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 黨啊黨,你究竟姓什么?(五稿)
題外話————《人民日報》評論部最近號召大家“包容異質思維”,人們對此議論紛紛;雖然人大委員長之前曾在人大莊嚴聲明“五不搞”,其中之一為“不搞意識形態多元化”,在旁觀者看來,前后也許可以認為不矛盾,一定說那是在“對著干”。時下流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自信”,也許“異質思維”只有通過爭論才能分清對錯、好壞,如果壓制爭論,容不下“異質思維”,反而讓大家分不清“異質思維”品質的優劣。一個“胸懷坦蕩并自信”的人,當然不會去害怕爭論、壓制爭論,剝奪別人說話的權利。委員長的“不搞意識形態多元化”,聲明的只是作為一個執政黨,不能像信教的教徒那樣去各信各的,而只能堅持一個統一的信仰,要是執政者都像教徒那樣去各信各的,這個國家還能太平嗎?當然,信仰的完善,需要“包容異質思維”,取長補短,但不是說“包容異質思維”可以任意地改變信仰,放棄信仰,各信各的,各搞各的。
本人在《人民網》開博二年多了,前期很少退稿,后來退稿幾乎成了家常便飯。接到退稿,就必需“磨棱角”,磨了再發,再退、再磨、再發,有時竟需要好幾個回合。就以本文為例,五個回合下來還未見分曉。看得出來,我的博文越來越不討版主的喜歡了,本人不奢望推薦,可是連字體、分段的選擇都沒有,看上去像一塊塊“壓縮餅干”似的,很不舒服。點擊率真是可憐,通常只有個位數(要是轉發其他網站,點擊率常在三、四位數)。看來是多么地可笑,“個位數”就讓版主們常常害怕“造成不良影響”,總是不厭其煩地退了又退,一點也不顧及“包容異質思維”。然而,本人并不打算“改換門庭”,即使是“個位數”也滿不在乎,老漢我不愁吃穿,辛苦碼字,什么也不圖,只圖中華子孫早日脫離那可怕、可恨的“吃與被吃”的“叢林社會”。我之所以舍不得“改換門庭”,因為我深信,《人民網》的公仆們總有一天會明白自己究竟“姓什么”。難道不姓“人民”了?以上為題外話,以下為正文,但愿這一回能獲得版主的“誓死捍衛”————
一個政黨究竟姓什么,通常都在名稱中加以標識,就拿一個人的姓氏來說吧,中國人習慣標識在前,外國人習慣標識在后。世界上有許多政黨的標識大致地表達了政黨自身的宗旨。當然,冒牌的情形也是有的,例如美國的民主黨,實質是資本家黨,為了糊弄世人,冒牌“民主黨”。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變化的確很大,同時問題也不少。直觀地說,最大的變化在城市,那就是高樓大廈、小汽車的鋪天蓋地,可與西方媲美。但是,老百姓想不通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了,有許多想不通的問題其實都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黨啊黨,你究竟姓什么”?按理說,這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一個需要爭論的問題。因為中國共產黨的名稱是標識得再也清楚不過了,一點也不含糊!老百姓之所以想不通,想必是因為在社會上看到了許許多多與共產黨的標識簡直牛頭不對馬嘴的事情,讓那個標識越來越模糊不清,似乎已徒有其名。快九十歲了,好像得了“健忘癥”那樣,漸漸忘記了自己究竟姓什么。這個問題的初露端倪在二十多年前,這些年來,主流一直在關照大家“不爭論”,即不爭論姓“社”還是姓“資”,督促大家只管“悶聲大發財”,或者說“做大蛋糕”,而別對姓“社”姓“資”說三道四、評頭品足。一開始,老百姓的確非常非常聽黨的話,對黨的改革開放無不抱著極大的希望,渴望致富,那是人之常情;但是接下去,大家越看越覺得不對頭,只見新生了0.4%的暴發戶,卻要以億萬勞動者(也就是毛時代的主人翁們)“一夜回到解放前”為代價,總覺得這么做很不陽光、很不公平、很不正義、很不誠信,因而很不得人心。如果繼續“不爭論”,只能永遠地“很不陽光”下去,于是在網上,左右的爭論越來越激烈,所爭論的問題大都可以歸結為:“黨啊黨,你究竟姓什么”?
