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資源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
(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易珺師妹/董永亮)
【摘要】文化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影響更為深刻和久遠,是一個群體真正有力量的決定性因素。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淵源。我們要整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資源,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
【關鍵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所謂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的、支配千百萬人言行的一種觀念和力量,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一種模式。從狹義上講,它是專屬于中國人的精神文化構成要素或單位組成部分。從廣義上講,它是中華民族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的綜合反映的集合體。它集儒佛法道等為一體,是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實踐基礎上形成的以大多數人所認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向為內在規定的意識形態,作為一種習慣勢力或慣性,屬于觀念上層建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不竭動力,也是在未來歲月里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不竭動力。”[①]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②]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內的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是豐富和發展了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何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時代特征和具體實際相結合,使之具有中國特色,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淵源,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將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得以順利推進的一條重要路徑。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弘揚中華文化,共建民族精神家園”的目標任務。我們要整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資源,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
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淵源
皮之不存,毛將附焉。欲求木之長者,必先固其根本。本文認為,中國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淵源。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兩者在目標訴求方面具有一致性。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目標訴求
主要體現在浩如煙海的巨著典籍中。如《禮記》云: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老有所養,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老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中國歷史上,歷次農民起義的口號大多是“等貴賤,均貧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則是主張通過推進市場經濟,建設民主政治,發展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為目標任務,并最終達到“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并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理想形態。其中,公平正義是貫穿它們各自目標訴求的共同理念。“實現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主張,也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③]
第二,兩者在有關人的價值理念方面頗具趨同性。在中國哲學史上,民
為邦本、民貴君輕傳統民本思想源遠流長,根深葉茂,曾經是古代中國治國理政的特色理念和人文精神,勃發奔涌出璀璨的光輝。如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列子》中“天地萬物,唯人為貴”到于謙的“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毛澤東認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④]。鄧小平關于“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論述,江澤民提出“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⑤],胡錦濤有關“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闡釋等,都是對中國傳統民本思想的堅持、繼承、發展和超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社會發展寄予的最高理想和不懈的價值追求。中國共產黨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便是實現“從人的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飛躍”[⑥]。
第三,兩者都承載著可貴而相同的人文品質精神。《易經》云: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史記》中有對“孫子臏腳,卻論兵法;左丘失明,闕有國語”的慨嘆。這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等異曲同工。中國人民向來崇尚和平,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茍能制侵凌,豈在多殺傷”,“寧為太平犬,不為離亂人”,“四海之內皆兄弟”。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則主張“獨立自主,和平外交”,堅持與鄰為伴,以鄰為善,倡導建設和諧世界。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等,表達的是團結統一,顧全大局的美德,這同我們今天所呼吁的堅決維護國家統一,不斷發展和壯大愛國統一戰線等政策舉措不謀而合。
第四,兩者在接人待物策略技巧上驚人相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精
神和最高境界是中庸之道,即講究不偏不倚,“執其兩端庸其中于民”。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則講求統籌兼顧、全面協調,要求“去極端化”。如,呼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倡導德治和法治的統一,堅持一國和兩制的結合,主張計劃和市場相兼顧,實現公有財產和私人財產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等。另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兼收并蓄,顯示了其特有的包容性。如“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等。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則要求坐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包括資本主義國家人民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為我所用。
二、整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
所謂整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就是使之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
首先,挖掘并鑄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國魂,使之成為民族精神的核心。
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愛國主義,是一個國家的個體生命對于本國和人民的最深厚的感情寄托。如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司馬遷的“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岳飛“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等。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振興的最原始動力。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組成部分。
其次,承載熱愛和平的平民風范,建設內斂、柔性為特征的文化。熱愛和平,歷來是黎民百姓的憧憬追求。荀子主張“四海之內皆兄弟”,杜工部呼吁“茍能制侵凌,豈在多殺傷”,張養浩喊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三言二拍》中有“寧為太平犬,不為離亂人”的慨嘆。親仁善鄰,國之寶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突出強調“窮則獨善其身”,這體現了一種內斂、柔性的人格文化特征。四平八穩的文化人格歷來是我們崇敬的。
再次,承傳自強不息的人文品質精神,服務現代化建設。“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作為一種人文精神,自強不息的血液流淌在中國五千年來形成的“日出而坐,日入而息”的社會運作模式中。 “孔子厄陳蔡作《春秋》,西伯拘廄里演《周易》,左丘失明,卻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這些典故、習語都點綴著自強不息的光輝,并穿越了時光隧道,至今在思想文化層面給我們以永恒光輝照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這個過程中,自強不息就擔當了一種橋梁紐帶作用。對于群體來講,點燃自強不息的星星之火,可成燎原之勢。在革命戰爭年代,這種精神幻化為勇于亮劍,敢于亮劍的革命豪情;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依靠的是“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苦創業的氣魄。這本身就是對自強不息人文品質精神的繼承和發展。
最后,注入學以致用的務實精神,以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引領中國傳統文
化資源整合工作。中國傳統文化歷來注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關注人格修養,強練“內功”是其原義。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吾日三省吾身: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為人謀而不忠乎?學而不傳習乎?”以王船山、曾國藩等為代表的湖湘文化學派,講求“內圣外王”,倡導“立德立功立言”,主張學以致用。這也是對我們通常吟誦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世事洞明皆學問”,“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另樣解讀。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⑦],文化是一個國家真正有力量的決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響一個國家的進程,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我們要整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
參考文獻
[①]江澤民﹒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專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99—400﹒
[②]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N﹞﹒人民日報,2007—10—25(1)﹒
[③]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選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08:73﹒
[④]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⑤]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9﹒
[⑥]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4﹒
[⑦]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N〕﹒人民日報,2010—10—28(1)﹒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