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和平告訴我們:工人階級也是一樣。你給他講:“你不關心國家大事,你總有一天會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我們當時不聽啊,就像我爸爸打我屁股我也不聽一樣。(眾笑、鼓掌)人必須經過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才能得到真理的,光聽一面的正面教育這還不夠。(鼓掌)有時我對此有些悲觀,人們為什么非要經過第二遍呢?要有反面教員呢?我們有很多這樣的反面教員,我們得感謝他們。工人階級有了正反兩方面的體驗,咱們才會想想,建設社會主義的時候,怎樣才能防止“自己的房子”被資本家占有了。不能光建房子,還得想辦法防止“房子”被資本家占領了,這是很重要的東西。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001/123514.html
1 新的官僚資產階級
在中蘇論戰中,毛澤東以生產關系中所處地位作為階級劃分標準的觀點更為明晰。論戰伊始的“二十五條”8,毛澤東論述了社會主義社會幾種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階級和階級斗爭問題,他這樣說道:“從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來看,在所有社會主義國家中,毫無例外地都存在著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的差別,也還存在著個體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兩種所有制,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兩種生產關系。在全民所有制企業中勞動的工人和在集體所有制農莊中勞動的農民,是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兩類勞動者。因此,在所有社會主義國家中,毫無例外地都存在著工人和農民的階級差別。”9
在以上這段話中,毛澤東對工人和農民兩大階級的區分,不是根據其政治行為或意識觀念的差異,而是根據城鄉所有制形式的不同。毛澤東對社會主義時期經濟結構多元性的觀察十分敏銳。他認為,只要這種多元結構存在,階級就會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一直存在。只有到了所有制差別消失時,社會中的階級才會消失。可以看到,階級在這里指的就是被生產關系尤其是被所有制關系所劃分的經濟集團。
在稍后的論戰中,毛澤東在《南斯拉夫是社會主義國家嗎?》一文中再次提到社會主義時期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共同存在。他認為,在南斯拉夫,能夠雇傭工人和購買各種生產資料的私人企業越來越多,這些企業主就是 “典型的私人資本家”。從他們所掌握的生產資料、所得到的利潤以及他們和工人之間的關系來看,他們無疑是“不折不扣的資本家”。作為剝削階級的農村資本家在南斯拉夫的農村也處于支配地位,這個階級和大批靠出賣自己勞動力過活的農民之間的差別正是在于他們所擁有的土地所有權和生產資料,在于他們對雇傭勞動者的“資本主義剝削”。10
文章也談到了南斯拉夫“公營企業的蛻化變質”問題。這些公營企業名義上是工人自治,實際上卻被新型的官僚買辦資產階級所占有:
“在這些所謂‘工人自治’的企業內部,經理同工人的關系實際上是雇傭同被雇傭、剝削同被剝削的關系。
實際情況是,經理有權決定企業的生產計劃和經營方向,有權處理生產資料,有權決定企業收入的分配,有權招收工人和解雇工人,并且有權否決‘工人委員會’或‘管理委員會’的決議。
南斯拉夫報刊反映的大量材料證明,‘工人委員會’只是一個徒具形式的‘舉手機器’,企業的‘一切權力都操在經理手中’。
由于經理掌握和支配生產資料,并且掌握和支配企業收入的分配,這就使他們可以利用種種特權,侵占工人的勞動成果。”11
生產資料實際上“屬于”一個新的資產階級,這一階級掌握著“公營”企業的財產和人員,并從中攫取好處。在這篇文章中,生產關系的三個方面,即對生產資料的占有(或不占優)、勞動過程中形成的關系以及分配關系都被用來作為階級劃分的標準。
對階級的經濟界定也出現在《關于赫魯曉夫的假共產主義》一文中。這篇文章分析了蘇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的蛻化。分析表明,這些企業在法律上的名義所有權和實際占有關系之間并不一致。社會主義只是名義上的,企業實際上已經落入了新的資產階級手中:
“從這些事例中可以看到,這些蛻化變質分子所把持的工廠,名義上是社會主義企業,實際上已經變成他們發財致富的資本主義企業。他們同工人的關系,變成了剝削與被剝削、壓迫與被壓迫的關系。像這樣的蛻化變質分子,他們占有和支配著部分生產資料,剝削別人的勞動,難道不是道道地地的資產階級分子嗎?……所有這些人,都是屬于同無產階級相敵對的階級,屬于資產階級。”12
農村地區的情況也是如此:
“從這些事例中可以看到,這些農莊領導人所把持的農莊,實際上變成了他們的私產。他們把社會主義集體經濟變成為新的富農經濟。他們在上級領導機關中往往有著自己的保護人。他們同莊員的關系,同樣變成了壓迫與被壓迫、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像這樣的壓在農民頭上的新的剝削者,難道不是貨真價實的新富農分子嗎?