人至九十,老態龍鐘,難免健忘、糊涂;但是對一個政黨而言,那只是政治生命的一個起步而已,正如毛主席說的,“新中國的成立,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共產黨要走的路,離開目標,依然遙遠,所肩負的歷史使命,需要好幾代人的接力才能完成。如果是一個認準了目標,始終不放棄自己信仰的政黨,完全可以分階段去一步步地接近目標,但決不會像“蘇東”那樣,步其后塵,突然背離目標,放棄信仰,走回頭路,讓億萬勞動者產生“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覺。
最近,我在網絡上觀看電視連續劇《解放》,該劇制作得實在太完美、太經典了,人物個個栩栩如生,場面處處直觀生動,讓人充分地認識了“解放”是多么地來之不易,以及“解放”的力量源泉究竟來自那里。關于“解放”,不妨摘錄作家王樹增的一些話來加深大家對“解放”的理解——
“解放戰爭的勝利是信仰的勝利,是人民選擇的結果”。“淮海戰役時,常常是被圍住的國民黨集團軍那邊,到了晚上一片漆黑,什么燈光也沒有,而包圍圈外圍全是火把。那是周邊的數個省,江蘇、河南、山東,約590萬老百姓推著小車、擔著擔子從小路走,連夜支前。世界上沒有一支軍隊可以享受那么強大的后勤支援。我覺得,解放戰爭給我們最大啟示,就是共產黨人始終要站在大多數人的利益一邊。解放戰爭打到中后期,許多國民黨的將士都開始疑惑,自己究竟是為什么而戰。戰斗中,共產黨每場打下來傷亡很大,但是越打人越多,渡江戰役時共產黨的軍隊達到了400多萬人。我查了一下渡江戰役的詳細部隊構成,發現其中相當一部分連隊百分之七八十是‘解放戰士’。什么叫‘解放戰士’?就是被解放過來的國民黨俘虜,甚至有的連級的干部、指揮員都是‘解放戰士’充當的。 ‘兄弟趕緊過來吧,回家吧,你們家分地了’,諸如此類的喊話,造成了國民黨軍隊成建制地往這邊投誠”。
與獲得老百姓強大后勤支援的解放軍相反,“國民黨在1945年抗戰勝利之后,一股不可遏止的發國難財的腐敗浪潮迅速席卷了全黨,民心喪失殆盡。后來蔣介石到了臺灣總結自己為什么失敗,他還說,我們失敗就失敗在‘接收’二字。當時國民黨高官腐敗成風,官兵軍餉欠發是常有的事,錢到了哪里?大部分在上海的黃金交易所里被長官們炒來炒去。執政黨的腐敗墮落,導致了政權的迅速垮臺”。
作家王樹增又語重心長地告誡說:“但是現在,共產黨員貪污受賄的現象屢屢發生,他們完全遺忘了‘為人民服務’這一崇高宗旨。共產黨人永遠要記住,取信于民非常重要,解放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當時的出發點是人民的利益”。
解放戰爭的歷史表明,共產黨不但姓“共”,而且其子弟兵的衣食父母、生身父母都是底層那些最最窮苦的老百姓,可以說,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了共產黨的“江山”,“江山”之下,同時掩埋著千千萬萬烈士的鮮血和生命。老百姓當然不希望看到,誰一旦坐了“江山”,誰就忘記那些推小車的百姓,忘記自己究竟姓什么,而只顧經營窮奢極欲的“富人俱樂部”,七千萬黨員不能如此忘本,“紅二代”們更不應該如此忘本。
《師大奇遇》附文 2011年5月5日
http://blog.people.com.cn/blog/s/285840 龍勛文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