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上海市出臺禁止“群租房”,房地局下發增補后的《業主公約》、《業主臨時公約》示范文本,不僅對人均承租面積標準等內容提出了具體要求,而且還明確規定民房出租,一間房只能出租給一個家庭或一個自然人居住。即使單位承租用于員工宿舍的,也應該符合這些標準。 9月6日,當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時,滬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治群租房行動正式展開。被稱為“上海灘第一群租小區”的中遠兩灣城,通過這次嚴厲的整頓,將會讓633家群租戶在數月內消失。這種一刀切治理弱勢群體的行動引起主流輿論界的強烈質疑,引起全國人民普遍關注。
上海此舉行動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有支持的,有反對的,眾說紛紜。 支持方認為: 此舉行動可以清除群租群體制造垃圾、噪音,存在明顯消防隱患,混亂作息、擾鄰,給社區管理、物業管理帶來混亂和治安問題。 反對方認為:在上海高歌“構建和諧社會”主旋律的大好形勢宣傳下,此舉通過行政手段強令禁止群租房是對弱勢群體的打擊,是對民生的漠視和蔑視。實際上就等于將上述那部分合租群體從“拼房”中擠出來,他們要么為因此付出更大的房租代價,承載更大的經濟負擔;要么被迫背負巨債去買房,被擠進了“房奴”的隊伍;要么只能用腳離開這樣的城市另謀發展,甚至是不得不悲愴地卷起鋪蓋回家。每一種結局,都伴隨著民生的艱難與沉重。這也說明,這樣的社會公共管理,離體恤、關注民生太遠。
上海的一刀切禁止群體租房,還上海一個安寧的住宿環境,當然是最有效的辦法。但是對于那些漂在城市里買不起房、工資也不夠高的租房一族來說,這個規定近乎殘酷。剛畢業走出校門的學生,或許沒來得及找份工作,但總得有個落腳的地方,幾個人合租一間房,在他們看來是節省成本的最好辦法;想到上海打份工養家糊口的外來人員,掙錢很不容易,多少苦都能吃得了,住的地方也不敢奢求,幾人擠在一起,只為能省幾個給孩子讀書的錢,可現在,城市卻用越來越高的門檻在阻擋著他們;就是城市白領,在高昂的房價面前,也有不少無奈者只能以合租的方式默默承受……
在上海物價高昂的城市里,人們的普通感覺到生存的極大壓力,以至于在來上海的廣大外地人都說:“賺錢都奉獻給上海了”,如果只用一刀切來解決群租房并不是長久良方,而政府推出廉租房,對于上海廣大普通市民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對于數量龐大需要租房的外地人更沒有奢望的份了。 那么以此相論,上海是否演變成精英上海?上海是否要拋棄大部分弱勢群體和外來民眾呢?
上海的發展
1979年,共和國百廢待興,鄧小平同志在中國南海邊劃了一個圈。成立了深圳經濟特區,因深圳毗鄰香港,所以選擇了深圳,深圳那時成了共和國的寵兒,享受中央極大優惠政策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援,綻放出光芒四射的魅力和耀眼的光環。 在深圳經濟特區作為改革開放試驗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時,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睿智的目光放到了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上海。 1990年2月13日,鄧小平同當時上海市委書記朱镕基談到建議開發浦東時說:“你們搞晚了。但現在搞也快,上海條件比廣東好,你們的起點可以高一點。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就在鼓動改革開放這件事。膽子要大一點,怕什么。”2月17日,鄧小平談浦東開發問題,對李鵬說:“你是總理,浦東開發這件事,你要管。”3月3日,同江澤民等談話時又說:“機會要抓住,決策要及時。比如上海,就是一個大措施。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4月18日,李鵬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宣布:上海開發開放浦東,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
國家提出浦東開發、開放的決策,以上海為龍頭帶動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隨著國家政策的重點傾斜和大力投資,上海已經成為中國金融、商業、貿易、航運中心,浦東開發、開放十幾年來,浦東新區等于新造了一個上海。在陸家嘴金融、銀行、證券所扎堆的貿易區里,有中國第一高樓金茂大廈和正在建設世界第一高樓的環球金融中心為代表的金融區里,上海已經成為中國金融中心和經濟中心。 以上海龍頭,江浙為兩翼的長三角城市群是中國最富有經濟活力的地區。上海以平均40層以上的高樓密度居世界第一,人口擁有數量在世界大城市居第二位,僅次于美國紐約。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已經有246家在上海投資,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54家、外資投資性公司150家、外資研發中心196家。 目前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連續三年排名世界第三位。 長興島嶼興建中國最大船舶制造基地,東海大橋和洋山港的建設及2010年成功申辦世博會和虹橋國際機場的擴建,充分說明上海在中國重大國際工程和活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10296.97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也是中國唯一GDP過萬億的城市,比上年增長12%,增幅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已連續第1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上海能成為金融中心嗎?