顯而易見,所有這些人,都是屬于同無產階級和勞動農民相敵對的階級,屬于富農階級也就是農村資產階級。”13
毛澤東之所以把社會主義條件下產生的新的官僚資產階級稱為一個階級(不管是城市的還是農村的),主要依據是它掌握著生產資料。官僚資產階級對生產資料的有效地占有和控制形成了事實上的資產階級私人占有制。在以上這些相關的論述中,毛澤東幾乎完全是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的含義上來定義階級的,即從占有或沒有占有生產資料的經濟集團的含義上來定義階級。在事實占有而不是法律占有意義上的所有權制度是毛澤東對階級進行界定的根本出發點。
正是新的官僚資產階級在這些年他們任意處置國有資產,他們通過各種途徑私有化,形成了新的資產階級,這樣就使中國處于官僚資產階級與新生資產階級的控制之中,他們又與外國資本主義相勾接,形成賣辦資產階級,官僚、賣辦和新生資產階級統治下所出現的勞資矛盾所反映出來的種種問題,是當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難道不是干真萬確的現實嗎?盡管人們加上許多名詞,什么特色啊、代表啊、科學啊,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存在是第一性,生產資料掌握在誰手里這個歷史事實是否定不了的;資本家支配著工人的命運這個歷史事實是抹殺不了的,他們有不與工人訂合同還用饑餓紀律要工人工作的權利,有不承認工傷、塵肺的權利,不給工人上任何保險的權利,不發工資或克扣工資的權利,以及開各種血汗工廠的權利,等等;各種資本勾接財產暴發這個歷史事實也是抹殺不了的!
2 “自在階級”轉為“自為階級”是無產階級爭取解放的唯一途徑
毛澤東關于“自在階級”和“自為階級”的理論也表明他是從經濟層面來界定階級的。毛澤東用“自在階級”描述那種沒有意識到自身是作為階級存在、僅僅是經濟意義上的階級形態。自在的階級是指這樣一些人類集團,它們在經濟結構中處于特定的位置,即從經濟地位上而言是一個階級,但它們并沒有意識到自身所處的經濟地位。這種“分散”的階級在一定條件下會發展成為“自為的階級”,即一種認識到自身階級地位和階級利益的“有組織的”、“自覺的”集團。階級意識是否形成和發展是區分自在階級和自為階級的關鍵。這里必須注意的是,階級意識并不是界定階級的出發點,經濟的決定性才是其出發點。從階級的最直接的意義上來講,不管階級意識是否已經形成或仍處于潛在狀態,也不管階級意識的程度如何,階級始終是一種經濟上的客觀存在。
總之,從1955年以后的著述來看,毛澤東是把階級作為一種經濟實體來認識的,并用經濟結構中所處的不同地位來界定階級。毛澤東界定階級的根本出發點是實際所有權,即對生產資料的實際占有或是實際不占有,而不是人們在勞動過程中的關系和分配過程中的關系。
毛澤東對階級的經濟規定性的堅持并不妨礙他也把階級作為一定條件下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組織來看待。關于階級作為政治和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參與者的問題,毛澤東有很多的評論,其中多數是和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上層建筑領域的階級斗爭相關。我們首先考察毛澤東關于階級作為上層建筑領域沖突參與者的前提的論斷。毛澤東從經典馬克思主義出發明確指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不平衡是階級成為政治-意識形態組織的前提。
毛澤東認為,自為階級和自在階級只是代表著階級在政治和意識形態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在階級形成初期,階級意識是“分散的和無組織的”,既沒有形成對社會結構本質特征的認識,也沒有形成對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認識。在談到工人階級時,毛澤東這樣說道:“在實踐初期,工人階級還是一個所謂的‘自在的階級’,他們還不理解資本主義”14。由于沒有形成對自身階級身份和階級利益的認識,自在階級的斗爭是孤立的、自發的和局部的。斗爭不是直接指向現存的社會體系,而是為了解決個體或局部所遭受的苦難。在這個時期,階級成員并沒有作為一個階級采取政治行動。阻礙他們在政治上形成階級的原因是他們還停留在對資本主義的感性認識上。毛澤東并沒有糾纏于一個階級內部可能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觀念(尤其是在其形成初期),堅持認為意識形態總是帶有特定階級的印記。一個階級的成員可能會采取另一個階級的“立場”,或許是由于政治和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意識形態霸權所致。
