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Z167
2011年5月7日
“轉基因與中國嬰幼兒至少4166萬不滿十歲夭折”之文,以官府提供的詳實數據結論說:
“可見1960年出生了13915080[萬]人,到1982年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是(此時1960年出生的22歲)1431(萬),不但一個沒死,還比1960年出生數多了40萬人。1990年普查,此時30歲1444萬人。不但八年來沒有死一個,而且比1982年又多出了13萬人。到1995年抽樣調查,此時35 歲,尚存留1449萬人,又一個沒死還多出了5萬人。到2000年40歲存留人口14684726人,哈哈!(又多出了19萬多人),1960年出生的人(,)不但不會死而且越活越多了(,)四十年如一日。”
作者此文“以子之矛觸子之盾”,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如果封資修衛道士們多少還有點它們滿口所說的“人性”和“民心”的話,恐怕不該再繼續象茅于軾之流那樣無中生有、有中夸大地造謠誣蔑毛澤東時代的三年自然災害困難時期等,殺死、餓死了三千萬、四千萬、五千萬……之類自欺欺人的鬼話,而該為“至少4166萬不滿十歲夭折”的中國嬰幼兒說句良心話了吧?!
“轉基因與中國嬰幼兒至少4166萬不滿十歲夭折”原文內容如下:
作者:牙齒曬太陽
注:這篇文章我以前就在烏有之鄉注意到過,覺得很重要就保存了下來,今天來看已經找到了中國大部分嬰兒死亡的原因,這個作者說資改派造成很多嬰兒死亡的原因不準確,現在準確了。原來何新所說的95年開的《費爾蒙特飯店會議》決定用高科技消滅過剩人口,在這之前就已經開了大規模的實施。很多人醒晚了。不僅嬰幼兒受到很大影響,而且年輕人、老年人、婦女都已經受到致命影響,近年經常有青壯年勞動力得癌癥這樣病那樣病死亡就是轉基因造成,只是轉基因殺人隱秘被這樣那樣看起來解釋得通的原因遮蓋了。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規劃的用轉基因打垮中國的模式。中國得癌癥其他惡病死亡的人口中青壯年勞動力居多,國家耗費了大量的財富各種資源很多年的時間培育出來的很多人才勞動者,他們中的很多人正是在貢獻自己力量的青壯年歲月中大批死亡,中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財富時間搞教育卻收到一個低微的效果,結出個干癟的果子,參與全球競爭的中國人已經失去了很多力量——將要成為杰出的科學家,政治家,思想家,專業技術熟練的普通大眾。得癌癥怪病后,依據現在中國普通家庭收入加上借遍親戚朋友對治病需要的錢來說,也很難治好癌癥怪病。大多數人的結果會人財兩空。很多家庭會因此而陷入窮困窘迫中,借錢的人也會損失一大筆。很多社會資金和各種資源向醫療領域集中,而不投入其他領域的科學技術發明大生產中同其他國家的企業競爭,很多領域會受到牽制,難以發展。掏空了家庭也掏空了社會。對已步入人口老齡化的中國來說結果會更嚴重。
便宜了西方人,耗費了中國的財富資源時間,把中國在不知不覺中變為弱國,使中國只能用老弱病殘和不多的青壯年跟受過良好教育訓練有素的西方人在全球進行各個方面的競爭。中國將會在未來會失去很多的競爭能力,變為弱國。讓西方人稱霸全世界。如果(說曾經)叱咤全球使大多數國家膽寒的前蘇聯是被美國佬用軍備競賽和其他輔助手段給拖垮使之和平演變的(話),那么(轉基因食物對中華民族來說,很可能就是不費一槍一彈便可以削減我們大量人口的陰謀手段——注:請允許本人轉載此文時對此小段進行了刪改,還有,作者此段中說“西方人”如何如何似乎欠妥。當以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胸懷,看待西方人和東方人。因為無論西方人還是東方人,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好人,但方方面面也都有少數五毒俱全的壞人)。
很多媒體把很多青壯年得癌癥怪病死亡歸因為主要兩個原因,1環境污染,2現代人長期生活壓力大。這兩個根本站不住腳。對于1不成立的原因是,如果環境污染嚴重那么得癌癥怪病多的應該是老弱病殘,而現實情況是得癌癥怪病死亡的大多數是青壯年。對于2不成立的原因,如果長期生活壓力大,那么是債多了不愁傷多了不痛,因而心理因素致病的大多是受突然重大打擊的人。這也就是轉基因殺人隱秘而被看似解釋的過的去的說法掩蓋的原因。
現在的中國吃了大虧,中國不是說要提高國家技術水平嗎?,重中之重不是培養有創新能力的杰出人才,那首先就要從轉基因做起。
網友評論周圍人得癌癥死普遍:我媽媽54歲就得了肺癌離開了我們。同年我的姑姑也得了肺癌。身邊好多同學朋友的家里都是四五十歲的人得了癌癥。二十多歲的也有。報紙還總說現在人的平均壽命76歲人越來越長壽。我看啊四五十歲真是一個大門砍了!
