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資本主義發展的全過程(5)

工人農民 · 2010-09-16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資本主義發展的全過程(5)  

 —— 獻給要消滅資本主義的人們  

第四章 自由竟爭的資本主義時期    

    自從商品經濟轉化為資本主義經濟以后,第一,資本主義不僅在工業中占統治地位,而且在農業中占統治地位,由此決定了資本主義在整個社會生產中占統治地位。第二,在農業變成工業后,社會資本就不再分為工業資本和農業資本,而是統一為產業資本。第三,在農民變成工人后,雇傭工人就不再分為工業雇傭工人,農業雇傭工人,而是統一為產業雇傭工人,即產業無產階級。第四,自由竟爭時期的資本主義表現為繁榮與危機交替的跳躍式發展。在這種發展中,一方面資本不斷地積累,另一方面產業工人階級不斷地貧困。第五,生產這種畸形發展的根本原因是:資本家階級在生產中無償占有剩余價值,在流通中不費分文地實現剩余價值,并由此造就了瓜分剩余價值的社會寄生蟲階層。    

   馬克思的《資本論》揭露的是: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剩余價值的實現過程。剩余價值的瓜分過程。    

1、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    

1)剩余價值的生產    

   雇傭工人在資本家的監督下勞動。他的勞動分為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兩部分勞動合成一個工作日。必要勞動創造工資價值,償還了資本家的可變資本價值,因而是有償勞動。剩余勞動創造了剩余價值,工人除了工資分文未得,因此是無償勞動。資本家無償得到工人的剩余勞動創造的剩余價值,表現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    

   當工資已定時,必要勞動時間就已定,要增加剩余價值就要延長剩余勞動時間,因而就是要延長工作日。靠延長勞動時間剝削的剩余價值就是絕對剩余價值。在資本主義初期在技術程度不高的中小資本家的企業里,大多靠延長勞動時間剝削剩余價值。通過延長工作日不僅使人的勞動力由于被奪去了道德上和身體上正常發展和活動的條件而處于萎縮狀態,而且使勞動力本身未老先衰和死亡。資本主義靠縮短工人的壽命,在一定期限內延長工人的生產時間,是永遠丟不開的剝削手段。    

   延長工人勞動時間既受到自然的限制,又受到工人的激烈反抗。因此,把工作日限制在一定時間內就成了自然的事。當工作日已定時,要增加剩余勞動時間,必然要縮短必要勞動時間。這種靠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對增加剩余勞動時間,剝削的剩余價值就是相對剩余價值。    

   資本家是怎樣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呢?必要勞動時間是由工人的工資決定的。工資的價值是由可買到的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的。因此,要縮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就要減少工人的工資價值,要減少工人的工資價值,就要降低生活資料的價值。    

   資本家如何降低生活資料的價值呢?要降低生活資料的價值,就要提高生產生活資料部門的勞動生產力。勞動生產力提高了,同一勞動時間內生產的生活資料的數量增多了,包含在生活資料中的價值就降低了。生活資料的價值是由生產生活資料部門的不變資本即生產資料的價值加上可變資本價值和剩余價值構成的。在可變資本價值和剩余價值已定的情況下,要降低生活資料的價值,自然就要降低生產資料的價值。要降低生產資料的價值,就要提高生產資料部門的勞動生產力。這樣看來要降低生活資料的價值,不僅要提高生產生活資料部門的勞動生產力,也要提高生產生產資料部門的勞動生產力。一句話,就是要提高社會一切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力。    

   由此可見,只要社會一切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力提高了,生產資料的價值就降低了,生活資料的價值也就降低了。購買生活資料的工資價值也就降低了,由工資價值決定的必要勞動時間也就縮短了。相對來說,在工作日已定時,剩余勞動時間就增加了,創造的剩余價值也就增加了。    

   由此可知,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提高勞動生產力的目的,僅僅是為了降低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價值,僅僅是為了降低工人工資價值,僅僅是為了縮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從而增加工人的剩余勞動時間。最終目的是為了用文明的手段剝削工人的剩余價值。    

   由此可知,說什么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發展生產力會增加社會財富,會使工人階級共同富裕起來,這種看法不是無知,就是騙子。提高勞動生產力來使商品便宜,并通過商品便宜來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資本主義的內在沖動和經常的趨勢。    

   提高勞動生產力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充分利用協作、分工和工場手工業、機器工業以及一切先進的科學技術。    

   協作勞動是一種集體勞動,協作勞動產生的集體力,即社會勞動生產力,表現為資本的生產力。因此協作勞動表現為資本通過提高勞動過程的生產力來更有利地剝削勞動的一種方法。正如協作發揮的勞動的社會生產力表現為資本的生產力一樣,協作本身表現為同單個的獨立勞動者和小業主的生產過程相對立的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特有形式。因此,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表現為勞動過程轉化為社會過程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勞動過程的這種社會形式表現為資本通過提高勞動過程的生產力,來更有利地剝削勞動過程的一種方法。在工場手工業中也和在簡單協作中一樣,執行職能的勞動體是資本的存在形式。由許多單個的局部工人組成的社會生產機構是屬于資本家的。因此,由各種勞動的結合所產生的生產力,也就表現為資本的生產力。工場手工業分工不僅只是為資本家,而不是為工人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而且靠使各個工人畸形化來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它產生了資本統治勞動的新條件。因此,一方面,它表現為社會經濟形成過程中的歷史進步和必要的發展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精確的剝削手段。    

   由協作和分工產生的生產力,不費資本分文,這是社會勞動的自然力。用于生產過程的自然力如蒸汽、水等也不費分文。要利用水的動力就要有水車,要利用蒸汽力就要有蒸汽機。利用自然力是如此,利用科學也是如此。電流作用范圍內的磁針偏離規律,或電流繞鐵通過而使鐵磁化的規律一經發現,就不費分文了。但是要在電報等方面利用這些規律,就需要有極昂貴的和復雜的設備。因此,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并入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一點是一目了然的。但是,生產力的這種提高并不是靠在另一個地方增加勞動耗費換來的,這一點并不是一目了然的。機器比工具堅固壽命長,使用和磨損之間的差別比工具大的多。如果我們不算機器和工具每天的平均損耗和機器、煤炭等輔助材料的消費加到產品上去的那部分價值。那么機器的作用是不需代價的。同未經人類加工就已存在的自然力完全一樣,機器的生產作用范圍越是比工具大,它的無償服務的范圍也就越是比工具大。只是在大工業中,人才學會讓自己過去的、已經物化的勞動產品大規模地、象自然力那樣無償地發生作用。    

   機器生產對工人的直接影響表現為,機器使肌肉力成為多余的東西,成了一種使用沒有肌肉力或身體發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較靈活的工人的手段。如果說機器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即縮短生產商品的必要勞動時間的最有力的手段,那么它作為資本的承擔者,首先在它直接占領的工業中成了把工作日延長到超過一切自然界限的最有力的手段。一方面,它創造了新條件,使資本能夠任意發展自己這種一貫傾向,另一方面,它創造了新的動機,使資本增強了對別人勞動的貪欲。    

2)剩余價值資本化     

    在資本的直接生產過程中,工人通過延長勞動時間為資本家創造了絕對剩余價值,通過提高勞動生產力為資本家創造了相對剩余價值。這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特征。在這種生產方式下,資本家支付給工人的工資無論怎樣低如每天10元,無論怎樣高如每天1000元,都絲毫不會改變剩余價值的這樣一種性質:它是資本家不費分文無償占有的靠剝削得來的一種收入。資本家把這個收入是完全用于個人消費即用以簡單再生產,還是用以擴大再生產,都是把剩余價值當作資本使用,或者說把剩余價值再轉化為資本。這個過程就是資本的積累。由此可見,積累或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是直接生產過程的一個要素。    

   在簡單再生產條件下,首先看一下可變資本。生產過程是以購買一定時間的勞動為開端的。在這個過程中,工人既生產了剩余價值,也生產了付給自己報酬的基金即可變資本。可變資本是在它以工資形式流回到工人手里之前生產的,只有當它不斷地再生產這種基金時,他才被雇傭。因此,可變資本不過是勞動者為維持和再生產自己所必須的生活資料基金或勞動基金的一種特殊的歷史表現形式。資本家的可變資本以貨幣工資支付給工人,這些貨幣不過是勞動產品的轉化形式。在生產過程中,當工人把一部分生產資料轉化為產品的時候,他以前的一部分產品就再轉化為貨幣。工人今天的勞動或下半年的勞動是用他上星期的勞動或上半年的勞動來支付的。這個事實證明,資本家把工人自己的物化勞動予付給工人。資本家在開業的時候,可能使用屬于自己勞動所得的收入作為私人基金,用以購買勞動力。但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單純連續或簡單再生產,資本家的可變資本就失去了從私人基金中予付的價值的性質,而變成用工人自己生產的勞動基金作為可變資本。    

   可變資本是這樣,不變資本也是這樣。這里承認資本家予付的原始資本是自己勞動所得,或從父輩手里繼承下來的。例如1000元是勞動所得,投入生產后,每年由工人創造200元剩余價值。這些剩余價值在簡單生產條件下,全部用于個人消費。那么很清楚,同一過程重復五年之后,資本家所消費的剩余價值量=5X200,也就是說等于原予付資本價值1000元。這樣,予付資本價值除以每年所消費的剩余價值,就可以求出,經過若干年后原予付資本價值就會被資本家消費掉,因而消失了。資本家認為,他雖然消費的是別人無償的剩余價值,但他卻保存了原資本價值,這種看法,絕對不能改變以下事實:經過若干年以后,資本家占有的資本價值就等于他在這若干年不付等價物而占有的剩余價值,而他所消費的價值額就等于原有資本價值。資本家還認為可能他手中握有一筆數量沒有改變的資本,而且其中一部分如廠房、機器等,在他開始經營的時候就已存在。但是這里問題在于資本的價值,而不在于資本的物質組成部分。如果某人借了等于自己全部財產的價值的債務而把全部財產耗盡,那么他的全部財產正好只代表他的全部債務。同樣,如果資本家把自己予付資本的等價物消費掉,那么,這些資本可能還是以廠房、機器存在,但是它們的價值不過只代表他無償占有的剩余價值總額。他的原有資本的任何一個價值原子都不存在了。    

   因此,撇開一切積累不說,生產過程的單純連續或簡單再生產經過一個或長或短的時期以后,必然會使任何資本都能轉化為資本化的剩余價值。即使資本在進入生產過程時是資本家本人勞動掙得的財產,它遲早也要成為不付等價物而被占有的價值,成為別人無酬勞動的貨幣形式或其他形式的化身。    

   在擴大再生產的條件下,資本家不是把剩余價值完全用于個人消費而是把一部分積累起來,到一定程度,就作為追加資本使用。在簡單再生產時,原予付資本通過若干時期后完全消失。從這時起,資本家的予付資本就是剩余價值的結晶,再加上追加的資本化的剩余價值,就成了擴大再生產的起點。這里,我們就得出了一個無可辯駁的真理:單個資本家的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整個資本家階級的全部資本,都是工人階級無償創造的剩余價值構成的。在此基礎上無論進行的是簡單再生產或擴大再生產,一切資本家都是用工人階級無償創造的剩余價值,剝削工人,讓工人創造新的剩余價值。由此可見,現有的資本和不斷再創造的資本,即亞.斯密所說的國民財富,完全是由工人的無償剩余勞動創造出來的。    

   當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以后,我們就會理解: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工人本身不斷地把客觀財富當作資本,當作同他相異化的,統治他和剝削他的權力來生產,而資本家同樣不斷地把勞動力當作主觀的,同它本身物化的和實現的資料相分離的、抽象的、只存在于工人身體中的財富源泉來生產,一句話,就是把工人當作雇傭工人來生產。工人的這種不斷再生產和永久化是資本主義生產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在本身的進行中,再生產出勞動力和勞動條件的分離。這樣,它就再生產出剝削工人的條件,并使之永久化。它不斷迫使工人為了生活而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同時不斷使資本家能夠為了發財致富而購買勞動力。可見,資本主義生產不僅是生產商品,不僅生產剩余價值,而且還生產和再生產資本關系。一方面是資本家,另一方面是雇傭工人。    

   當剩余價值在轉化為資本后,我們還會理解:在資本主義生產中,資本家總是要購買勞動力,工人總是要出賣勞動力,甚至可以假定這種交易是按勞動力實際價值進行的。這種交易是符合商品交換規律的。這種表現為最初行為的等價物交換,已經變得僅僅是表面上的交換。因為第一,用來交換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本身只是不付等價物而占有別人的勞動產品的一部分;第二,這部分資本不僅必須由它的生產者即工人來補償,而且在補償時還要加上新的剩余價值。這樣以來,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交換關系,僅僅成為屬于流通過程的一種表面現象,成為一種與內容本身無關的并只能使它神秘化的形式。勞動力的不斷買賣是形式,其內容則是,資本家用它總是不付等價物而占有別人的已經物化的勞動的一部分,來不斷再換取更大量的別人的活勞動。最初所有權似乎是以自己勞動為基礎,至少我們應該承認這一點。現在所有權對于資本家來說,表現為占有別人無酬勞動或產品的權利。而對于工人來說,則表現為不能占有自己的產品。所有權和勞動的分離,成了似乎是一個以它們的同一性為出發點的規律的必然結果。由此可見,商品生產按自己本身內在的規律越是發展成為資本主義生產,商品生產的所有權規律也就越是轉變為資本主義的占有規律。    

