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黨史講堂中的一段吧:這是很早的民主真能代表大眾的民主,
在政治建設方面,中國共產黨提出并踐行民主,其主要的標志是“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權的提出和實踐。1940年3月毛澤東提出了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權任務,“三三制”簡單地來說,就是在抗日根據地政權的人員分配上,共產黨員占三分一,非黨左派進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間派占三分之一,如果共產黨員的人數超過三分之一,多余的人就要退出。在“三三制”政權中,黨外人士像非黨左派進步分子、中間派是有職有權的,比如在陜甘寧邊區的“三三制”民主選舉中,黨外人士、著名開明紳士李鼎銘先生就被選舉為陜甘寧邊區的政府副主席,他當選副主席后提出了“精兵簡政”的政策,對這一政策,中共中央毛澤東給予了高度肯定。毛澤東在《解放日報》上親自寫了一篇《一個極其重要政策》的社論來宣傳“精兵簡政”,在《為人民服務》這一名篇當中,毛澤東就這樣說:他說“精兵簡政”這個意見,就是由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提得對,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采用了?!熬喺边@一政策對敵后抗日根據地渡過困難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民主和選舉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為了真正實現普遍的選舉,根據農民當時文盲占多數的情況,各根據地普遍采取了形式多樣的民主實現形式,像投豆法、畫圈法、畫杠法、燒香燃洞法這樣的選舉方法,美國記者史沫特萊在鄂皖邊區訪問的時候,親眼看到當地的群眾用手中的黃豆、綠豆、豌豆、蠶豆等作為選票,選出自己中意候選人的情況。他感慨,這是比近代英美還要進步的普選。在抗日戰爭過程中,各種力量都在爭取知識分子。但是結果確是成千上萬的知識分子不畏艱難萬阻奔赴延安,他們來到延安,住的是窯洞,吃的是小米、高粱,不但要工作學習,還要參加生產勞動,有的甚至還要拿起武器到前線作戰,他們為什么這么向往延安? 就是因為延安有著“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的民主氛圍。
現在的人感受到了抗戰時延安有著的“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民主氛圍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