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人性新論

羅斯查爾 · 2007-12-05 · 來源:本站原創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一、什么是人性
           對于人具有哪些屬性的認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人類便有了較系統的文字記載,沒有文字記載的認知顯然還要更早。人所具有的某些屬性被統稱為人性,但是,人的哪些屬性才是人性?人類對相關人性的思考和爭論一直未曾間斷,得出的見解可謂眾說紛紜,至今仍道說不休。
          孔子認為人性包括有“飲食男女”、“死亡貧苦”和“喜、怒、哀、樂、愛、惡、欲”等七情;孟子認為人性就是惻隱、羞惡、恭敬、是非;告子說“食、色,性也”;亞里士多德把人性分為三個部分,即情、欲、理性;伯拉圖則認為理性即人性。孟子有性善之說,荀子有性惡之論,告子則認為性無善惡。蘇格拉底認為人性本善,且人性的善德與認知是相關聯并統一于一體的;亞里士多德認為通過知德和行德的養成,可以使人性趨于善?;秸J為人是上帝創造的,沒有自主的命運,唯有聽從上帝才能救贖自己。
          在西方近現代哲學思想理論中,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一切是由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強調人的社會性,認為除了要吃飯外根本不存在單個人的人性,即排除個體的主體性。弗洛伊德則強調人的主體性,認為意識是個人的和精神的,但否認個體意識的自主性。薩特否認人性的存在,認為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質,強調個人自由是最重要和最獨特的人性。洛倫茲肯定了人的動物性,強調人先天的攻擊性。
         其中的屬性皆是人性嗎?或者哪一屬性才是真的人性,各學派又有各自界定標準的差別。哲學發展到今天,達成較為普遍共識的觀點認為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這里的人性把人的動物性徹底排除了。因此,縱觀古今中外對人性的不同見解,整體上還是有一個共同的傾向,就是把人性界定為區別于動物的某些屬性。于是,將道德、社會性、情感、理性等等夾雜其中,并逐步否定人的動物性。
          “人性”一詞的淵源,這里不作考證,但確實是早前就已經存在的一個詞匯。在詞義上,所謂“人性”應當是指人所具有的屬性。但其詞義本身也是發展變化的,被指稱不同的對象,有具體指稱人之特性的即區別于其他動物的特殊性,也有指稱人之通性的即歸屬于人的普遍性。
           那么,應當如何界定人性呢?這必須從“人”開始追問,“人”是一個類別稱謂,是把具有共同的人身構造和基本特征表現的某類動物稱之為人。人的存在方式是以個體為單位的,行為和意識均依附于各個體的人身之上,這是不可更改的客觀事實。因此,人具有主體性,它的主體是各個體人,而非抽象的作為類別概念的人?!叭诵浴奔础叭恕敝靶浴保侨怂哂械膶傩?,具體地說,就是作為主體的個體人所具有的屬性。既然是屬性,還應當是歸屬于主體的內在性。
            人類的整體是由各個體組成并形成一定社會關系的群體組織,即具有社會性。由于社會性是人類既定的和客觀現實的存在方式,所以,討論人性必須考慮它的社會性表現。但社會性不是人的主體性,不是各個體人身具有的內在性,二者不是同一層次的概念,社會性不應歸屬于人性范疇。夸大社會性而否定人的主體性,是對人性本末倒置的錯誤認知。
          人性是作為主體的個體人所具有的屬性,而個體人實質上就是動物之身,缺失了這個動物之身,就不能稱之為人了。可以說,人的一切東西都附著在人身之上,脫離人身談論人性也是一種舍本逐末的做法。因此,人性不應當是指人區別于其他動物的特性,而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通性或者共性,它應當是作為主體的個體人之間普遍具有的無差別的屬性。
           總而言之,何為人性呢?在概念上,人性即人的屬性,這倒是沒有太大的爭議。那么,什么樣的屬性才是人性構成?對其屬性的界定才是人性問題的核心。本文認為,人性就是作為主體的個體人之間所具有的共有屬性,是個體間無差別的通性或者共性。

                                              二、人性之本
         作為主體的個體人之間有哪些屬性是共有的呢?人身為動物,人身的組織構造在整體上是相同的,而且,人身在形成和消亡的生死過程中,其基本的組織構造大多是自始自終保持恒常不變的。那么,根植于人身生理基礎之上的某些屬性也應當是相同的。顯然,這種認知是建立在宏觀尺度之上的,在微觀尺度里人身在個體間則還是千差萬別的。必須承認,即使是宏觀尺度的人身仍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對人性的認知主要著眼于其中無差別的部分。
         人身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組織構造呢?可以說在意識形成的過程中,人類就開始了對人身組織構造的認知,這是一個由表及里、由粗淺到深入的認知進程。比如只要人擁有感知意識,人便能夠對人身的外觀構造形成直觀認知;比如某些個體的人身遭受各種不測,就可能將人身的內部構造展現給其他個體,這樣人類便可能形成對人身外部構造的認知。真正開始對人身進行細致和深入的認知,應當是在醫學出現和發展之后,特別是在解剖學出現和發展之后。