3)剩余價值資本化對工人階級的影響    

    資本的構成,一方面從價值方面看,是由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比率構成的,這種構成叫資本價值構成。另一方面從物質方面看是由所使用的生產資料量和所使用的勞動力的量的比率構成的,這種構成叫資本的技術構成。我們把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并且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資本的有機構成。我們所說的資本構成,就指的是資本有機構成。    

   因為資本每年都生產出剩余價值,其中一部分每年都并入原資本,因為這種增殖額本身隨著已經執行職能的資本的規模的擴大每年都在增長。因為在特殊的致富欲的刺激下,例如,在由于新發展起來的社會需求而開辟了新的市場,新的投資領域等的情況下,只要改變剩余價值分為資本和收入的比例,剩余價值向資本的轉化--積累的規模就能突然擴大,所以資本的積累的需要,能超過勞動力或工人人數的增加,對于工人的需求,能夠超過工人的供給,這樣以來,工資就會提高。簡單再生產不斷地再生產出資本關系本身,同樣,規模擴大的再生產或積累再生產出規模擴大的資本關系:一極是更多或更大的資本家,另一極是更多的雇傭工人。因此,資本的積累就是無產階級的增加。    

   在工人自己所生產的日益增加的并且越來越多地轉化為追加的資本的剩余產品中,會有較大的份額以支付的手段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中,使他們能夠擴大自己的享受范圍,有較多的衣服、家具等消費基金,并積蓄一小筆貨幣準備金。但是吃的好一些,穿得漂亮點,待遇高一些特有的財產多一些,不會消除奴隸的從屬關系和對他們的剝削,同樣也不會消除雇傭工人的從屬關系和對他們的剝削。由于資本積累而提高勞動價格實際上不過表明,雇傭工人為自己鑄造的金鎖鏈已經夠長夠重,容許把它略微放松一點。    

   但是勞動價格的提高會被限制在這樣的界限內,這個界限不僅使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不受侵犯,而且還要保證資本主義制度的規模擴大的再生產。可見,被神秘化為一種自然規律的資本主義積累規律實際上不過表示:資本主義積累的本性,決不允許勞動剝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勞動價格的任何提高有可能嚴重地危及資本關系的不斷再生產和它的規模不斷擴大的再生產了。在一種不是物質財富為工人的發展需要而存在,相反是工人為現有價值的增殖需要而存在的生產方式下,事情也不可能是別的樣子。正象人在宗教中受他自己頭腦的產物的支配一樣,人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受他自己雙手的產物支配。    

   在資本主義積累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這樣一個時刻,那時社會勞動生產率的發展成為積累的強有力的杠桿。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水平表現為一個工人在一定時間內,以同樣的勞動力強度使之轉化為產品的生產資料的相對量。工人用來進行勞動的生產資料的量,隨著工人的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而增長。在這里,這些生產資料起著雙重的作用。一些生產資料的增長是勞動生產率增長的結果,另一些生產資料的增長是勞動生產力增長的條件。不管是條件還是結果,只要生產資料的量比并入生產資料的勞動力相對增長,這就表示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因而,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表現為勞動的量比它所推動的生產資料的量的相對減少,或者說表現為勞動過程的主觀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觀因素的量相對減少。資本技術構成的這一變化,又反映在資本價值的構成上,即資本價值的不變資本部分靠減少它的可變資本組成部分而增加。資本的不變部分比可變部分日益相對增長的這一規律,在每一步上都由商品價格的比較分析所證實。    

   就單個資本來說,每一單個資本,都是生產資料或大或小的積累,并且相應地指揮著一支或大或小的勞動軍。社會資本的增長是通過許多單個資本的增長來實現的。假定其他一切條件不變,各單個資本,從而生產資料的積聚,會按照它們各自在社會總資本中所占的份額的比例而增長。同時,從原資本上會分出枝杈來,作為新的獨立的資本來執行職能。這樣積累和伴隨積累的積聚不僅分散在許多點上,而且,執行職能的資本的增長還受到新資本的形成和舊資本的分裂的阻礙。因此,積累一方面表現為生產資料對勞動力的支配權的不斷增長的積聚,另一方面,表現為許多單個資本的互相排斥。這種積聚和排斥,又遇到各部分間的互相吸引的反作用。這種反作用造成了資本家剝奪資本家,許多小資本家變成少數大資本家。這就是資本的集中。隨著資本主義生產和積累的發展,競爭和信用--集中的兩個最強有力的杠桿,也以同樣程度發展起來。    

   集中補充了積累的作用,使工業資本家能夠擴大自己的經營規模。不論經營規模的擴大是積累的結果還是集中的結果,不論集中是通過強制的道路進行吞并,還是通過建立股份公司這一比較平滑的辦法把許多已經形成的或正在形成的資本融合起來,經濟作用總是一樣的。    

   

   就社會總資本來說,時而它的積累運動引起周期的變化,時而這個運動的各個因素同時分布在各個不同生產部門。在某些部門,由于單純的積聚資本的構成發生變化,而資本的絕對量沒有增長;在有些部門,資本的絕對增長同它的可變資本部分或它所吸收的勞動力的絕對減少結合在一起;在另一些部門,資本時而在一定的技術基礎上持續增長,并按它增長的比例吸引追加的勞動力,時而有機構成發生變化,資本的可變組成部分在縮小;在一切部門中,資本可變部分的增長,從而就業工人人數的增長,總是同過剩人口的激烈波動,同過剩人口的暫時產生結合在一起。隨著已經執行職能的社會資本量的增長及其增長程度的提高,隨著生產規模和使用的工人人數的擴大,隨著他們勞動的生產力的發展,隨著財富的一切源流的更加廣闊和更加充足,資本對工人的更大吸引力和更大的排斥力互相結合的規模不斷擴大,資本的有機構成和資本技術形式的變化速度不斷加快,那些時而同時地時而交替地被卷入這些變化的生產部門的范圍不斷增大。因此,工人人口本身在生產出資本積累的同時,也以日益擴大的規模生產出使他們自身成為相對過剩人口的手段,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規律。    

   隨著積累的增進而膨脹起來的并且可以轉化為追加的資本的大量社會財富,瘋狂地涌入那些市場突然擴大的舊生產部門,或涌入那些由舊生產部門的發展而引起的新興生產部門。在所有這些場合都必須有大批的人可以突然地被投到決定性的地方去,而又不致影響其他部門的生產規模。這些人就由過剩人口來提供。現代工業特有的生產過程,由中等活躍,生產高度繁榮,危機和停滯這幾個時期構成的,穿插著較小波動的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就是建立在產業后備軍或過剩人口的不斷形成,或多或少地被吸收,然后再形成這樣的基礎之上的。而工業周期的階段變換又補充新的過剩人口,并且成為過剩人口再生產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    

   如果說,生產資料在擴大自己的規模和作用的同時,在越來越小的程度上成為工人的就業手段,那么,這種情況本身又會由于下述事實而有所變化:勞動生產力越是增長,資本造成的勞動供給比資本對工人的需求越是增長得快。工人階級中就業部分的過度勞動,擴大了它的后備軍的隊伍,而后者通過競爭加在就業工人身上的增大的壓力,又反過來迫使就業工人不得不從事過度勞動和聽從資本擺布。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從事過度勞動迫使它的另一部分無事可做,反過來,它的一部分無事可做迫使它的另一部分從事過度勞動,這成了各個資本家致富的手段,同時又按照與社會積累的增進相適應的規模加速了產業后備軍的生產。    

   社會財富即執行職能的資本越大,它的增長的規模和能力越大,從而無產階級的絕對數量和他們的勞動生產力越大,產業后備軍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勞動力同資本的膨脹力一樣,是由同一原因發展起來的。因此產業后備軍的相對量和財富的力量一同增長。但是同現役勞動軍相比,這種后備軍越大,常備的過剩人口也就越多,他們的貧困同他們所受的勞動折磨成正比。最后,工人階級中貧困階層和產業后備軍越大,官方認為需要救濟的貧民也就越多。這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的絕對的一般的規律。這一規律制約著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貧困積累。因此,在剩余價值向資本的不斷的轉化過程中,在一極是財富的積累,同時在另一極即在把自己的產品作為資本來生產的階級方面,是貧困、勞動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和道德墮落的積累。    

4)在資本主義生產占統治地位的社會里,獨立生產者的性質    

  在資本主義生產占統治地位的社會里,那些不使用別人勞動,因而也不以資本家資格從事生產的獨立手工業者或農民會是怎樣的呢?他們是商品生產者。手工業者按照定貨方法提供商品,農民則按他所有的資金來提供商品。他們是以商品售賣者的資格出現,不是以勞動力售賣者的資格出現。所以這種關系與資本和勞動的交換無關。他們的生產不屬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一方面有一種發展方向,整個商品界,整個物質財富生產領域都已經在形式上或實際上從屬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這樣看來,一切在商品生產上就業的勞動者就都是工資雇傭勞動者,生產資料則在這一切這些部門都當作資本和他們相對立。他們的勞動會實現在商品中即物質財富中,這一點就可以用來表示生產勞動者即生產資本的勞動者的特怔。另一方面,生產資料的獨立的社會性質--它表示著一種確定的生產關系--已經這樣和這種生產資料作為生產資料的物質存在結合在一起,并且,在資產階級社會的思想方法中,已經這樣和這種生產資料作為生產資料的物質存在不可分離。因此,盡管獨立手工業者和農民的生產資料不是資本,和這些生產資料相對而言,他們也不是工資雇傭勞動者,不過他們的賺錢過程中,這些生產資料還是會被當作資本來看,他自己也會這樣割裂開來,以致他當作資本家竟然把自己當作雇傭勞動者來雇傭。他以資本家的資格付給自己工資,并由自己的資本提取利潤。那就是,他把自己當作工資雇傭勞動者剝削自己,并在剩余價值的形式上把勞動應付給資本家的貢物付給自己。    

   實在說,這種表現形式盡管最初一看好象不合理,但在這個程度內仍然是正確的:即在所說的場合,生產者確實創造他自己的剩余價值,或者說,這全部產品只有他自己的勞動在其中物化。在他看來,他所以能夠把他自己的勞動的全部產品占為己有,是由于他對生產資料擁有所有權,所以他能夠支配他自己的剩余勞動,所以他能夠當作自己的資本家,而把自己當作工資雇傭勞動者來發生關系。    

   根本的問題在于,生產資料和勞動的分離。這種分離在資本主義社會內表現為一種正常的關系。所以在這種分離事實上沒有發生的地方,也假定有這種分離,在剛才所說的范圍內,這個假定是正確的。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內,結合表現為一種偶然現象,分離則表現為正常的現象,因而,甚至在不同功能在一個人身上結合的時候,分離也當作關系堅持下來。在這個社會內,這個事實非常明顯地表現出來:資本家本來只是資本的一種功能,勞動者只是勞動力的一種功能。然后還有這個規律:經濟的發展會把功能分配在不同的人身上。用自有生產資料從事生產的勞動者,不是逐漸地轉化為也剝削他人勞動的小資本家,就是失去生產資料轉化成一個工資雇傭勞動者。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內,這本來就是大勢所趨。    

2、剩余價值的實現過程    

   剩余價值在轉化為資本以后,一切資本家的資本都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因此剩余價值的實現就表現為資本的流通。    

1)資本的循環過程    

   資本家為了實現剩余價值,把資本價值投入流通必須經過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資本家作為買者出現在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他的貨幣轉化為商品,或者說完成G-w這個流通行為。在這個階段里,只是因為資本家購買了生產剩余價值的條件,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只是因為勞動力這個商品不僅有生產價值的功能,而且有生產剩余價值的功能。所以這里的貨幣只是資本價值的貨幣形態或貨幣資本。    

   第二階段,資本家用購買的商品從事生產消費。他作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者進行活動,他的資本完成生產過程。在這個階段里,只是因為在生產過程中,他消費自己的商品(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使它們轉化成一個具有更高價值的產品量。只是因為勞動力的剩余勞動使產品價值超過產品形成要素的價值而形成的余額,產生了資本的果實,這個果實就是無償得到的剩余價值。因此產品不只是商品,而且是孕育著剩余價值的商品。所以這里的生產只是資本價值的生產形態,或生產資本。    

   第三階段,資本家作為賣者回到市場,他的商品轉化為貨幣,或者說完成W-G這個流通行為。在這個階段里,只是因為他的商品不僅包含有價值,而且包含有剩余價值。只是因為他出售的商品不僅實現了成本價格,而且也實現了剩余價值。所以這里的商品只是資本價值的商品形態,或商品資本。    

   由此可見,資本家實現剩余價值的過程就是資本的流通過程,就是資本價值相繼以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來表現自己的循環過程。    

   資本價值的三種形態的內部聯系是:    

   在第一階段,資本價值通過G-w這個流通行為,從貨幣形態轉化為生產形態,或者說,從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這里進行的是等價值轉化;在第二階段,資本價值通過生產行為,從生產形態轉化為商品形態,或者說從生產資本轉化為商品資本。這里進行的是不等價值轉化,商品資本比生產資本多了一個剩余價值;在第三階段,資本價值通過W-G這個流通行為,從商品形態轉化為貨幣形態,或者說,從商品資本轉化為貨幣資本。這里進行的是等價值轉化。但是這里的從流通中取出的貨幣,比資本家在第一階段投入流通的貨幣,多出了一個和剩余價值相等的貨幣額。多出的貨幣額就是資本家的予付價值的增殖額,是“比原先數量更多的貨幣”。    

   在這個內部聯系中,我們可以看出,在資本家發財致富的過程中,在賺錢的過程中,在價值增殖的過程中,在剩余價值的實現中,資本價值是運動的主體,是運動的內容,是運動的目的,是運動的實質,而它的貨幣形態、生產形態、商品形態不過是運動的枝葉,運動的形式,運動的手段,運動的結果。    

