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圍繞“社會主義應該堅持計劃經濟還是應該堅持市場經濟”的問題爭論很是激烈。“計劃經濟論”和“市場經濟論”堅持者們各據其詞,紛紛列舉己之正確和彼之錯誤之的種種“理論、實踐之理由”彼此駁斥對方之“言論”,可謂“公有公的說道,婆有婆的言語”, 還真讓人真有些眼花繚亂是非曲直有些難以分辨。
關于這個問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抓住其中的關鍵。我認為,我們要搞清楚“社會主義應該堅持計劃經濟還是堅持市場經濟”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在于認清兩個問題,即計劃經濟和市場場經濟哪個更有利于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計劃經濟和市場場經濟哪個更有利于實現人民幸福和社會公平。
其中,第一個問題“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哪個更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是最為關鍵的。因為一種經濟形式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是否合理最關鍵在于看它是否更能存進生產力的發展,因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最根本的就現在生產力的發展與提高;同時生產力的發展與提高也是最終解決第二個問題即“實現人民幸福和社會公平”的前提。在一個高度貧窮的社會中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民幸福和社會公平,在一個高度貧窮的社會中妄談實現真正的人民幸福和社會公平只能是天才的幻想。哪一種經濟形式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更能存進生產力的發展它就是合理的,我們就應該堅決的堅持;反之,就應該堅決地拋棄。
第二個問題“計劃經濟和市場場經濟哪個更有利于實現人民幸福和社會公平”也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社會主義的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提高根本的落腳點是要實現人民幸福。沒有廣大人民的幸福,只是少數個別人的幸福,只能是資本主義而不是社會主義。同時,人民幸福和社會公平的實現又是激發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高度熱情和強大動力的重要因素,從而反過來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與提高。
對于以上兩個問題的解決,是我們認清“社會主義應該堅持計劃經濟還是應該堅持市場經濟”問題的關鍵。認識了這兩個問題,我們就把握了問題的關鍵。
那么,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計劃經濟和市場場經濟哪個更有利于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計劃經濟和市場場經濟哪個更有利于實現人民幸福和社會公平呢?
我們先來看看關于第一個問題即“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哪個更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的問題。
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還須要解決一個社會主義的生產力即做為社會主義物質基礎的生產力的狀況問題。作為一個社會物質基礎的社會生產力不可能是任何發展水平和層次的 生產力即使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在這樣的社會中曾大量存在過的那些一定層次水平的生產力,作為一個社會物質基礎的社會生產力只能是作為這種社會發展標志的層次的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物質基礎的生產力亦是如此,我們不能把那些盡管社會中還存在著的個體手工、機械半機械化甚至部分落后的機械化生產等層次生產力統統地也都歸到社會主義物質基礎的生產力當中去。作為社會主義物質基礎的生產力只能是那些高度發展高度社會化層次的生產力。
我們就比較一下,面對社會主義這種高度發展高度社會化的社會生產,計劃經濟形式和市場經濟形式哪個更有利于社會生產的順利實現和生產力的不斷提高。
市場經濟,經濟活動的決策者是市場上的各個彼此獨立的經營活動的市場主體。這些市場主體根據自己的利益需求自身條件和市場狀況的判斷來決定自己的生產經營活動。
計劃經濟,經濟活動的主要決策者是政府經濟管理部門,各個企業和經濟活動單位在政府的指令指導性計劃指揮下并根據自身的條件狀況進行各種生產經營活動。
社會主義的高度發展高度社會化的社會生產中,整個社會生產各部門之間只有協調發展才能實現保證社會生產的順利實現和不斷發展,即“經濟結構合理化要求”。
實現“經濟結構合理化要求”,需要經濟活動決策者決策科學。經濟活動的正確決策,依賴于整個社會的生產狀況和發展趨勢有著詳細的了解和正確的判斷。有了這樣的詳細的了解和正確的判斷才能有正確決策。做到這一點,需要經濟活動的決策者掌握整個社會生產的正確詳實信息。市場經濟形式中,由于市場和市場主體的主客觀原因的限制經濟活動決策者無法甚至有部分不想掌握整個社會生產的正確詳實信息,主體決策具有相當大的盲目性隨意性。計劃經濟中,作為政府經濟管理部門則既可以集中大量技術人力資源又可以憑借其特殊地位掌握各種信息通道,完全克服了市場經濟中那種市場和市場主體的那些主客觀條件限制,因而掌握整個社會生產的正確詳實信息并做出科學合理正確決策。