上海正在著力打造中國金融中心,同時更是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浦東在短短的十幾年間由一片農田迅速發展成為高樓林立的繁榮的金融中心,這是中國經濟崛起最為深刻和具體的佐證。 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是上海眾多金融機構的集聚地。上海目前的證券交易所、貨幣、外匯和黃金交易市場在國內獨占鰲頭。在加入WTO的最后協議里,首批對外資金融機構開放的城市名單中,上海也榜上有名。目前,外資銀行已經有70多家進駐上海,其中30多家開展了人民幣業務。為加快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上海市針對金融企業稅收、金融人才購房等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加上較高的市場自由度和寬松的環境,上海在吸引境內外金融機構進入、對外開放中逐漸顯露出其獨特的優勢。
然而這并不是說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是完全無法動搖的。最近一段時期的政策變化也確實給上海的發展帶來一定的挑戰。中央提出的實現縮小貧富差距地區間經濟平衡發展的策略意味著政策的中心將逐步從沿海地區向相對欠發達中西總地區傾斜、從南方地區向北方地區延伸,這包括進一步支持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經濟振興、2006年,天津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立、2007年,西部的成都和重慶成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立,專家稱之為“新特區”等。這表明,絕大部分優惠政策集中在上海或由上海獨享的日子可能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國務院于2006年5月將天津濱海新區確定為新的全國經濟增長中心,從而可能造就天津以及周邊地區成為繼80年代的深圳和90年代的上海之后的“第三次經濟增長浪潮”的中心。天津幷且很快向國務院提出了一系列綜合金融改革試點的請求,包括以產業基金和資產證券化等提高直接融資的比例、推進資本市場發展;允許開展金融機構綜合經營試點;創新消費信貸和中小企業融資;設立上海和深圳之外的第三個交易市場以促進產權交易;試點開放外匯市場和資本賬戶幷引進離岸金融業務等。
憑藉現有的市場基礎和獨特地位,上海將是中國金融市場進一步改革和開放的最大的受益者。上海金融市場的發展無疑得益于中國經濟與金融的改革和開放,但可以說,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和發展僅僅只是開了一個頭。早在2005年6月,國務院就批準上海浦東新區成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點。但由于種種原因,上海在過去沒有能夠充分把握這一有利時機在一些前沿性的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金融改革和創新方面也同樣如此。2006年,國務院批準天津濱海新區成為中國第二個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點,這一方面與上海浦東新區構成了競爭,但另一方面,在改革方面的競爭可以推動上海在金融等領域的改革和發展。
據有關學者分析,盡管上海在許多方面遠遠領先國內其他城市,但在大公司總部的分布上,上海落后于北京。一部分總部設在上海的公司也承認,公司高層每周花費很多時間奔波于上海與北京之間,由于政府和企業大部分決策仍然在北京,新增的金融活動是否會轉向其他城市,對上海確實是一個新的挑戰。 在中國,上海并非唯一渴望成為主要金融中心的城市。中央正在努力將與北京相鄰的天津打造成另一個商務及金融中心。而北京自身也將加入對亞洲最有影響力金融中心的角逐。特別是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中央投資2800億巨額資金進行建設,此舉使北京在世界的影響力達到頂峰。在過去10年中,北京開發了金融街(行情論壇),這里坐落著中國央行、中國最大商業銀行的總部和許多政府高層決策機構。 在這一平方公里的區域,卻容納著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力量,控制著中國1.4萬億美元的巨額外匯儲備。美國私人股本集團黑石(Blackstone)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投資30億美元的重大決定,就是在北京做出的。 北京盡占首都地緣之利,擁有中國最優勢的高校資源和人才資源,中國銀行業資金總量的80%左右集中在北京,如此龐大的資金調度總量,在東亞地區也是數一數二的。此外,中國保險業三分之二以上的資金統一運作也在北京完成,北京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金融結算中心。還有,國有資產總量的一半以上,由總部在北京的國有大企業所控制,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移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華能、中遠等,它們所帶動的龐大的資金流,是北京成為金融中心的有力支撐。 