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必須重視墨菲定律
5月12日是中國第三個國家“防災減災日”。一項旨在為國家防災減災決策提供參考依據的科研項目——“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戰略研究”11日在京啟動。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主持召開“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戰略研究”項目首次專家研討會。來自中國自然科學界與社會科學界的一批著名專家學者圍繞國家綜合防災減災的理念、原則、戰略目標和國家防災減災投入機制優化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05月12日 新華網)
墨菲定律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主要內容是: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甚至會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這就告訴我們面對潛在災難不能心存僥幸,務必堅持保持警惕,盡最大力量做好防范措施,盡量不讓災難發生,即使發生也不要出現最嚴重的災難后果;同時由于災難終有可能發生,也就需要做好災難發生后的救災準備,以便及時高效救援,盡量減少災難造成的損傷了。
以地震災難為例,如果是地震活動帶,那它就總會發生地震的,但是憑目前的科技水平又難以準確判斷發生時間。那么就只能加強防范措施了,如強化其所在地區建筑的防震標準以及特別嚴格檢查保證建筑質量等等。不過由于地震終會可能發生,并可能以人們預料之外的強度發生,往往防不勝防:畢竟不太可能將所有建筑都建設得堅不可摧。因此加強事后的救災速度,能力就很有必要。考慮到地震往往影響交通,地震災難后也需較快的救援速度,以便在震后救援黃金時間內挽救更多生命。因而空中力量實是救災力量建設的關鍵了。
而日本福島核電危機,則從反面證明了忽視墨菲定律的后果!本來日本作為地震活動帶,就不應該建設比較危險的核電站,但既然不顧危險建起來的,那總該多多做好準備,以防災難出現吧。但日本卻還是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建立在海邊的核電站卻卻沒有做好防范海嘯的準備,以致災難開始發生了。而災難發生后的救災準備呢?本可及早調用混凝土臂架泵車向事故反應堆準確高效地注水降溫,但卻先用人力,后用直升機等危險而效果不佳的手段來降溫,以致浪費了許多時間,使情況不斷惡化;而本來可用特種布遮蓋反應堆,減少放射性煙塵的擴散,但卻要研制幾個月才能制成。由此可見其防范措施,應對預案實在做得太不充分了,以致災難變得嚴重。
因此,面對災難,我們必須充分重視墨菲定律,盡量在防災減災具體細節方面發揮智慧,盡可能地做好防范準備,同時盡量加強救災能力吧!
-------陳健敏
水針發展研究工作室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