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追求馬克思主義的道路上,有兩個大的難題:一個是方法與立場的關系問題;一個是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矛盾的理解問題。現在看來,關鍵都在沒有搞清主觀與客觀的關系,沒有真正掌握唯物辯證法。
已經講過,基于我的個人家世目的出發,最初我只想學方法,而不喜歡也不想要與我的個人出發點相矛盾的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的立場。這就決定了我不可能有對馬克思主義及其唯物辯證法的真正理解,自然也就不可能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矛盾。因為這兩對矛盾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在社會歷史領域中的基本運用,是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和核心,是最能反映唯物辯證法的本質和生命力的,是與人和人的利益直接相聯結的。就是說,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矛盾是唯物辯證法和立場的本質性載體,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表現。所以,只有當第一個難題獲得解決,也就是立場和唯物辯證法的問題解決后,第二個難題才有可能獲得解決。這就充分說明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和各部分之間的密切聯系,及立場和唯物辯證法的決定性作用
這樣,我覺得有必要把第二個難題作一次專題回顧和梳理,不然,理論便是不完備的,思想也將是脆弱的。因為,唯物辯證法及其思想理論,與各種不同內容和領域的結合,是充實和發展理論本身與闡發和明晰各種具體問題的雙重需要,是對理論和方法的考驗和歷練,是理論和實踐的共同需要。鑒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矛盾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踐中的地位,搞清這個問題尤其是必要的和不能回避的。
關于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矛盾的理解和運用,早在中國共產黨革命初期就出現了兩種錯誤傾向,集中表現為右傾機會主義和“左”傾機會主義。前者為唯生產力論,或機械唯物論;后者為主觀主義和本本主義,為唯意志論。這兩種錯誤傾向,雖表現形式不同,但本質相同,都是把這兩對矛盾的兩個方面相分割和相孤立,破壞了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和辨證關系。這就無例外地都遭到了革命實踐的唾棄。然而,隨著民主革命的勝利,我們過分夸大了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取得成功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誤認為有了政權,就可以用政治和思想的手段超前地改變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快速推動生產和經濟的發展以促兩對矛盾的前進;而忘記了矛盾雙方的相依關系,忘記了唯物辯證法,忘記了我們所處的新的社會經濟實際和時代特點,還把這兩對矛盾之人類社會的整體性僵化為封閉的具體國度,居然在一國和少數幾國刮起一陣共產風。這是“左”傾錯誤發展的新階段。它表明唯物辯證法不是一時可以解決的,或者解決的不徹底。
這種新的“左”傾錯誤,表現為無休止的革命和斗爭,意在不斷地用改變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方法來推動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以促進兩個社會基本矛盾的前進。在實踐上,表現為過分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單槍匹馬地把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超前地引導到意識形態領域,妄圖以在靈魂深處爆發革命來激進客觀社會運動。認為這樣,不但可以極大地解放和提高生產力,而且還極大地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是向共產主義社會過度的最好手段。這就充分表現了“左”傾錯誤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矛盾的形而上學的和主觀唯心主義的錯誤理解。在國際上,則積極支援世界上三分之二受剝削受壓迫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仿佛共產主義社會就在眼前。想法離現實實際和馬克思主義太遠了。這哪里是從實際出發?哪里還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個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基本矛盾的科學概括?
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世界處于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中國革命成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是世界帝國主義鏈條的薄弱環節,這就使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并進而進入社會主義成為可能。然而,事實證明:資本主義還并未到垂死階段,整個國際社會資本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還遠未達到飽和,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還只是一時的、一定歷史條件下的革命高漲。我們把這種形勢和革命的勝利當成了共產主義到來的不遠的前夜,樂觀地、不現實地估計了國際國內的客觀情勢和我們的主觀能動性作用,這就從唯物辯證法和客觀實際兩個方面,形成了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矛盾的錯誤理解。在實踐上,一方面把這兩對矛盾封閉在國內,另一方面又力圖統攬整個世界。這又表現了“左”傾錯誤對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及其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矛盾的主觀隨意性和為我所用的特點。歸結起來,“左”傾錯誤就是經驗主義加理論上的混亂。
右傾機會主義,認為當時中國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農業國,生產力水平低,無產階級不能領導民主革命而只能交由資產階級領導。事實是: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榨下,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中國各族人民,特別是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除了起義、造反和革命,沒有別的出路。為生存而斗爭是人的本能,這在中國歷朝歷代也是如此,不是因為有了馬克思主義人們才這樣做。壓制人們的生存本能是行不通的。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真理,首先就是因為她反映了人們的這種生存要求。不是本能和生存服從理論,而是理論服從本能和生存,這是唯物論辯證法的根本。右傾機會主義連人們的生存都置之度外,哪里還有什么唯物辯證法和馬克思主義?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正確路線取得革命勝利的根本原因,首先就在于它代表了受苦受難的全體中國勞苦大眾的切身利益,然后才是、也才有可能是正確地運用唯物辯證法和在國際國內實行一整套馬克思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戰略戰術。不是先有馬克思主義而后有人們的生存斗爭和革命,而是先有人們的生存斗爭和革命而后有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只是反映和揭示了這種客觀存在及其規律。違背唯物辯證法、照搬書本條文,這是“左”右傾兩種錯誤傾向的共同特點。