雖然一個階級的意識形態并不是必然地表現出同一性,但是具有相同階級地位的人類集團在思想觀念上總是會朝著系統化的方向發展。在經過一個時期以后,“自在的階級”會變成“自為的階級”,形成一個對階級身份和階級利益自覺的組織。由于認識到自身處于被壓迫的地位,他們開始聯合起來進行有組織、有目的的斗爭,這種斗爭不再是僅僅對個別剝削者的反抗,而是針對整個剝削制度的斗爭。當斗爭轉向政治斗爭階段時,斗爭的根本目的就是爭得政治權力,因為只有擁有這種權力,才能對現存的社會秩序進行有利于被壓迫階級利益的改造。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毛澤東把“一切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理解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點”。階級意識是一個階級成為政治和意識形態組織的必要前提。一旦認識到這個前提,政治的“基本內容”就是聯合起來同“階級敵人”作斗爭。15
當階級斗爭成為聯合起來的共同行動時,這一階級就會逐步地改造自身,改造其“主觀世界”。但是,這種覺悟不是憑空產生的,它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總的來講,一種意識形態成為系統,總是在事物運動的后面。因為思想、認識是物質運動的反映。”16 所謂物質運動指的是生產力的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束縛。毛澤東認為,由生產力的發展所引起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是推動社會形態更替(社會性質的根本改變)的基本矛盾。
這一矛盾促使階級分化,促使被壓迫階級在上層建筑領域為現在已經意識到了的自身利益而斗爭。這就是階級社會上升和下降的歷史:
“自從人類社會裂為幾個利害不同的階級以來,經歷過奴隸主的專政,封建主的專政,資產階級的專政,這些專政繼續了幾千年……人類才開始經歷無產階級的專政。前三個專政都是剝削階級的專政……這些在社會發展史上曾經起過一定進步作用的剝削階級,總是在很長的時期中犯過無數歷史性的錯誤,而且是反復地一犯再犯,才能積累他們的統治經驗。但是隨著他們所代表的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的尖銳化,他們仍然不可避免地要犯更大更多錯誤,激起被壓迫階級的大規模反抗和他們自己內部的分崩離析,以至促進了自己的滅亡。”17
這里所說的“被壓迫階級的大規模反抗”指的是政治和意識形態領域所發動的暴力革命。在“舊的階級社會”如資產階級社會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不平衡表現為“劇烈的對抗和沖突,表現為劇烈的階級斗爭”18。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社會生產力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發展將會“激發它本國人民的革命”19。即便生產力的發展已經使統治階級成為累贅,他們也決不會自愿讓出政權,而且還要利用國家機器維護其特權。因此,“國家權力”是革命的“基本問題”,被壓迫階級為了奪取政權被迫進行長期的政治和意識形態斗爭,最后被迫進行武裝斗爭。無產階級革命當然也是這樣,因為只有通過暴力手段粉碎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才能實現向社會主義的過渡,這是一個“普遍規律”。
盡管革命過程中會有一些“曲折”和“倒退”,但從長期來看,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不相容所引起的被剝削階級的暴力革命一定會爆發。毛澤東通過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說明了這點:
“教科書在327頁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和資產階級社會中的階級斗爭的整個進程,‘不可避免地’會使社會主義用‘革命手段’代替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沖突,在帝國主義時代達到了空前尖銳的程度。無產階級發動的社會主義革命具有客觀必然性。……這些提法很好,不能不這樣講……既然是客觀必然性,就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也就是不管你是贊成還是不贊成。你不贊成,它也還是‘客觀必然性’。”20
縱觀人類歷史也是這樣。奴隸制度被封建制度所取代,封建制度又被資本主義所取代。在這些過程中,不管反動階級怎樣企圖阻止“歷史車輪的前進”,革命或遲或早總會發生,最終統治階級被消滅,被統治階級取得了革命的勝利。21