北京意識到,經濟是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基礎,而金融則是經濟的核心。事實上,北京坐擁“一行三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及九大銀行總部,占據了中國銀行業務總量的60%以上,集中了中國銀行業資金總量的80%左右;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再保險三大保險公司的總部都在北京,中國保險業70%以上的資金也在北京統一運作。資料顯示,2005年,北京市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3%,位居全國第一。 至于上海,迄今為止,金融中心的定位和實施始終讓人不甚了了。首先,上海想要成為怎樣的金融中心?是紐約、倫敦這樣的國際金融中心,還是著眼于為內地蓬勃的經濟發展提供服務的國內金融中心?似乎上海始終在"在岸"和"離岸"之間徘徊,如果說上海希望成為離岸中心,那么其直接的對手是香港,這意味著上海有能力吸收很多的非居民存款,并成為凈資本輸出地,這至少在目前看來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如果上海目前致力建成國內金融中心,那么其直接對手是北京,這首先需要國有銀行、證券和保險行業的巨頭們愿意將資金調度和結算機構等遷移到上海來,更多地依靠上海來展開國內的人民幣業務。上海目前已有的條件是證券交易所、貨幣、外匯和黃金交易市場,但目前直接在上海的金融機構握有的金融資源仍難和北京抗衡,更為關鍵的是,近兩年來上海在金融行業的發展顯露了疲態,至今其金融行業增加值占上海GDP的比重尚不及北京。 目前港滬京的三足鼎立之態而言,上海的角色是超越者,這意味著上海必須在金融增量方面,擊退香港和北京,爭得最大份額。上海應清醒地看到,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有香港這個遙遙領先者,上海需要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才能實現。此外,分析人士之間也存在爭論,不知道是否這座城市的迅速發展會成為香港的噩夢,抑或兩個中心在未來10年會形成強大的聯合體,將一個龐大本土市場與一個沒有資本管制、以西方治理和法律標準為基礎的交易所融合在一起。香港擁有成熟的金融市場,用所有國際金融中心的指標來衡量,香港都已經成為亞洲和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同時,香港是一個自由港,市場經濟制度健全,這是其優勢所在 ,法治、開放的市場、透明度、可以自由流動的資本和自由兌換的貨幣是香港競爭力的有利條件。這些軟件基礎上海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達到。
2006年,上海陳良宇的及大小十數名官員的腐敗案發影響了上海的聲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無論在監管方式方面,還是在產品創新、公司治理方面,都是領先于上海的。有專家則認為,在國際金融中心的問題上,上海還無法與香港比較,香港是世界第九大股票市場,上海的股票市值不及香港的一半。雖然內地資金非常充裕,流動性已引起央行的關注,但很多企業尤其是大型優質企業卻仍愿意到香港上市。
在銀行業務方面,上海的銀行資產僅及香港銀行總資產的41%。香港擁有許多世界級的銀行,全球100家大銀行,有70家落戶香港。香港銀行的海外業務約占貸款總額的13%,香港金融開放及國際化程度遠超過上海。事實上,今年3月英國倫敦金融城公布的金融中心競爭力調查報告就已經說明了一切,報告顯示,倫敦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紐約其次,香港和新加坡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而上海排名第24位。報告稱,由于在人才、市場管制及企業環境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作為中國經濟“龍頭”的上海,從各項指標來看,目前都無法跟香港比。但是,上海畢竟是中國金融業最發達的城市,花旗、匯豐、渣打、東方匯理、荷蘭銀行等19家外資銀行都不約而同地選定其駐上海機構為主報告行,上海的商務成本與香港比起來較有競爭力。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交易額去年超過了香港。
上海具有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首先上海擁有優越的經濟地理條件,上海是中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國際交通便捷,進出口貿易發展很快。而且上海地處中國經濟最為發達、增長最為迅速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潛力很大。與香港相比,上海更易獲得整個中國經濟的能量。上海的經濟實力和其連帶的長三角經濟地帶是香港無法比擬的,當然香港也不會坐視不理,香港越來越受到上海咄咄逼人的挑戰,曾經光芒四射的深圳欲以打造金融中心與上海抗衡,但隨著國家金融戰略政策的轉移以及處在香港、廣州等城市的尷尬的邊緣化,深圳已經不再向上海叫板了,逐漸向香港靠攏,努力打造成為香港的后勤基地。
由此相論,上海面對北京與香港的挑戰,能成為金融中心嗎?