           根據現代醫學特別是解剖學的探索和研究發現,我們對人身的組織構造還是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人身主要由十個系統組成,分別是皮膚系統、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 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淋巴系統。并且,對各個系統的組成器官和組織元件,及其運作原理與過程,都有較為系統的認知。
           人身這樣的組織構造的存在和延續是有條件的,必須滿足其機體組織的各種需求,比如攝取食物、排泄、睡眠、必要的休息、必要機體組織的健全等等,而且有些需求不能被長時間中斷或者終止,是意識所無法消除的。只要人身機體存在,它也必將顯示其需求與意愿,還將促使個體去實現該需求。
           這里試圖說明的是:人身的運作有其需求性,是一個必然彰顯需求并且必須得到需求滿足的機體組織。根據醫學的探索和研究發現以及對人身的經驗認知,人身機體組織的具體需求與意愿有:求生、進食、排泄、睡眠、休息、趨避苦痛、享受愉悅、性愛、求知、溝通、惻隱、羞惡、肯定自我等等。以上需求與意愿的分類可能未必詳實和明確,也不可能窮盡,但需求與意愿的存在是客觀的事實,是每一個體自身都可以自知體認的。在現實生活的實踐經驗中,我們很容易地就可以觀察到它的存在和表現。
           意識的出現應當后于人身的形成,實踐經驗證實意識也是建立在人身機體組織之上。因此,應當先有人身這個基礎,而后才有意識。總之,后來人類擁有了意識,并且這一意識是建立在人身神經系統之上的。意識是神奇力量的東西,它可以認知自身和周身世界的各種各方面的存在,使個體具備了自主性,可以指引、決定、選擇或者支配自身行為(包括意識活動)。
          意識的出現是人身需求與意愿的表現發生強烈的差異性,原先人類最多是以條件反射形式作出本能適應自然的行為,意識的出現個體則開始了自主地干預行為。盡管意識本身并不足以消除人身需求與意愿,但意識干預可以借助行為在一定程度影響人身需求的顯現,意識干預本身可以直接影響人身意愿的顯現。在意識出現之后,人身需求與意愿的顯現便一直在個體意識自明的觀照中進行,而且,人類自身也存在一個要求個體自主自己人身需求與意愿顯現的限定。
           意識的發展在人身之上形成了理性和德性兩個方面的表現,理性與德性是個體自主干預人身內在需求與意愿的主要因素,它被看作人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根本特性。但人的德性和理性在個體身上存在著極大的差異表現,且不是人身先天具有的東西,需要后天的養成,有其成長過程,并受制于社會和自然的各種因素。
          人的動物性在個體間的差異表現較小,有些則是個體間無差別的共性,關鍵它還是人身內在的和先天具有的 。人無差別的普遍性就是建立在人身生理基礎之上的一些特性,只要人身生理基礎無差別,建立在其基礎之上的一些屬性也將是無差別的,圣人與凡人沒差別,好人與壞人沒差別,智者與愚者沒有差別。
           因此,動物性是人最根本的屬性,稱之為人的本性。人性之本指的是基于人身生理基礎與生具有的無差別的普遍性,本質上表現為基于人身生理基礎的各種需求與意愿,具體有求生、進食、排泄、睡眠、休息、趨避苦痛、趨向愉悅、性愛、求知、溝通、惻隱、羞惡、肯定自我等等需求與意愿。根植于人身生理基礎的需求與意愿,實質上就是人的生理欲求。在敘述過程中,人性的需求與意愿就是指稱人的本性,對人性具體表現的展開也是圍繞本性進行的,有時以人性直接指代本性。
         人性的需求與意愿通常是伴隨個體的意識進行彰顯的,例如求生需求與意愿的彰顯通常需要對危險的感觸或者認知。其中需求與意愿的具體表現在意識參與或者干預的程度上存在差別,如求知、溝通、惻隱、羞惡、肯定自我等則具有更強烈的意識色彩。但是,由于這些需求與意愿本質上不是意識決定的,而是另有其相應的生理基礎,因此屬于人性范疇。
          這里討論的人的本性,其需求與意愿是指根植于人身生理基礎內在的東西,不包含這些需求與意愿在具體彰顯過程和彰顯之后的表現。人的本性是各個體與生具有的普遍共性,可以說,人性是人無差別的共性。因此,任何人在本性上都是同等的,其本身不具有道德屬性,不存在優劣差異和原罪問題,應當平等地得到對待。

                                              三、人性顯現
          本性是根植于人身生理基礎的需求與意愿,它有彰顯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即通過一定的方式實現或者滿足其需求與意愿。人為了實現或者滿足其需求與意愿,通過一定的方式彰顯出來的過程和表現,稱之為人性顯現。
           那么,人性之需求與意愿是怎樣彰顯出來的?在人類具有意識之后,人性顯現的過程通常先在人腦中形成做出相應行為的意識,然后再做出相應行為即有意識的行為,也可能在無意識或者潛意識狀態下做出相應行為。由于人類自身和自然界的某些固有屬性的限定,人性顯現大多必須借助行為來達到需求與意愿的實際滿足,而不能自然自足;但也有一些需求與意愿可以通過意識活動達到自足。例如進食需求必須通過獲取食物和進食行為來完成,愉悅需求則可以通過自我意識達到精神自足的體驗。
          總體而言,人性顯現過程是在個體意識自知或者意識支配之下,通過意識活動或者行為做出,來達到具體意愿的表達和具體需求的實現。在個體人性顯現的過程中,個體是在其人性需求與意愿的決定或者支配之下做出相應意識和行為;意識和行為則體現個體人性的具體需求與意愿,這二者存在必然的關聯性。
          在人性顯現過程為實現某一具體需求與意愿的滿足必須做出相應的意識或者行為,但這種意識或者行為不是唯一確定的方式或者手段,它可以有很多的方式或者手段。舉一簡單的例子,比如實現進食需求整體上要求相應的獲得并攝取食物的行為,但獲得食物的方式就很多,因食物不同需要不同的方式;在獲取手段上也不一而足,可以通過自身勞動獲取,可以通過其他個體的給予或者交易獲取,還可能通過強占或者剝削獲取。