實現“經濟結構合理化要求”,需要經濟資源在社會經濟各部門各環節的合理分配和調整。市場經濟形式中,各個市場主體彼此相互獨立,任何一個市場主體都是只能掌控自己而不能掌控別人。社會經濟資源在社會生產各部門各環節的配置通過市場調節的形式來實現的——通過市場上各種商品服務價格利潤率的變化來影響經營者的決定——進而調整社會經濟資源在社會生產各部門各環節的配置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由于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利益、技術等主觀和客觀條件限制及市場資源流動客觀條件限制等因素的障礙,經濟資源的流動和分配受到很大制約。計劃經濟中,政府經濟管理部門可以掌控整個社會經濟主體的經營活動,完全可以通過各種手段調整經濟資源分配和轉移實現在社會經濟各部門各環節進行合理經濟資源的分配和調整。
通過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在市場經濟中,實現“經濟結構合理化要求”是困難的、偶然的;在計劃經濟中,實現實現“經濟結構合理化要求”是完全可能的。“經濟結構合理化要求”只有在計劃經濟形式中才能更好的實現。
社會主義的高度發展高度社會化的社會生產中,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之間協調才能實現保證社會生產的順利實現和不斷發展,即“經濟活動環節協調化要求”。
在市場經濟中,社會經濟活動各環節——生產、流通轉讓、消費的轉移——基本上都是通過市場借助貨幣以商品交換形式來實現。由于貨幣充當流通媒介,一方面,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換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解決了商品直接交換的困難,促進了商品交換的發展;另一方面,一切商品流通必須借助貨幣才能實現,不僅使流通增加了中介環節,而且使流通受到限制。一方面,商品持有者如果得不到相應數量的貨幣將不會出售自己的商品;另一方面,如果不付出相應數量的貨幣,需求者也將不能得到它所需要的商品。這樣,就有可能導致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之間無法協調運行。計劃經濟中,社會經濟活動各環節——生產、流通轉讓、消費的轉移——主要通過計劃調節以產品轉移的形式實現。這就消除了市場經濟中由貨幣充當流通媒介而造成的障礙,確保社會經濟活動各環節的協調運行。
“經濟活動環節協調化要求”也只有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才能更好地實現。
顯然,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計劃經濟更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與提高。
當然,也會有不少的人認為:計劃經濟下,企業沒有經營自主權,勢必造成企業經營缺乏活力,影響企業經濟效益提高和企業的發展和技術創新,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在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等同于我們原來的高度集權行政計劃管理模式下產生的一種經濟形式理解基礎上的一種錯誤觀點。關于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認識,必須要打破傳統的計劃經濟觀念之誤區。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理解為就是原來的傳統的計劃模式是非常錯誤的。不打破對傳統計劃經濟認識的誤區,把計劃經濟只是理解為原來的那種“計劃經濟”,就不可能形成對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正確認識。不能認識到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是一個具有完整的科學系統體系的“系統工程”,也不能正確認識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巨大優越性。我這里講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絕不是原來的那種傳統的計劃經濟概念,而是全新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理念。關于我的全新社會主義經濟理念的完整理論體系,我的別的會有全面說明,在這里不做論述。在計劃經濟形式下,完全可以而且必須采取相應的機制來保證企業經營自主權,保持企業活力和發展動力,實現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和發展創新,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與提高。
關于“計劃經濟和市場場經濟哪個更有利于實現人民幸福和社會公平”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我想對于多數人來說應該是很清楚的。
市場經濟只能導致貧富分化和少數人富裕,不可能實現多數人共同富裕,也不會帶來真正的社會公平。共同富裕和社會公平,只有在計劃經濟形式中才能得到實現。
鑒于以上,我想,“社會主義應該堅持計劃經濟還是應該堅持市場經濟”的問題應該是很清楚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