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育率降低后又提升”問題,我的觀點很明確:穩定的下降到2.1之后,再提升成功的例子,除了美國這個孤證,再找不到第二家(事實上,美國僅僅是在1.8左右徘徊兩年,立刻就采取各種措施恢復過來,而且始終是2.0左右,既不是“穩定降低后”,也難講叫“2.1以上”這里放寬條件,姑且算)
“人與自然關系評論”貼出一篇新聞報道,認為法國什么的國家也成功了,不是孤證(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6/157614.html)
很好,我們來瞄兩眼。
首先,我的觀點---不能回升----有著明確的解釋,專門向“人與自然關系評論”提過,幾個月前就多次給他提過:
---世界上凡是生育率穩定降到2.1之下的,沒有一個把生育率又成功的提升回來的(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3/138217.html)
----我說的“提升”,是指提升到2.1之上(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3/138625.html)
-----不能在合適時間內超過2.1并保持,所謂的“生育率提升”沒任何意義(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3/138625.html)
以上都是我兩個月多前在答復“人與自然關系評論”的帖子中闡述的。看清楚了,可不是事后諸葛亮哦!
那么,法國符合上述要求么?法國現在的生育率到2.1以上了么?保持住2.1了么?麻煩“人與自然關系評論”說說。
另外,“人與自然關系評論”給出的報道中聲稱“2008年法國的生育率在至少近40年來首次超過2.0。”,這是不折不扣的謊言。法國2006年的生育率就曾經突破2,可惜,2007年立刻又掉下來......就此一句,這篇報道的學術價值如何可想而知。
法國的例子,倒是很好的支撐了我的一系列觀點。
我說過,像中國這樣低到1.3,再想有效的恢復到2.1以上,即便拼命鼓勵生育也極為困難,沒有先例-----法國能夠不斷在1.8-2.0之間跳舞,在于1970年代它的生育率降到1.8左右后就想辦法鼓勵生育維持住了,而不是用計劃生育強行打壓下去或者繼續放任下滑,相反,其他的很多歐洲國家低到1.5、1.4之后才開始醒悟,結果已經晚了。中國保持1.3十年。低于2.1二十年,現在還沒醒悟,你說今后它有多大可能恢復生育率?
我說過,2.1是一個坎,看看生育率1.8、1.9的波動,其實沒實際意義,因為無法回升到2.1之上,未來人口依然是下降,導致人口危機-----法國弄來弄去,號稱歐洲生育率最高,也沒辦法邁過這個坎,照樣整日里擔憂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等問題,把希望寄托在外來移民的身上。“人與自然關系評論”有興趣的,自己去查查。
已經說了,“人與自然關系評論”給出的那篇報道在公然的學術造假。那么,它所提到的【在已經越過臨界點的20多個國家中,包括澳大利亞、瑞典、法國、美國和英國在內的大部分國家都出現了生育小高峰,打破了至少持續數十年的生育率下降趨勢。】,是怎么回事情呢?
繼續來看看。
這段話提到的臨界點,從上下文看,應該是指HDI指數屬于“極高”的標準線。根據聯合國最新的資料,目前屬于“極高人類發展指數”的有38個國家,包括了前文提到的澳大利亞、瑞典等。那么,前文提到的那些國家,出現了生育小高峰么?真實情況又是怎么樣的?
將這所有的38個國家一一分析,立刻就發現,所謂的“20多個國家大多都出現生育小高峰打破數十年下降趨勢”純粹是胡說八道!
首先,澳大利亞、瑞典、法國、英國、美國.....所有這些上述報道點名的國家,這三五年的生育率(原報道聲稱“05年之后持續攀升”)相對之前二十年、三十年的水平,根本就沒有一個所謂的“打破數十年下降趨勢的生育小高峰”。
要么,這幾年的所謂“提高”,在這幾十年中多次出現過,不過是正常的波動,如果現在的算是“打破數十年下滑趨勢”,那就等于這數十年根本沒有“下滑趨勢”。比如美國,1980-1985年的平均生育率1.85,1990-1995提高到2.05,1995-2000又降到1.97,2000-2005再次提高到2.03,這種變動叫做“數十年下滑”?
