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研究』 [當代人物]毛澤東與魯迅的思想是相通的。文化大革命,是為了大多數人能夠真正的、在事實上實施民主
作者: 澤東小學生 提交日期:2007-2-22 16:40:41
佛教信奉者,不說佛的專制,為什么?因為有能力使他們幸福,并并為他們的幸福而存在。天主教的信徒,也不說天主專制不好,為什么?因為天主力量無比,他會把信徒帶到天堂。由此可見,專制是允許存在的,但他要有兩個條件:一是要比他人帶來的幸福為最大, 二是他有能力的做到的。
毛澤東不是神,但在那個時期,他是最有智慧、最有能力的,他的專制能給社會帶來最好的利益;所以他在那時有一段專制時期的合理性,與神的專制的合理性是一樣的;那個時期的社會現實、人民的利益需要他專制一個時期。至于有多長,也要根據以上這些條件而定。 任何一種技術的最高境界,就是無法。這個道理武俠小說的作者金庸先生是理解的,他在張無忌向張三豐學太極拳與太極劍時就是這么講的。毛澤東是五千年難得的一位偉人,他的政治技術已經到了極高的境界;所以他有專制的權利。
有一位同志說得好。自己的國家有英雄而不珍惜,那是可悲的。
毛澤東的專制不能與古代帝皇的專制混為一談。古帝皇的專制,是為權欲,為了皇天下與子孫后代的基業,為了一己之利。毛澤東的專制是苦難,是為了大眾謀前程;他的專制是為了創造性地建設不專制的國家制度,是為了放權與人民,是為了人民大眾真正能夠行使民主的權力。
什么是民主?有人認為是制度,這是片面的,有人說是這樣那樣的,這也是片面的。民主不只是形式,也不只是制度。毛澤東認識了民主的本質,認識了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所以發動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有誰能認識,這是遼沈戰役,加快解放戰爭步伐的關鍵,這是論持久戰,指定抗日戰爭的最大方針,這是把隊伍拉上井崗山,確定了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人們把文化大革命認為是一場運動,我認為不僅如此。毛澤東原來準備退居二線了,但后來他忽然意識到,現實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只是一步之地,未來走向不可知,他覺得應該給未來創造一些條件,使社會有條件走社會主義道路,并使人民能看到一些社會主義的苗子,讓人民知道走社會主義的方法;于是他決定徹底的犧牲自己,決定再扛起重擔。文化大革命只是形式,是新的制度建設的起點,是新的政治建設的開始,是新的經濟、文化、教育、社會風貌建設的開始。由于毛澤東年齡有限,因而不可能,有進一步的發展;也由于有許多人不能認識文化大革命的意義所在,因而有異動,因而不能有更大的效果。事實上,社會建設不可能靠一次運動就能完成;文化大革命的意義也不僅僅這個運動的形式上;毛澤東是想通過這次運動讓人民看到一些什么,想到一些什么,知道一些什么。
其實毛澤東與魯迅是相通的。文化大革命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國民的精神狀態。毛澤東認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沒有把人民動員起來;所以他用文化大革命的形式來提高人民的覺悟與能力,從而達到改造阿Q的精神面貌。設想一下,如果不改造阿Q 的素質,那么在民主制度下他能做什么呢?過去,毛澤東都是先教育廣大干部,然后放手行動起來。而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復雜的革命,教育的任務是非常重的,尤其是在高層領導中也有很多人不理解,是呀怎么能理解呢?讓百姓來造自己的反,怎么也理解不了;所以毛澤東知道在短期內教育不了。但是,毛澤東又是晚年了,時間緊呀怎么辦?這就是一言堂的原因。
總而言之,毛澤東晚年的專制,是社會建設與民主建設的需要,是為社會建設與民主建設而搞的,是為了結束不民主而搞的,是特殊的社會現實情況下的特殊的偉大的壯舉;今天的評價,應該要站在社會發展歷史環節的高度去評價應該要站住偉大人物偉大壯舉,偉大事業的高度去理解它
臺灣有民主制度,但還是無法罷免不稱職的偽總統。施明德知道單靠制度還不行,所以發動了大規模的人民罷扁運動。因為這次運動是沒有前期的建設性活動,因而也沒有達到目的。但我認為雖與文化大革命不相同,但也有相通之處。
研究建國初、文化大革命后期、及現在的國民精神,我們更能理解30年以前的文化大革命的意義。
阿Q的素質不去提高,這就是現在的民主不能再提高上去的原因;文化大革命不斷的搞人民的教育,這就是提高民主的方法。社會的進步需要是全面的建設,而文化大革命以后的那么多時間里,只搞經濟建設,別的看不出有明顯的進步,這是應該要深刻反思的。30多年了呀,這不是一個短時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