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國軍事技術為什么落后與西方?
記得蘇小康最受寵的時候有這種說法:中國人發明了火藥,但只會用來制造煙花,中國發明了指南針,但只會用來測風水。西方人把這些發明用到軍事上,發明了火炮步槍,于是中國到清朝末年軍事裝備還處于冷兵器時代。貧道也覺得是這個道理。
最近注意到,這些都是胡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早把火藥和指南針用到軍事上的國家。
根據記載,早在宋朝中期中國軍隊就有了突火槍,也就是類似現在的打鐵砂的土槍,而且有能發生鐵塊石塊的火炮。雖然原始點,而且沒有使用規范和成建制裝備,但說火炮和步槍是中國軍隊最早發明的。這時期宋軍已經將指南針用到觀察地形和布陣上。
到了明朝就更厲害了。明朝中后期,東北的滿族、蒙古族部落不斷搶劫燒殺當地漢族居民,皇帝派李成梁做總督去彈壓。李成梁總計只有一萬多野戰軍,而當時蒙滿部落軍隊總計數十萬人。但李成梁想打誰就打誰,每戰必勝。原因是什么呢?很簡單。李成梁的一萬多騎兵人手一桿幾尺長鐵桿的三眼銃。雖然不能“連發”,但一次打出大量鐵砂也是嚇人的。兩軍交戰,距離夠了三眼銃稀里嘩啦齊射,對方就紛紛落馬,然后手里鐵棍一樣的三眼銃就揮舞過去。比幾百年后增格林沁的騎兵厲害不知多少倍。這個時期,中國軍隊甚至發明了八連發的火槍,雖然比不上后來的自動步槍,但火力還是沒人能比的。當時不僅將火藥使用在槍炮上,而且發明了地雷、水雷。
1895年甲午海戰,中國靠買的炮艦敗在日軍手里。但三百年前的1593年中日露梁海海戰,中朝7000海軍將士、二百多條戰艦對日軍近600條戰艦15000人,最后讓日軍駕著幾十條破船逃回家。中國海軍裝備什么呢?一是虎蹲炮,威力大射程遠。二是水雷,在日軍必經路線上布雷。最主要的是中國海軍還有“艦對艦導彈”(或者叫“水面魚類”):距離合適,中國軍艦會發生一種依靠火藥噴射做動力的小龍船,在水面上徑直射向敵艦后爆炸。這個時期西方海戰還靠“跳幫”肉搏呢。這種玩意兒到列強打到中國時他們還沒有。
說中國人,準確說是當時的漢人不會將火藥應用到軍事上,沒有這方面智慧,看來是說錯了。
問題在于,武器這么先進怎么還被打敗了?先是被滿族人和蒙古人,然后被滿族人,最后被西方和日本給打個落花流水?道理毛澤東早就說清楚了: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武器而是人。政府缺少敢于與敵方作戰的決心和勇氣,軍隊腐敗,士兵缺少訓練和士氣是漢族政權在宋明兩個時期戰敗的關鍵。早期的熱兵器比冷兵器優勢不很大也是原因。
那么中國為什么在西方列強來的時候軍事裝備怎么原始呢?到1900年增格林沁還用騎兵揮舞著馬刀往人家“槍口上撞”呢?
貧道思來想去,覺得主要是這個原因:
如果注意會發現,中國熱兵器發明和使用主要是漢族政權時期,元和清朝時期不僅沒有發展熱兵器,甚至是大面積倒退。原因在于蒙古人和滿族人是靠馬刀取勝的。他們根本不相信什么新式武器就能制勝。尤其是火槍等單兵武器,用起來肯定沒有馬刀順手。等到他們成統治者了,對付起義農民根本用不著火器。而這個時期周邊沒人敢欺負他們,因此這馬刀就一直揮舞到最后。沒有單兵火器,整個軍隊組織也就原始。所以,偶爾他們會使用火炮,但他們最相信的還是馬刀。從火器發明到南宋完蛋也就百十年,大明不到三百年。從火器發明到清末八百多年,一大半時間都是消滅和輕視火器的人統治著,所以熱兵器沒有發展,甚至倒退了。可以說,少數民族統治者是中國軍事裝備在那個時期落后的罪魁禍首。別說宋朝,就算大明海軍的軍事技術發展下去,英國的海軍在珠江口的命運咋樣就不用想了。
當然,如果蛋子兒也沒了,再沒武器,拿才慘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