我小時候經常去動物園。動物園的對面就是腫瘤醫院那時候腫瘤醫院根本就看不到幾個患者。現在一看腫瘤醫院里面人山人海的。以前一聽說癌癥感覺離我們好遠好遠。看著媽媽和姑姑的離去真的感覺到了癌癥越來越恐怖了。是什么原因癌癥這么猖狂不能治愈而且無藥可治?是壓力大?還是吃的都是化工化肥?還是大氣的污染?
觸目驚心的人口問題:九十年代出生的嬰幼兒至少4166萬不滿十歲夭折
曹為平
早就聽到有人指出,按照《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中各年齡段人數來計算,顯然,與1960年前后出生的人口數很有問題,另外有人指出1995年全國人口1.04%抽樣調查也存在著同樣的矛盾。
那時我就提出,如果給我1957年到1963年以外的歷年出生人數,再給我《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或1995年全國人口1.04%抽樣調查中各年齡段的存活人數,我就可以把1957年到1963年出生的人數相當準確地計算出來。
——注意!要的是所有年份的數據,包括1950年到1956年,也包括1964年到1972年,不是一年都不能缺,但年份越多越好。而1957年到 1963年的人口出生數據倒可有可無。如果有,可以驗證其可靠性,沒有也不過不能做這樣的驗證。當然這幾年在以后年份如2000年統計的存活人數是完全必要的,不然也算不出來當年的出生人數。
自然還要求數據個個精確。在以后某年,比如2000年存活的1957年到1963年的出生人數,也就是37到43歲的人必須絕對精確,其誤差將完全影響計算結果。其他年份,1950年到1956年出生的人數以及1964年到1972年的出生人數也需精確,其精確度也將嚴重影響到計算結果。但是這些年份略有誤差問題不大,并且可以根據它們的精確度算得1957年到1963年出生人口的精確度(誤差)和置信度。
計算方法如下:
首先必須算得各年的存留率%。比如2000年人口普查中各年的存留率(%)=存留人口÷出生人口×100%
同樣道理,對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1982年人口普查以及1995年的全國人口1.04%抽樣調查得到的全國分年齡人口統計也可以算得與該年統計有關的各年的存留率%。這些數據和年份必然存在著一個相關關系。這個關系可以計算出回歸方程,這個回歸方程不是線性的,但必然是年齡越大存留率越低,存在一個單調下降趨勢。在坐標圖上它們表現為一條回歸曲線。即使缺若干年份,如1957年到1963年,這條回歸曲線仍然可以相當準確地得出這七年的存留率。它們的精確度不會亞于已知的點——即已知的年份。根據這七年中的存留人口就可以精確地計算出這七年的出生人數來。
計算公式如下:某年出生人口=存留人口÷存留率(%)×100%
經過搜索我終于在網上得到各個統計數據。有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1995年全國人口1.04%抽樣調查、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以及1982年的全國人口普查的全國分年齡人口統計表。主要是在中國人口信息網得到的,有的是在其他網站上搜索到的。
中國人口信息網網址:
http://www.cpirc.org.cn/
可是資改派沒有給我們提供各個年份的人口出生數量,這樣就不太好了。但是1982年還是提供了各年份的出生率,也給我們提供了各年的人口數。我們可以據此來計算各年份的出生人口。
許多人提出無論是他們提供的出生率還是年末人口數都矛盾百出,而且這兩套數據也是相互矛盾的,這兒我們不予理會。就算以前的數據有問題,并且可以歸罪于“ 極左干擾”,那么資改派復辟以后的各年份的數據自然應該相信了。資改派提供的數據如未特別指明都來源于《1949年以來五十年統計資料匯編》,其中第三次人口普查以前的數據,和資改派,由薛暮橋和李成瑞1982年提供的完全相同。
資改派對主要統計指標中出生率等的解釋如下:
人口數是:指一定時點、一定地區范圍內有生命的個人總和。年度統計的年末人口數:指每年12月31日24時的人口數。年度統計的全國人口總數內未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
出生率(又稱粗出生率) 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一定地區的出生人數與同期內平均人數(或期中人數)之比,用千分率表示。本資料中的出生率指年出生率,其計算公式為:
年出生人數
出生率=—————————×1000‰
年平均人數
式中:出生人數指活產嬰兒,即胎兒脫離母體時(不管懷孕月數),有過呼吸或其他生命現象。年平均人數指年初、年底人口數的平均數,也可用年中人口數代替。
這樣計算的結果具有四位有效數字,因為他們提供的各年出生率為四位有效數字,各年人口有效數字就更多了。按這樣計算照理我們得出的非線性回歸方程精確度是相當高的。以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為例,各年齡人口精確到八位有效數字,就是1995年全國人口1.04%抽樣調查六位有效數字也足足有余了。所以計算的結果完全可以達到和各年出生率相同的甚至更大的精確度(在回歸方程中,誤差可以相抵,精確度可以提高)。
現在我們就來計算各年份的出生人口。見下表。表中年中人口就等于該年初(也就是上一年底)與該年底總人口的平均數。
表一:各年份出生人口表
年份 年底總人口出生率 以資改派數據計算
年中人口 算得出生人口
(萬人) (‰) (萬人) (萬人)
1949 54167 36.00
1950 55196 37.00 54681.5 20232155
1951 56300 37.80 55748.0 21072744
1952 57482 37.00 56891.0 21049670
1953 58796 37.00 58139.0 21511430
1954 60266 37.97 59531.0 22603921