          為實現某一具體需求與意愿所必須做出的相應意識或者行為是特定的,它是一個“總”的意識或者行為。但是為完成這樣的“總”的意識或者行為,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方式或者手段,這些方式或者手段構成“分”的意識或者行為。為實現某一具體需求與意愿,往往必須做出一系列的意識或者行為,而不是單一的“總”的意識或者行為。
           根植于人身生理基礎內在的人性之需求與意愿,是個體間無差別的。但這種人性需求與意愿在彰顯過程中,由于個體所采取的方式或者手段的差異,使得人性顯現表現出個體間的差異性。因此,人性是無差別的,但人性顯現存在個體間的差異性。
          雖然人性顯現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但在顯現的強烈程度或者必要程度方面也是具體有別的,比如進食、排泄、睡眠等不能被較長時間地中斷,否則就將危及生命安全,該需求與意愿具有不間斷和周期性的規律;比如性愛在個體身上本能地具有彰顯的沖動,但個體可以長時間地抑制,即使不顯現也不至于危及生命安全。這些區別在人性顯現過程,也將影響個體做出相應意識或者行為具體表現的差異。
           由于人類自身和自然界的某些固有屬性的限定,個體采取怎樣的行為方式或者手段顯現其人性,它將對自然事物或者個體之間以及群居的整體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采集野果充饑主要對自然事物產生影響,如果在特定范圍內可供采摘的果實有限,個體采摘的果實超過一定數量就可能影響其他個體進食需求的滿足程度;或者采摘其他個體種植的果實,就不單對自然事物產生影響,也將對果實的種植個體產生影響。
           由此可見,個體在人性顯現過程采取不同的具體行為方式或者手段,將可能限制或者制約其他個體人性之需求與意愿的滿足程度。因為人性顯現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受到限制或者制約的個體,將做出排除該限制或者制約的相應行為。這樣難免要引發沖突和爭斗,甚至生死之間的決斗。
         人類絕多數是群居生活的,這也是自然選擇人類和人類適應自然的結果,群居是各個體生存和更好生存的需要。而且群居的個體之間,必須建立一定的相互協作的關系,以對抗自然,實現個體以及整體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這種群居以及個體間相互協作的必要性,使得個體間的沖突和爭斗,不僅影響沖突和爭斗的雙方個體,還將影響雙方個體所在的群體。這些利害關系在人類進化過程已經逐步為人類所認知,生存需要和理性促使人類為維護群居整體的共同利益,自覺不自覺地對某些行為方式或者手段,進行限制或者制約,在群居的范圍內形成一定的秩序。
         文中所述“人類自身和自然界的某些固有屬性”,是對人與自然既定的和不可更改的某些狀態的形成原因的歸結或者推定。簡單地說,就是將人與自然既定的和不可更改的某些狀態的形成原因,歸結于或者推定是人類自身和自然界的某些固有屬性決定的。例如自然界里樹上的果實不會自覺進入人類的口中,這樣的存在狀態把它歸結于或者推定是人類自身和自然界的某些固有屬性的限定。我認為,事物各自的存在狀態及其相互間的關聯,是由事物及事物之間的固有屬性決定的。
          本性是個體間無差別的共性,但人類是以各獨立個體人身為存在單位的,即一人身為一個體,人性的顯現是在各個體人身之上獨立進行的。因此,人性顯現在本質上是人體人性的顯現,但個體間的人性顯現又存在共性,這便是文中討論的人性顯現。

                                             四、社會化人性
            前文提到,在自然選擇人類和人類適應自然的過程中,人類選擇了群居生活。每一個體人均具有無差別的人性需求與意愿,且人性具有顯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其顯現的過程在個體之間以及個體與整體之間產生了相互影響的關系。社會是由各個體組成的群體,那么,個體的人性及其顯現和相互間影響必將被帶到社會中去,在社會中存在和運作,使社會具有人性化的色彩。這樣的社會稱之為人性化社會,人性化總是伴隨著社會的存在而存在。
           從社會層面上與從個體自身的角度看待人性,必將會有一些不同的表現。由于社會群居是人類必然的選擇或者說既定的選擇,那么,從社會層面思考哲學問題具有現實的實踐意義。個體內在的人性存在于個體人身,它在社會層面上沒有特別的意義;但是個體人性一經顯現,它在個體之間以及個體與整體之間就產生了相互影響的關系,也即對社會產生意義。在社會層面上看待個體人性的顯現表現,并以此反觀人性或者解析人性,將形成不同認知意義上的人性特征或者狀況,稱之為社會化人性。
           人性化社會和社會化人性,二者是相伴相生和不可割裂的關系;因為社會人性化了,才有必要從社會化的角度解析人性。人性和社會化人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人性著眼于從個體人身的自身角度來解析;社會化人性著眼于人性顯現過程從社會層面上的表現,反觀個體人性的特征或者狀況。簡而言之,社會化人性就是個體人性的社會性問題。
           根據人性顯現的行為方式或者手段對社會產生的不同影響,可以將人性解析為生存需求、發展需求、惰性、享樂欲望、貪欲等,這些人性表現就是社會化人性。生存需求、發展需求、惰性、享樂欲望、貪欲等人性之意愿與需求,它來自根植在個體人身生理基礎之上的人性,但已經不是人身生理基礎之上原本的人性之意愿和需求。而是,人性在社會中顯現過程的行為表現,所展現出來的“人性”之意愿和需求。例如人性進食的意愿和需求,它是根植在人身生理基礎之上的人性表現;但是根據它的行為方式或者手段對社會產生的不同影響,它可能表現為生存需求,也可能表現為享樂欲望或者貪欲。
