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仰:美國人如何抵制外國公司
劉仰
·
2010-11-13
·
來源:烏有之鄉
美國人如何抵制外國公司
昨天講了點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事情,今天換一個角度,接著再講一點。美國的獨立戰爭有一個前奏,就是波士頓傾茶事件,這一事件針對的就是英國東印度公司。西歷1772年,歐洲的經濟衰退導致茶葉銷量大幅下降,嚴重影響了東印度公司的利潤。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便向英國政府提出建議:在歐洲大陸降價傾銷茶葉,以擠垮其他茶葉經銷商,擴大東印度公司的茶葉市場。英國政府覺得這個辦法很好,但是,英國政府擔心歐洲大陸與英國太近,如果在歐洲傾銷茶葉,會造成茶葉向英國的走私,東印度公司在英國本國市場這塊肥肉就會受影響。于是,英國政府替東印度公司選擇了另一個茶葉傾銷地,就是北美殖民地。
北美殖民地原先的茶葉經銷商大多為荷蘭人,還有“美國人”(即當地人)。由于東印度公司以前合法銷售的茶葉價格較高,就像微軟的軟件,因此,當時北美殖民地銷售的茶葉大多為較為便宜的走私茶葉。英國政府決定,將東印度公司在北美銷售的茶葉價格降到比走私茶葉還要低的水平,以打敗走私茶葉,最終只留下合法的英國茶葉。英國政府與東印度公司還規定:經銷商只能由東印度公司批準認可。此后,英國北美殖民地的總督任命了五個經銷商,兩個是他兒子,一個是他外甥,另兩個是他的私人朋友。這就造成北美殖民地當地茶葉商人的飯碗將被砸碎。
茶葉降價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看起來是一件好事,然而,我們必須認清做這件事情的主體是誰?目的是什么?北美殖民地的商人們出于職業本能,敏感地意識到:如果這種方式不加制止,當地商人的利益將受到嚴重侵害。等到當地商人被低價競爭擠垮后,一家獨大的東印度公司再“自由”提價,當地的消費者也會受損。于是,西歷1773年底,由本地商人、走私者、知識分子支持的150多名白人集合起來,穿上印第安人的服裝,爬上??吭诓ㄊ款D港碼頭上的三艘貨船,將船上東印度公司的茶葉傾倒入大海。這批茶葉的數量相當于北美殖民地當時茶葉年消費量的8%。這一事件引發了英國政府的激烈反應,對那些破壞東印度公司經濟利益的人實施嚴懲,由此爆發了北美殖民地的獨立戰爭,美國最終成為一個新國家。如今,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了一份當年的傳單,這份傳單的署名是“一名技工”,在傾茶事件的前幾天廣為散發。我們摘錄一段傳單上的內容:
如果他們(東印度公司,本人注)得逞,他們將把他們自己的代理人和機構帶過來,在我們當地建立辦事機構。運輸所有東印度公司的其他產品;而為了他們自己的船能滿載,不惜禁止他人的貨物裝船,或者,更有可能把貨物打到他們自己的賬戶上,由他們自己的機構出售,從而通過傾銷摧毀我們的商業,直到他們壟斷了整個貿易為止。等到我們的商業被摧毀,造船業也奄奄一息的時候,他們就把價格抬高到難以置信的程度。我們的技師會失業,而每個貿易商都在赤裸裸的壓迫下痛苦地呻吟。對東印度公司而言,一旦他們在這塊土地上扎根,就會成為這里的統治者,并把這里所有的地方都挖地三尺,奪走我們的一切。他們是一個實力雄厚的實體,資金充足,背后還有陰險、邪惡的專制君主(指英國,本人注)給他們撐腰。他們對于暴政、掠奪、壓榨和殺戮深得要領。生活在壓迫、奴役、饑餓和刀劍陰影下的整個殖民地的勞苦大眾,對這些再熟悉不過了。而他們會因此暴富,成為世界上最強有力的貿易公司?!?BR> 我們今天可以從幾個角度解讀這份傳單。
第一,在當時的“美國人”看來,英國絕非文明和進步,而是野蠻的專制。因此,當乾隆皇帝拒絕英國人通商的要求時,按照美國人的價值觀,那就是在拒絕“陰險、邪惡、暴政、掠奪、壓榨和殺戮”。我們不得不說,乾隆皇帝拒絕英國通商的要求,與美國獨立的革命精神是一致的。英國的暴政,即便在后來著名的杰弗遜撰寫的《獨立宣言》上,也非常清楚。為什么美國拒絕英國暴政就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進步,而乾隆皇帝拒絕英國,就是被洋奴們永遠譴責的愚昧?
