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記得以前寫了個帖子,叫《公有制和官有制的區別》,但是現在看到仍然有許多人對公有制認識不清,把官有制、國有制誤認為是公有制,所以就決定把這個事情再說一下。 平常,我們都好犯一個錯誤,就是把政府和國家混淆。例如,我們常把政府的言行,說成國家的言行,把國家的東西說成政府的東西。其實,政府和國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國家不是政府,政府也不能完全代表國家。一條大河是國家的,但是不能說是政府的,而政府卻能在上面收費;土地,除了私人的之外,其余的無主土地都是國家的,也不是政府的,而政府卻能拿來賣錢,并把錢裝進自己的腰包。國家的錢和政府的錢都記在一本帳上,成了一筆糊涂帳。國家的錢應該用于國家建設,例如建軍隊,建學校,開河搭橋;政府的開支,如建辦公樓,買車,發工資,只能用政府的錢。如果政府挪用國家的錢用于自己的開支,就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可是對于政府的這些行為,竟然沒有一個人質問是否合理合法,原因就是大家都把國家和政府搞混了,把國家的東西當成政府的東西了,認為政府拿國家的東西賣錢是天經地義的,政府花國家的錢是理所當然的。有時候,我發覺強盜反而是很講道理的,他們在劫財的時候,得說出個理由“此路是我開”。而政府在收地皮費時連個理由都不給。而政府不給理由的原因是我們不知道要。 由于我們把政府和國家搞混了,所以就有人利用這一點欺騙我們。 政府及官員鋪張浪費,窮奢極欲,稅收不夠用的,怎么辦?就辦企業。利用自己的強權打壓競爭者,取得壟斷地位,拼命盤剝人民,攫取豐厚的利潤,以彌補稅收的不足。這些企業就是政府的企業,所有權是政府的,是官有制的,利益歸政府,與老百姓無關。 政府的企業自古就有,例如鹽、鐵業,那時就叫官府的企業。以前,政府的土地被稱為官地。那時不管企業還是土地,就直接叫官府的,以與民間私有的相區別,倒也坦率。封建時代,政府的企業、土地等也被稱為皇家的,現在的英國仍然這樣叫。 而現在變了,凡是非私人的企業則一律被稱為國有企業,非私人的土地則一率被稱為國有土地。這就好聽多了,讓老百姓以為這些企業都有自己的一份。其實,什么國有,都是政府所有,都是官有制的,企業歸政府掌管,利益也統統歸政府,哪有老百姓的份!不要說老百姓能從其中獲得收益了,能少受點盤剝就謝天謝地了。 自從中國所謂的國有企業實行“利改稅”以來,中國的國有企業的性質又有了變化。大家都知道,誰的企業,收益應該歸誰。張三的企業,除掉繳稅之后,收益應該全部歸張三所有。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同樣的道理,政府的企業,收益應該全部交給政府;國家的企業,收益應該全部歸國家。這些企業是不需要繳稅的,它們應該把所有的收益都交給政府或國家。這些企業如果需要擴大投資,則要由政府或國家撥款。張三的企業把收益全部交給張三,如果需要擴大投資,就要由張三撥款。兩者是一樣的道理。但是,自從實行“利改稅”以來,所謂的國有企業也向政府交稅了,而剩余的收益則歸企業自有,這就和私人企業的性質是一樣的了。所以,自從“利改稅”以來,所謂的國有企業實際已成一個小集團的私有企業,收益被企業的領導自主瓜分了。而這些企業的領導瓜分了那么多的財富,他們能忘了政府官員的恩惠嗎?自從“利改稅”以來,這些所謂的國有企業,什么電信,什么中石油,不僅性質是私有的,而且打著國家的旗號,壟斷國家的資源和市場,心比真正的私企還黑,手比真正的私企還狠。 當初對所謂的國有企業實行“利改稅”,讓收益歸企業自有,改革者肯定認為這樣能激發企業創收的積極性。可是,有這樣激發積極性的嗎?如果國有企業可以這么做,那么私人企業也就可以這么做。張三聘請的經理也是沒有積極性的,為了激發經理的積極性,張三可以讓他的企業只繳給他10%的稅,剩余的全部歸經理自主處理。有這樣干的私企老板嗎?這個企業不就等于是他的經理的企業了嗎? 不管是國有制,還是官有制,都早已聲名狼藉,都是被我們所厭惡的。但是,有一些人認為,馬列主義倡導的公有制就是古代官有制,就是當今的國有制,也不是什么好東西。這樣認為是錯誤的。 公有制,指的是全民所有制,國家內的一切生產資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歸全體人民公有,沒有政府的份。這種制度是一種嶄新的制度,既不同于官有制,也不同于國有制,更不同于私有制。 