   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亞.斯密,李嘉圖,一切資本家,一切為資本主義辯護的人們,之所以會把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看作簡單商品經濟。第一,他們不理解,資本就是價值,資本的運動就是資本價值的運動。資本價值是看不見摸不著,只有通過揭露才可認識的抽象的概念但它確確實實存在于貨幣,商品,生產中。因此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貨幣,商品,生產的運動只是,僅僅是資本價值的運動。因此,拋開了資本價值,自然就會把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看作簡單商品經濟。    

   第二,他們不理解,貨幣資本在流通中僅僅執行貨幣職能,生產資本僅僅執行生產職能,商品資本在流通中僅僅執行商品職能。這些職能和簡單商品經濟中的職能是一樣的,但這種一樣只是形式上的一樣,其內容則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是本質上不一樣的。因此,只看見現象看不到本質,只看見形式看不見內容,自然就會把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看作簡單商品經濟。    

   第三,他們不理解,資本家要賺錢,在流通中必須從貨幣資本開始,順次經過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才能賺到錢。也就是說必須有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的內在的本質聯系,才能實現剩余價值,才能達到發財致富的目的。因此丟開了這些本質聯系,自然就會把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看作簡單商品經濟。斯大林就是這方面的代表。    

   在資本的流通中,資本表現為一個價值,它經過一系列互相聯系的,互為條件的轉化,經過一系列的形態變化,而這些形態變化也就形成總過程的一系列階段。在這些階段中,兩個屬于流通領域,一個屬于生產領域。在每個這樣的階段中,資本價值都處在和不同的特殊職能相適應的不同形態上,在這個運動中,予付的價值不僅保存了,而且增長了,它的量增加了。最后在終結階段,它回到總過程開始時它原有的形式。因此這個過程是循環過程。    

   資本價值在它的流通階段所采取的兩種形式是貨幣資本的形式和商品資本的形式;它屬于生產階段的形式是生產資本的形式。在總循環過程中采取時而又拋棄這些形式,并在每一個形式中執行相應職能的資本,就是產業資本。這里所說的產業包括任何按資本主義方式經營的生產部門。因此在這里,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它們只是指產業資本的特殊的職能形式,產業資本是依次采取所有這三種形式。    

   這三種形式在流通中分別形成了三種循環:貨幣資本的循環,生產資本的循環,商品資本的循環。如果從總的過程看,過程的所有前提都表現為過程的結果,表現為過程本身的前提。每一個因素都表現為出發點、經過點和復歸點。總過程表現為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生產過程成為流通過程的媒介,流通過程成為生產過程的媒介。所有這三個循環都有一個共同點:價值增殖是決定的目的,是動機。任何一個單個產業資本都是同時處在所有這三種循環中。這三種循環,三種資本形態的這些再生產形式,是連續并列進行的。總循環是它的三個形式的現實的統一。    

   因此,產業資本的連續進行的現實循環,不僅是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的統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個循環的統一。但是,它之所以能成為這種統一只是由于資本的每個不同部分能夠依次經過相繼進行的各個循環階段,從一個階段轉到另一個階段,從一種職能形式轉到另一種職能形式,因而只是由于產業資本作為這些部分的整體同時處在各個不同的階段和職能中,從而同時經過所有這三個循環。在這里,每一部分的相繼進行,是由各部分的并列存在即資本的分割所決定的。    

   資本循環的順利進行是資本主義連續生產的保證。但是資本的循環卻受到以下限制:    

   第一,資本的循環只有不停頓地從一個階段轉入另一個階段,才能正常進行。如果資本在G-w階段停頓下來,貨幣資本就會凝結為儲藏貨幣,如果資本在生產階段停頓下來,一方面生產資料就會擱置不起作用,另一方面,勞動力就會處于失業狀態;如果資本在W-G階段停頓下來,賣不出去而堆積起來的商品就會把流通的流阻塞。    

   第二,循環本身當然又要求資本在各個循環階段中,在一定時間內固定下來。在每一個階段中,產業資本都限制在一定的形式上: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產業資本只在完成一種和它的當前形式相適應的職能后,才取得可以進入一個新的轉化階段的形式。    

   第三,資本家投入流通的價值=C+V,而他從流通中取回的價值=C+V+M。這是因為他以商品形式投入流通的價值大于他以商品形式從流通中取出的價值。既然他只是作為資本的人格化,只是作為產業資本家執行職能,他對商品價值的供給,總是大于他對商品價值的需求,資本家的供給和需求的差額越大,就是說,他所供給的商品價值越是超過他所需求的商品價值,資本家的資本增殖率就越大。他的目的不在于使二者相抵,而在于使他的供給超過他的需求。就單個資本家來說是如此,就資本家階級來說也是如此。    

2)資本的周轉過程     

   資本的循環,不是當作孤立的行為,而是當作周期性的過程時,叫做資本的周轉。這種周轉的持續時間,由資本的生產時間和資本的流通時間之和確定。這個時間形成資本的周轉時間。因此,資本的周轉時間包含著資本價值從一個循環周期到下一個循環周期的間隔時間。包含著資本生活過程的的周期性,或者說,包含著同一資本價值的增殖過程或生產過程更新、重復的時間。對資本家來說,他的資本的周轉時間就是他必須予付他的資本,以便它增殖并回到它原來的形式的時間。因此,資本家為了賺錢予付一定量貨幣使它增殖,并回到貨幣形式所經歷的時間就是周轉時間。    

   為了說明周轉對生產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影響,必須由流通過程劃分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區別。勞動資料在執行職能時,在損耗時,把一部分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另一部分則仍固定在勞動資料中,也就是仍舊固定在生產過程中。固定在勞動資料上的這部分資本取得了固定資本的形式。在生產過程中,予付資本的其他一切物質組成部分則與此相反,形成流動資本。它們在所參加的每一個勞動過程中被全部消耗掉。因此,對每一個新的勞動過程來說,必須全部用同一種新的物品來代替。在它們執行職能時,資本價值沒有任何部分固定在它們的舊的使用形式即實物形式上。    

   固定資本的獨特流通引起獨特的周轉。固定資本因損耗而在實物形式上喪失的那部分價值,作為產品的一部分價值來流通,它由貨幣形式再轉化為使用形式是和商品再轉化為商品的其他生產要素分別進行的。是由它本身的再生產期間決定的。在這個再生產時間到來之前,它的價值先以貨幣準備金的形式逐漸積累起來。    

   由輔助材料和原料構成的那部分不變資本價值,它的周轉不象固定資本的周轉那樣被中斷,而是不斷地通過它的各種形式的全部循環。因此,生產資本的這些要素不斷地在實物形式上更新。    

   予付在勞動力上的那部分生產資本的價值,完全轉移到產品中去(撇開剩余價值不說)同產品一起經過流通領域的兩個形態變化。并通過這種不斷的更新不斷并入生產過程。因此,流動可變資本與流動不變資本的周期性形式是相同的。    

   予付資本的總周轉,是它的不同組成部分的平均周轉。因此,必須把固定資本不同部分的特殊周轉化為周轉的同種形式,使它們只有量的差別,即周轉時間的差別。我們把它的全部要素固定在貨幣形式上,這樣,回到貨幣形式就是周轉的終結。我們總是把價值看作以貨幣予付的,甚至在價值的這種貨幣形式只是以計算貨幣出現的連續生產過程中也是如此。這樣我們就可以算出平均數。    

   即使予付資本的極大部分,是由再生產時間從而周轉時間包含一個持續多年的周轉的固定資本組成,但由于流動資本在一年內反復周轉,一年內周轉的資本價值還是能夠大于予付資本的總價值。    

   因此,予付資本的價值周轉是和它的實際再生產時間或者說和它的各種組成部分的現實周轉時間相分離的。假定一個4000元的資本每年周轉5次,這樣周轉的資本是5*4000=20000元。但每次周轉的終結時回來被重新予付的是原來予付的4000元資本。它的量不會因為它重新執行職能的周轉期間的數目而改變。(撇開剩余價值不說)因此,予付資本價值必須完成一個包含多次周轉的周期,而這個周期是由使用的固定資本的壽命決定的,從而是由它的再生產時間或周轉時間決定的。    

   

3)剩余價值的流通過程    

   我們知道,即使一年內生產的剩余價值量相等,周轉期間的差別也會引起年剩余價值率的差別。但是剩余價值的資本化,積累,必然又會引起差別。而且只要剩余價值率不變,一年內生產的剩余價值量也必然會有差別。一旦信用發展,原予付資本和資本化的剩余價值的關系就更為復雜。    

   生產規模的擴大,可以小部分地進行,但很清楚,除了實際的積累或剩余價值向資本的轉化(以及與此相適應的規模擴大的再生產)以外,還進行著貨幣積累,即把一部分剩余價值作為潛在的貨幣資本積累起來。這部分貨幣資本只有達到一定數量后,才會作為追加的能動的資本執行職能。隨信用的發展,資本家還不能在自己的企業里使用的貨幣資本,會被別人使用,而他從別人那里得到利息,在別人手里起資本的作用。首先,當再生產按原規模進行時,一年中生產的和實現的剩余價值都由資本家消費掉。這樣一部分剩余價值也必須經常以貨幣形式存在,而不是以商品形式存在,否則資本家就不能為了消費而由貨幣轉化為消費品。現在的問題是,商品資本在它再轉化為生產資料和它所包含的剩余價值被消耗以前,必須轉化為貨幣,這個貨幣從何而來。    

   在貨幣資本500元轉化為生產資本后,這個生產資本會生產出600元商品價值。因此,處在流通中的不僅有一個原予付的貨幣資本相等的500元的商品價值,而且還有一個新產生的100元的剩余價值。這個追加的100元剩余價值已經以商品形式投入流通,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通過這個行為不會為這個追加的商品價值的流通提供任何追加的貨幣。    

   問題的答案是:當一個X*1000元的商品量要流通時,不論這個商品量的價值是否包含剩余價值,不論這個商品量是否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生產,這個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按商品流通所需要貨幣量的規律)決不會因此有所改變。可見這個問題本來就不存在。這里的問題是,一個國家的商品流通所必需的貨幣從何而來?    

   從資本主義生產的觀點看 ,的確存在著一個獨特的假象。這就是貨幣投入流通的起點在這里是資本家。如果他們只是不斷地投入500元,又怎么能在流通中取出600元呢?無中不能生有。資本家把貨幣投入流通,以便實現商品中包含的剩余價值,乍看起來是一種怪論。其實請注意,他們不是把它作為予付貨幣即作為資本投入流通的。他們只是把它作為個人消費品的購買手段花費的。因此,這不是他們予付的雖然他們是這種流通的起點。    

   假定有一個資本家現在開辦一個企業。在最初一年內他予付了貨幣資本比如是5000元,用以支付生產資料的費用4000元,工資費用是1000元。周轉期為一年。假定剩余價值率為100%,他占有的剩余價值就是1000元。不到年底1000元剩余價值拿不回來,但他要生活,假定他的消費額是1000元。在第一年他必須自己掏腰包,他把這1000元化掉,把它作為他所消費的生活資料的等價物來支付。他從流通中取回商品,他耗費這些商品。他用來支付這些商品的貨幣,作為流通貨幣的要素而存在。但在年終時,他把6000元商品價值投入流通,因此流回他手中的有予付貨幣資本5000元,和剩余價值1000元。這樣他投入流通的1000元又回到他手里。這個行為以后每年進行。但從第二年起,他所消費的1000元,就始終是他生產的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由此可見,是剩余價值轉化為貨幣的不是他自己作為資本家投入流通的貨幣,而是他作為消費者投入流通的貨幣,這些貨幣不是予付的,而是化掉的。他每年化掉這些貨幣,這些貨幣每年又流回到他手里。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它的基礎是雇傭勞動,工人的報酬是用貨幣支付的,并且實物報酬一般已轉化為貨幣報酬--只有在國內現有的貨幣量足以適應流通和由流通決定的貨幣儲藏(準備金等)的需要的地方,才能夠得到較大規模的、比較深入和充分的發展。這是歷史的前提,雖然我們不能把這一點理解為,必須先有充足的儲藏貨幣,然后才開始有資本主義生產,應當說,資本主義生產是和它的條件同時發展的,其中條件之一就是貴金屬有足夠的供給,那么一方面以產品形式存在的剩余價值投入流通時,沒有該產品轉化為貨幣所需要的貨幣,另一方面以產品形式存在的剩余價值在投入流通時,不需要事先由產品轉化為貨幣。因此,要轉化為貨幣的追加商品會找到必要的貨幣量,因為另一方面要轉化為商品的追加的金,可以不通過交換,而通過生產資本投入流通。    

   當積累和擴大再生產時,如果積累以規模擴大的再生產的形式發生,那么很明顯,它對于貨幣流通不會提出什么新的問題。但是,現在由于有了追加的生產資本就會有追加的商品量作為這個資本的產品投入流通。問題是,用以實現現在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追加的剩余價值追加貨幣從何而來?答復還是一樣。要取得這個具有較大價值的較大的商品量所追加的貨幣,就必須或者更多地節約流通貨幣量--要么使支付互相抵消,要么加速同一資本流通。--或者把貨幣由儲藏形式轉化為流通形式。如果所采用的這些方法還不夠,那就必須進行追加金的生產,或者用一部分追加的商品同生產金的國家的產品交換。    

   現在有這樣一種情況,沒有發生實際的積累,沒有直接擴大生產規模,,但部分已經實現的剩余價值會在或長或短的時間內作為貨幣準備金積累起來,以便以后轉化為生產資本。這里積累起來的貨幣是已經出售的商品的貨幣形式,并且對商品所有者來說,表現為剩余價值的貨幣形式(假定沒有信用制度)。積累的這種貨幣的資本化是相應地賣而不買。如果只是局部現象,那就不需要做說明了。一部分資本家把出售產品所得的貨幣保留起來,不用他從市場上取出產品。相反,另一部分資本家把他的除了不斷返回的為生產經營所必須的貨幣資本以外的貨幣全部轉化為產品。    

   但是如果是普遍的貨幣積累,那么困難就會發生。這種全面的貨幣積累,只是表示追加的進口的貴金屬,在各單個資本家之間的分配,而不管分配的比例如何;撇開這種情況不說,整個資本家階級要怎樣才能把貨幣積累起來呢?為了以后的使用而積累起來的潛在的貨幣有以下幾項:一,銀行貸款。二,公債券。三,股票。在所有這些場合,都沒有貨幣積累,而是一方面表現為貨幣資本的積累,另一方面表現為不斷的實際貨幣支出。    

   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儲藏貨幣從來就不是目的。因此,如果一方面從流通中取出了以貨幣形式實現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把它作為儲藏貨幣積累起來。那么同時會不斷地把剩余價值的另一部分轉化為生產資本。除了追加的貴金屬在資本家之間的分配外,從來不會在所有其他地方同時發生貨幣形式的積累。   

4)剩余價值的實現過程    

   剩余價值的實現是根據兩個原理:第一個原理,資本主義總產品和個別產品一樣是由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和剩余價值組成的。第二個原理,必須區分資本主義生產的兩大部類:甲部類生產資料的生產,乙部類消費資料的生產。    

   直接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生產上消費掉的資本就它的價值來說,怎樣由年產品得到補償?這種補償運動怎樣同資本家對剩余價值的消費和工人對工資的消費交織在一起?    