要么,這幾年的生育率相對前二十、三十年,根本不是什么高峰。比如澳大利亞,80年代初在1.9以上,現在不到1.8;再比如瑞典,90年代初還有2.0,現在只有不到1.7。這叫“生育小高峰”?那二十、三十年前是不是叫“珠穆朗瑪峰”?
我不知道這篇報道為什么要點這幾個國家的名字,是擔心別人不知道具體國家找不到批駁的證據所以故意舍身取義?
其次,所有的這38個國家,除了阿聯酋、文萊、科威特三個穆斯林國家在2.1以上(穆斯林國家由于文化傳統的問題,生育率在全世界最高,大國空巢中有專門分析),其他35個都沒辦法維持在2.1以上(美國是在2.0附近跳舞),縱觀最近十年的變化,他們的生育率要么是逐步下降,要么是進一米退三尺。
再次,“人與自然關系評論”找出這篇報道,無非是想給中國找個榜樣,證明今后我們也能參照辦理提高生育率。問題是,這些國家的經驗,中國根本沒辦法學!
且不說,法國、英國、澳大利亞、瑞典......沒一個回升到2.1之上,根本無法給中國信心----你現在保持1.3,今后肯定能回到2.1-----就說他們為了提高生育率的那些辦法,中國有可能借鑒?
這些國家,提高生育率關鍵一條:借助移民的生育能力!
比如法國,現在的法國人口中15.1%為移民。近年在法國出生的嬰兒為移民后代或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是移民的,占到法國出生人口的三分之一!更具體的說,法國本土女性生育率只有1.7,來自阿爾及利亞移民的為2.57,來自摩洛哥的為2.97,來自黑非洲的2.86,來自土耳其的3.21。沒有這些移民,法國根本不可能實現2.0。
澳大利亞,移民占人口20%以上,每年移民數相當于總人口0.7%左右,如果中國參照辦理,等于每年引進900萬人。
英國,有56%的新生兒的母親是外來移民。
愛爾蘭(生育率歐洲第二),外國僑民占該國居民總人數的10%。
所以,這些國家維持生育的一大絕招,就是利用外來移民。由于移民多數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生育率高(瞧瞧法國的例子),自然就把本土的生育率提高了。
可是,中國能借鑒這種做法?別人是人口不足,只能吸引移民,中國有世界第一的人口,如果說,將來把人口降到5億3億了,要去吸引海外移民幫助生育,從而維持規模.....這不是脫褲子放屁么?先把人口減少下去,然后再鼓勵生育,看看自己人生不了,就去找移民.....賤不賤啊?!是不是中國降到5億3億了,然后再把外來移民搞成10%、20%的比例,讓我們的新生兒一半以上都是移民生的,這就滿足某些人的心愿了?
當然,計生的吹鼓手會叫嚷“中國5億3億人口的時候可以自己生出規模適宜的嬰兒不用移民”。嘿嘿,怎么生?誰來生?這個問題前兩天我就分析過。吹鼓手說能生,就請把5億3億人口時的人口結構、育齡婦女等情況分析一下看看?這個問題,我早就問過,可惜吹鼓手憋青了臉,也只搞出一個白癡至極的公式,居然證明了中位年齡跟老齡化是反向變動的......就憑這個推導結果,他拿不到諾貝爾SB獎,真是沒天理!
所以,無論法國英國澳大利亞......他們既沒有實現把生育率提升到2.1,本身的關鍵經驗又不可能給中國參考,“人與自然關系評論”興致勃勃的把他們擺出來,想嚇唬誰呢?
人與自然關系評論”末了志得意滿:“按nirendao大師的說法,分明我中彩了,而且居然概率還不小,那么nirendao是不是應該向我表示祝賀呢? ”
是的,我確實該祝賀!如果說有7個號,那你已經買對了1個,別急,再多買兩年,肯定能成功的選中2個號.....
祝賀你,找到了法國實現2.0,雖然我說的是“2.1以上”;
祝賀你,找到了一篇法新社公布新華網轉引的報告,雖然沒有學術價值公開造謠;
祝賀你,找到了英國瑞典澳大利亞的生育率在前后跳舞,雖然個個都不是“生育小高峰打破數十年下滑趨勢”;
祝賀你,找到了用移民來提高中國生育的重要辦法,雖然中國本身就是世界人口第一。
我祝賀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