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基督城地震
——兼答親友們慰問和疑問
賀俊文
新西蘭基督城(CHRISTCHERCH)4日發生里氏7.1級強烈地震,先后有美國、北京、西安、延安、楊凌、渭南等地幾十位親友來信慰問。其中北京南云瑞老友來信說:“新西蘭大地震,沒有一例傷亡,實在是奇跡。看來人本主義、人道主義,人家資產階級還是有一套的。”
讀過朋友們的來信,我卻感到,遇到大地震傷亡很少,對于新西蘭人來說,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我采寫《新西蘭游記》的過程中,親自體會,親自感受到,新西蘭地震很多,對地震早有準備,就是大震,也不會有很大的傷亡。主要因為新西蘭政府平時非常重視預防地震設施建設和對群眾進行防震知識教育。
首先,我說說新西蘭地震發生的情況。在奧克蘭,有許多過去發生過死火山的遺跡。像伊甸山、一樹山、MT REDEN等火山遺跡有七八十處之多。羅托羅瓦,更能看到隨時都在噴射的活火山。你走近那里,就會感到一股強烈硫磺氣味,那池子里冒出“咕嘟”“咕嘟”的水泡。旁邊寫著,水的溫度都在100度以上,摸不得。那里還有活火山噴泉。噴射時,最高長達30米,形成是一處游人必看的風景。我在“唐格里羅國家山岳公園游記”一文里寫道:此山自古以來是毛利人尊崇的圣地,又有火山活動造成的珍貴自然景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珍貴遺產名錄之一。我記得,當年采訪時,那火山造成的一半山坡,全被火山灰覆蓋。人們想上到山頂,必須步行爬坡。我那次游覽回來后,新西蘭報紙上報道:唐格里奧火山又爆發了一次。
由于新西蘭火山多而頻繁,所以歷屆新西蘭政府非常重視房屋建筑的防震效應。我游覽過新西蘭國會大廈地下室。導游介紹說,地下室中1995年經過翻修。翻修時在地下室安裝了基地防震立柱。地震時左右搖擺而不倒塌.像各不倒翁,立柱能承受7.5級地震。
我從新西蘭報紙上看到,新西蘭最高的建筑——天空塔(328米)就是遇到八級地震,只能搖動,也不會倒塌。
我們在新西蘭國家博物館里,親自到地震體驗室,自己打開開關,立時天搖地動,響聲連天。想站,站不穩;想動,身子不由自己,只好雙手緊緊握住欄桿,不敢挪動一步!霎時,地震過去,一切恢復正常。這就是我們經受4.3級地震的實際環境,也是令人難以忘懷的親身體驗。
新西蘭國家,就是這樣教育大人和孩子們,從小樹立防震意識。不光國家博物館有這種設備,其它地方也有這類防震教育設備。
前些年,新西蘭政府還免費發放防震救護用品。2008年,新西蘭政府給每戶郵寄一張領取救護物質通知單,憑通知單到指定地點去領。我就在紐林的一家商店領到過一大包救護物品,里邊有紅藥水、小剪刀、創可貼、藥棉、紗布等等。
新西蘭地廣人稀,綠地遍野。人口稀少,也是地震損失很少的原因之一。.基督城面積為 45,240 公頃, 人口約為 331, 400 人,。每平方公里平均不到9人。這也是傷亡少的原因之一。
前一時期,我從新華網上看到,新西蘭最大的瀑布——薩瑟蘭瀑布,最近才被發現,并被稱為世界十大瀑布之八。
薩瑟蘭瀑布由三級壯觀的瀑布組成,總落差為1904英尺(580米),是新西蘭最大的瀑布。三級瀑布從山體上的兩大峭壁傾瀉而下。它是以發現者唐納德·薩瑟蘭的名字命名的。薩瑟蘭在尋找去瓦卡提普湖的新路徑時發現了這一瀑布。(見:薩瑟蘭瀑布(世界十大瀑布之八)2010年6月3日星期四新華網)
瀑布應該是自古就有,要是在別的地方,早已成為旅游勝地。世界第八大瀑布最近才被發現,不能不說是新西蘭地廣人稀的結果。
又如我家,前后院子平均面積大約380平方米,房屋面積不到100平方米,是個平房,只我們兩口居住。就是地震七級,房屋倒塌,也不會死亡。不光我家這樣,我家周圍都是這樣;除了自家綠地之外,周圍還有許多公共綠地。人煙稀少,也是新西蘭地震死傷少的原因之一。
寫到這里,想到一位電視記者,專門來到新西蘭報道基督城(CHRISTCHURCH)地震。他卻把基督城說成是“可賴斯特徹奇。”我問周圍許多朋友,你可知道地震發生的地方“克萊斯特徹奇”在哪里?沒有一個人知道。后來,看了新西蘭當地報刊的報道才知道,原來是基督城。對于大城市的名稱,我覺得應該統一,以當地人們的習慣稱呼為準,不宜隨意亂翻譯。比如,北京只能是北京,不能翻譯成北平;西安不能翻譯成西京,更不能翻譯成豐京和鎬京。歷史時期不同,叫法就不一樣。應該以如今當地普遍的叫法為準。
從昨天(2010-9-11)的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西蘭版)看到:“地理是以歷史和時代以地理形態表現的個性符號和文化名片,聯合國第六屆地名標準化會議指出:‘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歷史意義,隨意改變地名將造成繼承文化和歷史傳統方面的損失。’”地理,有悠久的歷史積淀作為依托,具有歷史想象、民間的感情和民俗化的表征。不宜輕而易舉的將地名改變。
當然,我知道,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的“走遍全球”叢書《新西蘭》。就把基督城翻譯成:“可賴斯特徹奇”。基督城的名稱,是因為當年前往南島參加建設教堂的人士多是英國教會出身,因此把那個城市取名為基督城。我從“可賴斯特撤奇”的中文里邊左看右看,思前想后,怎么也看不出基督教、基督徒的意思。
通觀全書,“走遍全球叢書”《新西蘭》全書,我感覺到,該書的作者們根本沒有來過新西蘭。對新西蘭的情況不熟悉,這樣,才把基督城翻譯成“可賴斯特撤奇”。竊以為,“基督城”具有文化和歷史意義,改變翻譯成“可賴斯特撤奇”,不只是英語水平低的人聽不懂,而是丟掉了“基督城”固有的文化和歷史意義了。
順便說說,該書不光把基督城翻譯成沒有基督的意思,還把新西蘭著名的風景區“米佛峽灣”(Miford Soud)翻譯成“米爾福德桑德”。一點兒讀不出“峽灣”的意思。該書將南島著名的皇后(Queenstown)鎮翻譯成“昆斯敦”。既沒有皇后的意思,也沒有鎮的意思。因此,我把他們稱為“胡譯”。可就是胡譯的東西,卻被中國旅游出版社當作精品,大量出版發行。
順便說說,根據我手頭的資料,新西蘭大城市的排序是:最大的是奧克蘭市,第二是惠靈頓市,第三是基督城。
我愛新西蘭,我也愛《新西蘭紀游》。因為它能回答許多在新西蘭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刊登于2010年9月14日星期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