   社會資本的運動由社會資本的各個獨立部分的運動的總和,即各個單個資本的周轉的總和組成,社會資本的總過程,既含生產消費和作為其媒介的形式轉化或交換,也包含個人消費或作為其媒介的形式轉化或交換。一句話,它包含可變資本向勞動力的轉化,從而包含勞動的并入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在這里,工人是勞動力的賣者,資本家是這種商品的買者。另一方面,商品的出售,包含工人階級對商品的購買也就是說,包含工人階級的個人消費。在這里,工人階級是買者,資本家是向工人出售商品的賣者。商品資本的流通,還包含剩余價值的流通,從而也包含對資本家個人的消費,即對剩余價值的消費起媒介作用的買和賣。因此,各單個資本綜合而成的社會資本的循環,不僅包括資本的流通,而且也包括一般的商品流通。    

   甲,在簡單再生產中的情況    

   在簡單再生產中,一年社會總產品分為    

   甲類:  4000C  +1000V+  1000m  =6000生產資料    

   乙類:  2000C  +500V+  500m  =3000生活資料    

   交換過程表現為,第一,乙部類,工人工資500V和資本家的收入  500m  必須用于消費資料,它們的價值存在于1000的消費資料中,因此,交換在乙部類內部進行。    

   第二,甲部類,工人工資1000V和資本家的收入  1000m  同樣必須用于消費資料,即用于乙部類的產品,因此甲(1000V+  1000m  )就與乙(  2000C  )進行交換。    

    第三,社會總產品最后剩下的  4000C  ,它們由生產資料構成,只能用于甲部類,以便補償該部類消費掉的不變資本。因此,要通過甲部類各個資本家之間互相交換。    

   甲(V+m)和乙C的交換    

   在甲部類中1000V+  1000m  的價值,以生產資料的形式存在于資本家手中。在乙部類  2000C  的價值以消費資料的形式存在于資本家的手中,通過交換,乙部類的資本家把他們的不變資本  2000C  從消費資料形式再轉化為消費資料的生產資料的形式。另一方面,甲部類資本家把他們的1000V+  1000m  在消費資料中實現,二者都由生產資料的實物形式轉化為一種可以作為收入來消費的實物形式。    

   這種交換是通過貨幣流通來完成的。無論甲部類、乙部類可變資本都必須以貨幣形式來予付。甲部類資本家已經支付給工人1000元=1000V。工人用1000元向乙部類資本家購買等價值的消費資料,這就把乙部類資本家的一半不變資本價值轉化為貨幣。乙部類資本家用換來的1000元向甲部類資本家購買等價值的生產資料。這樣甲部類資本家就可以把1000元重新作為貨幣資本執行職能,由于甲部類資本家的一部分商品資本的實現,他們的可變資本就以貨幣的形式流回到他們手中。    

   至于甲部類的商品資本的  1000m  部分和乙部類的不變資本的另一半交換時所需要的貨幣,可以按不同方式予付。在任何情況下,資本家手中除生產資本外,必須有一定的貨幣儲備--或作為資本予付,或作為收入化掉。這里交換需要1000元貨幣。假定貨幣的一半由乙部類資本家予付來購買生產資料,以補償他們的不變資本,另一半由甲部類資本家為消費而支出。這樣乙部類資本家予付500元向甲部類購買生產資料用實物補償他們的不變資本;然后甲部類用換來的500元購買乙部類的消費資料,使甲部類這部分產品實現為消費基金。通過這兩個過程500元就作為貨幣資本回到乙部類資本家手中,同他們的生產資本并存。另一方面甲部類資本家支出500元購買乙部類的消費資料,乙部類用換來的500元向甲部類購買生產資料,從而補償了自己的不變資本,而甲部類則使自己的全部剩余價值在消費資料中實現。通過這兩個過程,500元做為貨幣回到甲部類資本家手中,而與他們的收入或消費基金基金并存。    

   總起來看,價值甲(1000V+  1000m  )+乙  2000C  =4000的商品交換,是通過2000元的貨幣流通來進行的。其中1000元是工人工資,另1000元是甲、乙部類資本家投入流通的貨幣,通過交換這些貨幣又重新回到他們手中。在交換的過程中,他們通過各自的商品等價物的交換,彼此付請了各自的款項。他們在自己的商品價值額以外作為這種商品交換的手段投入流通中的貨幣,按照他們各自投入流通的貨幣數量的比例,從流通中回到他們手中。他們并不因此增加分文。由此可見,產業資本家為了促成他們自己的商品流通而投入流通的貨幣,無論是記在商品的不變資本部分的帳上,還是記在存在于商品中的剩余價值(在它作為收入化掉的時候)的帳上,總是按照各個資本家為貨幣流通而予付的數額回到他的手中。    

   在乙部類內部的交換中,乙(500V+  500m  )是以消費資料的形式存在于資本家手中。資本家支付給工人工資500V,工人用500元購買資本家的東西,一方面保證了工人的生存,另一方面資本家又把予付的可變資本轉化為貨幣形式。可見,予付的可變資本是通過工人階級作為買者和資本家作為賣者出現的過程流回的。    

     

   由此可見,無論是在甲部類和乙部類的交換中,無論在乙部類內部的交換中,資本家都未化分文實現了各自的商品資本價值,實現了剩余價值。在資本主義連續生產過程中,資本家未化分文占有了工人階級的剩余價值,現在在流通過程中也未化分文就實現了剩余價值。單個資本家是這樣,整個資本家階級也是這樣。    

   對整個資本家階級來說,為了使他們的剩余價值實現(同時也是為了使他們的資本即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流通)就必須把自己的貨幣投入流通中,這種說法不僅不是奇談怪論,而且還是整個機構的必要條件,因為在這里只有兩個階級:只能支配自己勞動力的工人階級;對社會生產資料和貨幣擁有壟斷權的資本家階級。如果說,為實現商品所包含的剩余價值而必須的貨幣,首先要工人階級自己予付,那才是奇談怪論。但是單個資本家總是以下列形式實現這種予付:起買者的作用,支付貨幣來購買消費資料或者予付貨幣來購買他的生產資料的各種要素--或是勞動力或是生產資料。他付出的貨幣總只是為了換取一個等價物。把貨幣予付到流通中去,只不過是采取和予付商品一樣的方法。在這兩個場合,他都是起流通起點的作用。    

   現實過程被兩種情況所掩蓋:    

   第一,商品資本和貨幣資本在產業資本的流通過程中,作為特殊類型的資本家的經營對象出現。商品資本是商人經營的對象,貨幣資本是金融家經營的對象。    

   第二,剩余價值(必然總是首先在產業資本家手中)分成不同范疇。作為這些范疇的承擔者出現的,除了產業資本家外,還有土地所有者(地租),高利貸者(利息)等,同時還有政府和它的官吏,食利者等。這些家伙對產業資本家來說是作為買者出現的,因為他們把他的商品轉化為貨幣。他們各自也把“貨幣”投入流通,產業資本家則從他們手中得到這些貨幣。這時人們總是忘記,他們最初得到的并不斷重新得到的貨幣的來源是什么。    

   

   現在我們還得看一下甲部類內部的交換。甲部類的不變資本=4000甲C。這個價值等于甲部類的商品產品中再現的價值,即在這個商品量的生產上所消費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它不是在這個過程中生產的,而是轉入這個生產過程的。甲部類資本家包括生產資料生產的全部資本家。4000甲C是社會產品的一部分,這部分不能和任何別的部分相交換。    

   甲部類的全部產品=6000按其實物形式來說是由生產資料即不變資本本身的物質要素構成的。因此,其中用來補償這個部門所使用的不變資本的那一部分,能夠以他的實物形式立即重新作為生產資本的組成部分執行職能。甲部類消費的不變資本價值,是在甲部類的部分商品產品=  4000C  中再現的,而且是以實物形式再現的,這種形式的商品產品能立即再作為不變生產資本執行職能。    

   甲部類的不變資本由大量的不同資本群構成。他們被分別投入不同的生產資料生產部門,有若干被投入鑄鐵廠,有若干被投入煤礦等。每個這種資本群又由許多大小不等的獨立執行職能的單個資本構成。甲部類中以它的商品產品形式再現的不變資本價值,它有一部分作為生產資料進入把它當作產品生產出來的特殊生產部門(或者,甚至就是它那一個企業),例如谷物進入谷物生產,煤炭進入煤炭生產,鐵以機器進入鐵的生產等等。    

   當構成甲部類的不變資本價值的部分產品不再進入自己特殊生產部門或自己哪個生產部門的時候,這些產品只是變換了位置。它們以實物形式進入甲部類的另一個生產部門,而甲部類其他生產部門的產品則對他們進行實物補償。這只不過是這些產品的換位。在這里,只要交換是在甲部類的各個資本家之間進行的,這種交換就是一種實物形式的不變資本和另一種實物形式的不變資本的交換,就是一種生產資料和另一種生產資料的交換。甲部類的每個資本家按照他的作為這  4000C  不變資本的共有者所占的比例,從這個商品量中取出他所需要的相應的生產資料。    

   至此,我們已經認識了一年社會資本總產品在兩大部類之間以及在各自內部進行相互交換,互相補償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是靠資本家把貨幣投入流通,然后又流回資本家手中,也就是資本家不破費分文的手段解決的。這顯示了資本流通的本質特征。這也就是剩余價值實現的本質特征。認識這個特征對我們理解資本主義有重大意義。    

 乙,擴大再生產的情況    

   單個資本家的積累,由于商品資本轉化為貨幣,代表剩余價值的剩余產品也轉化為貨幣,資本家把這樣轉化為貨幣的剩余價值,再轉化為他的生產資本的追加的實物要素。這個增大的資本,再生產的下一個循環內會提供更多的產品。但是,在單個資本上發生的情況,也必然會在全年的總再生產上出現,正象在考察簡單再生產時我們已經看到,在單個資本的再生產中,單個資本的已經損耗的固定組成部分相繼沉淀為儲藏貨幣的現象也會在社會的年再生產上表現出來。    

   從流通中取出的,因而以前處在流通中的貨幣,可以是以前的儲藏貨幣的組成部分,或者可以是工資的貨幣形式,它可以曾經使生產資料或其他商品轉化為貨幣,或者曾經使某一個資本家的不變資本部分或收入進行流通。這些貨幣儲藏起來,并不是新的財富。雖然這個以貨幣形式儲藏的剩余價值不代表追加的新的社會財富,但由于它儲存后所要執行的職能它還是代表著新的可能的貨幣資本。    

   規模擴大的再生產的前提是:既定產品的各種要素已經有了不同的組合,或不同的職能規定,因此按價值量來說,這種生產首先是簡單再生產。所改變的不是簡單再生產的各種既定要素的數量,而是它們的質的規定。要擴大再生產,必須要有積累。    

   甲部類的積累。    

   積累就是剩余價值的資本化。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必先從流通中取出來成為儲藏貨幣。儲藏貨幣的產生是因為商品在出售以后沒有接著進行購買。投在甲部類的許多產業部門的資本和投在每一個這樣的產業部門內的不同單個資本,都會由于它們的年齡不同,也就是由于已經經歷的執行職能的時間不同,處于剩余價值相繼轉化為可能的貨幣資本這個過程的不同階段。因此,一部分資本家不斷地把他們的已經增加到相應數量的可能的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即成為追加的不變資本要素。而另一部分資本家則仍然從事可能的貨幣資本的儲藏。因此,這兩類資本家是互相對立的:一方面作為資本家,另一方面作為賣者,并且每一方在這兩種作用中都只起一種作用。    