           生存需求是指通過正當方式獲得生命正常延續的意愿與需求,它在不同的社會條件下有著不盡相同的意愿與需求的具體內容。原始社會和現代社會個體之生存需求的具體內容就有著明顯不同,例如原始社會里的進食需求可能只能達到果腹的程度,現代社會里則要求還有必要的食物品種搭配。但在整體上,生存需求包括要求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人身免受侵害以及在被侵害時的自衛和反抗權利,獲取勞動的機會和條件(例如土地、就業崗位等),在遭受災害和困苦時獲得幫助與救濟,疾病時得到醫治,必要的休息和愉悅,接受一定的教育,組成家庭以及必要的性愛與生育等等。
            這里的正當方式,是指在應然層面上社會應當平等許可的方式,而不是某一社會現狀既定存在或者統治階層強加的現實方式。具體地說,通過個體的自力行為且不損害其他個體以及整體利益的方式實現其生存需求,就是正當的方式;同等條件下要求平等獲得社會或者其他個體的幫助與救濟,也是正當的方式。總體上,是以社會客觀條件許可并不損害其他個體以及整體利益為標準。在特定的社會客觀條件下,群體面臨整體生存威脅的時候,客觀必要以犧牲部分個體的生存來保全另一部分個體的生存時,這種必要的損害部分個體生存的行為應當屬于正當方式。
          發展需求是指通過正當方式要求獲得更好生存的意愿與需求,整體上要求生存需求得到更充分的保障,要求降低一定程度的痛苦和不悅,獲得較多的愉悅滿足。發展需求同樣要求以正當方式獲取,它與生存需求要求的正當方式大體是一致的,但在任何情況下為了發展需求都不能損害其他個體的生存需求。在人類自身和自然界某些固有屬性的限定之下,以正當方式謀求發展,通常必須通過增強自身能力或者在社會生產力的方式,以個體創造或者社會生產的效率提升,來實現發展需求的具體要求。在社會客觀條件尚不具備的情況下,通過不對等的勞動付出,追求降低一定程度的苦痛和不悅,獲得較多的愉悅滿足的需求,就不是正當方式,它將對其他個體以及整體利益造成損害。
           惰性是指超越正當的許可范圍,追求趨避苦痛和要求超長休息的意愿與需求,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逃避勞動。趨避苦痛和休息不僅是個體人性必然顯現的,也是必要的人性顯現,但人類必須通過勞動獲取生存所需,所以趨避苦痛和休息,只能在社會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有限度地進行彰顯。比如即使是在現代社會,身體條件許可并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如果拒不以自身勞動獲取生存需要,它便是超越正當許可范圍的趨避苦痛和休息,這種需求與意愿顯現過程惰性。
          享樂欲望是指超越正當的許可范圍,追求愉悅滿足并排斥苦痛的意愿與需求,它通常建立在惰性的基礎之上。追求愉悅滿足并排斥苦痛,意味著必須降低勞動的付出。在人類自身和自然界的某些固有屬性的限定下,勞動付出的降低則意味著生存需求的減少。由于這種不可更改的限制,人類只能實現一定程度的愉悅滿足和排斥苦痛。當然,隨著社會生產能力的提高,這種程度也會隨之提高。
           貪欲是指超越正當的許可范圍,追求更大量獲取惰性、享樂等所需物質條件滿足的意愿與需求。由于固有限制條件的制約,追求更大量獲取惰性、享樂等所需物質條件滿足,通過自力行為往往難以達到。這時個體往往尋求通過其他方式來實現,也就選擇通過直接占有或者剝削其他個體勞動成果的方式來尋求實現。直接占有或者剝削其他個體勞動成果的方式,將妨害其他個體的生存需求,由此可能引發沖突和爭斗,并損害個體之間和整體的生存需求,所以這種方式就超越正當的許可范圍。
          通常在生存能夠得到充足保障的情況下,超越自身的承受能力并對自身構成傷害,追求更大量物質條件滿足的意愿與需求,也構成貪欲的表現。比如生存有充足的來源保障,還要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獲取更大量物質條件滿足,就是貪欲的表現;為了生存不得以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獲取必要的物質條件,則不認為是貪欲的表現。
           人性在社會中顯現形成社會化的人性,社會化人性加入了社會評價的因素,使得社會化人性有了善惡對錯的問題。不同區域的社會,同一區域不同時期的社會,因社會主流思想文化的差異,對社會化人性的社會評價也是不同的。但在人類共同生存與發展的應然要求上,生存需求和發展需求符合應然要求,是善的社會化人性;惰性、享樂欲望、貪欲則是有害的,不符合應然要求,是惡的社會化人性。
          生存需求、發展需求、惰性、享樂欲望、貪欲等社會化人性,盡管它不是個體人性本身的直接表現,但它來源于個體人性本身的顯現。而且個體人性必將在社會中顯現,因此,社會化人性也是人皆有之。只是在個體人身上的具體顯現情況有所不同,例如有些個體沒有條件顯現享樂欲望,或者自覺抑制享樂欲望的顯現,有些個體則能夠并充分地顯現了享樂欲望,或者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還是追求享樂欲望的顯現。

                                           五、人性顯現的趨向與規則
         人性顯現是指本性之意愿與需求通過人的意識和行為彰顯出來的過程,人性的顯現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也就是說,人性總要彰顯出來。那么,個體如何選擇其具體人性之意愿和需求的顯現?人性顯現具有哪些趨向性和規則性表現呢?
