雇傭”給勞動者經營的國有資產,其價值的量化評估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如果是長期的,那么國有資產將隨著通貨膨脹而貶值;如果是短期的,那么經營者則照樣有可能使用各種手段,在下次評估前使大量國有資產流失到自己腰包。而且因為有這種變相的承包,使這種“淘金”更能障人耳目。即使賬面上或者實際上的“虧本”甚至“破產”,經營者拿什么東西來“賠償”?如果沒有,國有資本的優先股息或雇傭利率何以兌現?所謂的國有資產雇傭制和國有資金優先股權制,仍然只是國有資產的負虧不負盈機制。
現在占主導思想的國有企業股份制也是僅僅從實物資產或其貨幣化著眼。這種股份制即使能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也是不徹底的。大量的因為種種原因只能由國家獨資經營的企業,則不能用這種方法來股份化,也就不能通過股份制,確保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貫徹按勞分配的原則、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提高經濟效益,以達到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目的。
確立經營權中心同所有權統一為核心的勞動力產權制度,使國家股(國有資產)和私有股(勞動力產權)按合理的比率分紅可以使企業在使用國有資本時認真考慮經濟效益。如湖南省輕機廠的資產增效過程,通過確認企業法人產權的獨立主體,實行資產有償占用,報酬按效支付,形成了高效使用資產的動力,實現了節能降耗,提高了經濟效益。這樣,一方面使國家可以依國有資本參與由企業盈虧直接決定的企業收入剩余的分配,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國家完全放手讓企業自負盈虧,獨立經營,企業和勞動者的積極性因而能夠充分調動起來。
有一種觀點認為,獨立經營的企業總有辦法讓國有資本虧損,而私人資本獲利,認為“只要采取適當措施便能消除國有資本收益跟企業盈虧掛鉤與企業自負盈虧之間的矛盾”,只是“從良好的愿望出發,無視事理的幼稚想法”(劉恒中)。
我認為作為科學立論出發點的只能是必然性而不是偶然性,否則可以證明世界上任何一種觀點是正確的。當國有資產產權不明確,法制和管理對于國有資產的流失無能為力時,國有資產的非法流失是必然的;當國有資產產權明確、而勞動力產權不明確,勞動者的積極性不能調動、法制和管理對“效益流失”無能為力時,國有資產的“合法”流失也是必然的。但是,當國有資產產權和勞動力產權兩者都明確,國有資產的流失只能是由于法制不力管理不嚴造成,因而只能是偶然的。這種由于法制不力管理不嚴造成的資產流失,不但在產權不明確的體制下可以發生,而且在產權明確的私有制下也有可能發生。前幾年《參考消息》報載由于用人不當、管理不嚴造成已233年高齡的巴林銀行轉眼間毀在一名年僅28歲的職員手里,就是一例。要避免這種偶然情況的發生,在任何制度下都只能通過加強法制嚴格管理來解決。
從邏輯和事實兩方面來看,要真正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只有在建立經營權中心同所有權統一為核心的勞動力產權制度使股份制徹底化的基礎上,加強管理和法制。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和勞動力資本的保值增值在明確產權、建立勞動力產權制度、加強管理和法制的基礎上,互為前提,互為因果,相輔相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