1955 61465 32.60 60865.5 19842153
1956 62828 31.90 62146.5 19824734
1957 64653 34.03 63740.5 21690892
1958 65994 29.22 65323.5 19087527
1959 67207 24.78 66600.5 16503604
1960 66207 20.86 66707.0 13915080
1961 65859 18.02 66033.0 11899147
1962 67295 37.01 66577.0 24640148
1963 69172 43.37 68233.5 29592869
1964 70499 39.14 69835.5 27333615
1965 72538 37.88 71518.5 27091208
1966 74542 35.05 73540.0 25775770
1967 76368 33.96 75455.0 25624518
1968 78534 35.59 77451.0 27564811
1969 80671 34.11 79602.5 27152413
1970 82992 33.43 81831.5 27356270
1971 85229 30.65 84110.5 25779868
1972 87177 29.77 86203.0 25662633
1973 89211 27.93 88194.0 24632584
1974 90859 24.82 90035.0 22346687
1975 92420 23.01 91639.5 21086249
1976 93717 19.91 93068.5 18529938
1977 94974 18.93 94345.5 17859603
1978 96259 18.25 95616.5 17450011
1979 97542 17.82 96900.5 17267669
1980 98705 18.21 98123.5 17868289
1981 100072 20.91 99388.5 20782135
1982 101654 22.28 100863.0 22472276
1983 103008 20.19 102331.0 20660629
1984 104357 19.90 103682.5 20632818
1985 105851 21.04 105104.0 22113882
1986 107507 22.43 106679.0 23928100
1987 109300 23.33 108403.5 25290537
1988 111026 22.37 110163.0 24643463
1989 112704 21.58 111865.0 24140467
1990 114333 21.06 113518.5 23906996
1991 115823 19.68 115078.0 22647350
1992 117171 18.24 116497.0 21249053
1993 118517 18.09 117844.0 21317980
1994 119850 17.70 119183.5 21095480
1995 121121 17.12 120485.5 20627118
1996 122389 16.98 121755.0 20673999
1997 123626 16.57 123007.5 20382343
1998 124810 16.03 124218.0 19912145
1999 125909 15.23 125359.5 19092252
根據資改派的數據,我們做全國分年齡人口統計表如下:
這兒列了四套數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1995年10月1日抽樣調查(抽樣比為1.04%)、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以及1982年人口普查。
表二:全國分年齡人口統計表
年份 2000年普查 1995年1.04%抽樣調查 1990年普查 1982年普查
年齡 單位:人 年齡 單位:人 單位:人 單位:萬人 單位:萬人
抽樣人數 算得人數
總計 1242612226 12366952 1189130001
2000 0 13793799
1999 1 11495247
1998 2 14010711
1997 3 14454335
1996 4 15224282
1995 5↑16933559 0歲 172308 16568077
1994 6↑16470140 1歲 149659 14390288
1993 7↑17914756 2歲 176120 16934615
1992 8↑18752106 3歲 188911 18164519
1991 9 20082026 4歲 214258 20601731
1990 10↑26210044 5歲 269053 ↑25870481 0歲 2322
1989 11↑25137678 6歲 269091 ↑25874135 1歲 2333
1988 12↑24576191 7歲 258517 ↑24857404 2歲 2418
1987 13↑25282644 8歲 280753 ↑26995481 3歲 2429
1986 14↑23190076 9歲 242811 ↑23347212 4歲 2141
1985 15 20429326 10歲 224016 ↑21540000 5歲 1998
1984 16↑20313426 11歲 203234 ↑19541731 6歲 1906
1983 17 20065048 12歲 211852 ↑20370385 7歲 2020
1982 18↑23100427 13歲 241613 ↑23232019 8歲 2202 0歲 2081
1981 19↑19122938 14歲 204026 ↑19617885 9歲↑1809 1歲 1738