   這里唯一的前提是:國內現有貨幣量,既要足以適應能動的流通的需要,也要足以建立儲藏貨幣的儲備的需要。現有的貨幣量必須更大。因為一切產品都是商品,都要轉化為貨幣;因為日益不斷增大的可變資本,必須轉化為貨幣資本;因為商品資本量不僅絕對增大而且無比迅速增大;因為新貨幣資本的形成和生產的擴大同時并進,因而貨幣儲藏的材料必須是現成的。貨幣量必須更大,不僅用于資本主義最初階段,而且也是用于信用階段,甚至信用發達階段。一方面,貴金屬的追加生產,只要時而增加,時而減少,就會不僅在比較長的時期內,而且在極短的時期內擾亂商品價格。另一方面,整個信用機構不斷地忙于用各種操作、方法、和技術設施,把現實的金屬流通限制在一個相對日益縮小的最小限度,這樣整個機構的人為性質以及擾亂正常的進程的機會也會相應地增加。    

   要擴大再生產,也要追加可變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勞動力總是準備好的。現在只要假定新形成的貨幣資本可以轉化為可變資本的部分,在應該轉化時總能找到勞動力。    

   有人可能說,放在資本家倉庫中的500乙C遠遠不是生產過剩,它代表再生產的一個必要要素。問題是在簡單再生產時并沒有碰到上述困難。這個事實證明,這個困難之所以發生,只是由于甲部類各要素之間有了不同的組合,沒有這種組合的變化,就根本不可能發生規模擴大的再生產。    

   簡單再生產的前提是甲(V+m)=乙C,這個前提同資本主義生產是不相容的。資本主義積累的事實排斥了這個前提的可能性。不過甚至在資本主義積累中,仍然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由于過去的一系列生產期間進行積累的結果,乙C不僅與甲(V+m)相等,甚至大于甲(V+m)。這就是說,乙部類生產過剩了,而這只有通過一次大崩潰才能恢復平衡,其結果是資本由乙部類轉移到甲部類。    

   因此,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甲(V+m)與乙C不能相等。在以資本的增加為基礎的生產中甲(V+m)必須等于乙C加上再并入資本的那部分剩余產品,加上乙部類擴大生產中所必須的不變資本追加部分;而乙部類擴大生產的最低限度,就是甲部類本身進行實際積累,即實際擴大生產所不可缺少的最低限度。    

   因此,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生產資料的生產總是大于生活資料的生產。    

3,剩余價值的瓜分過程    

1)利潤理論    

甲,剩余價值向利潤的轉化    

    按照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生產的每一個商品的價值=C+V+m。減去m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個在生產要素上耗費的資本價值C+V的補償價值。對資本家來說,這就是成本價格。這樣商品價值=成本價格+剩余價值。可以看出,成本價格小于商品價值;成本價格同商品的價值形成或與資本的增殖過程毫無關系。成本價格表示的資本主義費用是用資本的耗費來計算的。在成本價格中C即不變資本價值是生產資料的舊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的,不是生產出來的,因此產品價值會隨這個資本價值絕對量的增減而增減。成本價格中的V即可變資本價值是工人勞動新增加的價值,這個價值只補償所使用的勞動力的價格或資本家在工資上的耗費,但是資本家予付的可變資本決不會參加新價值的形成,它僅隨工人的勞動力價值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它絲毫不會改變商品價值的絕對量。當我們只看到完成的現有價值,即加入產品價值形成中的予付資本的各個組成部分,看不到創造的新價值的要素時,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別就消失了。一個予付資本=1680元:固定資本1200元+流動資本480元(生產材料380元+工資100元)。但是商品成本價格只等于500元(固定資本耗費20元,流動資本480元)。可以看出,商品成本價格和予付資本的這種差別只是證明:商品成本價格僅僅是由商品的生產上實際耗費的資本構成的。    

   剩余價值,商品價值的另一個組成部分,超過成本價格的余額。但是因為成本價格等于所耗費的資本價值,并且不斷地再轉化為所耗費的資本的各種物質要素。所以這個價值余額就是商品生產上所耗費的并且會從流通中流回的資本價值的增加額。這個增加額不僅對商品的成本價格來補償的所耗費的資本來說是一個價值增加額,而且對生產中使用的全部資本來說也是一個增加額。剩余價值作為全部予付資本的這樣一種觀念上的產物,取得了利潤這個轉化形式。因此,一個價值額之所以成為資本,就因為它是用來生產利潤的,換句話說,利潤之所以生產出來,就是因為有一個價值額被當作資本來使用。這樣商品價值=成本價格+利潤。可以看出,正是因為一方面在一極勞動力價格表現為工資這個轉化形式,才使得另一方面在另一極剩余價值表現為利潤這個轉化形式。這里,利潤就是剩余價值,不過它具有一種神秘化的形式,這種神秘化的形式必然會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產生出來。    

乙,剩余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    

   資本家的利潤是這樣來的:他可以出售他沒有支付分文的某種東西。剩余價值或利潤恰恰就是商品價值超過商品成本價格的余額,或者說,就是商品包含的勞動總額超過它所包含的有酬勞動的差額。因此,不管剩余價值來自何處,它總是一個超過全部予付資本的余額。這個余額和總資本會保持一個比率,這個比率可以用分數m/C來表示,其中C表示總資本。這樣我們就得到一個與剩余價值率m/c不同的利潤率m/C=m/(V+c)。用可變資本來計算的剩余價值的比率叫剩余價值率;用總資本來計算的剩余價值的比率叫利潤率。這是同一個量的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由于計算標準不同,它們表示同一個量的不同比率或關系。    

   資本家關心的是出售商品所得到的價值余額和生產商品時所予付的總資本的比率。而對這個余額和資本的組成部分的特定關系及內在聯系,他不僅不關心,而且還掩蓋著這個特點關系和內在聯系。這正是他的利益所在。    

   在剩余價值中,資本和勞動的關系赤裸裸地暴露出來了;在資本和利潤的關系中也就是在資本和表現為超過成本價格和總資本的余額的關系中,資本表現為一種對自身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資本作為原有價值額同它自身創造的新價值相區別。    

丙,資本家如何提高利潤率    

   第一,資本家發財致富從本質上說是決定于對工人的剝削程度,決定于剩余價值率。工人階級創造的剩余價值越多,剩余價值率就越高,和總資本相比利潤率就越高。    

   剩余價值率決定于工人的勞動時間,勞動強度,決定于工資,決定于勞動生產率等因素。資本家為了提高剩余價值率,也就是為了提高利潤率,總是強迫工人延長勞動時間提高勞動強度,降低工人工資,提高勞動生產率。這種用提高剩余價值率的辦法提高利潤率在中小資本家的企業里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在大資本家那里也是必然的現象。    

   第二,縮短周轉時間提高利潤率。資本周轉需要經過生產和流通。在生產中總是不能同時使用全部資本,一部分資本總是以貨幣形式,以儲存原料的形式,以制成但未出售的商品形式或以尚未到期的債權形式閑置起來。發生作用的資本總是要減去這些部分,所生產的剩余價值也總是要按相同的比例減少。周轉時間越短,這個閑置資本的部分就越小,所占的剩余價值就越大。周轉時間包括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其中任何一部分的縮短都會增加生產的剩余價值,從而提高利潤率。縮短生產時間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即工業進步。縮短流通時間的主要方法是改進交通,改善通訊。    

   第三,節約不變資本提高利潤率。要剝削一個較大的勞動量,就必須增加工人人數,同時還要按一定比例增加固定資本建筑物,機器等數量,或者在勞動強度增加或勞動生產力提高,總之有較多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時候,在那些使用原料的生產部門中,不變資本的流動部分的量也會增加,因為在一定時間內會有更多的原料被加工了,同數工人開動的機器會增加,因而不變資本的這個部分也會增加。可見,剩余價值的增加會引起不變資本的增加,對勞動的剝削的增加會引起用來剝削勞動的生產條件的費用增加,從而會引起資本支出的增加。在所有這些情況下,要提高利潤率,就要節約不變資本。    

   節約不變資本,首先要延長勞動時間。延長勞動時間加快了機器價值的再生產;各種非生產費用都不會因勞動時間的長短而變化;在可變資本不變,使用工人人數不變時,延長勞動時間會相對降低不變資本同總資本同可變資本相比的價值,并提高利潤率。因為不變資本的固定部分不管工作8小時還是12小時都會仍舊不變,因此,延長勞動時間并不要求不變資本這個最化錢的部分上有新的支出。甚至在額外時間支付報酬而且在一定限度內甚至比正常勞動時間支出較多的報酬的情況下,延長勞動時間都會提高利潤率。由此可見,現代工業制度下不斷增長的增加固定資本的必要性也就成了唯利是圖的資本家延長工作日的一個主要動力。    

   節約不變資本,還要節約生產條件。在大規模的生產中,生產條件的節約本質上是這樣的:這些條件是作為社會勞動條件,勞動的社會條件發生作用的。它們在生產過程中由總體工人共同消費。在一個工廠內發動機的費用不會和它們的可能作用范圍按相同比例增加;工作機機身也不會因為執行工具職能的數目增加按比例變得更貴。生產材料的集中,可節省各種建筑物。燃料照明等支出也是這樣。其他生產條件不管有多少人使用會仍舊不變。但是這種由生產資料的集中及大規模應用而產生的全部節約,是以工人的集聚和共同工作這一重要條件為前提的。這種節約來源于勞動的社會性質。關于生產條件節約的另一大類也是這樣。排泄物即生產廢料再轉化為同一產業或另一產業的新的生產要素,通過這個過程生產廢料再回到生產從而消費的循環中去。顯然這也是大規模社會勞動的結果。由于這些廢料很大,本身也重新成為商業的對象,從而成為新的降低了價格的原料費用。    

   節約不變資本還要減少不變資本價值。如果剩余價值率已定利潤率就只能由生產商品時所需要的不變資本價值的減少來提高。就不變資本加入商品生產來說唯一要考慮的不是它的交換價值,而是它的使用價值。在勞動生產率的程度已定時,原料在一個工廠內吸收多少勞動,不僅取決于原料的價值,而且取決于它作為機器的使用價值,取決于它的性能好壞。資本家因原料和機器的便宜取得更大的利潤,這是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結果,但這不是使用這種原料和機器的生產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結果,而是生產這種原料和制造這種機器的生產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結果。一個產業部門的利潤率的提高要歸功于另一個產業部門的勞動生產力的發展。這里資本家得到的好處,仍然是社會勞動的產物,雖然不是他自己直接剝削工人的產物。生產力的這種發展歸根到底總是來源于發揮著作用的勞動的社會性質,來源于社會內部的分工,來源于智力勞動,特別是來源于自然科學的發展。這里資本家利用的是整個社會分工的好處。在這里,勞動生產力在為資本家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的發展,相對地降低資本家所使用的不變資本價值,從而提高利潤率。    

   最后,要節約不變資本,還要節約不變資本的使用。工人的集中和他們的大規模的協作,從一方面看會節約不變資本,同樣一些建筑物,取暖和照明設備用于大規模生產所花費的費用比用小規模生產相對來說更少一些。它們的價值雖然絕對地說是增加了,但是同不斷增大的生產相比,同可變資本的量相比,相對地說是減少了。這種節約是用最經濟的辦法,就是說,在一定的生產規模上用最少的費用,來實現對別人無酬勞動的最大占有。這種節約的基礎是不變資本使用上的節約。資本家狂熱地節約生產資料是可以理解的。要做到一點也不損失,一點也不浪費,要做到生產資料只按生產本身的需要來耗費,這部分地取決于對工人的訓練和教育,部分地取決于資本家強加給工人的紀律。另一方面,這種狂熱也表現在生產要素的攙假。這種攙假是使不變資本價值同可變資本相比相對降低的一種手段,因而也是提高利潤率的一種手段。在工人同他的勞動條件的經濟的合理的節約的使用之間,不僅存在著異化和毫不相干的現象,而且資本主義生產按照它矛盾的對立的性質還把浪費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壓低工人的生存條件本身,看作不變資本使用上的節約,從而看作提高利潤率的手段。因為工人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生產過程中度過的,所以生產過程的條件大部分也就是工人的能動的生活過程的條件,是工人的生活條件,這些生活條件的節約是提高利潤率的一種方法。過度勞動把工人變成一種役畜,是加速剩余價值生產的一種方法。資本主義生產盡管非常吝惜,但對人身材料卻非常浪費。    

   第四,降低原料價格提高利潤率。如果原料價格降低了,利潤率就會提高,相反,原料價格上漲了,利潤率就會降低。因此,其他條件不變時,利潤率的高低與原料價格成反比。    

   因為原材料和輔助材料的價值全部一次加入商品價值,固定資本只是部分耗費才加入。因此原料價格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比固定資本對商品價格的影響要大得多。對使用原料的產業部門來說,勞動生產力的增長表現為吸收一定量勞動需要更多的原料。因此,隨著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原材料的價值會在商品產品的價值形成中形成一個越來越大的部分。因為原料和輔助材料完全同工資一樣,是流動資本的組成部分,必須不斷地從產品的每次出售中全部得到補償。所以如果出售商品所得的價格不夠補償商品的一切要素,或者不能使生產過程按照它的技術基礎相適應的規模繼續進行,以致只有一部分機器能夠工作,那么原料價格的提高就會縮小或阻礙全部生產過程。由此可見,原料價格的變動,對利潤率的影響是致命的。    