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經濟區能否繼續領導中國未來的經濟中心?
目前引領中國最發達地區三大經濟圈: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灣在領跑中國經濟的最重要動力。 2006年珠三角(廣東省)GDP達到25800億,是國內生產總值排名第一的省份,占國內生產總值209407億的比重達到12.3%; 2006年長江三角洲地區(蘇浙滬)GDP47493.9億, 長三角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達到22.7%。從增長速度分析,長三角地區增速均值達到14.7%,長三角已經成為拉動全國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地區。 從2006年經濟總量發展情況分析,上海繼續扮演龍頭老大的角色,成為全國首次GCP突破萬億元大關的城市,達到10296.97億元,江蘇實現GDP21548億元,浙江15648.93億元。 2006年環渤海灣經濟圈GDP總量:54628.73億,超過長三角,生產總值占國內比重達到26.1%;北京GDP7720.3億、天津GDP4337.73億、河北GDP11613.7億、遼寧GDP9257億、山東GDP21700億。 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經濟區是目前領跑中國經濟的火車頭,然而隨著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及向中西部和北部經濟發展戰略重心的轉移,那么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還能繼續成為中國未來經濟中心嗎?
“20世紀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東,21世紀看天津”。這已經成為國人熟知的話題!上世紀80年代深圳率先改革,帶動珠三角;90年代浦東率先開發,帶動長三角;新世紀前10年,隨著天津濱海新區進入“國家戰略”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契機而打造的環渤海灣經濟圈:“以北京——天津——濱海新區為發展軸心,以京津冀為核心區,以遼東、山東半島為兩翼”的環渤海灣經濟圈發展戰略。目前新規劃的環渤海地區包括遼寧、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中東部和北京、天津在內的七省、市、區,陸地面積達11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4億,分別占全國的12%和20%,經濟總量(GDP)占全國的1/4以上,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業群、港口群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 整個范圍占中國國土的12%和人口的20%。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環渤海地區是日益活躍的東北亞經濟區的中心部分,是中國亞歐大陸橋東部起點之一。專家指出,此地區作為中國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對于解決中國經濟南北差距具有特殊作用。專家認為,在2010年左右,環渤海經濟圈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板塊乃至東北亞地區極具影響力的經濟隆起帶。 由于享受稅收優惠,這里的土地也比上海或深圳便宜得多。有關方面希望這里能成為制造業的動力源泉,生產包括飛機、汽車、微芯片和化學品在內的諸多產品。
2006年6月,中央通過《國務院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正式宣布天津濱海新區成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天津濱海新區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逐步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城區。這一事件成為主流言論認為,天津濱海新區將成為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帶動區域發展的新經濟增長極,擔負起引領中國經濟未來的使命。緊跟著,6月8日,投資100億歐元的空中客車已經決定落戶濱海新區。據悉,組裝于歐洲大陸之外的首架空中客車,將于2008年起飛。此舉似乎立刻成為主流言論的佐證,濱海新區的熱度再次升級。
