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自脫“短褲”——原來沒學過概率論與統計分析
從《一虎一席談》歸來,方舟子可謂“余憤鬧心,三日不知肉味”。這不,昨天他又在博文中對王月丹發起猛烈攻擊。只可惜,自己聲嘶力竭,脫了短褲,露了短處還不自知。
方舟子處處以“洋博士”的“高貴”身份居高臨下,給人“打假”、給人“科普”,多年來不知蒙騙了多少崇尚科學的良善之人。特別是在這次關于轉基因主糧的論辯中,方舟子更是不遺余力,極盡撒潑耍橫之能事,凡是他能想到的卑鄙手段,都被他派上了用場。在昨天的《再教妖魔化轉基因的造謠“專家”王月丹博士讀文獻》的爛文中,其十八般伎倆悉數登場,讓人得以一窺全貌。從方舟子的這篇博文看,無論是其學術道德、學術水平,還是辯論技巧,可用三句話概括,這就是——以陰謀論賴賬,以曲解法蒙人,以潑皮嘴耍橫。
所謂以陰謀論賴賬,就是在對手“顯得很專業”時,說人家是“御用專家”,當人家出示科學文獻時,就說“有的研究是某些極端組織的御用專家做的,不可輕信”;所謂以曲解法蒙人,就是面對鐵一般的科學事實和研究結論,任意曲解和否認科學原理和科學方法。比如,有科學文獻表明Bt蛋白對小鼠生理指標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但仍在正常范圍內”時,就把“在正常范圍內”的“顯著性差異”曲解成“統計假象”;所謂以潑皮嘴耍橫,就是在自己理虧時,把自己降格為“潑婦”,說人家不是“海龜”、是“混出來的副教授”、“沒有讀懂科學文獻的能力”等等。
在這里我本不想跟方舟子多費口舌,不過,既然方舟子敢于“自脫短褲”,那么,我也不介意多花點時間對方舟子的有關言論稍做解讀,以便讓大家看清方舟子這個自命不凡的洋博士到底是個什么貨色。
方舟子在昨天的博文中有一段原話是這樣說的:“我們做實驗,關心的是是否有(超)出了正常范圍的顯著差異,而不是在正常范圍內的顯著差異。正常范圍內的顯著差異很可能只是統計假象,重復實驗可能就有不同的顯著差異。可見王月丹根本就沒有表現出他讀得懂科學文獻的能力。”
從這段話來看,方舟子對自己“讀懂科學文獻的能力”無疑是很自信的,可是在我看來,方舟子自己不僅沒有讀懂科學文獻的能力,而且似乎連統計分析的基本常識也沒有,甚至于壓根兒就沒學過概率論與統計分析。
我們先看第一句話:“我們做實驗,關心的是是否有(超)出了正常范圍的顯著差異,而不是在正常范圍內的顯著差異。”按照方舟子的這個說法,假如有人以前的血壓低壓為60,最近連續測量,發現低壓達89,前后血壓值差異顯著。因為低壓在90以下通常被認為是“正常”的,那么,這個測量結果是否說明這個人根本不用擔心自己的血壓問題呢?顯然,這個人絕對不敢對自己的血壓變化掉以輕心。曾經有醫生告訴我,低壓90這個臨界值對不同的人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沒達到90卻出現了嚴重的高血壓癥狀甚至產生了嚴重后果,而有些生來低壓就在90左右的人,即使低壓達到110也不見得會出現明顯病變。可見,所謂“正常范圍”內的顯著差異并非方舟子所說的不值得研究者關注。更何況研究數據還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通過方舟子關于 “正常范圍”的表述,我們不難發現,方舟子其實并不知道“顯著性差異”的科學內涵,他對事物的認識或判斷還僅僅停留在出沒出“正常范圍”的感性認識階段。
再看第二句話:“正常范圍內的顯著差異很可能只是統計假象,重復實驗可能就有不同的顯著差異”。如果第一句話還可以讓方舟子蒙混過關的話,那么,這第二句話則暴露了方舟子在統計分析上的完全無知。
統計分析的功能是什么?統計分析的功能正是為了防止人們對實驗數據進行主觀臆斷,正是為了排除“假象”、揭示事物的內在本質聯系。在這里,我們不妨用一個簡單例子來說明什么是假象以及如何消除假象。比如說,有兩個水稻品種參加品比試驗,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甲品種產量測得三個數據,分別是950斤,1000斤,1050斤,平均為1000斤;乙品種測得三個數據,分別是930斤,1000斤,1100斤,平均為1010斤。面對這樣的數據,不知方舟子認為這兩個品種是真有差異呢還是沒有差異呢?
從前面兩個數據看,甲品種優于乙品種,從最后一個數據看則乙品種優于甲品種。在這種情況下,顯然我們很難判斷兩個品種是否存在真實差異,這時,我們就必須借助統計分析方法進行科學判斷。
對以上兩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實際上是要比較這兩個樣本平均數之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經過統計分析,如果這兩個平均數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就說明這兩組數據相當于分別來自性質不同的兩個總體的兩個樣本,其平均數10斤的差異就可以認為是兩個品種的真實差異;如果這兩個平均數之間差異不顯著,就說明這兩組數據相當于從同一總體得到的兩個樣本,其平均數10斤的差異屬于抽樣誤差,于是,我們便認為這兩個品種產量是一樣的。
由此可見,統計分析不僅不會產生什么“統計假象”,而且其作用正是幫助我們排除“假象”,獲得真實的品種產量信息。
另外,方舟子的“重復實驗可能就有不同的顯著差異”似乎給人很專業的印象,因為他還知道科學實驗需要設置“重復”。實際上在內行人看來,這是一句十足的外行話。因為統計分析不可能是兩個孤零零的(單個)數據的比較,而是兩個樣本平均數的比較,既然是平均數的比較,那么平均數至少來源于兩個數據,既然有兩個數據,也就說明試驗有了重復。事實上,凡是能進行統計分析的數據都是有重復的(一般至少設三次重復),通常,兩個樣本平均數的簡單對比試驗有比較大的樣本,也就是通常有更多試驗數據。事實上,沒有重復試驗的孤立數據是不能進行統計分析的。由此可見,方舟子不僅不懂得統計分析試驗設計的原則和方法,而且更不懂得統計分析。
我的上述解讀,不知對方舟子了解統計分析是否有一些幫助。如果方舟子還不能明白的話,我愿意免費為他補課。因為我對洋博士的智商歷來有點迷信,所以我相信,如果只要求他學會兩個樣本平均數比較的假設測驗,即便從正態分布講起,估計有一個學時就足夠了,只是不知道方舟子是否愿意屈尊就教。如果方舟子不好意思向我請教,那么,我在這里還是要建議他私下找他的懂得統計分析的朋友給他做一下輔導。不然,以他幾十年前所學的那點已經忘得差不多的可憐的知識在社會上混飯吃,怕是混不下去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