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義軍嚴格的說還不是真正的人民軍隊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從本質上來說必須具有這樣幾個要素。一是真正的共產黨領導;二是真正的人民武裝;三是真正的獨立的人民武裝番號;四是有真正的革命根據地;五是有真正的宗旨及斗爭對象。
讓我們用這幾個人民軍隊的性質標志來衡量一下南昌起義軍基本狀況,看這支隊伍到底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民軍隊,然后再論述一下為什么我黨把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確定為建軍節。
一、這支軍隊的絕對領導不只是共產黨而是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組成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八一南昌起義,或者稱八一起義,國民黨稱南昌暴動、南昌兵變。是指1927年8月1日于中國江西省南昌,由當時的國民革命軍中的中國共產黨勢力的軍隊特別是國民黨左派領導的軍隊,針對中國國民黨的分共政策而發起的武裝反抗事件。由周恩來、譚平山、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賀龍領導。而賀龍則是在事件后加入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當中還有第20軍的蘇聯軍事顧問庫馬寧。
起義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關于這次起義仍用國民黨左派名義號召革命的指示精神,發表了國民黨左派《中央委員宣言》,揭露蔣介石、汪精衛背叛革命的種種罪行,表達了擁護孫中山“三大政策”和繼續反對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的斗爭決心。8月1日上午,召開了有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黨部代表參加的聯席會議,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推舉鄧演達、宋慶齡、何香凝、譚平山、吳玉章、賀龍、林祖涵(伯渠)、葉挺、周恩來、張國燾、李立三、惲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為委員。
由此可以看出,領導這支軍隊的不是中共中央及其軍事委員會,而是由部分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組織成立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二、這支軍隊的番號是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而不是黨絕對領導的第一支工農紅軍
其已初步勝利后,革命委員會任命吳玉章為秘書長,任命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組成參謀團,作為軍事指揮機關,劉伯承為參謀團參謀長,郭沫若為總政治部主任,并決定起義軍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賀龍兼代方面軍總指揮,葉挺兼代方面軍前敵總指揮。所屬第11軍(轄第24、第25、第10師),葉挺任軍長、聶榮臻任黨代表;第20軍(轄第1、第2師),賀龍任軍長、廖乾吾任黨代表;第9軍,朱德任副軍長、朱克靖任黨代表。起義軍全軍共2萬余人。 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眾數萬人集會,慶祝南昌起義的偉大勝利和革命委員會的成立。會后各界青年踴躍參軍,僅報名的學生就有數百人。
三、這只起義軍的宗旨并不是奪取國民黨的政權建立共產黨執政的紅色政權。
這只起義軍起義的目的或者說宗旨,是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并不是要通過南昌暴動這樣的一種起義方式來奪取國民黨的政權;共產黨的目的是聯合愿意革命的國民黨左派,揮師南下廣東,建立革命根據地,實行二次北伐,實行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
因此,雖然說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但這一槍并不是共產黨絕對領導的人民軍隊為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人民政權而打響的第一槍,這個第一槍是毛澤東落實黨的八七會議領導的秋收起義打響的。
正因為南昌起義軍不是真正的共產黨絕對領導的人民武裝;沒有建立真正的革命根據地;沒有真正的革命宗旨及斗爭對象,取得最后勝利也是極為困難的。南昌起義最后保存起義軍約800人,參加了湘南起義,并于1928年4月到達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同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會合。
1933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建議,以南昌起義日——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每年的8月1日開展紀念活動。中央政府同意這一建議,并決定在紅軍成立紀念日期間,開展擁軍優屬活動。至于為什么,那只有歷史知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