一些觀察者認為,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將比上海浦東來得更猛烈,因為濱海新區的發展將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西部大開發,甚至對整個東北亞地區的經濟推動,將發揮重大作用,環渤海灣更大優勢的是擁有中國最多能源資源基地的山西省及東北重工業制造基地和河北新發現的10億噸油田的能源資源。這個時代,能源是國民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保證。
而且,濱海新區的開發不完全等同于深圳和浦東的開發,天津濱海新區一開始就被確定為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為全國新階段改革開放提供示范性經驗。深圳和浦東的最初開發動力則重點來源于政策或財政傾斜等等。換句話說,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已經涉入了體制改革和創新的“深水區”,國家設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就是為了讓濱海新區在“深水區”給全國的改革探路。
2006年,中石化投資的1250萬噸煉油、100萬噸乙烯項目已經于當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2008年建成以后,產業鏈的產值可以達到1000億;投資約80億元的天堿搬遷改造、新港船廠搬遷改造工程等項目全面展開;全長144公里的京津唐高速二線天津段,已有34公里于去年底通車,西段110公里計劃于2008年6月底建成通車;濱海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以2015年為目標年,按照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6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飛機起降6.6萬架次設計,總投資約26億元,計劃到2007年底竣工,目前進展順利。
天津港據稱輻射面超過深滬,已與170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個國際港口、1萬多戶外商建立通航與貿易關系;其二,最令人振奮的消息是,法國空客總裝項目已獲國家發改委批準。總投資100億歐元的空中客車落戶濱海新區,投資力度不亞于三峽工程。這是空客除德國漢堡、法國圖盧茲之外第三個A320飛機總裝線項目,也是歐洲以外惟一的項目。
當年以深圳經濟特區為首的珠三角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已面臨著土地開發消耗殆盡、資源匱乏、發展空間受到限制、勞動力與土地成本大幅度提高的局面,珠三角地區“電荒”、“油荒”、“勞工荒”接踵而至,要素供給不足,土地、勞動力、能源配置等均出現瓶頸。成本不斷上升,環境治理壓力日益增大。珠三角經濟發展進入高成本時代,珠三角制造業早已大量向北上轉移,而且珠三角發展空間越來越縮小,影響力越來越低于長三角和環渤海灣,面對長三角和環渤海灣的挑戰,2003年,廣東省就推出了“泛珠三角9+2規劃”。泛珠三角區域的范圍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九個省(區)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內地九省(區)的區域面積為全國的1/5,人口的1/3,經濟總量的1/3。加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泛珠三角區域在全國的重要地位十分突出。目前泛珠三角經濟區跨越國界與東盟對接,對我國區域經濟合作的制度和機制創新作了新探索,上世紀八十九年代以深圳經濟特區輝煌一時的珠三角,面對落后于長三角和渤海灣經濟圈的經濟,珠三角企圖通過擴張和跨越國界合作,雖然“9+2”的模式有些松散 ,但是廣東通過擴張和合作的模式試圖努力找回曾經的輝煌!
目前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無疑是中國最發達地區,但是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主要依靠投資擴張、高消耗和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長三角面臨資源瓶頸、土地瓶頸、產業能級瓶頸的嚴重約束,亟待進行產業重構和區域調整。 長三角現在不但能源資源極端缺乏,而且更由于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大量擴張,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更由于長三角制造業成本的劇烈增加,長三角的制造企業開始向安徽和蘇北大量轉移。