          本性是根植于人身生理基礎的需求與意愿,它是任何個體均與生具有的。因此,其需求與意愿的顯現是一種人身本能的彰顯。在人類自身和自然界的某些固有屬性的限定之下,本性求生、進食、排泄、睡眠、休息、趨避苦痛、趨向愉悅、性愛、求知、溝通、惻隱、羞惡、肯定自我等等具體的需求與意愿,在個體人身的顯現過程中,表現出本性自身的矛盾和沖突。
            就人類整體而言,進食所需的食物必須通過個體的勞動付出取得,而勞動付出將給個體造成一定程度的苦痛,并防礙愉悅的需求與意愿。個體為實現愉悅和趨避苦痛,就必須減輕勞動的付出;而減輕勞動付出必將影響取得食物的量的減少,進而影響進食需求的滿足。但是進食、排泄、睡眠、休息等需求滿足,是個體生命延續最基本的條件,生命延續則是個體一切存在意義的前提。因此,為了實現生命延續以及自身存在的意義,整體上要求人類必須選擇勞動付出來實現生存和發展需求,即選擇承受一定的苦痛和不悅。
           人類自身和自然界存在某些固有屬性的限定,但這種限定本身也包含了能夠承受一定數量的個體通過其他方式實現愉悅和趨避苦痛的滿足,例如通過直接占有或者剝削其他個體勞動成果的方式來實現滿足,并不至于危及整體的生存需求。只要客觀條件許可或者自身力量足夠強大,個體本能地將彰顯最大限度的趨避苦痛和愉悅享受的需求與意愿。這種人性彰顯的傾向就是本性內在的根本趨向,在這種趨向下,個體將本能地追求以最少量的勞動付出獲取最大量的物資、愉悅和享受滿足。
           本性的這種趨向具有危害性,通常這種趨向的彰顯要通過直接占有其他個體的勞動果實,或者以不對等勞動付出多占其他個體的勞動果實來實現。這樣就可能妨害其他個體基本生存需求的滿足,進而將引發與其他個體的沖突和爭斗,進而影響自身、其他個體甚至群居整體的生存需求。但本性在顯現過程的這種趨向同樣具有必然性,是根植于人身生理基礎之需求與意愿在顯現過程中的本能沖動,構成了人類個體之間沖突和爭斗的人性根源。
            人類通過理性認知將意識到這種危害的后果,隨之自覺地或者不得不通過對各個體行為進行規范,使之有利于整體的生存和發展需求。在人類自身和自然界某些固有屬性的限定之下,這種趨向也會促使個體以及群體不斷地尋求整體上生存和發展的共同滿足,比如通過增強自身技能提高生產的能力和效率,以達到降低勞動付出和獲得更大量的物資條件的效果。也就是以合理的行為方式追求生存和發展需求的共同滿足,促成這種本性顯現的趨向朝著有利于群體共同利益的方向發展。因此,這種本性顯現的趨向也將推動和激發個體的積極行為,推動社會整體技術水平、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率的提升,成為驅動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的人性根源。
            總的說來,本性自身內在的矛盾和沖突,決定了本性的趨向性,即最大限度地彰顯趨避苦痛和愉悅享受的需求與意愿。這種趨向是本性內在的趨向,稱之為人性趨向。人性趨向在顯現過程中個體采取的行為方式或者手段的不同,決定兩種不同的顯現傾向。人性彰顯過程的傾向性,稱之為人性顯現趨向。這種不同方向的人性顯現趨向,成為人類個體之間沖突和爭斗的人性根源,也成為驅動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的人性根源。它具有鮮明的兩面性,其走向在于個體或者人類如何支配這一人性的本能沖動。
            人性顯現趨向是在人性顯現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前一趨向對個體和群體具有危害性,所以前一趨向可以說是趨向惡;后一趨向對群體的整體是有利的,所以后一趨向可以說是趨向善。但是這種善惡不是人性本身的善惡,是人性顯現過程對行為具體支配和選擇過程在社會層面上所體現的善惡。
           人性顯現具有趨向性,也具有一定的規則性。人類在具備了意識能力之后,通常個體是在有意識狀態下顯現其人性的,某些時候也可能在潛意識或者無意識狀態下顯現其人性。所謂有意識狀態,有兩種不同的層次,一種是僅僅在意識自知的狀態下顯現人性,一種是在人的意識支配之下顯現人性。后一種人性顯現的情形,就是理性對人性顯現的影響。意識自知是指個體對行為保持意識關注的狀態,但意識沒有干預行為,而是順從人性本能的彰顯。
           意識在功能或者能力上不單是能夠認知,還可以自主決定具體意識項的做出,可以支配對具體行為的選擇和做出。關于這一點,各個體可以通過對自身意識和行為活動的觀察取得認知,理性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支配個體自身人性的具體意愿與需求的彰顯。其實人與其他動物的區別不在于意識的有無,有些動物也存在某種層次上的“意識”活動,但動物在根本上缺乏理性,缺乏自主選擇和支配的意識能力。
           理性屬于意識的一部分,理性對人性顯現的影響主要取決于意識的認知能力和預見能力,以及行為取向的正確性。個體通過對客觀事物、自身行為以及二者互動關系的認知,能夠預見各種行為方式對客觀事物、自身、其他個體以及群體所產生的不同影響。在認知和預見的基礎上,個體通過權衡這些影響的得失輕重與利弊,最后決定以合理和正當的行為方式來顯現自身人性的具體意愿與需求,這便是理性對人性顯現的影響。