在取得了上層建筑領域的勝利之后,被壓迫階級還要利用剛剛掌握的政權按照自己的階級利益來改造生產關系,主要是消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那部分生產關系。這也正是中國革命所經歷的:
“一切革命的歷史都證明,并不是先有充分發展的新生產力,然后才改造落后的生產關系。我們的革命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宣傳開始的,宣傳是為革命造輿論。此外,在革命過程中,在我們推翻舊的上層建筑之后,再來消滅舊的生產關系是可能的。消滅了舊的生產關系,確立了新的生產關系,這樣就為新的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道路。”22
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也是遵循同樣的規律。新興資產階級是作為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種政治和意識形態組織出現的。它在推動生產關系變革之前就已經實現了上層建筑領域的變革,掌握了國家政權:
“從世界的歷史來看,資產階級工業革命,不是在資產階級建立自己的國家以前,而是在這以后;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的大發展,也不是在上層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這以后。都是先把上層建筑改變了,生產關系搞好了,上了軌道了,才為生產力的大發展開辟了道路,為物質基礎的增強準備了條件。當然,生產關系的革命,是生產力的一定發展所引起的。但是,生產力的大發展,總是在生產關系改變以后。……在英國,是資產階級革命(十七世紀)以后,才進行工業革命(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法國、德國、美國、日本,都是經過不同的形式,改變了上層建筑、生產關系之后,資本主義工業才大大發展起來。”23
我們必須注意到,這里所說的作為上層建筑組織的階級,是生產力“一定程度發展”的結果。雖說這種生產力發展的程度相對于上層建筑和生產關系變革之后的要小,但也足以引起社會結構內部的矛盾,通過上層建筑領域的階級斗爭來推動矛盾的解決。在這種認識中,生產力的發展及其與現存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引起政治和意識形態領域的階級斗爭,經濟上的階級通過參與這種斗爭才得以形成。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遲早將導致階級意識的發展,被壓迫階級開始意識到自身作為階級的存在,意識到階級成員處于相同經濟地位中的共同利益。階級意識使孤立的、自發的個體斗爭轉變為有組織的、聯合起來的斗爭,轉變為上層建筑領域中政治和意識形態的斗爭。
正如毛澤東所說,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是領導權掌握在哪個階級手里的問題”,資產階級為了達到他們復辟的目的,就要為推翻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而斗爭。這首先需要在意識形態領域做工作,“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作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38
毛澤東認為,黨在這一過程中不可或缺:
“列寧主義認為,在社會主義國家中,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同無產階級專政一起存在。在無產階級專政的整個歷史時期,不能沒有無產階級政黨。因為無產階級專政要反對無產階級和人民的敵人,要改造農民及其他小生產者,要經常整頓無產階級的隊伍,要建設社會主義和過渡到共產主義,沒有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是不行的。”60
分配關系對社會主義條件下資產階級分子的不斷出現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毛澤東在1964年的著述中較為詳細地闡述了這一點,并引用列寧的話說:“在社會主義社會里,還存在著工農之間、城鄉之間的差別,還存在著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間的差別,資產階級法權還沒有完全取消,還‘不能立即消滅按工作(不是按需要)分配消費品這一仍然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因而還存在著富裕程度的差別。要使上述這些差別和現象歸于消失,要使資產階級法權歸于消失,只能是逐步的,而且必然要經過一個很長的時期。”33