德國大眾2002年就計劃在上海之外建設新廠,上海方面則極力挽留。然而,由于汽車業利潤日趨微薄,上海大眾最終將普桑的生產基地建在了江蘇儀征。 2004年,跨國企業聯合利華將生產總部從上海遷往合肥,是當時震動上海的新聞,跨國大型制造企業因為上海的成本急劇高漲,紛紛逃離上海。 2007年10月,投資約19億元人民幣的上海通用試車場在遷出上海崇明后,將于本月正式落戶安徽廣德。作為通用汽車在亞洲的最大試車場,上海通用廣德試車場一旦建成,將大大提高通用汽車聯合研發新產品的能力。通用此舉更讓上海感到失落。
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面臨土地、勞動力成本高漲,電力、能源和原材料供應緊張,迫使跨國制造企業紛紛逃離和遷出上海,向安徽、蘇北和江西等地區轉移。 在以中央提出的實現縮小貧富差距地區間經濟平衡發展的策略意味著政策的中心將逐步從沿海地區向相對欠發達內陸地區傾斜,那么上海似乎再享受國家的重點投資優惠政策似乎有些不合情理,在以天津濱海新區打造北方經濟中心和以重慶、成都為國家新一輪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中部崛起,更可以看出國家戰略的中心和重心轉移到北方和中西部廣大不發達地區。
面對國家戰略政策的轉移,那么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的越來越受到環渤海灣經濟圈子的挑戰,而作為長三角地區受到土地資源、能源資源的嚴重稀缺和商業成本的高漲及跨國企業的逃離,而上海必須尋找新的能源供應基地,2005年,上海投資53億建立安徽淮南田集電廠,2007年,中廣核滬皖三家聯合總投資460億在蕪湖建立核電站,充分說明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是多么需要安徽這樣一個大省提供充足的能源供應基地。特別是今年夏天無錫太湖藍藻爆發事件,嚴重環境污染日益成為制約和困繞長三角的問題,長三角的企業必須轉型和創造及創新,面臨長三角土地資源的日趨緊張,長三角必須向安徽和蘇北進行擴張,進行資源整合和區域聯動及打破行政區域的壁壘,進一步深入促進經濟區域一體化,“大長三角”呼之待出,然而面對安徽及蘇北城市 紛紛提出加入長三角。
而長三角出臺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城市入會規程(建議稿)》。城市化水平不低于20%、GDP總量相對上海比值不低于5%、人均GDP相對上海比值不低于20%、經濟聯系強度系數不低于10等成為入會“門檻”。把安徽和蘇北城市拒之門外,長三角用經濟指標來設置高門檻,勢必會阻撓次發達城市分享區域經濟群體增長的要素資源和經濟機會,“是典型的嫌貧愛富”,更加阻礙經濟區域合作一體化進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大戰略轉移。
與珠三角和環渤海灣的擴張相比和進一步加快地區區域性聯動及發展各自的優勢,長三角顯然是在自我封閉,打造典型的“富人區”,同時這是跟鄧小平同志當年開發浦東的意義相左,鄧小平同志1991年就指出:“開發浦東,這個影響就大了,不只是浦東的問題,是關系到上海發展的問題,是利用上海這個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問題。” 1992年,他再次強調:上海開發了,長江三角洲,整個長江流域,乃至全國改革開放的局面,都會不一樣。由此論斷,鄧小平同志希望上海為龍頭帶動整個長江流域發展的思路,而并不是僅僅長三角眼前日益飽和狀態的閉關自守。
上海,你在拋棄誰?
1、高昂的房價
2007年5月份上海一手房均價達到10439元/平方米的基礎上,6月份的房價再漲,并且呈現出從原先的中心城區向郊區擴散的跡象。縱觀上半年數據,前6個月上海商品房的總成交量比去年同期高出23.3%,達到1290.3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的成交量高達1046.4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22.9%。上海網上房地產公布的數據顯示,上海上半年商品房平均成交價格已突破萬元關口,從去年同期的9813元/平方米,上躥到10028元/平方米。 震驚全國的上海房地產的“高端新聞”莫過于湯臣一品均價11萬的天價樓盤,創造中國房產的“巔峰世界”神話,此舉說明上海將逐漸成為富翁的俱樂部和天堂!
房價是怎么樣放開的呢?