1980 20↑18393809 15歲 188956 ↑18168846 10歲↑1922 2歲↑1827
1979 21↑18924822 16歲 202060 ↑19428846 11歲↑1931 3歲↑1963
1978 22↑18831591 17歲 178302 17144423 12歲↑1886 4歲↑1862
1977 23↑17931155 18歲 166616 16020769 13歲↑1937 5歲↑1942
1976 24↑20491797 19歲 176800 17000000 14歲↑2046 6歲↑2043
1975 25↑21136635 20歲 182449 17543173 15歲↑2164 7歲↑2178
1974 26↑22874423 21歲 198485 19085096 16歲↑2349 8歲↑2403
1973 27↑23630435 22歲 217540 20917308 17歲 2454 9歲↑2507
1972 28↑24800391 23歲 229840 22100000 18歲 2450 10歲 2522
1971 29↑25160381 24歲 252296 24259231 19歲↑2599 11歲↑2732
1970 30↑28012344 25歲 262479 25238365 20歲 2604 12歲 2649
1969 31↑25018386 26歲 254907 24510288 21歲↑2716 13歲↑2824
1968 32↑27718516 27歲 266519 ↑25626827 22歲↑2455 14歲 2454
1967 33↑21736582 28歲 222316 21376538 23歲↑2282 15歲 2275
1966 34↑24828470 29歲 251580 24190385 24歲 2519 16歲 2569
1965 35↑24799129 30歲 250244 24061923 25歲↑2452 17歲 2442
1964 36↑24144848 31歲 241765 23246635 26歲↑2529 18歲 2513
1963 37↑27866189 32歲 285183 ↑27421442 27歲 2703 19歲 2738
1962 38↑20923112 33歲 196715 ↑18914904 28歲↑1593 20歲 1562
1961 39↑11414017 34歲 116980 ↑11248077 29歲↑1150 21歲 1069
1960 40↑14684726 35歲 150701 ↑14490481 30歲↑1444 22歲↑1431
1959 41 13059787 36歲 139968 13458462 31歲↑1438 23歲 1428
1958 42 17135981 37歲 181141 17417404 32歲 1906 24歲↑1946
1957 43↑18998424 38歲 203826 ↑19598654 33歲 1835 25歲 1888
1956 44 17364027 39歲 183709 ↑17664327 34歲 1764 26歲 1793
1955 45 18612172 40歲 202816 ↑19501538 35歲 1938 27歲 1966
1954 46↑18513434 41歲 194547 ↑18706442 36歲 1833 28歲 1860
1953 47 16745695 42歲 181798 ↑17480577 37歲 1723 29歲 1749
1952 48↑17236621 43歲 181502 ↑17452115 38歲 1689 30歲1735
1951 49 14413123 44歲 156287 ↑15027596 39歲 1453 31歲1463
1950 50 14711260 45歲 155341 14936635 40歲↑1534 32歲1527
1949 51↑13913927 46歲 148735 ↑14301442 41歲 1301 33歲 1315
1948 52 12083027 47歲 130893 ↑12585865 42歲 1239 34歲 1256
1947 53 11737540 48歲 130855 ↑12582212 43歲 1195 35歲 1240
1946 54 10858446 49歲 119370 ↑11477885 44歲 1101 36歲 1128
1945 55 10045173 50歲 113515 ↑10914904 45歲 1047 37歲 1058
注:↑表明與以前某年比越活越多。1982年是與當年出生人口比。
現在我們僅取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和各年份出生人口表對照(先得把上面的年份倒過來)得表三:
表三:各年出生人口在2000年存留人數對照表
出生 2000年 存留人口 算得出生人口 存留率
年份 年齡 (人) (人) %
1949 51歲 13913927
1950 50歲 14711260 20232155 72.71
1951 49歲 14413123 21072744 68.40
1952 48歲 17236621 21049670 81.89
1953 47歲 16745695 21511430 77.85
1954 46歲 18513434 22603921 81.90
1955 45歲 18612172 19842153 93.80
1956 44歲 17364027 19824734 87.59
1957 43歲 18998424 21690892 87.59
1958 42歲 17135981 19087527 89.78
1959 41歲 13059787 16503604 79.13
1960 40歲 14684726 13915080 105.53
1961 39歲 11414017 11899147 95.92
1962 38歲 20923112 24640148 84.91
1963 37歲 27866189 29592869 94.17