   拿農產品原料來說,劇烈的價格波動會在再生產過程中引起中斷、巨大的沖突、甚至災難。真正的農產品即從有機自然界得到的原料,由于收成的變化不定等就會發生這種價值變動。這里由于無法控制的自然條件年景好壞等,同量勞動可以體現為極不相等的使用價值。因此,一定量的這種使用價值,會有極不相同的價格。這就是原料價格波動的第一個因素。第二個因素按事物的性質,植物性物質和動物性物質不能象機器和其他固定資本,煤炭、礦石等那樣會突然增加,因為二者的成長和生產必須服從一定的有機界規律,要經過一段自然時間間隔。而機器等這些東西在一個工業發達的國家里,只要有相應的自然條件,在最短時間內就會增長起來。因此,由固定資本機器等組成的不變資本部分的生產和增加,可能會并且在發達的資本主義生產中甚至不可避免地會由有機原料組成的不變資本部分快得多,結果對有機原料的需求會比它的供給增長得快,因此它的價格就會提高。這種價格的提高會導致如下結果:(1)這種原料會從較遠的地方運來,因為提高的價格可以彌補較貴運費。(2)這種原料的生產會增加,不過也許要在一年以后產量才能實際增加起來。(3)以前沒有使用過的各種代用品會被利用起來,廢料會更經濟地利用。如果價格的提高開始明顯地影響生產的擴大和供給,這多半表明已經達到一個轉折點:由于原料和有機原料作為要素加入的各種商品長期持續的漲價,需求下降了,商品賣不出去,因此對原料價格產生一種反作用。這種反作用會由于不同形式的貶值,引起動蕩。這里也會出現以下情況:    

   首先資本主義生產越發達,因而由機器等組成的不變資本部分突然增加和持續增加的手段,積累的越快(在繁榮時期),機器和其他固定資本的相對生產過剩就越嚴重,植物性和動物性原料的相對生產不足也就越頻繁。上述原料漲價的現象以及隨后產生的反作用也就越顯著。由此,原料價格的劇烈波動引起的激變也就越頻繁。    

   但是,如果由于原料價格的提高一方面引起了原料需求的減少,另一方面既引起了當地原料生產的擴大,又使人們從遙遠的一向很少利用的或根本不利用的生產地區去取得原料供給,而這兩方面加在一起,又使原料供給超過需求(在高價下)以致這種高價現在突然跌落下來,那么由此產生的后果是:原料價格的突然跌落,會阻礙原料的生產;因此,生產條件最有利的原料出產地會恢復它的壟斷地位。當然一旦受到一定的刺激,原料的再生產,就會按照擴大的規模進行,特別是在對這種生產或多或少占壟斷地位的地區。但是,在機器等增加以后生產借以進行的基礎也由于上一次周轉期中發生的過程而顯著地擴大了。但是這樣以來,在一部分次要的原料產地剛剛開始增長的再生產,會再次遇到嚴重障礙。但是直接的刺激一旦過去“在最便宜的市場購買”這個競爭的一般原則一旦重新取得統治,人們就會重新讓價格調節供給。    

   一切企圖對原料生產進行共同的果斷的和有預見的控制辦法都要讓位給供給將互相調節的信仰。這種控制整個說來是和資本主義生產的規模根本不相容的,因而始終只是一種善良的愿望,或者只是在面臨巨大危險和走投無路時例外采取的一種共同的步驟。由于原料生產部門不過是跳躍式的,有時突然擴大,有時突然縮小。因此,在生產上特別在有決定意義的生產部門中,從有機界獲得原料是一種處在不斷重演的變動中:首先是相對昂貴,然后是由此引起的貶值。    

丁,一般利潤率的形成    

   在不同生產部門由于資本的有機構成不同,它們的可變部分也就不同,因而它們所推動的活勞動量也就不同,它們所占有的剩余價值從而利潤的實際的量也就不同。因此,用百分比計算的不等量資本在工作日相等時,會產生極不相同的利潤量。由此可見,不同生產部門的不等量資本的利潤,不可能和這些資本的各自大小成比例,也就是說,不同生產部門的利潤不和各部門分別使用的資本量成比例。除了資本有機構成不同外,利潤率不等還有另外一個源泉,即不同生產部門資本的周轉時間不同。在資本構成相同,其他條件也相同時,利潤率和周轉時間成反比。如果同一可變資本的周轉時間不同,它生產的年剩余價值量就會不等。所以周轉時間的差別是等量資本在不同生產部門在相等時間內生產出不等量利潤的另一個原因,因而也是這些不同生產部門利潤率不等的另一個原因。    

   但是不論資本有機構成如何不同,只要為生產所予付的資本額相等,不同生產部門的產品的成本價格總是相等的。不管所生產的價值和剩余價值多么不同,成本價格對投在不同部門的等量資本來說總是一樣的。成本價格的這種等同性,形成不同投資競爭的基礎,而平均利潤就是通過這種競爭確定的。    

   一個商品的價格如果等于成本價格加上按一般利潤率計算,按百分比應加到這個成本價格上的利潤,或者說成本價格加上平均利潤就是商品的生產價格。如果資本家按商品生產價格出售,他就取回與他在生產上所耗費的資本的價值量一致的貨幣,并且取得與他的只是作為社會總資本的一定部分的予付資本成比例的利潤。由此可見,雖然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家在出售自己的商品時收回了生產這些商品所使用的資本價值,但是他們不是得到了本部門生產的這些商品所生產的剩余價值或利潤,而只是取得了社會總資本在所有生產部門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總剩余價值或總利潤的均衡分配時歸于總資本的每個相應部分的剩余價值。就利潤來說,不同資本家在這里彼此只是作為一個股份公司的股東發生作用的。在這個公司中,按每100元資本均衡地分配一份利潤。    

   把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加以平均就得到社會平均資本。和這個平均資本相比,不變資本占的百分比高,可變資本占的百分比低的資本叫高構成資本,相反叫低構成資本。和社會平均資本構成相同的資本叫平均構成資本。在具有平均構成資本的生產部門中,生產商品的生產價格,是同這些商品的用貨幣來表現的價值完全一致,或接近一致,在這些生產部門中利潤和剩余價值完全一致,因此,平均利潤就和這些部門的利潤率是一致的。具有不同構成的各生產部門之間的平均化,總是力求使這些部門同那些具有中等構成的部門相等。一切其他資本,不管它們的構成如何,在競爭的壓力下都力求和中等構成的資本拉平。這樣結果就形成了一般利潤率。    

   當一般利潤率形成后,如果一個特殊生產部門實際生產的剩余價值或利潤同商品出售價格中包含的利潤相一致,那只是一種偶然的現象。現在,不僅利潤率和剩余價值率,而且利潤和剩余價值通常都是實際不同的量。現在在剩余價值率已定時,一個特殊生產部門的剩余價值量對社會資本的平均利潤,從而對整個資本家階級,比直接對每個生產部門的資本更重要。它對每個特殊生產部門的資本家之所以重要,只是由于他那里生產部門生產的剩余價值作為決定因素之一參與平均利潤的調節。但是,這是一個在他背后進行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他看不見的、不理解的、實際上是不關心的。現在,在各特殊生產部門內利潤和剩余價值之間,實際的量的差別,把利潤的真正性質和起源完全掩蓋起來,這不僅對資本家是這樣,而且對工人來說也是這樣。如果在剩余價值單純轉化為利潤時形成利潤的商品價值部分作為商品成本價格的另一部分相對立,以致對資本家來說,價值概念在這里已經消失。因而在他看來,利潤是某種存在于商品的內在價值以外的東西。當一般利潤率形成后,這種看法得到確認。    

戊,利潤到一般利潤率的平均化過程    

   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商品不只是當作商品來交換,而是當作資本來交換。這些資本要求從剩余價值的總量中分到和他們各自的量成比例的一份,或者在它們的量相等時,要求分到相等的一份。一定資本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商品總價格應當滿足這個要求。不同生產部門的商品按照它們的價值來出售這個假定當然只是意味著,它們的價值是它們的價格圍繞著運動的重心。而且價格的不斷漲落也是圍繞著這個重心來拉平的。市場價值與不同生產者所生產的個別商品的個別價值不同。在這些商品中,有的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市場價值,另外一些商品的個別價值高于市場價值。這種市場價值又成為市場價格波動的中心。如果滿足需要的是平均價值,也就是按兩端之間的大量商品的中等價值來供給商品,那么個別價值低于市場價值的商品,就會實現一個額外剩余價值或超額利潤;而個別價值高于市場價值的商品,卻不能實現它們所包含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問題在于:在資本主義生產占統治地位的社會里,商品是按照它們的生產價格進行交換。這里關于市場價值所說的,也適用于生產價格,只要把市場價值換成生產價格就行了。不過生產價格本身又是一個中心,日常的市場價格就是圍繞著這個中心來變動,并且在一定時間內圍繞著這個中心來拉平。    

   不管價格是怎樣調節的,我們都會得出如下結論:(1)價值規律支配著價格的運動,生產上所需要的勞動時間的增加或減少,會使生產價格提高或降低。(2)決定生產價格的平均利潤,必定總是同一定資本作為社會總資本的一個相應部分所分到的剩余價值量接近相等。既然商品的總價值調節總剩余價值,而總剩余價值又調節平均利潤,從而一般利潤率--這是一般規律,也就是支配各種變動的規律--那么價值規律就調節生產價格。    

   競爭首先在一個部門內實現的,是使商品的各種不同的個別價值形成一個相同的市場價值和市場價格。但是只有不同部門的資本競爭,才能形成那種使不同部門之間的利潤率平均化的生產價格。    

   要使同一生產部門相同的商品按它們的價值出售,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不同的個別價值,必須平均化為一個市場價值,為此就需要在同種商品的生產者之間有一種競爭,并且需要有一個可供他們共同出售自己商品的市場。如果供求調節著市場價格,即市場價格同市場價值的偏離,那么另一方面市場價值調節著供求關系,即調節著一個中心,供求變動使市場價格圍繞著這個中心波動。這里社會需求本質上是由不同階級的相互關系和它們的各自經濟地位決定的,即由全部剩余價值和工資的比率決定的,是由剩余價值分成不同部分的比率決定的。    

   現在假定,這些商品的很大部分是在大致相同的正常社會條件下生產出來的,那么,市場價值就由中間的大量商品價值來決定。另一方面假定投放在市場上的商品量仍舊不變,然后在較壞條件下生產的商品價值,不能由較好條件下生產的商品價值來平衡,以致在最壞條件下生產的那部分商品,構成了一個很大的量,那么,市場價值就由較壞條件下生產的大量商品來調節。最后,假定在高于中等條件下生產的商品量大大超過在較壞條件下生產的商品量,甚至比中等條件下生產的商品量也大,那么,市場價值就由最好條件下生產的那部分商品來調節。這就是市場價值確立的原則。    

   第二,說商品有使用價值,無非是說它能滿足某種社會需要。只要一方面有了整個生產部門的產品,另一方面又有了社會需要,這個量就是一個重要因素了。商品的供給量小于或大于對它的需求,市場價格就會偏離市場價值。如果這個量過小,市場價值就總是由最壞條件下生產的商品來調節,如果這個量過大,市場價值總是由最好條件下生產的商品來調節;如果需求和生產量之間的差額更大,市場價格也就會偏離市場價值更遠。如果某種商品的產量超過了當時的社會需求,這些商品必然要低于它們的市場價值出售,其中一部分甚至會根本賣不出去。在需求方面,看來存在著某種數量的一定的社會需求,要滿足這種需求,就要求市場上有一定量的某種物品。但是從量的規定性來說,這種需求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變動性。它的固定性只是一種假象。資本主義的實際的內在規律,顯然不能由供求的相互作用來說明,因為這種規律只有在供求不在發生作用時,也就是互相一致時,才純粹地實現。供給是資本的供給,需求是資本的需求,資本主義的特征是無限擴大生產,為生產而生產,因此供求實際上從來不會一致。    

   說到市場,那么供給等于某種商品的賣者或生產者的總和,需求等于這同一商品的買者和消費者(包括個人消費和生產消費)的總和。而且這兩個總和是作為兩個統一體,兩個集合力量來互相發生作用的。個人在這里不過是作為社會力量的一部分。在這個形式上競爭顯示出生產和消費的社會性質。在競爭中,一時處于劣勢的一方,個人不顧那群競爭者,而且常常直接反對這群競爭者而行動,并且正因為如此,使人可以感覺出一個竟爭者對其他競爭者的依賴。而處于優勢的一方則或多或少地始終作為一個團結的統一體來同對方抗衡。如果對這種商品來說,需求超過了供給,那么在一定限度內,一個買者就比另一個買者出更多的價錢,這樣就會使這種商品對全體來說都昂貴起來,提高到市場價值以上;另一方面賣者卻共同努力,力圖按高價來出售。相反,如果供給超過了需求,那么一個人開始廉價出售,其他人不得不跟著干,而買者卻會共同努力,力圖把市場價格壓低到盡量低于市場價值。只有各方通過共同行動比沒有共同行動可以得到更多的好處,他們才關心共同行動。只要自己這一方變成劣勢的一方,而每個人都力圖找到最好的出路,共同行動就會停止。其次,只要一個人用較便宜的費用進行生產,用于現有市場價格出售商品的辦法能出售更多的商品,在市場上奪取一個更大的地盤,他就會這樣做,并且開始起這種作用即逐漸迫使別人也采用更便宜的生產方法,從而把社會必要勞動減少到更低的標準。如果一方處于劣勢,每一個屬于這一方的人都會得到好處,好象他們實現了一種共同壟斷一樣。如果一方處于劣勢,每個人就企圖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優勢,或者盡可能擺脫這種劣勢。這時他根本就不顧他周圍的人了,盡管他的做法,不僅影響自己,而且也影響他的同伙。這就是資本市場的顯著特征。這里可以看出,第一,市場經濟精確地證明了,為什么資本家在他們的競爭中表現出彼此都是虛偽的兄弟,但面對整個工人階級卻結成真正的共濟會團體。第二,把市場經濟說成是,價格由供求決定同時供求又由價格決定。說什么需求決定供給,反過來供給決定需求。說什么生產決定市場,市場決定生產等等都是不了解資本的真正的市場規律的混亂觀點。    