            人性顯現過程理性對行為取向的干預在于個體對以何種行為方式顯現人性的選擇,選擇的正確性還有一個限定性標準,就是必須有利于整體生存和發展的需求。這種理性選擇客觀上受制于認知能力和預見能力,只有正確認知自身各種行為對客觀事物、自身、其他個體以及群體所產生的不同影響,才可能正確解析哪種行為方式是有利于整體生存和發展的需求。這個限定性標準也是通過人類的理性認知取得的,其緣由在這里就不作具體陳述。
           人性顯現過程的趨向性就是個體自身趨利避害的選擇,但它受制于自身與外界的力量對比關系,這種力量對比關系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也就是說,當個體正確認知其自身與外界的力量對比關系,據此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這樣才可能真正做到趨利避害;否則,只能是假想的趨利避害。
          簡單例舉:比如意圖獲取樹上的果實作為食物,它要求個體具備從樹上采摘果實(攀爬然后摘取或者拿工具將果實打下來)的能力,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還得具備與其他個體競爭采摘或者搶奪果實等等的能力。能否實現就看個體自身與外界的力量對比,如果自身力量強過外界力量,通常就能夠達到意圖實現的目標;相反,這一意愿與需求就得落空。
          自身與外界的力量對比關系,是決定人性顯現以及能否實現滿足的客觀條件。鑒于自然界的強大和人類自身力量的局限,人類必須通過勞動來滿足自身的生存。這種力量對比關系決定人類顯現其生存需求,就必須付出勞動;也決定通過自身勞動,通常人類可以實現在自然界中獲得生存滿足。個體間一方的力量足夠強大,他便有可能通過搶奪等方式來占有力量相對弱小個體的勞動成果;如果個體的力量過于弱小,有時連生存需求都不足以實現。
          理性影響人性的顯現,但這種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個體對自身行為的選擇和支配不完全基于理性的判斷。通常在人性顯現的趨向之下,個體為自身利益的趨利避害選擇較個體對理性的認同更為強烈,個體在這種趨向下可能首先支配了是有利于自身的行為,個體甚至可能通過假“理性”來說明自身行為的合理性,以期排除阻礙力量或者獲得支持增強自身力量。
          由于認知的局限,獲得理性認知已經不易,而且有時獲得的“理性認知”還可能不盡然符合理性,即便獲得理性個體還可能不認同理性的指引。有利于整體生存和發展需求的理性選擇,意味著個體必須對自身趨向惡的本能人性顯現進行節制,它與人性顯現本能趨向存在矛盾和沖突。在現實生活中,個體理性對自身行為的選擇和支配往往是微乎其微的。
          在同自然界進行適應與選擇的過程中,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人類逐步取得并累積了關于如何才是有利于整體生存和發展需求的理性認知。這些理性認知反過來將指導人類通過何種行為方式來顯現個體自身人性的具體意愿與需求,進而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關于行為取向的習慣。它可以指導個體在人性顯現過程遵循一定的行為準則,然后確定以某種具體行為方式來顯現自身人性的意愿與需求,這些關于行為取向的準則稱之為德性。
          德性對個體人性顯現的支配表現是直接的,因為其本身就是關于行為取向的準則,并且已經養成個體內在的習慣。個體的德性不盡然都通過自身的理性認知取得,它可以在生活群體中通過傳襲、模仿或者簡單認同的方式,直接接受或者轉化形成個體內在的行為取向準則。但整體而言,德性的養成是人類理性認知的結果。同樣,德性對個體人性顯現的影響也具有不確定性,還取決于個體德性的養成與認同程度,還得對抗個體人性顯現趨向惡的本能欲求。
         本性是內在和無差別的,本性還具有趨向性,即最大限度地彰顯趨避苦痛和愉悅享受的需求與意愿。而且,人性在顯現過程表現出兩個方向的趨向性,其走向在于個體或者人類如何支配這一本性的本能沖動。趨向于通過直接占有其他個體的勞動果實,或者以不對等勞動付出多占其他個體的勞動果實來實現,則是本性本能的驅動。趨向于通過增強自身技能提高生產的能力和效率,以達到降低勞動付出和獲得更大量的物資條件的效果,則必須借助理性和德性的干預。
          通常前一趨向在個體身上更占上風,后一趨向在人類整體上稍占上風。因為,前一趨向符合個體人性本能的趨避苦痛和實現愉悅的需求,后一趨向則必須通過承受一定的苦痛和不悅來實現。但基于人類自身局限和自然界的強大,人類不得不采取以后一趨向方式來實現前一趨向的更大可能性,就人類整體而言后一趨向同樣具有必然性。