1964 36歲 24144848 27333615 88.33
1965 35歲 24799129 27091208 91.54
1966 34歲 24828470 25775770 96.32
1967 33歲 21736582 25624518 84.83
1968 32歲 27718516 27564811 100.56
1969 31歲 25018386 27152413 92.14
1970 30歲 28012344 27356270 102.40
1971 29歲 25160381 25779868 97.60
1972 28歲 24800391 25662633 96.64
1973 27歲 23630435 24632584 95.93
1974 26歲 22874423 22346687 102.36
1975 25歲 21136635 21086249 100.24
1976 24歲 20491797 18529938 110.59
1977 23歲 17931155 17859603 100.40
1978 22歲 18831591 17450011 107.92
1979 21歲 18924822 17267669 109.60
1980 20歲 18393809 17868289 102.94
1981 19歲 19122938 20782135 92.02
1982 16歲 23100427 22472276 102.80
1983 17歲 20065048 20660629 97.12
1984 16歲 20313426 20632818 98.45
1985 15歲 20429326 22113882 92.38
1986 14歲 23190076 23928100 96.92
1987 13歲 25282644 25290537 99.97
1988 12歲 24576191 24643463 99.73
1989 11歲 25137678 24140467 104.13
1990 10歲 26210044 23906996 109.63
1991 9歲 20082026 22647350 88.67
1992 8歲 18752106 21249053 88.25
1993 7歲 17914756 21317980 84.04
1994 6歲 16470140 21095480 78.07
1995 5歲 16933559 20627118 82.09
1996 4歲 15224282 20673999 73.64
1997 3歲 14454335 20382343 70.92
1998 2歲 14010711 19912145 70.36
1999 1歲 11495247 19092252 60.21
2000 0歲 13793799
非常遺憾,雖然得到了表三,卻不能計算回歸方程,因為即使1950年到1956年與1964年到1972年各年的人口出生數字也是混亂不堪的。所以根本沒法計算回歸方程。當然按照慣例,有問題絕對必須歸罪于毛澤東時代的極左,資改派當然不是懷疑對象,誰能夠說他們有意偽造數據呢?資改派復辟以后統計數字當然是絕對正確、無可懷疑的了。本來我也不準備仔細計算復辟以來的人口情況的。但是我從上面看下來,發現了一個驚天的大秘密——九十年代以來我國出生的嬰幼兒居然大批夭折。不完全的統計是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竟然有4166萬人夭折而且是沒滿十歲就死了。為了使得大家清楚從上表中分出表四如下:
表四:九十年代出生人口嚴重夭折情況表
出生年份 存留人口 出生人口 存留率% 夭折率%
1991年 20082026 22647350 88.67274096 11.33
1992年 18752106 21249053 88.2491375 11.75
1993年 17914756 21317980 84.03589834 15.96
1994年 16470140 21095480 78.07426046 21.93
1995年 16933559 20627118 82.09367397 17.91
1996年 15224282 20673999 73.63975397 26.36
1997年 14454335 20382343 70.91596388 29.08
1998年 14010711 19912145 70.36264049 29.64
1999年 11495247 19092252 60.2089633 39.79
合 計 145337162 186997720
結 論:九十年代夭折嬰幼兒 41660558 總夭折率222.7864489‰。
這兒算得的存留率還保持盡可能多的位數,而不是四舍五入到四位。
顯而易見,到2000年人口普查時,1999年出生的嬰兒19092252人只剩下11495247人了,有7597005人不知去向,大概不至于全都出國了吧!也就是說1999年出生的孩子,有近760萬已經夭折了,夭折率近40%,他們最多只活了一歲,更多的人還沒到一歲就死了。這是極其嚴重的人口問題!再看1998年,出生的幼兒夭折率近30%,有590萬人最多活了兩歲,更多的孩子不到兩歲就死了。1997年出生的也有近30%已經夭折,其他各年的夭折率也極驚人。總計下來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186997720人,2000年人口普查時還剩下的只有145337162人,有4166萬孩子夭折。他們都沒有達到十歲,最多的也不過活了九歲半。這是一個不完全的統計,至少還不包括超生游擊隊中死去的孩子。
以上這些都是用資改派絕對正確的數據、采用絕對科學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如果誰認為計算方法有問題,敬請指出!本人以絕對悲痛的心情不得不公布這一悲慘的計算結果。但愿我的計算是錯誤的,如果誰能夠指出我的計算有問題,我的心情還好受些!!!希望大家好好找找吧!我的計算在那兒出問題了?該如何計算才不會得出這個結果呢?