1998年中央政府決定開始停止住房實物分配而改為貨幣化分配。停止福利分房后,新建住房原則上只售不租,同時全面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當年中國建設銀行發出了中國的第一份個人住房抵押貸款。 隨后,7月3日,國務院發布了23號令———《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通知要求從1998年下半年開始停止住房實物分配,也就是停止福利分房。從此中國房地產進入商品化市場。 2000年的上海的房屋每平方米均價為3326元,到2004年時均價已上升至6385元,漲幅達到92%。2001年,上海只有4%的住宅售價超過8000元/平方米,2003年這一數字達到16%。到2005年第一季度,有40%的住宅成交價格超過8000元/平方米, 而市中心的房價更大多已經突破16000元每平方。
在居高不下的房價下面,老百姓們面對越來越多新建的商品房只能望樓興嘆,一套房子至少百萬以上,而以上海的工資水平上漲速度遠遠不及房價上漲的速度,以目前上海平均月薪3000元計算,要得多少年才能買到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然而雪上加霜的是央行加息,無疑是讓眾多的購房者望而卻步。 那么在高昂房價面前,市區擁有舊房子的百姓只能等著拆遷,住安置房。然而安置房與商品房又是有區別的,今年8月份,《南方周末》報道的上海浦東康橋鎮安排拆遷的農民住劣質房,領導住別墅區。說明安置房存在的問題讓百姓同樣擔憂。 10月份《財經》雜志曝光,浦東新區副區長康慧軍落馬的“違紀行為”與其利用職權低價購買房,拋售掙取差價有關。其涉及的房產共計24套,其中8套已經出售,獲利達1600余萬元。消息人士說,所涉及房源多為“豪宅”一級,其中16套在其妻王某名下,8套在康的名下。由此康慧軍被媒體稱為“炒房區長”。 在上海,與康慧軍同樣利用職權低價購房,拋售賺取差價的暗藏的官員也許并不在少數,一些官員的腐敗不僅是一種病態的社會問題,同時亦成了一種復雜的經濟現象。政府官員和開發商炒房團勾結起來共同炒房謀取暴利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喊了多年房價下跌也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的一廂情愿。誠然房價也是GDP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考核官員的政績和財政收入的關鍵性數據,更涉及到某些相關部門利益,當然政府也不會痛下狠心割肉來大幅度降低房價,喊了多年減低房價也只是光打雷,不下雨的局面。沒有房的老百姓們只能望樓興嘆,或者傾其一生成為“房奴”。
2、對外來務工人員的不平等待遇
上海外來人員總量達581萬人,這龐大數量的人群為上海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在上海,本地戶口與外來戶口有著不平等的待遇,具有上海戶口的可以辦理“四金”(失業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從外地來滬工作但沒有上海戶口的人員,上海社會保障局推出保障外來從業人員權益的兩部法規,《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實施細則》規定:外來從業人員在參加綜合保險期間可享受日常醫藥費補貼待遇。標準為每人每月20元。 在上海生活指數如此高端消費的城市,區區20元完全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但是這個錢是只能消費不能提現。外來務工人員對上海做出辛勤汗水的奉獻,卻沒有相應的醫療保險,無疑是對外來務工人員歧視的不平等國民待遇。
2000年前,上海對外地來滬的人群就業有很大的歧視,不管任何地方人來上海,都被上海人稱之為“鄉下人”,就業的崗位對外地戶口大加限制。然而隨著改革開放逐步深入及經濟飛速發展,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后,上海對外地戶口的限制顯然不能滿足上海發展所需要的各類人才,于是大量解禁了戶口這一歧視政策,但某些職位方面依然限制著外地戶口。上海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是外來民工們用著默默無聞的辛勤汗水建造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離開不了外來民工的辛勤奉獻,然而對于絕大多數是處在城市邊緣民工群,上海出臺的群租禁令,無疑是傷害這批為這座城市奉獻過汗水的人群,在上海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服務業,上海此舉,可能導致日后出現的民工荒。
3、日益困繞的交通問題