第二,美國人對于外國公司的警惕非常高,他們出于商人的本能,清楚地意識到,外國公司在本國的恣意妄為,只能造成對本國經濟的傷害。因此,他們以“非法”的行動,阻止外國公司進入本國市場,只為保證本國市場的利益歸本國所有。在這一點上,如果我們要說乾隆皇帝有什么不合適,只應該說乾隆皇帝沒有在國內發展本國的現代工業,而決不能指責乾隆皇帝把英國商人拒之門外。永遠拒絕外國公司也沒必要,但需要一個前提,即:我們自己的商業機構已經有能力與外國公司抗衡,而不是讓外國公司在本國市場上一家獨大地實現壟斷。
第三,美國當年反抗來自英國的“外國公司”是多么堅決,多么義正詞嚴,為了自己的利益,就必須防止有可能侵犯自己利益的外國公司,即便它來自于同根同種的母國,也不能對其抱有天真的信任。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可靠的。而如今的中國,卻對外國公司有太多天真的幻想。再看看美國:美國獨立以后,很長時間都實行“關門主義”,而不是開放。在“關門主義”的同時,美國還發展出了“門羅主義”,也就是說,不光美國市場是我自己的,連整個美洲都是我美國的,歐洲國家、歐洲公司不要進來。今天的中國,是不是該學一學美國?但是,學不成了——
第四,美國在關起門來、保護自己的市場、獲得快速發展后,如今,它的所做作為與它當年猛烈批判的英國幾乎一模一樣。在上面那份傳單中,如果把“東印度公司”這個名字換成當今的美國公司,例如“寶潔”、“孟山都”、“微軟”等等,幾乎可以適用于今天的中國,無需修改多少字眼。也許,有人會說,在當今美國公司背后沒有當年美國人指責的“陰險、掠奪、殺戮……”的專制君主,但是,我想在這里引用一段美國總統林肯在南北戰爭之后說的一段話:
“我認為,不久的將來另一場危機又要到來,這場危機將讓我身心疲憊,并使我為國家的安危而寢食不安。戰爭的結果是,公司將在社會中居于統治地位,而一個高度腐敗的時代將隨之到來。在這個國家,金錢的權力將致力于不斷通過損害公眾利益而擴張,直到國家的財富被集中在少數幾個人手中……。我對國家安全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擔心,甚至超過了在戰爭時期的憂慮。愿上帝保佑,不要讓我的懷疑成為現實。”
此后不久,另一位美國總統亞當斯的后代亨利-亞當斯寫到:“……在不知不覺中建立了一個難以抵擋的腐敗體制后,公司最終得以支配政府的那一天馬上就要到來了。在美國社會中,沒有哪個權威可以有效地抵擋,……也沒有東西可以把這種威脅限制在美國一國之內。公司本質上就是一種對當前制度的腐敗,而這種威脅將迅速傳遍全世界。”
我們不得不說,上面兩位美國精英的擔憂,如今已經成為了現實。美國當初為了抵抗英國的東印度公司,不惜投入獨立戰爭。然而,在美國建國之后,在美國自己的公司壯大之后,美國大公司如今的所作所為,正是當年東印度公司的翻版。所以,我們就能理解,為何林肯被暗殺,因為他想阻止這一趨勢;所以我們就能理解,為何當今美國流行“小政府”的觀念,因為大公司要擺脫政府的控制;所以我們就能理解,為何世界500強大多都是美國公司,很多美國公司一家的實力,超過了一個國家;……因為,美國已經成為被巨型公司嚴密控制的社會,世界也成為被這些巨型公司控制的對象。當今世界,是公司帝國的世界。借用林肯總統的話說:上帝并沒有保佑美國,也沒有保佑世界,它已經是現實。借用亞當斯的話說:公司造成的腐敗已經傳遍全世界。向美國學習應該以我為主地挑著學,學那些對我們更有用的東西,而不是美國讓學什么我們就學什么。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