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最大的失誤就是剝奪了老百姓的話語權
從1978年到200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整整走過了30個年頭。回眸歷史,30年來,中國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貧窮走向富強,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我們無論在物質生活層面還是精神生活層面,比起改革前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物質自由還是精神自由都得到較大提高。但是,改革究竟有沒有發生失誤?失誤都在哪些方面?最大的失誤是什么?這都成為我們今天不能回避的話題。
改革是摸著石頭過河,失誤在所難免。30年來,大學教育的學子們滿腦子還是劉邦、呂布韋們想的那點事兒!這難道不是我們教育的悲哀?或許他們正在心里默念------我們終于成功了!我們的目的達到了!
我們大多數人在享受改革成果的同時,更是飽嘗了其中的苦澀。可是這失誤是一天形成的么?整整三十年呀,難道誰都沒有發現這里的問題所在?而基層的吶喊又幾曾停止?一個個悲慘的家庭,一樁樁驚心的血案,一聲聲撕人肺腑的吶喊,相對于GDP的快速增長和專家們輕描淡寫的研究,這些都成了微不足道、在所難免的東西!誰來為改革買單?誰在為改革買單?這就是改革的成本?這就是改革的學費?
如果說,執政者們堵住老百姓的嘴巴,是為了消除不必要的爭論,一門心思去博取經濟的發展的話,那么,今天看來,他們的這個目的達到了,我們在效率優先的前提下,終于換來了社會的巨大財富。盡管我們付出的是人類社會苦苦追求的價值------公平。同時還還要忍受他所為我們帶來的副產品-----環境的污染、道德的滑坡、社會誠信的喪失、政府信任的危機、貧富差距的拉大。。。。。。
改革缺乏民眾和輿論監督,缺乏群眾基礎,缺乏法律保證。在這市場經濟粗放式經營的30年里,為了經濟的發展,我們可以說是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從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開始的國有企業改革,使大量工人下崗。從減政放權開始的轉變政府工作職能,使人們逐步住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 下一步面臨的問題是,如何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這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以政治的可持續發展為前提的。在今天這樣一個“穩定壓倒一切”的社會里,誰都知道,政治的可持續發展是很值得懷疑的,我們必須重整政治及經濟秩序,這就需要完全的加強社會的透明度,讓民眾更好的監督政府,讓政府科學決策,讓每一項政策的出臺不再是秘書們筆尖的杰作,或者是領導們沖動的狂想。讓每一筆財政支出都由老百姓或者其代理人決定是否值得。把領導者們的一言一行都必須納入群眾的視野,雖然這樣對既得利益集團和領導者們來說有點苛刻,但社會的發展要求他們必須對此逐步的適應。
從停止校長職務的縣長,到去報社抓記者的書記,從“非典”到“華南虎”,從“孫志剛”到“聶樹斌”,網絡可以說對執政者們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老百姓的話語權在逐步的恢復,盡管這種恢復還是被動的。可以說是一種無奈的恢復。如果我們再不給老百姓一點話語權,強勢群體對弱勢群體的盤剝將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如果不把權力這頭怪獸關進籠子,它必將以暴力的形式毀滅這個社會,30年改革的成果將毀于一旦,近60年的基業也將土崩瓦解。這決不是危言聳聽。
如果說,停止無謂的爭論,能夠“有利于發展社會生產力,有利于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話,那么,如今,經過了30年的資本原始積累,現在是該考慮公正和平等的問題了,我們不是要“共同富裕”么?現在是考慮如何把蛋糕切得更加均勻,如何平均分配的時候了!如果現在再不讓老百姓說話,那我們就應當真地考慮它的合法性問題了。
無數次我反復看我們的憲法,我總是反問自己,我還是這個國家的公民么?我擁有公民權么?我擁有一個公民最基本的話語權么?
在這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日子里,我要大吼一聲,還我公民的話語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