然而事情還沒有到此為[了](止)。據資改派復辟時編的《新華詞典》說:未成年而死為夭。這可是在粉碎了“四人幫”后,撥亂反正后重新定稿出的,1980年8月第一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如果以16歲為成年,那么夭折的人數就還要高得多。上面沒有包括1990年,1990年出生的孩子不但可能在1991年不到一歲就夭折,也可能在2000年滿或不滿十歲就夭折。還有難道只有九十年代出生的才在九十年代夭折,八十年代出生的在九十年代就一個不死了嗎?所以實際夭折的孩子還要多得多。比如1989年出生的孩子可能在1991年兩歲左右夭折,1980年出生的孩子在1996年尚未滿16歲時死去也是夭折,就是1975年笑貧主持國務院時,新出生的孩子也可能在1991年未滿16歲就去世。既然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夭折率那么高,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說在此以前出生的孩子到了九十年代就可以更容易存活。
有人會說:1990年出生的孩子存留率是109.63%,這是怎么一回事?——首先必須端正態度,資改派的數據是不容懷疑的,至于“改革開放”以來有的年份存留率超過100%,那是很可以理解的。誰不知道自從實現獨生子女政策以來,全國出了好多超生游擊隊,八十年代新年的電視節目還有專門說超生游擊隊的。所以存留率超過100%,只能說明超生游擊隊被陸續清查出來了,或者在成了既成事實后他們報戶口了。比如1979年出生的孩子為17267669人,在2000年21歲為18924822人存留率為109.60%——這就是剛剛開始實現獨生子女政策時,許多出生的孩子瞞報戶口的證據。實際出生的人當多得多。如1995年他們16歲存留人口為19428846,就比2000年少了50.4萬人,他們雖然活過了16歲不算夭折了,但是沒有活到21歲總還是算短命。1982年他們3歲,存留人數為1963萬,但是到1990年11歲只剩下1931萬人了,已經有32萬人夭折,這還是不完全的統計,到1995 年他們為19428846人,比1990年多出了11.8萬人,就是又有瞞報戶口的人被清查出來的結果。究竟1979年出生了多少人?我們實在不清楚,夭折的人數必然多得多。所以不要看到存留率較高甚至超出100%,就以為很少兒童夭折。那些瞞報戶口的往往還是極其貧困的家庭,兒童死亡率自然比較高。不是說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嗎?又如1983年出生的到2000年存留的還有97.12%,1984年還有98.45%,為什么1985年出生的突然下降到 92.38%了呢?是什么因素對于1985年出生的特別過不去呢?我們看到1985年出生的孩子比1983年和1982年各多了約150萬,而留存人口還是比這兩年高就可以知道:結果只能是一個:1985年對于戶口清查比較嚴厲,比1983年和1984年多清查出150萬超生人口。這大概與1985年糧食大幅度下降有關。反[對](過)來說,1983年和1984年人口實際存活率也沒有那么高,也就是說,到2000年為止,1985年出生的至少減少了 22113882-20429326=1684556人,即大概有168萬人已經夭折。這仍然不是完全的統計,還沒算至今尚未清查出來的瞞報戶口的人,另外也必然會有超生的孩子,悄悄而來,悄悄而去,從來就沒有報戶口,也沒有被清查出來就夭折了。這樣1985年夭折的孩子看來就大了,而1983年和 1984年夭折的孩子也當差不多。在九十年代也有超生游擊隊和瞞報戶口的,何況還沒算1990年,所以九十年代出生的嬰幼兒夭折的絕對不止,也遠遠不止 4166萬人。
究竟復辟以來有多少兒童夭折,又有多少成年人短命,這個數字也許永遠搞不清楚了,估計至少上億人非正常死亡是一點不冒險的。九十年代夭折的嬰幼兒,包括八十年代出生的以及七十年代出生的,少說也有六、七千萬,總的來說“改革開放”以來,以九十年代非正常死亡為最多。
以上都是用資改派絕對正確、未受極左干擾的數據,采用絕對科學的方式計算的極其悲慘的結果。再一次聲明:本人以絕對悲痛的心情不得不公布這一悲慘的計算結果。但愿我的計算是錯誤的,如果誰能夠指出我的計算有問題,我萬分感謝,心情還好受些!!!
