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1月的一個清晨,徐州。這個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兩千多年來,以見諸于文字的158次血戰而彪炳史冊。
僅僅在十年前,這個城市的周邊地區,就爆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血戰,中日兩國的正規軍 在此投入的總兵力為數十萬人,戰斗之激烈,傷亡之慘重,是前所未有的,日本陸軍的驕傲 ——坂垣師團,在此遭到重創,上萬的日本士兵的尸骨被埋葬在這里,而中國士兵的陣亡人 數則是日本人的數倍。臺兒莊之戰,給中日兩國軍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十年后的今天,這里又爆發了一場大戰,這場大戰,不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而是同一個 國家同一個民族的兩個政黨之間的戰爭。這次大戰的規模,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國共雙方 投入的總兵力達到140萬人,以往的戰爭比起此時此地發生的大戰,實在是不足道哉。
關于這場大戰,國共雙方的叫法不同,國民黨的歷史教科書上稱為“徐蚌會戰”。而共產黨 的歷史教科書上則稱為“淮海戰役”。
在這場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命運走向的大決戰中,國民黨軍投入兵力為80萬人,解 放軍投入兵力為60萬人。結局是,60萬消滅了80萬。
大戰剛剛結束,當時世界第二號軍事強國——蘇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高級指揮系的將軍學員 們 便把它列入了經典戰例,作為一個重大課題來研究。多少年過去了,各國軍事學院的戰史教 材上,都把這次大戰稱為“經典戰例”。
一代代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政治信仰的職業軍人們對這個戰例都不陌生,使人感到濃 厚興趣的,是它的過程。兵力和裝備都處于劣勢的60萬人是如何打敗兵力和裝備都處于優勢 的80萬人的。
數十架美制“B-25”轟炸機編隊組成若干個攻擊波次,向地面俯沖投彈,數百門重炮和百余 輛坦克將徐州市東側鄧樓至團山一線四十余里寬的正面變成一片火海。
徐州市東郊的市民們被這驚天動地的戰爭景觀嚇傻了,窗玻璃在強烈的聲波中被震得粉碎, 嘩啦啦地傾瀉而下,房屋在晃動,梁柱在吱嘎嘎作響,像是隨時要塌下來,鋪天蓋地而來的 硝煙使得日月無光,人們在持續得沒有任何間歇的巨響中被震得失去聽力。”
在淮海戰役紀念館里,我被一組數字驚呆,淮海戰役,國名黨投入飛機158架,共產黨無一架。坦克260多輛,共產黨是20多輛。徐州近處幾無高山,在這個平坦的 土地上,國民黨的80萬裝備及其精良的軍隊被裝備及其簡陋的60萬共產黨徹底消滅了50多萬,我不知道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用美國西點軍校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不可思議!
淮海戰役,被軍事家們列為世界十大著名戰役之一。它的規模比起著名的滑鐵盧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都要大很多。戰爭是殘酷的,那些為了正義、為了人民的利益獻出了自己年輕生命的戰士是最可愛和可親的人。為了緬懷先烈業績,1959年四月四日,國務院在徐州市興建了淮海 戰役烈士紀念塔。1965年10月1日建成,11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
那坐落在鳳凰山上的高聳入云的方形塔碑,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依然經歷了將近五十個春秋,在風風雨雨的吹打中,它變得更加莊嚴肅穆,盡管滄桑卻像一個永不言敗的斗士,那么頑強的、直插云霄,抒寫著戰天斗地的豪情。我相信,任何一個敢于污蔑紅色歷史,紅色文化的人,只能匍匐在他的腳下,蒼白的如一張輕薄的紙。作為歷史,那是用槍炮子彈鑄就的文字,值得我們用心去深深體會!
站在淮海戰役烈士陵園里,仰望淮塔,毛主席手書的“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九個鎦金大字,在陽光下瑩瑩生輝,塔下是一層層的石階,拾目而上,層層石階,縱沿而上,絲毫不損色于中山陵的層層臺階,也許有些人、有些事注定了讓人去仰慕,去為之奮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石階旁的棵棵雪松,如威武列陣的護兵,神圣不可侵犯。
淮塔,像植根于淮海大地的擎天柱,傲然屹立,威武不屈;淮塔,是遠離塵埃的一方凈土,寄托著億萬人民對先烈的無限崇敬,淮塔,是歷史的見證,見證了人民撼天動地的偉大一幕。
在淮海戰役紀念館舊館,館大門入口的正中,有一尊毛主席的銅像,銅像背后有一面墻,墻上書毛主席“人民的勝利”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字里行間透射出主席對人民力量的誠服和對人民改天換地散發的偉大力量由衷的自豪。
如果真的要來評價這場中外史上十大著名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我想毛主席的這五個大字最是有力。
淮海之行,烈士陵園里的一草一木,紀念館里的一場一景,只要你靜下心來去慢慢感悟,會讓你深深的體悟到什么叫感動。十多萬名鮮活的生命,他們的流血犧牲,為中華民族建立了如此豐功偉業。他們是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他們的革命精神和烈士的高風亮節是我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將永遠激勵這億萬后人奮勇前進。
“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這是我們早已熟悉的陳毅元帥的原話。一個支前統計表告訴我們,山東,江蘇,河南,安徽,河北等五省解放區,億萬人民踴躍支前,各種民工達543萬多人。后方人民為戰役提供了九億六千多萬斤糧食,動員了10萬多子弟參軍,出動擔架20.6多萬副,挑子30.5萬多副,牲畜76.7多萬頭。看到這兒,不由人們不感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所向,歷史不可逆轉,解放軍有廣大人民如此熱情的支持,怎能不所向披靡,無往不勝呢?
是誰?是誰用一支筆頭,將一百年來散成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團結了起來?是誰?帶出了如此的讓廣大人民深情擁護的解放軍?吃水思源,一個忘記了歷史,忘記了恩情的民族是不會有希望的,盡管歷史的跳梁小丑極力的去污蔑和誹謗您,但是人們永遠會記住,20世紀,中華民族正是因為有了你,才免于了國亡族滅的危險境遇,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掙脫三十年來強加與他們頭腦里的精神枷籠,重新以一個新的姿態來迎接著您的光輝思想的再次照臨這片廣袤的大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