相似的觀點也出現在毛澤東1975年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指示中。他指出:社會主義的中國實行商品制度,工資制度也不平等,這些跟“舊社會”沒有多少差別。這些只能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受到限制”34。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再加上資產階級法權和分配領域的不平等,都給新的資產階級分子的不斷產生提供了經濟基礎。正如毛澤東在1964年曾指出的:“資產階級法權的影響?????帶來????新的資產階級分子”35。只有消除生產資料所有制之間的差別,消除資產階級法權的影響,才能消滅“階級重新出現和資本主義復辟”的經濟基礎。
無產階級的反對派總是在黨內尋求培養自己的代理人。毛澤東認為,新舊資產階級分子和新舊富農“構成修正主義的社會基礎”,“他們千方百計從共產黨內尋找自己的代理人”。61 這些代理人千方百計地在黨內進行修正主義和資產階級復辟活動,試圖變無產階級專政為資產階級專政。毛澤東在1955年以后的著作中有很多關于黨內“資產階級代表”的論述。這些代表發出的政治聲音并不是為了無產階級的利益,而是為了資產階級的利益。他們試圖通過控制黨達到顛覆無產階級專政和恢復資產階級秩序的目的,他們為黨外的資產階級謀利益。他們的政治斗爭是有組織的,并在黨內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派別,一個鼓吹不利于社會主義的政策的資產階級派別。
作為各自階級利益代表的社會主義派別和資本主義派別在黨內的斗爭會引起一些后果。一旦資產階級派別試圖控制黨的企圖取得成功,它就會蛻化成“資產階級政黨”。一旦他們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占據領導位置,就會發生資本主義復辟。這些已經成為南斯拉夫和蘇聯的現實,中國也出現了類似的現實。
這三十年的歷史再一次證明:他們也是先造譽論,他們先是打出階級斗爭熄滅論,一心一意建設論,階級斗爭熄滅了嗎?沒有,正是在階級斗爭熄滅論中官僚資產階級大肆處置國有資產,造就了新的資產階級和賣辦資產階級。人民應當大聲責問:國有資產是全民資產,誰給了你們處置權,憲法沒有賦予,也沒有通過全民公決!
釣魚島島主說:當下GCD的權力現狀是什么呢?“毛派GCD人”不但人少得可憐而且已經幾乎徹底被排斥在權力范圍之外,即使在中央和各級政府里面有一點點,也不過是“反潛伏”而沒有發言權的人而已,在某些時候僅僅起到一個陪襯或者幫助主觀上還不想亡國的“民族改良資本主義GCD人”打擊一下“賣國主義GCD人”;而現在在黨中央和少部分地方政府還勉強掌握實權的是“民族改良資本主義GCD人”,說的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無非就是不走“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老路,也不走“帝國主義搶劫制”的邪路而已,但要“踏踏實實”的走“資本主義私有化”道路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其實是死路一條,不過晚點死而已,毛主席對這一點說得再清楚不過,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真心愿意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真搞“資本主義”道路];那么“賣國主義GCD人”現在實際上翅膀已經相當的硬朗,他們基本控制了大部分政府、政協、人大這幾條線,包括很多部委和地方政府黨委甚至不少地方武裝也差不多在他們的控制范圍之內,他們表面上也鼓吹與“民族改良資本主義GCD人”一樣要走“資本主義私有化”道路,但實際上他們是以其“主子”的意志馬首是瞻,他們已經幾乎沒有回頭路,賣國并不惜亡國滅種幾乎就是他們現在唯一的選擇。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發生轉變的可能,但轉變是要有“代價”的,而GCD的現狀就是這么一個現狀,這也是我現在對GCD這個“怪胎”已經失去信心的原因。雖然對“毛派GCD人”還保留了一份希望,不過現在的現實是他們既少得可憐又根本就被排斥在“民族改良資本主義GCD人”和“賣國主義GCD人”之間的權力紛爭之外,在“亡國滅種”之前看不出有多少跡象能夠有抬頭的機會。
所以在我看來,我中華無論是國與民在不遠的將來都可能將遭受空前的大災大難,而我等普通愛國愛民的小屁民所能夠做到的也只有盡可能多的保留火種,一代一代傳下去,讓后世子孫再來一次“大革命”,再慢慢恢復中華的生命力!
http://www.maoflag.net/Forum_showNote.asp?Board_ID=1-3&ID=632650
工人階級 “自己的房子”被資本家占有后怎么辦?
