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暉不是個合格的學問人
前幾天讀孔和尚的《四十五歲風滿樓》,里面談到秦暉。孔和尚認為秦暉看起來是右派,其實并不是。理由就是秦暉在一篇文章中揭露了中國勞動者報酬很低的情況。讀到這一段,感嘆像孔和尚這也聰慧的人也會犯糊涂。秦暉就算說到目前中國勞動者報酬低,提出的解決方案也是通過讓國有單位職工工資降低來使總體繼續降低。孔和尚心底善良,看具體人總是說好話多。
第一次注意到秦暉是去年寫土改那篇文章查資料時,看了很多篇秦暉在各地的講演稿,感覺優點是很能說,口才好膽子大。缺點是基本是在忽悠人,只說想說的,不說必須說的。一些學者通過引用“千年田換八百主”的說法證明中國農業時期土地交易很頻繁,秦暉花了很多筆墨證明辛棄疾這句話并不是指土地交易,而是教育子孫不能做敗家子。秦暉對辛棄疾詩詞中這句話的解釋無疑是準確的。但是秦暉這是在耍流氓。因為即使能證明辛棄疾這句話是這個意思,并不能證明這句話的本意不是指土地交易情況。因為早辛棄疾200年,北宋釋道原于真宗趙恒景德元年(公元1006年)成書的《景德傳燈錄》就提到“千年田換八百主”的禪語。再上朔到唐初著名通俗詩人王梵“千年換百主,各自循環改”的含義。也就是說,辛棄疾在詩中引用了一個俗語。俗語“千年田換八百主”的本意是很清楚的,不會因辛棄疾的轉義而消失。辛棄疾在詩中引用這個俗語,更加說明“千年田換八百主”這種土地頻繁交易的狀態是存在的,這個描述已經成為大家都承認的,引用自如的一句話。貧道當時就覺得,這么著名的學者原來也耍這類下三濫的小把戲。
秦暉的智慧大多用在了類似方面。比如,秦暉為了證明古代中國窮苦農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并不尖銳,尖銳對立的是官府,說:“傳統時代中國的基本矛盾不是地主和佃戶的矛盾,而是官府和平民的矛盾……這才能夠解釋為什么中國……農民一旦造反,他們往往不是沖著地主,而是沖著官府,甚至是沖著朝廷……一般佃戶和地主如果發生矛盾,佃戶是不會提出要推翻朝廷那種愿望的。”
猛一看,會覺得秦暉說得有道理:農民造反不都是造官府皇帝的反嗎,哪里有造地主反的?其實,秦暉這里還是在耍小聰明:農民和地主在有一個方面觀念是一致的:市場經濟萬歲,佃戶窮是因為命不好,地主富是因為命好。因此農民不會在生活中認識到這里有剝削。但是,農民起義干的事情卻是殺地主,分財產和田地。每次農民起義最倒霉的還是地主富豪。推翻皇帝,無非是實現這種田地再分配的必要途徑罷了。沒有共產黨給農民指明其中奧秘,農民當然不會對階級和剝削有認識。不過農民不是用筆和嘴來說清楚道理,是用刀子。
秦暉說明看法用的證據都是很巧妙大。比如為了說明農民起義不是因為地主讓他們沒法活,沒有均田的沖動,說老百姓歡迎起義軍的口號往往是“不納糧”而不是“不交租”。這里同他評論千年田換八百主的方法一樣,就是故意混淆主語。不納糧是沒造反的農民歡迎起義軍的口號,并不是起義軍動員群眾的口號。起義軍動員農民的口號是:“均平”(王獻之、黃巢);“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等均之”(王小波)、“等貴賤,均貧富” 、(鐘相楊幺)、的“等貴賤,均田免糧”(李自成)、“一律平均。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 (洪秀全)。這些口號才是起義的宗旨,因為只有提出均等,才能動員農民參加起義。把農民起義的口號換成歡迎人群的口號, 秦 教授這種把戲也太簡單了。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說秦暉最近在公開刊物上發表了篇文章,《風物長宜放眼量:中印經濟發展的長時段對比》。里面引用數字說兩個看法:“民國時代中國經濟曾經領先于、至少不亞于印度。”“改革前中國經濟是否領先于印度,是大可懷疑的。”
原文據說很長,于是也沒再看。不過, 秦暉 先生一定還是那些指鹿為馬、偷換概念、以偏概全的把戲。下面給出一組數據就知道秦暉的說的成立不成立了。貧道的數字都是來自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上國際部分的數字,這些數字都是世界銀行年報匯總。解放初期數字來自《龍與象:21世紀中印崛起的比較》(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3年7月版)。肯定比秦暉的權威。
1949-1950前后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中國70美元,印度150美元;中國是印度的47%
產業結構:
農業:印度48.1%;中國56.2%、工業:印度51.9%,中國43.8%
就業結構:
農業:印度72.1%,中國83.5%;工業:印度10.7%,中國7.4%,服務業:印度17.2%,中國9.1%(52年)
以上數字表明,在1950年前后,印度無論在人均經濟水平上,產業結構的現代性來講,都比中國高不少。
接著比比工業:5.55、3.58
人均粗鋼:中國 1.1公斤 ,印度 4.1公斤 。中國是印度的27%。
人均原煤:中國 77.5公斤 ,印度 92.2公斤 ,中國是印度的84%。
人均石油:中國 0.36公斤 ,印度 0.73公斤 ,中國是印度的50%。
人均水泥:中國 2.5公斤 ,印度 7.6公斤 ,中國是印度的33%。
人均汽車:中國一輛不能生產,印度1.65萬輛。
人均發電量:中國8.3千瓦時,印度14.8億千瓦時,中國印度的56%。
顯然,印度工業發展水平要遠高于中國,平均高出一倍左右。也可以說,相差10年水平(按年增長7%左右)
在農業方面:
糧食:中國人均 209公斤 ,印度 154公斤 。中國是印度的135%;
棉花:中國 1.25公斤 ,印度 1.44公斤 。中國是印度的87%;
油料:中國為 5.35公斤 ,印度 13.91公斤 ,中國為印度的38%。
農業方面差別不大。但是,印度當時耕地面積為1.73億公頃,中國1950年只有1. 08億公頃 ,中國只有印度的62%。如果算人均,當時中國人均2.92畝,印度人均7.25畝,中國僅為印度的40%。而且印度氣候條件要優于中國。
教育科技方(印度為1950年,中國為1952年):
在校大學生:印度36萬,中國19萬;
在校高中生:印度122萬,中國26萬;
在校初中生:印度312萬,中國223萬;
在校小學生:印度1915萬,中國5110萬;
科技人員:印度獨立時19萬人,中國不足5萬。
中印雙方是在1950年前后實現國家主權完全獨立,開始現代化過程的。1950年前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是“領先于、至少不亞于印度”,而是大大低于印度。
到1980年,經濟發展情況如下:
人均GDP:
中國307美元,印度250美元。中國是印度的123%(原為47%)
經濟結構就不要說了,中國1980年二產業比重就有40%,印度至今不過二十幾。說說產量吧。9.87、6.89
人均粗鋼:中國 37.6公斤 ,印度 16.2公斤 。中國是印度的232%(原為27%);
人均煤炭:中國 629公斤 ,印度 165公斤 。中國是印度的381%(原為84%);
人均水泥:中國 81公斤 ,印度 26公斤 。中國是印度的312%(原為33%)
石油:不要比了,因為印度基本沒發現有石油
汽車:中國從零發展到22萬輛,印度從1.65萬輛發展到3萬輛。
尤其是新興消費品,印度基本不生產。1980年印度只生產88萬臺電視機,中國產量2492萬臺。
有人會說,中國是因為接受蘇聯援助工業才飛躍的。那印度就更不得了啦,印度不僅蘇聯援助,美國也援助。下面摘引“共和國文獻網”登載的 1975年8月30日 人民日報一篇文章的一段內容:“蘇修對第三世界的經濟‘援助’,印度占了首位。在一九五四至一九七二年蘇聯對第三世界的經濟“援助”累計中,印度一國即占將近百分之二十。‘援助’的重點的重工業和基礎工業,如煉鋼廠、重型機械廠、煉油廠、水力和火力發電站等……蘇‘援’企業的產量在印度工業總產量中所占的比重是:重型機器制造業占百分之八十五;重型電氣設備占百分之六十;石油占百分之三十五;鋼占百分之四十;電力占百分之二十。”印度除了接受蘇聯援助,同時接受著美國援助。“從1949年到1959年十多年間,美國援助印度25億美元,而從1959年到1962年僅僅三年美國就援助印度41億美元”。
接著說說農業。1980年
人均糧食:中國 300公斤 ,印度 211公斤 ,是印度的142%(原為135%)
人均棉花:中國 2.7公斤 ,印度 2.0公斤 ,是印度的135%(原為87%)
人均油料:中國 10.5公斤 ,印度 2.8公斤 ,是印度的375%(原為38%)
文化教育更不要提,因為中國七十年代末中學入學率就達到79.2%,印度只有12.5%。1980年中國嬰兒死亡率5.3%,印度12.9%。男子預期壽命中國65.2歲,印度55.4歲,婦女中國69.0歲,印度55.7歲。印度人比中國少活10歲多!而1950年前后,印度人文發展指數略高于中國。
說實話, 秦暉 先生把腳伸到了一個自己不知深淺的領域里,世界幾乎所有發展經濟學學者都清楚的知道這些數字,都不得不承認印度發展模式沒有中國社會主義發展模式有效,很多學者就此還寫了很多文章和專著,基本已經成為了定論。可秦暉就是背著手尿尿——不扶(服)。
不扶會尿一褲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