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李嘉誠說:靠炒股炒樓不能強國
云淡水暖
草民不會炒股,也懶于“學”,十年前有一位商界朋友做某“龍頭股”的“死多頭”,給草民說了很多炒股的“道理”,草民姑且聽其言一試,買了若干股,不多不少放在那里,誰知道草民就此成了“死多頭”,忙于其它俗務,股票帳戶基本成了“死水”。幾度風雨幾度春秋,股市一會兒“井噴”,一會兒慘跌,一會兒舉國歡呼,一會兒哀鴻遍地,草民基本是心如止水。但見今年以來股市發瘋似地擴張和躁動,似乎一個新的震蕩周期又來了,于是看了點相關的新聞和評論,但還是一頭霧水。
據草民觀察,股市就是國內多個經濟學賢達泰斗的鼓吹的所謂“資本市場”架構的一個部分,是國際“接軌”的東西,也有許多強勁的聲音在號召“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既然是市場,恐怕就離不開“流通”,資本市場呢,流通的理應就是“資本”,這里頭學問大了,一時半會恐怕弄不明白。但是,面對前段時間每天數十萬開設賬戶的普通百姓,有幾個是搞得清楚“資本市場”的呢,存疑。但蜂擁而至的新老“股民”,恐怕離不開一個“炒”字,奔的就是這個“炒”字帶來的“利益”。
“炒股”一詞,源于何時待考,但新中國再現股市以后,草民估計該詞來自于香港,香港人對于“炒”字可是最有心得的,因為令香港人印象最深刻,曾經為之最狂熱、曾經為之最痛苦的,也莫過于“炒”字。最近大陸股市的狂熱,自然也感染了香港,天天的新聞都有相關的內容。據說,國外的金融巨頭們,什么QFII們最近異口同聲地“唱衰中國股市”,令許多股民很憤怒,認為這些老外是別有用心,是刻意打壓之后再“低位殺入”,控制炒作籌碼,有“股評家”、“財經專家”也就此發出憤怒的“吼聲”。
草民還聽到一些香港財富巨頭的警告,至于這些巨頭出于什么動機,是不是也如傳言中的外國金融巨頭、QFII們有相同的心思,想降低進入大陸股市的成本,這算是“先小人之后君子”之想吧,據說香港財富巨頭的這些話語也引起了大陸部分人士的不快。但是,前不久看香港新聞中,李嘉誠的一段話,草民覺得也不妨借鑒一下,作一個參考。
那天中午的新聞,有一小段李嘉誠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對記者關于大陸股市火爆的提問與應答,李嘉誠回答的大意是,目前的“火爆”是很不理智的,一個地方也好,一個國家也好,要做實實在在的事情才能夠發展經濟和強盛起來,靠炒股、炒樓是不行的,是靠不住的。記得還有另外一個香港富豪也對記者講:有咩也理由漲番哏多蔗?(有什么道理漲這么多?)動唔動50%、100%(動不動漲50%、100%)…之類。
李嘉誠先生是名副其實的“首富”,其資產價值的很大比例,恐怕也來自于股票市場的價值,其應該是股市的“既得利益”者,但其對股市炒作的警告,值得人們多個心眼,李嘉誠當時還說;如果股市出現動蕩、災難,最大的受害群體,還是普羅大眾、升斗小民,這一點,卻是不假的。
這幾天,財政部半夜出手,打了股市一個悶棍,立刻引起股市雪崩似的反應,頓時謠言四起,怨聲載道,但如果冷眼看去,被套牢而吃虧最大的,還是把養老錢、血汗錢拿來跟風炒股的新老小股民,同時,這也最有力地證明了,股市并非像有人描述的那么“有利于發展”,在“炒股”的語境下,是一個高度投機化的經濟活動場所。這種投機的活動目標,就是每一個參與投機的人,都是在想方設法盡可能多地從別人的“口袋”里把錢掏出來。有一個頗有味道的稱謂,叫做“莊家”,大概就是手中有很多籌碼的機構之類,這么一來,就有點“賭場”的意思了,不過是“賭法”不太一樣而已。
縱觀中國股市發端、發展、成長這些年來,那些在上市之初冠冕堂皇的融資“計劃”、“項目”們,有幾個是“功成名就”的?既然是“股份”,股東們的每年“現金分紅”的權益,有幾家是始終如一的,即便是有“現金分紅”的,又有多少是能夠保證股民的投資收益比率的。倒是無數的什么“大股東提款機”呀、“借殼與別人上市”呀、“資產重組”呀之類的噩耗連綿不斷,還有就是顧雛軍之類的騙子得手的案例。
有人提出,還不得不警惕的是,外資借DFII之類,控制中國大陸的一些核心產業,比如與國防事業有關的制造產業,與能源、原材料、稀有金屬有關的產業等。
李嘉誠先生的財富,很大部分體現于股市市值,恐怕也正是如此,其更加深知股市的微妙之處,說白了就是其投機性、賭博性所帶來的巨大危害,也深知一個國家、地區無法靠這種“虛擬”的經濟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和強盛,什么東西只要與“炒”沾邊,多半就與理智、初衷離題萬里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