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顧名思義,“文”可作文字解釋,而文字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表達,所以“文”也可以理解為精神;“化”,可以理解為演繹,演化,運化,如同氣和粒子到處滲透充斥。因此,文化一詞可以指精神的無所不包,無所不含,化育千情萬物。
人類認知世界的思想和知識就是文化。一個民族的文化就是這個民族對世界的總體印象,而人類的文化,就是人類對世界的總體看法。民族的規模越大,常常是它的文化內容也越豐富,這是海納百川的道理,但是,一種文化越具有普世價值,越抽象,越單純,越簡單,這種文化才會越普遍,所以這其中存在矛盾,即文化廣大的單純性和文化廣大的各自的豐富性的矛盾,這就考驗著一種文化的忍耐力度,它越是能忍耐相異的,不同特色的文化,就越是讓相異的文化消失戒備心理,而慢慢的相異的文化就被他融入進去,因為人的天性都是想獲得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在相異文化中生活的人群,一旦能夠在道義上獲得通過,一般都會加入到更大人群的文化當中,這就如同城市越大,商品經濟就越繁榮,分工就會越細,工作機會就會越多,對各種人才的工作吸引力就越強。
但是,文化表現出贏家通吃的特點。當一種文化成為主導社會的價值觀念,其他文化逐漸地會失去它的生動的個性。因此,社會出現了千篇一律、死氣沉沉的,或者俗不可耐、紙醉金迷、無法無天的精神局面。聯合國推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方案,即是在人類文化多樣性迅速消失的形勢下,作一個小小的補救。隨著人類活動能力的急劇提高,地球生物的生命多樣性正瀕臨險境,而人類文化的多樣性也在紛紛遭受著連根拔掉的滅頂之災。整個人類傳統的文化,在西方科學技術文明的狂轟濫炸下,都已經紛紛失去了抵抗力,或者在做無望的抵抗。
這種科技文明源于個人主義的,即西方人權價值觀的貪婪力和創造力,而科技的力量又將人類的欲望能力不斷的推向新的頂點。人類經濟如同進入一個單向高速公路快車道,只能高度緊張的快速前進,而且目的永遠不能夠達到。在這種高速行駛中,人類越來越失去了進入人性深處去思考人類文化的能力,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去思考未來和目的的問題,他們有眼下更重要的問題,怕汽車出故障,怕汽車沒有燃料了,怕被別人超越了。
如若全人類只有一個政府,這些問題要好的多,但現在有很多不同利益、互相競爭的政府的存在,他們就都會變得異化。他們把目光離開自己,而去注視對方,以對方的失敗來炫耀自己的勝利,以自己的先進來嘲弄對方的落后,以對方的強大來推測自己的危機,以對方夸張的實力來確定自己的發展速度,等等。這就是今天混亂的人類文化。他們不是根據自然的人性來展開自己的活動,而是為了超越他人的虛榮心和統治他人的占有心,來奮斗和展示自己的全部生存價值。他們這樣做,或者出于主動,或者出于被動,或者是此一時主動彼一時被動。總之,都在身不由己。
“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西方世俗文化就是這樣,金錢萬能,不考慮后果,后果由上帝、由宗教去考慮。
這種文化將全人類趕進了一條賊船,你防我,我防你,你吃我,我吃你。這是一條人類文化走向滅亡的不歸之路。因此,我們對所謂的西方先進的物質文化,要有一個站在全人類利益的長遠的本質的考慮,它是一種民主文化,但更是人欲文化,個人權利文化,公開宣傳和威懾的弱肉強食文化,最后走向霸權的文化。
當然,西方文化有它的平衡系統,這個系統最主要對立的一方就是宗教。西方基督教宣傳博愛,宣傳愛人如己,這和人人為己的商品市場經濟觀針鋒相對。基督教甚至認為,富人進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
正是由于基督教的歷史悠久的、影響無比廣大的人道主義情懷,孕育了西方歷史上無數的追求真善美的人道主義思想家。他們對資本主義唯利是圖的本性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批判。
早期社會主義理想者,批評資本主義經濟是,做棺材的人希望天下的人死的越多越好,做玻璃的人希望天空下冰雹把窗戶都砸碎掉,馬克思曾經這樣的批判,“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家就會大膽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這樣的例子,今天的中國還少見嗎?
在西方的歷史文化中,正是由于前赴后繼的出現一大批批判資本主義的人道主義的思想家,才避免了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加速走向崩潰。
基督教認為人類有原罪,就是打開了智慧和欲望的盒子,這種真理只有通過漫長的歷史,人類才能逐步去理解。這個真理,如果不是一種天啟,就是說明西方的文化很有思想深度,早就給自己算出命運。也許這是人類無可奈何的命運,人類即使認識到了,也沒有能力去改變這個命運。最近,有一個神奇的科學家霍金作了“危言聳聽”的預言,地球由于人類的破壞性的活動,壽命只剩下200年了。人類具有自私的和攻擊他人的遺傳密碼。最后一個觀點,實際上《圣經》中早就指出來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