認為馬克思主義的道理歸根結底就是造反是不符合實際的,是片面的,是曲解了馬克思主義的。起義和造反是發展平滑線上的拐點或承續點,是對發展的一種補充和轉換;發展才是永恒的、常態的。顛倒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左”傾錯誤表現為不斷革命和斗爭之經驗主義的重要的理論根源。經驗主義及其理論,與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矛盾的錯誤理解,構成了“左”傾錯誤的全部理論基礎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的理論根據。這是唯意志論、經驗主義、片面性和形而上學的混合物。這種理論把意識形態置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之上,無視私有制的歷史存在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力圖在現實社會消滅私有觀念;無視在世界范圍內參差不齊、互相影響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的發展變化為依托和相互作用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矛盾,企圖在一個國家超前地、孤立地和最終地解決之。試想,在這不停頓的革命和斗爭的漫長道路上,人們自己的現實幸福在哪里?會有多少人甘愿終生犧牲而為別人付出呢?在當今歷史條件下,包括掌握了國家權力的無產階級及其個體成員的整個社會,都是在變化中的,怎么把歷史的階級劃分固定下來不變呢?這顯然與對這兩對矛盾的正確理解,與唯物論、辯證法是不相符合的。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矛盾,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歷史最基本規律的概括,是以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為對象和以發展為基礎和機制的。矛盾對抗誠然是歷史發展中的重要現象,但它在發展中只占一小部分,主要的和大量的是人類在相互依存的生存斗爭中逐漸的和緩慢的發展過程,是量的積累,是緊緊地與人們的生存斗爭相聯結的。“左”傾錯誤把矛盾對抗孤立起來,背離了質與量即對抗與發展的關系;又淡化了生存斗爭在社會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盡管主觀上不是這樣的,而一味強調革命和斗爭,強調政治和主觀意志的作用;同時又把世界性的兩對基本社會矛盾局部化,這就把兩對矛盾從現實當中剝離和架空起來,完全脫離了人們的現實生存實際。這說明我們還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對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的認識,以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又表現了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矛盾的錯誤理解。
主觀能動性之所以必須與人們的生存斗爭需要相結合,是因為生存斗爭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據,是改造社會和改造世界的力量源泉。拋開生存斗爭不會有社會運動,還何談主觀能動性和唯物辯證法?力量從哪里來?所以,超越現實生存斗爭談發展,那就不只是“紙上談兵”,簡直是“拔苗助長”。我們只能遵循社會歷史的客觀發展規律,實事求是地、用唯物辯證的思維來推進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矛盾的發展,而不能憑感情和主觀意志,特別不能脫離老百姓的現實生活利益。脫離生存斗爭,就不可能有主觀能動性,就不會有發展,唯物辯證法和馬克思主義也就都只能是空話。
不難理解,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矛盾中,人是其中的中心環節。一方面,人是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發展中最活躍的因素,人們通過發展生產和社會經濟為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進步提供動力;另一方面,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對由勞動群眾發展起來的生產和經濟的不相適應,必然促使其反抗和斗爭,因為這是他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在剝削階級統治時期,人民用合法的和不合法的斗爭促使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改變;人民當家作主之后,則是自己主動調節那些不適宜于生產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政治經濟體制和法律法規。所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主人,才是永遠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在革命政權之下,當然是發展生產和社會經濟從而推動這兩對矛盾前進的最好條件。但任何絕對都是錯誤的。對于這兩對矛盾的認識和處理,既不能像唯生產力論那樣,看不到人的作用和時代條件,而被動等待,無所作為;也不能像唯意志論那樣,夸大人的作用,無視社會實際和時代變化,而自以為是,漠視機制。既要看到主觀能動性的作用,又不能把它絕對化,這就是唯物辯證法關于認識和處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矛盾的立場和方法。這實際也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與人民大眾的生存斗爭相一致。
以上兩種錯誤傾向:一個是機械唯物論或形而上學;一個是唯意志論或唯心論,從唯生產力論到唯生產關系論,從客觀論到主觀論;盡管表現形式不同,但同樣都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這就再一次地告誡我們:唯物辯證法只能是人與歷史或主觀與客觀的有機互動,而不能脫離這個關系,它才是永遠正確的,靠得住的;拋開歷史和實踐,拋開對自身的客觀認識,唯物辯證法和馬克思主義就會被統統丟掉。凡事都有一個中心,都是一個有序的體系,而不是雜亂無章,馬克思主義的中心就是唯物辯證法,它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統帥和靈魂。社會發展的各種方案和論斷,只有建筑在這個方法或中心之上,并不斷地接受歷史的檢驗和實踐的修正,才會有現實指導意義。這兩種錯誤傾向,要害就是脫離了這個中心;然而無論誰,只要脫離這個中心,就會陷入對馬克思主義的茫然。
至此,我把兩個難題都解脫和統一起來了,算是完成了我為自己設置的使命,至于對與不對就只能由歷史來評說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