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命和領導的臉并不矛盾
——致何事忠部長的公開信(二)
尊敬的何部長:
您好!
這是來重慶后給您寫的第二封公開信了,第一封已經被華龍網的編輯給刪除了,我理解他們刪除的原因,那就是我的秉書直言給咱們的宣傳部門丟了臉。但事實上,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思想認識。
我們看到了您公開發表過的一句名言——“只有先當群眾的學生,才能當好群眾的先生”,這句話讓我們深受鼓舞,因為這正是“采集民智和引導民智”,正是新時期的群眾路線,這是建設“學習型政黨”在您個人身上的體現,這說明您是一個學習型部長,說明重慶市委宣傳部也是一個“學習型宣傳部”。
而聆聽民情、民意和民聲,正是必然的學習方式,所以,號稱問計全球網友的華龍網對我的公開信采取刪帖的做法,不僅僅是阻斷了“民意”的傳播,不僅是切斷了民心和黨心的溝通渠道,而且也影響了您的學習,妨礙了您“先當群眾學生”這種虛懷若谷的學習精神。因此,我們建議您對華龍網的做法進行通報批評。
很多人尤其是我們的一些領導,對老百姓的批評非常反感,因為他們愛面子、愛政績、愛名聲,一句話,他們要臉面,而認為批評則“打了自己的臉”。
他們唯獨不知道,批評可以發現問題,可以改進錯誤,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績,批評才能使人進步,只有追求個人權力和利益的官員才反感百姓的批評,而那些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人才能海納百川從諫如流。毛澤東曾經倡導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精神已經被我們的很多官員拋諸腦后,取而代之的是表揚和自我表揚、吹噓和自我吹噓。
要臉,比起恬不知恥的不要臉,這是一種非常巨大的歷史進步,這說明我們的官員已經有了羞恥心,但他們在要臉的同時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那就是只顧自己臉,而忘了百姓的命。
我策劃義丐徐超當明星的過程,對這一現象感同身受,一些地方領導看到義丐當明星,覺得影響了自己的市容市貌,于是為了這個所謂的臉面,竟然要求媒體封殺我們,或者在難以封殺的時候說壞話污蔑我們。
在此,我們要感謝重慶市委宣傳部領導下的重慶媒體,去年和今年我們兩次來重慶,都得到了重慶媒體的關注,這正是唱紅打黑的正義之氣在重慶媒體上的表現嘛!而全國各地的很多其他媒體,都已經墮落成了媚體,他們紛紛追逐名人名流、達官顯貴和富豪精英,卻對義丐徐超這個想當明星的窮老百姓鄙夷不屑。
百姓的命和領導的臉并不矛盾,它在本質上是一個表和里的辯證關系,即是面子和里子的關系,是一種“事物本身是什么”和“別人認為是什么”的關系,即是“實”和“名”的關系,但它拷問的卻是共產黨人能否實事求是的思想品質、能否心懷百姓的人文情懷、能否密切聯系群眾的思想作風、能否直面問題而非追求政績的工作作風。
越是不顧百姓的命而只要自己的臉,就越是沒有臉,就越是要丟臉,而越是不顧自己的臉、不顧自己的政績而去關心百姓的命,關心黨和國家存在的問題并尋求解決破解之道,才越是有臉。
這其實依然是我在給您寫的第一封公開信中提到的那個“義”和“名”的辯證法——越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名,就越是沒好名;而越是不顧自己的名去追求并奉行義,才能贏得好名聲,因為義,才是名的內核,它能賺來人心,而現在很多沽名釣譽之輩所追求的名,無非是賺取眼球罷了,在我看來,那種以吸引眼球而忽視人心的品牌營銷不過是小兒科而已。
在信息時代,社會已經變成真正的大學,媒體就是一個講臺和課堂,只要擁有學習心,人人都是學生,人人又 都是 先生,互為學生 和 先生,這就是同學了,我也是個學生,是一個向宇宙天地、往圣先賢、蕓蕓眾生和萬物生靈學習的小學生,但我的學習方式,永遠不是儲存知識、不是接受權威的耳提面命,而是開動辯證法思維進行獨立思考,只有這樣,才能將別人的知識化成自己的智慧。
感謝日理萬機以至于無暇顧及銀杏樹之死的何部長能在百忙之中閱讀此信!
《智本論》作者相曉冬 2011年5月25日 于重慶萬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