   

己,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    

   不變資本同可變資本相比逐漸增加,就必然會有這樣的結果:在剩余價值率不變或資本對勞動剝削程度不變時,一般利潤率會逐漸下降。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可變資本同不變資本相比,從而同被推動的總資本相比,會相對減少,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規律。這只是說由于資本主義生產內部所特有的生產方式的日益發展,一定價值量的可變資本所能支配的同數工人會在同一時間內推動、加工、生產地消費掉數量不斷增加的勞動資料,機器和各種固定資本,原料和輔助材料,--也就是價值量不斷增加的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同不變資本從而同總資本相比的這種不斷的相對減少和社會資本的平均構成的不斷提高是同一的。不變資本價值量的這種增加會使產品相應地日益便宜。由此產生的直接結果是:在勞動剝削程度不變甚至提高時,剩余價值會表現為一個不斷下降的一般利潤率。一般利潤率日益下降的趨勢,只是勞動的社會生產力日益發展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特有的表現。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中,一般的平均的剩余價值必然表現為不斷下降的一般利潤率。    

   利潤率下降的規律,或者說,所占有的剩余勞動同活勞動所推動的物化勞動的量相比減少的規律,決不排斥這樣的情況:社會資本所排斥和所剝削的勞動的絕對量在增大,因而社會資本所占有的剩余價值的絕對量在增大;同樣地也決不排斥這樣的情況:單個資本家所支配著日益增加的勞動量,從而支配著日益增加的剩余價值量,甚至在他們所支配的工人人數并不增加的時候,也支配著日益增加的剩余勞動量。    

   利潤率的下降,不是由于總資本的可變組成部分的絕對減少,而只是由于它的相對減少,所以盡管利潤率不斷下降,資本所使用的工人人數,即它所推動的勞動的絕對量,從而它所生產的剩余價值量,從而它所生產的利潤的絕對量,仍然能夠增加,并且不斷增加。事情還不只是能夠如此,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撇開那些暫時波動事情必然如此。    

   從資本主義積累過程的性質看,自然會得出如下結論:用來轉化為資本的已經增加了的生產資料的量,會隨時找到相應增加了的甚至過剩的可供剝削的工人人口。    

   因此,勞動的社會生產力的同一發展,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中,一方面表現為利潤率不斷下降的趨勢,另一方面表現為所占有的剩余價值或利潤的絕對量的不斷增加。由此可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越是發展,要使用同量勞動力,就需要越來越大的資本量;如果要使用更多的勞動力,那就更是如此。因此,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產生永久的顯而易見的工人人口的過剩。如果可變資本以前占總資本的1/2,現在占1/6。那么要使用同量勞動力,總資本就必須增加6倍。如果所使用的勞動力增加一倍,資本就須增加6倍。    

   利潤率因生產力的發展而下降,同時利潤量卻會增加,這個規律也表現為:資本所生產的商品的價格下降,同時商品所包含的并通過出售所實現的利潤量卻會增加。    

   利潤率的下降和積累的加速,就二者都表現為生產力的發展來說,只是同一過程的不同表現。積累既然引起勞動的大規模集中,從而引起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所以又加速利潤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利潤率的下降又加速資本的積聚,并且通過積聚對小資本家的剝奪來加速資本的集中,所以雖然積累率隨著利潤率的下降而下降,但積累在量的方面還是會加速進行。總資本的增殖率即利潤率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刺激,因而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唯一目的。就這一點說,利潤率的下降會延緩新的獨立的資本形成。從而表現為對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發展的威脅;利潤率的下降在促進人口過剩的同時,還促進生產過剩、投機、危機和資本過剩。    

   直接剝削的條件和實現這種剝削的條件不是一回事,二者不僅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分開的,而且在概念上也是分開的。前者只受社會生產力的限制,后者受不同生產部門的比例和社會消費力的限制。但是社會消費力既不是取決于絕對的生產力,也不是取決于絕對的消費力,而是取決于以對抗性的分配關系為基礎的消費力。這種分配關系使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消費縮小到只能在相當狹小的界限內變動的最低限度。這個消費力還受到追求積累的欲望的限制,受到擴大資本和擴大剩余價值生產規模的欲望的限制。這個內部矛盾力圖用擴大生產的外部范圍的辦法來求得解決。但是生產力越發展,它就越和消費關系的狹隘基礎發生沖突。在這個充滿矛盾的基礎上資本過剩和日益增加的人口過剩結合在一起是完全不矛盾的,因為在二者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所生產的剩余價值量雖然會增加,但是生產剩余價值的條件和實現這個剩余價值的條件之間的矛盾正好因此而日益增長。第一,生產擴大和價值增殖之間發生了沖突。利潤率的下降同時利潤量的增加,與此并進的是現有資本的貶值。這種貶值阻礙利潤率的下降,刺激資本價值的加速積累。生產力發展,同時資本構成越來越高,可變部分同不變部分相比越來越相對減少。這些不同的影響,時而主要是在空間上并行地發生作用,時而主要是在時間上相繼發生作用。各種互相對抗的要求之間的沖突周期性地在危機中表現出來。危機永遠只是現有矛盾的暫時的暴力的解決,永遠只是使已經破壞的平衡得到瞬間的恢復的暴力的爆發。資本主義生產總量竭力克服它所固有的這些限制,但是它用來克服這些限制的手段,只是使這些限制以更大的規模重新出現在它面前。資本主義生產的真正限制是資本本身。第二,人口過剩時的資本過剩。所謂資本過剩,實質上總是指那種利潤率的下降不會由利潤量的增加得到補償的資本過剩,或者是指那種自己不能獨立行動而以信用方式交給廣大產業部門的指揮人去支配的資本的過剩。資本的過剩是由引起相對人口中的同一些情況引起的,因而總是相對過剩人口的補充現象。雖然二者處在對立的兩極上,一方面是失業的資本,另一方面是失業的工人人口。因此,資本主義生產過剩,僅僅是資本積累的過剩。只要資本同工人人口相比已經增加到如此程度,以致不能延長這些人口所提供的絕對勞動時間,也不能增加相對剩余勞動時間,就是說,只要增加以后的資本同增加以前的資本相比,只生產一樣多甚至更少的剩余價值量,那就會發生資本的絕對生產過剩。一部分資本全部或部分地閑置下來,另一部分資本由于受到失業或半失業的壓迫以較低的利潤率來增殖。究竟是哪部分會這樣閑置下來,這取決于競爭斗爭。對整個階級來說,損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每個資本家要分擔多少,要分擔到什么程度。這就取決于力量的大小和狡猾的程度了。在任何情況下平衡都是由于一個或大或小的資本被閑置下來,甚至被毀滅而得到恢復。這會部分的影響到資本的物質實體,就是說,部分生產資料即部分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將不執行資本的職能,不起資本的作用,已經開始生產的部分企業將會停工。現有的部分金銀閑置下來,不再執行資本的職能。市場上的一部分商品,只有通過它的價格的極大下降,即通過資本貶值,才能完成它的流通過程和再生產過程。同時另一些要素也會起作用,生產的停滯會使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停滯下來,由此使就業的部分處于這樣一種境地:他們只好讓工資下降,甚至下降到平均水平以下。另一方面,價格下降和競爭斗爭,也會刺激每個資本家采用新的機器、新的改良的勞動方法,新的結合,來使他們的總產品的個別價值下降到它的一般價值以下,從而把工人游離出來。總之就是造成人為的過剩人口,已經發生的生產停滯為生產在資本的界限內以后的擴大準備好了條件。這樣,周期將重新通過,由于職能停滯而貶值的一部分資本將重新獲得它存在的價值。而且在生產條件擴大、市場擴大以及生產力提高的情況下,同樣的惡性循環將再次發生。    

  資本的生產過剩,僅僅是指可以作為資本執行職能,即可以用來按一定剝削程度剝削勞動的生產資料的生產過剩。如果資本輸往國外,那么這種情況之所以會發生,并不是因為它在國內已經絕對不能使用,這種情況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它在國外能按更高的利潤率來使用。但是這種資本對就業工人人口和整個國家來說,都是絕對的過剩資本。    

   生活資料和現有人口相比不是生產的太多了,正好相反,要使大量人口能夠體面地象人一樣的生活,生活資料還是生產的太少了。對于人口中有勞動能力的那部分人的就業來說,生產資料生產的也不是太多了。但是要使勞動資料和生活資料作為一定的利潤率剝削工人的手段起作用,勞動資料和生活資料就周期地生產的太多了。    

(2),剩余價值的瓜分    

甲,商人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里,產業資本家是剩余價值的第一個占有者.隨著產業資本的不斷擴大,它的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的運動,在流通中就獨立為貨幣經營資本和商品經營資本.商品經營資本的當事人是商人,貨幣經營資本的當事人是金融家.這樣社會就形成了商業和金融業。商品資本和貨幣資本是產業資本的表現形式,因此,商業和金融業不過是產業的附屬形式。    

   商人予付貨幣資本,這種資本之所以能作為資本自行增殖,能執行資本的職能,是因為它只從事一種活動,即作為媒介實現商品資本的形態變化,實現它的商品資本職能,即實現它向貨幣的轉化,而這一點它是通過商品的不斷買賣來辦到的。這是商品經營資本的唯一活動。對產業資本流通過程起中介作用的這種活動,就是商人使用的貨幣資本的唯一職能。通過這種職能,商人把他的貨幣轉化為貨幣資本,并且通過這一過程,他把商品資本轉化為商品經營資本。    

   如果商人資本沒有超過它的必要的比例,那就必須承認:第一,由于分工,專門用于買賣的資本(這里,除了購買商品的貨幣外,還包括在經營商業所必要的勞動方面,和在商人的不變資本即倉庫、運輸等方面必須支出的貨幣)小于產業資本家在必須親自從事他的企業的全部商業活動時所需要的這種資本。第二,因為商人專門從事這種業務,所以不僅生產者可以把他的商品較早地轉化為貨幣,而且,商品資本本身也會比它出在生產者手中的時候更快地完成它的形態變化。第三,就全部商人資本同產業資本的關系來看,商人資本的一次周轉不僅可以代表一個生產部門許多資本的周轉,而且也可以代表不同生產部門若干資本的周轉。商人資本僅僅為了完成上述周轉不需要按自己的全部價值量先買進商品然后再把它賣掉,商人可以同時完成這兩種運動。在這種情況下,他的資本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由商品資本構成,另一部分由貨幣資本構成。他在這里買東西,從而把他的貨幣轉化為商品。他在那里賣東西,從而把另一部分商品資本轉化為貨幣。以一種形式存在的部分越大,以另一部分形式存在的部分就越小。二者互相交替互相平衡。如果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應用和由此發展起來的信用制度,同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應用結合在一起,那么商人資本的貨幣資本部分同這個商人資本完成的交易額相比,就會更加減少。    

   商人資本不外是在流通領域內執行職能的資本。流通過程是總再生產過程的一個階段,但是在流通過程中,不生產任何價值因而也不生產剩余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只是同一價值量發生了形式變化。但既然它有助于流通時間的縮短,它就能有助于市場的擴大,并對資本之間的分工起中介作用,因而使資本能夠按照更大規模來經營,它的職能就會提高產業資本的生產效率和促進產業資本的積累。既然它會縮短流通時間,它就會提高剩余價值和予付資本的比率,也就是說提高利潤率。既然它會把資本的一個較小部分作為貨幣資本束縛在流通領域中,它就會擴大直接用于生產的那部分資本。    

   商品經營資本既不創造價值,也不創造剩余價值,但是,因為產業資本的流通階段和生產一樣,形成生產過程的一個階段,所以在流通過程中獨立地執行職能的資本,也必須和在不同生產部門中執行職能的資本一樣,提供年平均利潤。如果商人資本比產業資本提供百分比更多的平均利潤,那么一部分產業資本就會轉化為商人資本。如果商人資本提供更低的平均利潤,那就會發生相反的過程。    

   因為商人資本本身不生產剩余價值,所以很清楚,以平均利潤的形式歸商人資本所有的剩余價值,只是總生產資本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商人資本會按照它在總資本中所占的比例,參加決定一般利潤率。我們仍然要把生產價格理解為商品的價格,即=商品成本+平均利潤。但這里不是按這個總生產資本來計算的,而是按照總生產資本+商業資本來計算的。因此,全部商品資本的實際價值或實際生產價格=成本價格+產業利潤+商業利潤。所以生產價格或者說產業資本家本人出售商品的價格小于商品的實際生產價格。很清楚,產業資本家的利潤等于商品的生產價格超過它的成本價格的余額,和這種產業利潤不同,商業利潤等于商品出售價格超過它的生產價格的余額。這個生產價格對商人來說就是商品的購買價格。但是商品的實際價格=商品的生產價格+商業利潤。正象產業資本家之所以能實現利潤,只是因為利潤作為剩余價值已經包含在商品價值中一樣,商業資本之所以能實現利潤,只是因為產業資本在商品的價格中實現的并非全部的剩余價值或利潤。商人的利潤,第一是通過只在流通過程中完成的行為獲得的。第二它是在后一種行為即賣中實現的。因此,這是讓渡利潤。    