         根據前文的分析可知,本性作為人身內在和無差別的根本人性,是各個體同等存在的,不存在善惡的問題。但是個體人性一經顯現就有了趨向性,在沒有理性和德性干預的情況下,個體本能地最大限度地彰顯趨避苦痛和愉悅享受的需求與意愿,它顯現的趨向往往要走向惡的。由此反觀本性或者人性,可以說本性或者人性具有顯現趨向于惡的內在傾向。

                                            六、社會化人性演繹
            社會是由各個體人組成的,那么,個體人性必然要隨之融入社會。人性雖然是個體人身內在的,但其通過某種方式的顯現,必將要在社會中進行并在社會中產生影響,這樣社會也就充滿人性化。人性是任何個體與生具有的基本構成,且在個體身上具有顯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因此,人性顯現構成個體的基本表現。由此決定社會化的人性顯現也將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內容,人類社會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性演繹的歷史,只是其中還包含了理性與德性及其與人性互動關系的內容。
          人類“人身”的形成決定人性的存在,也就決定人性顯現的開始。在人類進化的前期,自然對人類選擇更占主導地位。為保障人性生命延續需求的滿足,人類選擇了以勞動獲取食物,選擇群居協作以強化整體生存能力和增強整體生存保障。但也必將彰顯趨避苦痛和實現愉悅的趨向,強大的個體首先實現了這種趨向彰顯的滿足,個體間的沖突與爭斗也因此存在。由于沖突與爭斗的危害性,促成人類選擇通過制約個體某些行為來達到群體生存需求的共同實現。
           這樣,在人類生活生產中逐步形成一定的行為規則,即建立一定的秩序,開始是演化成為習慣形式不斷傳承的。人類初始階段的生產能力相當低下,客觀上不允許較多的個體不參與勞動,秩序的維系往往通過群體中的強大個體來承擔主持者的角色,但整體上個體之間的力量相當,通常要依靠全體的共同服從與擁護來實現秩序。
          人類意識的產生,通過對自身和周身世界的認識以及認知的積累,在生存和發展需求的本能驅動下,人類逐步強化和提升了自身能力,從自然界獲得了更多的生存滿足。這種自身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人類的繁衍,使個體的數量不斷得到增長。隨著群體數量上的壯大以及活動能力的加強,群體不斷擴大它的活動區域,這樣將產生群體與群體之間的沖突與爭斗。在力量相當的情況下,群體與群體之間走向了共處和協作,最后融合成了更大的群體,比如部落形式。
           隨著群體的擴大,規范個體行為的力量也需要得到進一部加強,后來便逐步形成專門執行這些行為規范的組織,出現了專門的治理機構。群體為強化整體的力量,以便在與其他群體的爭斗中不被打敗或者能夠勝出,需要專門人員從事武力防御或者武力進攻,隨之出現了軍隊。軍隊出現是基于群體共同利益的需要,它當然成為治理機構的組成部分。當然生產能力的提高,允許一部分人脫離勞動,為這些機構的出現創造了客觀條件。
          治理機構的主持者是內部秩序的執行者,同時也是對外的代表,后來逐漸成為群體的統領。個體之間以及群體之間的沖突和爭斗有其人性根源,它不僅沒能停止,反而加劇,這導致了治理機構的不斷強化,主要表現在軍隊的加強。執行秩序維護職能的治理人員和軍隊,構成治理機構的力量組合,它開始能夠獨立于其他個體的服從與擁護而存在。這便是國家形態的社會組織形式出現的標志,由治理人員和軍隊構成的治理力量隨之演變為國家權力。
           權力不僅可以不依賴于社會成員的支持而存在,因為權力的足夠強大,它已經不是社會成員所能抗衡,并足以制服社會成員的反抗。借助強大的權力保障,為權力組織的首領和成員提供了顯現其惰性、享樂欲望和貪欲的條件,在人性顯現的趨向之下,也就自然而然地顯現了惰性、享樂欲望和貪欲。權力組織的首領和成員這種趨向性的社會化人性顯現,需要建立在對其他社會成員進行攫取和剝削的基礎之上,這樣促成了國家內部兩個對立階層的出現,導致階層對立的沖突和爭斗。
         統治階層顯現其惰性、享樂欲望和貪欲,是社會化人性的趨向性決定的,根源于人性,有其必然性。由此,也決定了階層對立的沖突和爭斗的必然性,當然其中不可或缺的外在條件就是權力的出現,這些構成了社會化人性顯現的顯著特征。
          統治階層整體的惰性、享樂欲望和貪欲不斷膨脹,就是對普通社會成員攫取和剝削的不斷加重,當它加重到一定程度,便可能威脅到多數普通社會成員的生存需求,進而導致階層對立沖突和爭斗的不斷升級,引發普通社會階層的暴力革命,最終推翻原有的統治階層。只要這種國家權力不被有效制約,不管由誰或者哪些人掌控國家權力,在社會化人性的趨向下,國家權力都將不可避免地服務于統治階層的攫取和剝削。必然的人性顯現趨向以及不被有效制約的權力,是造就普通社會階層苦難的命運、社會專制、社會不公、社會沖突以及暴力革命的根本原因。