過去的社會主義時期曾把集體所有制叫公有制,其實集體所有制是過渡制度,是從私有制到全民所有制的過渡,不是真正的公有制,所以這樣叫只是暫時的權益的稱呼。本文所談的公有制不包括集體所有制,就是指全民所有制。 公有制企業的所有權是屬于全體人民的,它當然要由全民管理。公有制企業沒有政府的份,所以政府對它們沒有管理權。但是,全民管理很麻煩,不能芝麻一點大的事都召開全民會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推舉若干人專門負責常務管理。這個管理組織,一部分人要管理單個工廠,這些人就是廠長等;還有一部分人要掌管全局,負責對所有工廠的原料、產品、人員進行安排、調撥、分配等。其實,后面這一部分人就擔當了政府的角色。所以,盡管上面說,政府對企業沒有管理權,其實人民還是得委托政府管理。但是,人民把管理權交給政府,政府對企業并沒有所有權,它是代表人民管理。而官辦企業,政府既有管理權,也有所有權。表面看起來一樣,其實差多了。 公有制里,所有的企業、資源都只有一個主人,就是全體人民。而生產資料是誰的,產品就是誰的,這個道理大家也都知道。所以公有制企業的產品當然屬于全民,要免費分配給全民。例如,建筑部門建筑的住房要免費分配給人民居住,醫藥部門生產的藥材要免費給人民服用。這正好比一個家庭里,妻子做的衣服免費給丈夫穿,丈夫生產的糧食免費給妻子吃。公有制里只有分工不同,產品不同,大家都互相免費消費對方的產品,而不是用商品交換的方式消費對方的產品。公有制內部不存在商品,不存在買賣,不可能全體人民把全體人民的東西賣給全體人民。但是公有制的國家與國家之間仍然可以有商品交換。 由于公有制內部沒有商品交換,所以公有制里不追求利潤。但是效率還是追求的,例如生產速度。也追求一些效益,如原料利用率、產率。但是不追求賺錢的效益。 公有制里的一切生產資料,一切資源都不歸政府所有,所以政府無權對公有制里的企業、資源等進行買賣、轉讓、發包等。如果這樣做就是違法的,是背理的。其實,公有制里根本就不存在買賣,所以即使政府想賣土地,賣企業,也找不到買主。自己買自己的,哪個買?買了干什么用?例如政府想賣某一塊地,哪個買?他買干什么用?建房用不著,國家給建好了。建廠就更談不上了,有公有制的工廠。所以在以前的社會主義時期,我們根本就沒聽說過政府賣土地、賣企業的事。 公有制里,產品也不歸政府所有,所以政府也無權對企業的產品進行分配。產品怎樣分配,由全體人民說了算。當然,全體人民議定好分配方案,要委托政府進行分配。 公有制里沒有稅收。企業是全民的,不可能全民向全民收稅,自己向自己收稅。私有制社會里,要有公共開支,就需要大家湊份子,有錢的多拿,沒錢的少拿,這就是稅。而公有制社會里,財富本來就是公共的,所以有公共開支,就不要湊份子了,直接從公共財富里劃撥就行了,就不需要收稅了。所以,在公有制里,凡是與稅有關系的違法犯罪一概都沒有。公有制社會里,公益事業和政府的開支需要經過什么程序呢?就是政府向人民申請,經過人民同意,由部分工廠專門生產。例如需要槍炮,人民就建一些工廠專門生產槍炮。政府需要辦公桌,人民就安排一些工廠專門生產辦公桌。 公有制企業,也就是全民的企業,過去的社會主義時期,曾經叫國營企業。而改革后,把“國營”改為了“國有”。別看這一字之改,意義差別就大了。“國營”企業,是為全民而生產服務的,不是為了賺人民的錢的,而“國有”企業,就成政府或某些人私有的了,是專門盤剝人民,替政府或某些人賺錢的。宋江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關鍵的字也就改了一個,意義就完全不同了。可是,粗心豪爽的眾好漢哪里去琢磨小人的陰險用意了,還以為和以前一樣呢。 有人痛恨國有制和官有制,以為治療國有制和官有制的良方就是徹底實行私有制。可是,私有制是人類社會幾千年來經歷過的,是我們領教過的,國有制和官有制固然不好,私有制也好不到哪里去,私人老板的貪心不比政府官員的小,私人老板的胃口也不比政府官員的小。因為私有制、國有制、官有制都不好,所以過去胡適等人就說,沒有治療社會的萬能仙丹,都是治不好也吃不死的磚頭面。其實,這個萬能仙丹是有的,就是公有制。公有制里,因為沒有私有的生產資料,沒有商品交換,沒有自給自足,沒有雇傭勞動,所以也就沒有貧富,沒有技術壁壘,沒有經濟危機,沒有假冒偽劣,沒有偷搶蒙騙,沒有貪污腐敗,沒有黃賭毒亂,沒有亂采亂殺,沒有仇恨等等。 |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