   工人的勞動創造價值,創造剩余價值,那么,商業工人的情況是怎樣的呢?從一方面說,商業工人和別的工人一樣是雇傭工人。但是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之間,從而產業資本家和商人之間的差別必然會在商業工人和產業雇傭工人之間發生。商業資本家會把他的貨幣借以成為資本的職能本身,大部分交給他的工人去擔任,這些辦事員的無酬勞動雖然不會創造剩余價值,但會為他創造占有剩余價值的條件。這對這個資本家來說,結果是完全一樣的。因此,這種勞動對這個資本家來說是利潤的源泉。    

   商業工人不直接生產剩余價值,但是他的勞動價格是由他的勞動力價值決定的,也就是由他的勞動力的生產費用決定的,而這個勞動力的應用作為一種力的發揮,一種表現,一種消耗卻和任何別的雇傭工人的情況一樣,是不受他的勞動力價值的限制的。因此,他的工資和他幫助資本家實現的利潤量之間不保持任何必要的比例。資本家為他支出的費用,和他帶給資本家的利益是不同的量,他給資本家帶來利益,不是因為他直接創造了剩余價值,而是因為他在完成一部分無酬勞動的時候,幫助資本家減少了實現剩余價值的費用。    

乙,金融家或銀行家    

   貨幣在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的流通中所完成的各種純技術性的運動,當他們獨立起來成為一種特殊資本的職能,而這種資本把它們,并且只是把它們當作自己特定的活動來完成的時候,就把這種資本轉化成為貨幣經營資本了,或財政資本或金融資本。所以這種貨幣資本的運動仍然不過是處在自己再生產過程的產業資本的一個獨立部分的運動。    

   貨幣在這里是作為流通手段還是作為支付手段執行職能,資本家都要不斷地把貨幣支付給許多人,并且不斷地得到許多人支付給他的貨幣。這種純粹性的收付貨幣業務本身形成一種勞動。    

   資本的一定部分必須不斷作為儲藏貨幣作為可能的貨幣資本存在。這就是,購買手段的準備金,支付手段的準備金,一種在貨幣形式上等待使用的閑置資本。而且資本的一部分不斷以這種形式流回。除了收付貨幣和記帳外,這又使儲藏貨幣的保管成為必要,而且這又是一種特殊業務。    

   一種特殊的營業出現了。在這種特殊的營業內部又實現了分工,分成不同的互相獨立的部門。在這些部門形成了專門的機構。這些不同業務(由于它們獨立出來而成為特殊的營業就產生了貨幣經營業)是從貨幣本身的各種規定性中,從貨幣的各種職能,從而也是資本在貨幣資本的形式上必須執行的各種職能中產生的。    

   貨幣經營業,即經營貨幣商品的商業,首先從國際交易中發展起來的。自從各國有不同的鑄幣以來和把當地鑄幣換成本國鑄幣,或者把不同鑄幣同作為世界貨幣的為鑄幣的純銀或純金相交換。由此就產生了兌換業,它應被看成是近代貨幣經營業的自然基礎之一。匯兌銀行就是從兌換業中發展而來的。    

   一旦借貸的職能和信用貨幣貿易同貨幣經營業的其他職能結合在一起,貨幣經營業就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貨幣經營業者的利潤不過是從剩余價值中所做的一種扣除,因為他們的活動只與已實現(即使在債權形式上實現)的價值有關。    

丙,企業家    

第一,生息資本    

   貨幣使資本家能夠從工人那里榨出一定量的無酬勞動、剩余產品和剩余價值,并把它椐為己有。因此貨幣在這里會生產利潤。就貨幣作為可能的資本,作為生產利潤的手段這種屬性來說,它變成了商品,不過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或者換一種說法,資本作為資本變成了商品。    

   假定平均利潤是20%。一個擁有100元的人交給另一個人一年,讓后者把這100元實際當作資本來使用,他也就給了后者生產20元利潤即剩余價值的權力。如果后者在年終把比如說5元,即他生產的利潤的一部分付給100元的所有者,他就是用這5元來支付這100元的使用價值,來支付這100元的資本職能即生產20元利潤的職能的使用價值。他支付給所有者的那一部分利潤叫利息,這樣使用的資本叫生息資本。    

   要把自己的貨幣作為生息資本來增殖的貨幣所有者,即食利者,把貨幣讓渡給第三者,把它投入流通,使它成為一種作為資本的商品;不僅對他自己來說是作為資本,而且對別人來說也是作為資本。它既不是被付出,也不是被賣出,而只是被貸出;作為資本貸放的貨幣也正是作為這樣一種自行保存,自行增長的貨幣額貸出的,它經過一定時期后,帶著附加額流回來,并且可以不斷地重新通過相同的過程。當我們把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看成整體和統一體時,資本就表現為這樣一種關系,在這種關系上,資本表現為會生出貨幣的貨幣。    

   貸出者把他的貨幣作為資本放出去,他讓渡給另一個人的價值額是資本,因此,這個價值額會流回到他那里。但單是流回到他那里還不是作為資本回流,就必須在運動中不僅保存自己,而且增殖自己,增大自己的價值量,也就是必須帶著一個剩余價值作為G+G1流回。在這里,這個G1是利息,即平均利潤中不是留在執行職能的資本家手中,而是落到貨幣資本家手中的部分。    

   因為利息只是利潤的一部分,所以利潤本身就成為利息的最高界限。利息的最低界限則完全無法確定。如果利息等于平均利潤的一個不變部分,結果就是,利潤率越高,總利潤和利息之間的絕對差額就越大,因而總利潤中歸執行職能的資本家部分就越大;反過來情況就相反。在利潤率不同時,不同利息率可以代表總利潤中的同一部分,或總利潤中同一個百分比部分。在利息有這樣不變的比率時,一般利潤率越高,產業利潤就越大,反過來情況就相反。假定其他一切情況相同,也就是說假定利息和總利潤之間的比率或多或少是不變的,執行職能的資本家就能夠并且也愿意與利潤率高低成正比地支付較高或較低的利息。所以由此得出結論:如果利息率的差別實際上表示利潤率的差別,一個國家的利息率的高低就同樣會和產業的發展水平成反比。在這個意義上說,利息是由利潤調節的,確切些說,是由一般利潤率調節的。并且,這種調節利息的方法,甚至也適用于利息的平均水平。不管怎樣,必須把平均利潤率看成是利息的有最后決定作用的最高界限。    

   如果我們考察一下現代工業在其中運動的周轉周期,我們就會發現,低利息率多數與繁榮時期或有額外利潤時期相適應,利息的提高與繁榮到周期的下一階段的過渡相適應,而達到高利貸極限程度的最高利息則與危機相適應。當然,另一方面低利息可能和停滯結合在一起,穩步提高的利息可能和逐漸活躍結合在一起。    

第二,企業主收入    

   利息分割為純利潤和利息這種量的分割,轉變為質的分割。一切資本不管是不是借入的,都要作為生息資本。    

   對那種用借入資本從事經營的生產資本家來說,總利潤會分成兩部分:利息和超過利息的余額。他必須把前者支付給貸出者,而后者則形成自己所占有的利潤部分。歸他的那部分利潤必然采取產業利潤或商業利潤的形式,或者用一個把二者包括在內的名詞來表達就是采取企業主收入的形態。總利潤的這兩部分之間的這種質的分割,即利息是資本自身的結果,是與生產過程無關的資本所有權的果實,而企業主收入則是處在過程中的、在生產過程中發揮作用的資本果實,因而是資本使用者在再生產過程中所起的能動作用的果實。總利潤的這兩部分硬化,并且獨立化了,好象它們是出自兩個本質上不同的源泉。這種硬化和互相獨立化,對全體資本家階級和全體資本來說,現在必然會固定下來。而且不管能動資本家所使用的資本是不是借入的,也不管屬于貨幣資本家的資本是不是由他自己來使用,情況都總是一樣的。每個資本的利潤都分成或被割裂成兩個不同質的互相獨立的互不依賴的部分,即利息和企業主收入。二者都由特殊的規律來決定。    

   在再生產過程中,執行職能的資本家作為別人所有的資本的代表,同雇傭工人相對立;貨幣資本家則由執行職能的資本家來代表,參與對勞動的剝削。因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具有支配別人勞動的屬性的資本所有權已經固定下來,利息又因此表現為資本在這種條件下生產剩余價值的一部分,所以剩余價值的另一部分--企業主收入--就必然表現為它并不是由資本本身生出的,而是由同它的已經以資本利息的這個名稱取得特殊存在方式的獨特社會規定性相分離的生產過程生出的。但是生產過程同資本相分離,就是一般勞動過程。因此,同資本所有者相區別的產業資本家,就不是表現為執行職能的資本,而是表現為甚至與資本無關的管理人員,表現為一般勞動過程的簡單承擔者,表現為勞動者,而且表現為雇傭勞動者。他創造剩余價值,不是因為他作為資本家進行勞動,而是因為除了他作為資本家的性質外,他也進行勞動。因此剩余價值的這一部分也就不再是剩余價值,而是一種和剩余價值相反的東西,是所完成的勞動的等價物。    

   企業主收入是勞動的監督工資的這種看法,是從企業主收入同利息的對立中產生的,并由于下面這個事實而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利潤的一部分事實上能夠作為工資分離出來,并且確實也就作為工資分離出來;或者不如反過來說,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上,一部分工資表現為利潤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那些生產規模等等允許有充分的分工,以致可以對一個經理支付特別工資的營業部門中,這個利潤會以經理薪水的形式純粹地表現出來。一方面同利潤(利息和企業主收入的總和),另一方面同扣除利息以后作為所謂企業主收入留下的那部分利潤相獨立并且完全分離出來。    

   資本主義生產本身已經使那種完全同資本所有權分離的指揮勞動比比皆是。因此,這種指揮勞動就無須資本家親自擔任了。    

   同貨幣資本家相對來說,產業資本家是勞動者,不過是作為資本家的勞動者,即作為對別人勞動的剝削者的勞動者。    

   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一種關于管理工資的新的欺詐勾當在股份企業中發展起來,這就是:在實際經理之外,并在他們之上,出現了一批董事和監事。對這些董事和監事來說,管理和監督實際上不過是掠奪股東,發財致富的一個借口而已。    

丁,土地所有者    

   在農業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以農業勞動者的土地被剝奪,以及農業勞動者從屬于一個為利潤而經營的資本家為前提。實際耕作者是雇傭工人,他們受雇于一個只是把農業作為資本的特殊使用場所,作為在一個特殊生產部門的投資來經營的資本家即租地農場主。這個作為租地農場主的資本家,為了得到在這個特殊生產場所使用自己的資本的許可,要在一定期限內(例如一年),按契約的規定支付給土地所有者即他所使用土地的所有者一個貨幣額。這個貨幣額不管是為耕地,建筑地段,礦山,漁場,森林等支付,統稱為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借以實現即增殖價值的形式。    

戊,國家稅收    

   資本主義國家是為了保護資本家的所有權,為了調節社會各階級之間產生的矛盾,而建立起來的凌駕于社會之上的特殊機器。它由官吏、軍隊、警察等組成。國家為了維護這些機器的生存,必然要征收適當的賦稅。這些賦稅毫無疑義是剩余價值的組成部分。    

3),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    

  一個國家每年的全部商品產品的價值,和一個特殊投資部門的商品產品的價值以及任何一個商品的價值完全一樣,會分解成兩個價值組成部分:一個部分是補償予付不變資本價值的A;另一部分是表現為工資、利潤和地租這種收入形式的B。    

   價值A是當年的工人階級用具體勞動把資本家予付的不變資本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不是當年的工人階級新創造的。但不要忘記,它是由去年以及以前些年的工人階級創造的剩余價值的資本化。由于它只是補償予付不變資本價值,因此不采取收入形式。    

   價值B即商品價值中代表工人在一天或一年內所追加的總勞動的那部分,即年產品中由這個勞動所創造的總價值,分為工資價值、利潤和地租。因為這個總勞動分為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工人通過必要勞動創造出作為報酬支付給自己的產品價值部分即工資,通過無酬的勞動創造出代表剩余價值的產品價值部分,而這一部分后來又分為利潤和地租。除了這個勞動之外,工人沒有完成任何勞動,除了這個采取工資、利潤、地租形式的產品總價值之外,工人沒有創造任何價值。年產品中體現工人在一年內新追加的勞動的那個價值等于工資加上剩余價值。因此,年產品的總價值中由工人在一年內創造的那個部分價值表現為三種收入的年價值總額,也就是表現為工資價值、利潤和地租。    

   一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即總收益或總產品是再生產出來的全部產品。把固定資本中曾被使用但是沒有消費掉的部分撇開不說,總收益或總產品的價值等于予付的、并在生產中消費掉的資本即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價值加上分解為利潤和地租的剩余價值。或者總產品等于構成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物質要素加上表現為利潤和地租的那種剩余產品的物質要素。    

   總收入是總產品扣除了補償予付的,并在生產中消費掉的不變資本的價值部分和由這個價值部分計量的產品部分以后,所余下的價值部分和由這個價值部分計量的產品部分。因而,總收入等于工資+利潤+地租。但是純收入卻是剩余價值,因而是剩余產品,這種剩余產品是扣除了工資以后所余下的實際上也就是由資本實現的并與土地所有者瓜分的剩余價值和由這個剩余價值計量的剩余產品。    

   單個資本家的產品和社會的產品之間的區別只在于:從單個資本家看來,純收入不同于總收入,因為后者包括工資,前者不包括工資。如果考察整個社會收入,那么國民收入是工資加上利潤加上地租,也就是總收入。但是,這也只是一種抽象,因為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整個社會持有資本主義的觀點,認為只有分解為利潤和地租的收入才是純收入。    

待續  

勞動者 2010年9月15日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