毛澤東指出,社會主義國家有沒有階級存在?有沒有階級斗爭?現在可以肯定,社會主義國家有階級存在,階級斗爭肯定是存在的。列寧曾經說,革命勝利后,本國被推翻的階級,因為國際上有資產階級存在,國內還有資產階級殘余,小資產階級的存在,不斷產生資產階級,因此,被推翻了的階級還是長期存在的,甚至要復辟的。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如英國、法國等都曾幾次反復。社會主義國家也可能出現這種反復,如南斯拉夫就變質了,是修正主義了,由工人、農民的國家變成一個反動的民族主義分子統治的國家。我們這個國家就要好好掌握,好好認識,好好研究這個問題。要承認階級長期存在,承認階級與階級斗爭,反動階級可能復辟。要提高警惕,要好好教育青年人,教育于部,教育群眾,教育中層和基層干部,老干部也要研究,教育。不然,我們這樣的國家還會走向反面。走向反面也沒有什么要緊,還要來個否定的否定,以后又會走向反面。如果我們的兒子一代搞修正主義,走向反面,雖然名為社會主義,實際是資本主義,我們的孫子肯定會起來暴動的,推翻他們的老子,因為群眾不滿意。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必須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開大會講,開黨代會講,開全會講,開一次會就講,使我們對這個問題有一條比較清醒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
毛澤東把國家稱為“暴力機關”,國家機器主要就是那些實施和掌握暴力的機構:“國家的性質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機器……所謂國家的形式,不外軍隊、監獄、法院、捉人、殺人,等等”44。法院和安全機構通過強制執行旨在維護現存社會秩序(包括現存的生產關系)的法律來服務于統治階級的利益。軍隊是“國家機器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保衛著統治階級的基本利益。“軍隊是階級的實力”45。當統治階級的統治可能面臨著嚴重挑戰時,軍隊會采取行動阻止上層建筑或生產關系中發生的任何變革。
陶里亞蒂的“結構改革”論,即認為無產階級能夠通過選舉取得政權并對上層建筑領域進行改造、引入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最終還是以失敗而告終。因為軍隊作為“上層建筑最重要的和基礎的環節”,會為了資本的利益阻止任何可能發生的有目的的社會改革。與之相似,赫魯曉夫的“議會道路”論也是由于這一原因遭到了失敗。這種認為在當代政治形勢下能夠實現和平過渡的說法不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雖然馬克思在19世紀70年曾把英國和美國作為一種例外,認為這兩個國家具有和平過渡的可能性,但是他認為產生這種可能性的條件在于“那時候這兩個國家的軍國主義和官僚制度還不大發展”。到了20世紀初這一條件就不復存在了。這些國家的資產階級開始加強他們的“軍國主義和官僚制度的壓迫機器”,尤其是他們的軍事機器,這就排除了向社會主義和平過渡的任何可能性。46 因此,“議會道路”論忽視了作為國家機器主要部分的軍隊及其它強制機構,而把僅僅是作為“資產階級統治的裝飾品和屏風”47的議會錯放在了重要位置。無產階級即使能夠獲得議會多數,國家的強制機關和官僚機器也將會迅速通過修改憲法、宣布選舉無效、解散議會、宣布共產黨不合法、排除政府內的共產黨成員、用暴力鎮壓工人運動等方法來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
因此,無產階級為了實現自身的目的,除了武裝斗爭沒有其它道路可走。毛澤東指出:“暴力革命是無產階級革命的普遍規律。無產階級必須經過武裝斗爭,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才能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4
毛澤東指出:中國搞修正主義不像蘇聯那么容易,中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受壓迫一百多年。
中國如何發展,要看無產階級成熟成為自為階級的進程,也寄希望于黨內外代表無產階級力量的人們的努力!只是資產階級是決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的!
2010-1-5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h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