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母親”這下可免了咬掉奶頭之疼
探險勇者原創
2011.5.10
我年幼時,經常聽到大人一句口頭禪“咬奶頭”,我不解,就問母親,什么叫“咬奶頭”?母親給我講了一個古老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窮人,男人不幸病死了,留下孤兒寡母,日子過得非常緊吧。小孩到了上學讀書年齡而不能背書包見老師,沒事可做,常常游蕩集市,有一次,乘人不備,偷了一個雞蛋,夾在支窩里,回家交給母親,母親笑瞇瞇地跨獎道:寶貝,長本事啦,娘煮雞蛋給你吃。說完,樓著孩子,撩起褂子,掏出肥大的奶子,讓孩子吃奶。為娘的一高興,就給孩子吃奶成了習慣。以后每每小孩偷來贓物,為娘的又是樓又是奶,是小孩最開心的時刻。漸漸地,小孩越長越大,賊膽越來越大,偷得贓物越來越多。為娘的擔心了,這樣下去,免不了坐牢殺頭。娘的勸阻,兒子不但不聽,還強掏娘的奶吃。終于,小孩成年以后,成了江洋大盜。被衙門捉拿歸案,判了死刑。臨刑前,為娘的滿臉淚水地對兒子說:“孩兒啊,有事與娘說”。死囚犯說:“娘啊,為兒不孝,悔已晚了。兒自幼吃慣娘的奶,讓兒再吃一口吧”。為娘的二話沒說,把奶頭塞進死囚犯的嘴里,想不到被兒子一口咬掉了奶頭,疼得捂著奶子坐在地上。死囚犯吐掉奶頭,恨恨地說:“我是被娘慣壞的。”打這以后,放縱孩子的事被叫做“咬奶頭”。母親對我說:“公家的東西、人家的東西再窮也不能拿的,這叫志氣。”后來,我看到一件令我終生不忘的事情:一位年輕母親牽著幼兒,來到玩具攤主前,將一把玩具木槍交給攤主:“對不起,小孩不懂事”。當場將小孩打的直哭。“讓你偷!讓你偷!”我是想這位年輕母親是一定懂得“咬奶頭”的道理的。
教養,歷來有“防微杜漸”和“棒頭里面出孝子”的古訓,誰違背,誰得吃咬掉奶頭的苦頭。
開國領袖毛澤東最懂這個道理,殺了劉青山、張子善兩貪官,清廉三十年。在他領導期間,黨的集體領導,集體制衡、互相監督;群眾監督;連續不斷地教育運動和民主運動;對干部不寵不慣,不僅挽救了干部集團,造就了黨和政權的高潔有為,朝氣蓬勃。毛澤東過世以后,人亡政息,一切行之有效的體制和政策全變了。結果呢,舊社會有的犯罪,當今全有且變本加厲,舊社會沒有的犯罪,當今也有且花樣百出。貪官每年處理十萬件以上,上梁不正下梁歪,刑事犯罪每年500萬件,大案要案總數占全世界大案發生量的三分之二。法制越來越完備,但是腐敗與貪官與日俱增。為了挽救貪官罪惡的生命,立法部門向貪官發出“免死令”。
從此以后,中國貪官不再上斷頭臺,“母親”自然不再忍受被咬掉奶頭的痛苦。不過,死刑不上大夫,貪官會少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