最最令人欣慰的是在悲慘的毛澤東時代出生的人,尤其大躍進的1960年出生的人,到了偉大的“改革開放”年代越活越多了。1960年出生人口為 13915080,存留人口在1982年22歲為1431萬人、1990年1444萬人、1995年1449萬人、2000年14684726人。他們都不愿意生活在毛澤東時代,尤其不愿意生活在大躍進時期,所以當時不愿意出生,到了“改革開放”的好日子就從地下冒出來了。
劉少奇開除出黨那年、大批判的1970年以及批林批孔和批鄧時期,也有這種情況。不知什么原因,1951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特別不耐死,而1955年出生的人特別耐死。
各位朋友們都不要忘了這一人間悲劇。如果以后大家看到人們在談論餓死了三千萬、四千萬,大家可不要忘了據不完全統計,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就有4166萬人夭折。整個“改革開放”時期夭折的、短命的,非正常死亡人數至少上億。希望以后每次看到餓死了三千萬、四千萬時,都能夠同時看到這些人非正常地死亡了。
以上這些都是根據資改派自己公布的數據計算的,沒有什么可以開脫的。而所謂的餓死多少千萬,眾所周知,也是根據資改派推算的,那就存在了嚴重的爭議,反對方說,資改派的數據漏洞百出,不足為據,在計算中又極力夸大,即使根據資改派數據,那三年總共死了三千多萬人,又哪么可能會有三千多萬人非正常死亡,照這么說,根本就沒有正常死亡?所謂死了四千多萬更是無稽之談。但是九十年代出生嬰幼兒至少4166萬不滿十歲夭折總沒有爭議了吧。
為什么在九十年代會有那么多的孩子夭折呢?本人初步總結了以下一些原因,希望大家補充。
眾所周知:
▲九十年代以來通貨嚴重膨脹,物價飛漲,人民群眾收入根本跟不上物價上漲,大批工人失業、下崗、內退。實際收入大大下降,從而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農民負擔重,化肥農藥種子價格暴漲,種地入不敷出,鄉村干部如虎似狼,苛捐雜稅及各種攤派繁多,以至農民生活艱難。糧食生產跟不上人口增加,價格暴漲,結果許多人不得不自行降低糧食等的消費。
▲大多數群眾連一個孩子也供養不起了,有的父母供養不起孩子,只好遺棄。好運的遇到好心人收留,運差的就此死去。一般群眾既然自己孩子也不能供養了,如何還去收留別人孩子?就是沒被父母遺棄,在極度的貧困中生活的孩子怎么能夠不大量夭折?
▲由于生活重擔,加上學費暴漲,使得許多孩子,特別是女孩子失學,過早地負起了家庭生活重擔,幼小的身軀不堪重負,容易夭亡。
▲醫療費用大幅度上漲,勞保、公費醫療均不再存在,農村的合作醫療和赤腳醫生更是早就不存在了。普通群眾看不起病,“小病抗、大病躺,重病等著見閻王”不但在農村早就恢復,城市職工中也普遍存在。許多孩子得了病因缺乏醫療而亡。
▲庸醫坑人,假冒偽劣藥品害人。醫生沒有職業道德,致使病人死亡,包括兒童。
▲學生負擔過重,填鴨式教育,每天忙碌不堪,睡眠時間少,缺少體育鍛煉,更談不上正常的游戲。就業困難使得孩子面臨著長大后的生活出路問題。父母不得不對孩子施加重壓,迫使他們適應現在的教育,爭取考個好學校,畢業后找個好工作。他們對獨生子女不但極其溺愛,也有極其殘酷的一面。這使得不少孩子對于學習完全失去了興趣,成了生活中的苦差。精神上和身體上都受到極大摧殘。以至于失去生活的樂趣,加上不少孩子所在家庭貧困化,目前不少兒童面色蒼白,身體瘦弱,極不健康,死亡的就多了。甚至歷來不見的幼兒自殺層出不窮,自殺年齡越來越低。
▲環境嚴重污染,各種怪病層出不窮。兒童抵抗力差,自然死得不少。
▲由于國營食品廠的垮臺,讓私商制造和加工食品。私商唯利是圖,不擇手段,致使食品衛生問題嚴重。到處是偽劣食品,什么樣的偽劣食品都敢于制造銷售,在食品里什么都敢于加。如地溝油、毛發醬油、工業明礬做的油條等等就是人所共知的,很少有人可以說沒有在吃。其他如瘟豬、死豬、病死母豬、死牛、死驢、死馬、腐爛變臭的動物等都敢加工成食品。禽流感、瘋牛病、豬丹紅等都敢制作成食品出售。最近的三聚氰胺虐殺兒童就是人所共知的,其實三聚氰胺問題早就存在,食品上的問題又豈止三聚氰胺?兒童抵抗力差,受害的首先是嬰幼兒。
▲養豬、養雞什么樣的飼料添加劑都敢加,致使雞肉、豬肉天然地就有毒。農業上亂用農藥致使糧食蔬菜等帶有大量的殘毒。其他農牧漁業產品也是一樣。兒童抵抗力差,受害的首先是嬰幼兒。
▲外國垃圾食品大量涌入中國,造成不少過分肥胖或有其他嚴重營養問題的兒童。
(以上三項也許壞事會變好事,按照達爾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原則,這也許是對中國人民的一種自然選擇。現在沒有什么食品是沒毒的、安全的,多吃吃就適應了,不能適應的就被淘汰。所以盡管現在中國的孩子和成年人會大批夭折和早死,也許將來中國人民將成為世界上最最抗毒的人種。九十年代初正是最最瘋狂地提倡“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時代。現在雖然不提了,實際還是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那是受到“弱勢群體”抗議,為了撫慰他們,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淘汰,)
