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的現代化
李靈沛
·
2011-03-17
·
來源:烏有之鄉
論 人的現代化問題
眾所周知,隨著三次科技革命的開展,人類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這種轉變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或者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二,由人治社會向法治社會轉變;三,由臣民社會向公民社會轉變,即人的身份、社會地位的提高;四,一元向多元轉變,即人的思想和思維由簡單化轉向復雜化轉變。但是出于有效治理國家的實際需求,執政黨和政府決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否則國必危矣;戈爾巴喬夫似的改革前車之鑒也。顯然,在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社會生產力得以迅速發展,社會財富極大的增加,交通和通訊越來越快捷,人類社會在加速度發展。 但是,毋庸諱言,自從工業革命以來,科技發展也給人類社會造成諸多問題,特別是經濟發展和環境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比如經濟發展對資源掠奪性的開發從而造成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各種次生災害的發生,社會風氣的敗壞、人性的扭曲、信仰缺失、生活方式腐朽、社會失去正義,黃貨泛濫、毒品蔓延、弱肉強食、貧富嚴重分化等等,無不影響著人類的前途和社會的正常和諧發展,特別是全球性問題的發生與解決,早已超越了國界,所以全人類需要密切配合,共度時艱。因此,僅有工業的現代化、經濟現代化是不行的,“人的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必不可少的”,“只有有了人的現代化,才能真正有現代化的制度和經濟。”
科技的發展不僅帶來了物的現代化,而且必須造就一代新人與之相適應。特別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來,以發展智能產業為特征的新技術革命要求進一步提高人的素質,包括思想素質、文化水準、身體素質等等。實際上,19世紀末-20世紀初,就有人提出“人自身現代化的”問題,最早是德國的馬科斯-韋伯,遺憾的是那時這個問題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后來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開展,這一問題顯得更為突出。于是,美國社會學家因克爾斯組織一批社會學家進行調查研究,然后,他于1962-1964年先后出版了《走向現代化》和《探討個人現代化》等著作。在這些著作里,他提出了現代化的12個特點,其中包括“人的現代化的問題”。這12個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個主要方面:一,開放性、樂于接受新事物;二,自主性、進取心和創造性;三,對社會由信任感,能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
雖然世界各國國情不同,價值觀念,文化傳統各異,但是現代人們還是存在著共同之處。這種共性表現為三方面。一,人的觀念和思維方式的現代化。重視價值觀念、法制觀念、信息觀念、人才觀念;在思維方式方面,重視系統性、精確性、敏捷性、創造性、預測性,并以此與傳統思維方式相區別。二,人的行為方式的現代化。它是指現代人,在社會實踐中所采取的形式、方法、程序。人們普遍應該具有的自主性、創造性、高效性以及競爭與協作精神,特別是能夠把參與競爭、迎接挑戰、爭取聯合協調起來。第三,人的生活方式的現代化 。科技的發展,要求人們應該有更高尚的道德水準和文明的生活方式。科技的發展(比如試管嬰兒、克隆技術)給人們的倫理道德、婚姻家庭等等帶來很多新問題,新困惑。生活方式包括物質、精神兩方面,人們追求物質生活的富足、但也該應更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實。樹立并堅持“終生教育”的思想不失為提高全民素質和技能的有效方法。
所以薄熙來書記在2010年4月19日會見來渝參觀訪問的香港青年才俊時說的一番話,是很合鄙人口吻的。且聽他講:“好幾個朋友都提出,老百姓的精神狀態體現一個地方的軟實力,我很贊同。小平同志講,發展才是硬道理,而發展的內涵既有物質,也有精神,發展本身就包含著精神因素。如果只講物質不講精神,是沒有前途的。我們民族的先賢講,‘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一個偉大的民族必有偉大的精神,否則,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失去奮斗的意志和力量,就會成為一盤散沙而不能自立。城市要發展,也要講精神。目前,講經濟發展的水平,重慶還遠不如京津滬,我們要加快發展,要縮小差距,就要提振精氣神。有了干事創業的精神頭兒,才有創造力和凝聚力,才有奮發向前的勇氣和克服困難的辦法。一省一市,如果只是按常規想事、辦事,只會請客拉項目,要錢要政策,是不會有大出息的。”此言,是也!我舉雙手贊同,同時我更要振臂高呼:“好得很”。毛主席當年也說,“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可見薄熙來書記得到了毛澤東思想的真傳。此人做高官,國人之大幸矣!所以教育絕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它也應當是執政黨和政府的責任,如何教育群眾,引導群眾,這項工作應當提到歷史的高度來抓,而且要常抓不懈。抓精神文化建設和經濟社建設絕不是沖突的,更不是“左”的東西泛濫,我們本無需害怕。
作者:河南上蔡一高 李靈沛
參考文獻:
1,《中國大勢》,劉德福 汪澄清著
2,《世界史》現代史編下卷,吳于廑,齊世榮主編 |
|
|
|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