上海每天上下班高峰,高架上,公路上大小車輛如同蝸牛般爬行,堵在路上,公交車、地鐵擁擠程度是國內最高的,成了世界性的難題。上海現有機動車幾百萬輛,每個月增加私車8000輛,不包含公車,每年光私車新增加10萬輛,以上海目前現有高架路及普通路,上海根本無法解決這堵車世界性的難題,雖然地鐵已經正在建到十幾號線了,但依然很難解決上海的交通瓶頸問題。 上海市10月份私車額度拍賣結果顯示,上海車牌平均中標價首次突破“5萬”關口,達51000元、7500個車牌,9月剛剛改寫的49631元上海車牌拍賣史上最高紀錄被再次刷新。相當于半部經濟型小車,無疑是國內最貴的,當然一味以提高車牌價來限制私家車數量顯然是治標不治本,在上海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出現,5萬元左右的車牌價阻擋不了買車的人們。 政府實行私車車牌照拍賣制,限制私車數量,以求緩解交通壓力。但是,交通狀況仍然不容樂觀。限制車牌發放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現在上海很多車行都提供購車、異地上牌等一條龍服務,因此,車的數量依然是快速增長。汽車工業的發展盡管推動了國民經濟增長,但所引發的交通堵塞、城市污染、能源緊張等問題,更是不可忽視。 然而令人可笑的是,高昂的車牌價反而成了眾多小偷偷車牌致富的門路。
4、品牌的消失 2005年中國評出的300余個名牌中,上海僅有21家企業的24種產品上榜,而且價值含量低。曾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讓國人自豪的是擁有上海產的幾大件品牌,然而這些曾輝煌一時的上海品牌,在不知不覺中,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鳳凰、永久牌自行車、上海牌手表、紅燈牌收音機、金星牌電視機、紅雙喜乒乓球、大白兔奶糖等等。這些上海產品曾經在全國消費工業品市場中的份額高達20%以上,但這些當年叱咤一時的上海老品牌,大多已成明日黃花。至今像冠生園、三槍、光明、白貓等在市場的牌子越來越在市場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影響力。
5、面臨老齡化社會的挑戰及年輕人的“啃老族”?
2005年年底,上海市戶籍總人口為1360.26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66.37萬人,比上年增加5.59萬人,占總人口19.58%,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這表明,每5個上海市民中就有1個老人,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上海市人口老齡化大大高于全國水平。”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目前我國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是7%左右。
世界人口老齡化的“先行者”—日本,人口老齡化高達22%。因此,上海的老齡化已經“比肩”日本。 作為中國最早進入老齡型人口的城市,上海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目前上海的人口老齡化程度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2002年,聯合國將老齡人口的標準提高到65歲,根據這一界定所做的人口學標準,65歲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7%以上為老齡社會。 與此同時,上海連續10年人口負增長,再加上海人普通晚婚,這使上海地區的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劇。有專家分析,發達國家是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條件下進入老齡社會的,屬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上海離現代化還有一段路程,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提前進入老齡社會的,屬于“未富先老”。不僅將日益加重廣大家庭的經濟負擔,也會給上海的社會保險體系帶來巨大的壓力。上海要建成國際大都市,從城市環保、生態、交通等方面考慮,上海的人口總量應該有一個合理的上限。但從城市產業結構的發展、調整和老齡化趨勢等方面看,上海又需要新鮮的血液,需要各類青年人才。因此上海城市人口總量與結構間存在著一個相當尖銳的矛盾。
在上海各大超市與各大寫字樓都能看到老年人忙碌的身影,他們或做售貨員或賣盒飯,但與此形成極大反差的是上海出現相當部分年輕人的“啃老族”或“傍老族”。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工資高的沒經驗干不了,工資低的 就不愿意去做,有些干脆待業在家,吃父母的退休金或被父母養著,被人們戲稱為“啃老族”或“傍老族”,年輕人整日沉溺于《傳奇》《征途》網絡游戲和麻將之中,“啃老族”的實質是一些青少年拒絕或不愿長大,“太辛苦”是他們拒絕工作的重要理由,這些年輕人身上存在共同的缺陷,例如技能低、害怕競爭、責任心偏差,勤儉意識淡漠,加上父母溺愛、學校升學或就業壓力大等原因,讓他們心高氣傲,價值觀出位。他們是80后出生的人群,被社會普遍稱之為“跨掉的一代年輕人”!
每一次打開辦公室的窗戶向外看去,川流不息的車輛和路上匆匆行走的都市人群,四處林立的摩天大樓與繁華的商業街,見證了這個百年歷史的盛世城市的繁榮。 時常朋友們的聚會,聊起了上海的高昂的房價、房租上漲、物價飛漲,每個人都感到自己的未來有些迷惘、困惑、茫然;面對盛世繁榮背后的生活艱辛和巨大壓力,感覺在游走沒有歸宿感的城市邊緣地帶。
上海,你要拋棄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