▲由于長久不搞愛國衛生運動,只追究眼前利益,造成瘟神復來,血吸蟲病再次橫行,其他如豬囊蟲病、鉤蟲病、絲蟲病等以及其他種種疾病復來,造成兒童疾病和死亡率提高。
▲血汗工廠的存在,大量使用童工,許多孩子進了血汗工廠,終日勞累,又吃不飽,伙食惡劣,以至嚴重地營養不良而死。工作環境惡劣,機器和設備安全問題嚴重,許多孩子死于事故。
▲買賣和拐賣、偷盜孩子嚴重,被買賣和拐賣的孩子有的處境悲慘。如:有的孩子被人弄殘廢后強迫上街乞討,往往不久就被虐待致死,能夠得善終的不多。有的孩子拐賣后進入血汗工廠,有的女孩被迫充當雛妓。
▲獨生子女政策下,女孩嚴重受到歧視。許多女孩被冷落甚至虐待,也有父母出賣女孩的。出賣后的遭遇就不是父母能夠知道的了。有的結果如上。
▲父母離異造成孩子創傷,或者照顧不周,沒人照應,或者陷入貧困的單親家庭,因病困而死亡。也有孩子失去雙親的親情,離家出走而亡。
▲性生活淫亂,許多孩子非婚出生,出生后得不到很好的撫養照顧,有的母親只好把孩子遺棄或送人,失去雙親的孩子命運更是悲慘,甚至被虐待致死。
▲性病、艾滋病流行,由雙親傳給孩子,造成孩子夭亡。
▲毒品泛濫,癮君子生下的孩子自然具有先天性的不足,容易夭亡。
▲兇殺、打斗等影視的影響下,許多孩子盲目模仿,造成事故以及兒童犯罪,以至死亡。
▲色情的影視使得許多兒童模仿,嚴重地破壞了幼兒正常的身心發育,甚至出現不少小鴛鴦因情自殺身亡。
▲社會治安混亂,刑事犯罪嚴重,被殺被害事件層出不窮,被害者中也有兒童。強奸猥褻幼女層出不窮。
▲官吏橫行霸道,欺壓百姓,許多兒童受害。如最近出現的惡官猥褻幼女案,還態度張狂,就是典型。有了天災人禍,官吏不愿意組織百姓救災,尤其讓兒童撤離,而是自己首先逃命,“讓領導先走”、“我是某某官”,甚至不顧一切從孩子身上踩過去。
▲交通事故多,也造成了一些兒童死亡。
▲豪富們生活糜爛,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敢吃。有人揭發現在甚至還有敢于吃女嬰的。見照片。
我能夠確定的原因暫時就這些,其他或者不知道或者一時沒能夠想到,希望其他朋友予以補充,同時希望大家都能轉貼。
一次造假,次次造假,越假越造,越造越假,終生造假,造假而終。包袱越背越重,作偽者無不破,到頭來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金輝之流居然說造假可以很容易地天衣無縫。
存活率應該隨年齡增長逐步下降,大起大落必然有假。到現在還不給我們一個精確的各年齡段存留人口數。
1960年出生的人口越活越多的笑話
數據來源:資改派,
資改派對主要統計指標中出生率等的解釋如下:
年出生人數
出生率=—————————×1000‰
年平均人數
式中:出生人數指活產嬰兒,即胎兒脫離母體時(不管懷孕月數),有過呼吸或其他生命現象。年平均人數指年初、年底人口數的平均數,也可用年中人口數代替。
表一:各年份出生人口表
年份 年底總人口出生率 以資改派數據計算
年中人口 算得出生人口
(萬人) (‰) (萬人) (萬人)
…………
1960 66207 20.86 66707.0 13915080
…………
后來各年1960年出生的人存留總數:
表二:全國分年齡人口統計表
年份 2000年普查 1995年1.04%抽樣調查 1990年普查 1982年普查
年齡 單位:人 年齡 單位:人 單位:人 單位:萬人 單位:萬人
抽樣人數 算得人數
…………
1960 40↑14684726 35歲150701↑14490481 30歲↑1444 22歲↑1431
…………
注:↑表明與以前某年比越活越多。1982年是與當年出生人口比。
可見1960年出生了13915080[萬]人,到1982年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是(此時1960年出生的22歲)1431(萬),不但一個沒死,還比1960年出生數多了40萬人。1990年普查,此時30歲1444萬人。不但八年來沒有死一個,而且比1982年又多出了13萬人。到1995年抽樣調查,此時35 歲,尚存留1449萬人,又一個沒死還多出了5萬人。到2000年40歲存留人口14684726人,哈哈!1960年出生的人不但不會死而且越活越多了四十年如一日。
這就是資改派給我們提供的人口統計數據。叫人們怎么相信呢?根據這樣的統計數據不是什么樣的荒謬結論都可以做出的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