           統治階層通過對國家政權更迭的認知,也將逐步規范自身的統治行為,限制自身向普通社會階層攫取和剝削的程度。與此同時,普通社會成員之間的人性顯現沖突也從未間斷,為了普通社會成員之間整體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以及統治階層攫取和剝削的需要,統治階層仍然必須對社會成員的行為進行規范。統治階層履行維護社會秩序和抵御侵略的公共職能的必要性,是統治階層存在的必要性所在;有時也被借以當作統治階層存在正當性和合理性的理由。
           統治階層是由掌握權力的一定數量的社會成員組成,它的組成成員具有流動和變化的可能。權力組織內部成員掌握權力的大小有一定的差異,而掌握權力是彰顯惰性、享樂欲望和貪欲的重要力量。這樣也將引發統治階層內部的權力之爭,使普通社會成員也加入到對權力的爭奪。
          統治階層為維護自身的統治地位,決定它粉飾自身統治合理性的本性,并限制危及其統治地位的一切認知和行為。但是人類與生具有的意識能力,將促進人類不斷地揭示真相,不但借此提高了自身的生產和創造能力,而且,也將逐漸認知到權力的必要和危害,認知到制衡權力的必要性。通過合理的制度建設,對權力進行有效制衡,促進權力運作服務于社會整體生存和發展需求,可以防范掌握權力的階層利用權力彰顯其惡的趨向。同時,通過合理的制度建設,對社會成員可能彰顯的惡性行為進行有效制約,可以防范社會成員彰顯其趨向惡的人性沖動。
         相信人類總能走向發展和進步,建立更加趨于合理的制度,以達到人類全體成員共同幸福的目標。但是權力階層和不當利益的既得群體會成為社會進步的最大障礙,這是很難更改的人性顯現趨向,人類的理性尚未強大到可以促使其主動放棄趨向惡的彰顯。通過制度的力量制衡制約人性趨向惡的顯現,通過理性認知養成趨于正確的德性引導人性趨向善的顯現,是人類發展與進步不可偏廢的途徑。

                                     七、對人性認知的哲學意義
         我認為科學和哲學都在于求取真實認知,但科學為求真而求真,哲學則在科學求真的基礎上形成可以指導人類行為的思想理論體系。因此,人類哲學應然服務于人類,以建立人類整體共同幸福為使命。那么,它就必須認知人類自身以及身處世界的各種真實,使認知逐步趨于正確并形成理性,最后指導人類整體共同幸福秩序的建立。
         人類最基本的構成是各個體人,根植于個體人身之上的無差別的普遍共性,它也就是人類整體的基本屬性。人類發展到今天的現狀,是由各個體的行為和意識造就的,而個體的行為和意識有其人性根源。因此,哲學的思考必然要深入對人性的思考,它是哲學無法回避的課題。
          既有的哲學思想理論也都隱含了一定的人性認知,這些人性認知構成其思想理論的基礎,有些是直接進行了對人性認知的論述,有些是建立在假定的人性認知基礎之上進行論述,比如“要”、“需要”、“需求”、“利益”等等論述的詞語,都隱含了某種人性認知。倘若對人性認知出現錯誤,那么,建立在人性認知基礎上的整個思想理論都將隨之陷入謬誤。
          不管是對既有哲學的梳理和重新認知,還是意圖進行全新的哲學思考,都必須面對基礎性認知的正確性問題。由此可見,對人性的認知進行重新思考是完全必要的,使哲學對人性認知更加趨于正確,是哲學思想理論更加趨于正確的基礎。
         本文試圖通過對人性的重新認知,取得了一些基本的認知。例如本性無差別的普遍共性,表明人性的同等性,誰都不具有內在的道德優勢;例如人性顯現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人性在顯現過程方式和手段的不同,具有善惡的不同趨向,這表明必須對任何個體進行必要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指引,有效防范一切可能惡的行為給人類整體帶來危害;例如人性顯現取決于自身與外界的力量對比關系,權力無比強大的力量,這表明在人性顯現的趨向之下,不受制約的權力將不可避免地倒向對人類自身的傷害,必須對權力進行有效的制衡,使之不至于危害人類自身等等。
           當然,本文對人性的重新認知也很難完全正確,之所以提及人性認知對哲學的意義,在于倡議哲學思考不斷地深入對人性的認知,期待哲學對人性有一個更加趨于正確的統一的認知,一個足以指導人類生活的理性認知。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5.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6.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7.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8.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9.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10. 泰緬綁架更多內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貪心自找么?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