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一向不打順風局,今日亦然。當全網(wǎng)都在緬懷瓊瑤“翩然離去”時,我得唱一波“反調(diào)”。開團之前先疊甲,今日此文絕非對已故作家瓊瑤之不敬,而是此事對我啟發(fā)分享給各位讀者。
我一想起瓊瑤就自然串聯(lián)想起當年這么炸裂的臺詞:
先不論孰對孰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能產(chǎn)出這樣三觀的大背景是什么?2.0版本的80年代。2.0版本主流輿論是什么?是新自由主義肢解集體注主義,私有化浪潮元年。
經(jīng)濟基礎想要以私代公,輿論陣地上就不能再宣傳什么“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了,已經(jīng)“過時”了,“時髦”點的思想意識是什么?是“傷痕文學”。
都回憶下瓊瑤、鄧麗君、張愛玲進入大陸那會,是不是這個關口?其傷痕文學正在清算革命文學。但光否定上1個版本還不夠,還要再來點“新思想”,所以其后“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用下半身思考”、“時間就是金錢”等物欲思潮就滾滾而來。
此類三觀完美契合了2.0版本,需要所謂“解放”人性,抬高自我,肢解集體,是那個時代需要瓊瑤,畢竟輿論引導要符合政治需要;瓊瑤江湖地位是標準個人努力和時代發(fā)展和諧共振。
但最搞笑的是,瓊瑤之作重視個人主義和個人欲望,在臺灣是進步的,它對抗的是老蔣封建國家主義,個人主義要替代封建主義,這在臺灣是進步的。但到了大陸,助長以私代公,新自由主義要替代更為先進的集體主義跟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那這就是開了歷史倒車。
別的不說,咱就說愛情,怎么?1.0版本就沒有愛情了?你比如小說《鋼鐵年代》里,蘇聯(lián)援華專家謝廖沙愛上我們中國姑娘云霞,但最后中蘇決裂,蘇聯(lián)援華專家撤走,謝廖沙怎么選的?
這是1.0版本,后來版本更新以后就成了:
思想步子跨得太大一樣容易扯著蛋,我們回頭去看2.0版本主流輿論:
“笑貧不笑娼”、
“造核彈不如賣茶葉蛋”、
“拿手術刀的不如拿理發(fā)刀的”、
“私人資本進入醫(yī)療領域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
...
今天看2.0版本以后的社會輿論有1條是合理的么?比如最后1條當年非要提“造不如買”,今天又何苦費力在搞“國產(chǎn)化”?換句話說,我不僅質(zhì)疑瓊瑤,我更質(zhì)疑的是整個2.0版本思想意識。
有媒體說她的作品“反封建”,我不知道這幫媒體人都怎么看劇看書的。
瓊瑤作品中的人物一般都是脫產(chǎn)的,錢基本是從天上掉的,偶爾為了生計奔波也是為推動劇情發(fā)展的;比如依萍去秦五爺?shù)奈鑿d上班。其愛情故事主角開場就是先遭到封建家長反對,但結局卻通過種種努力,最后獲得了封建家長理解,最后和解,最后不用被斷生計,大團圓結局。
這,這就反封建了?魯迅當年怎么噴新鴛鴦蝴蝶派的還記得嗎?
屬幫閑、消遣文學,是游戲的消遣的金錢主義文學觀念的派生物;它們的消閑游戲觀念和傾向更大有害于國民性的改造和重建、有害于人生社會的改良和更新…
而且她筆下的民國沒有黑暗腐朽,更沒有饑餓貧窮,滿世界的愛情和理解。開舞場的秦五爺仗義,軍閥頭子率真直爽,公子哥多情有愛,從那會起,此類作品就給民國乃至于清朝上魅,給后人以遐想。以至于今天還有人想穿越到魏晉南北朝,想當什么門閥夫人,風流才子。
你知道南北朝殺得有多恐怖嗎?還愛情?沙苑、邙山、玉璧你上這些英雄景點跟人談戀愛?
但是該說到但是了,縱然我前面再怎么不理解瓊瑤作品,但是她卻是臺灣為數(shù)不多的公開反對臺獨的作者!論跡不論心,沖這個,我們也要對她的選擇表達尊重!
我看不慣她的作品也只是我個人,我算老幾?我不喜歡看別人喜歡看,這是每個人自由。但在民族大義上拎得清,那就有充分理解空間。
說到這該講講她的遺書了,很多人都被她遺書所吸引,認為她“從容面對死亡”,當瓊瑤選擇了自己該如何選擇告別世界時,我在想,我們中國人以前都是怎么告別這個世界的?
前兩天不是韓國出了政變鬧劇么?我提1個,在上一次雙12政變中,可參考電影《首爾之春》,面對全斗煥叛軍圍攻,片中男主李泰臣(原型是首爾警備司令張?zhí)┩妫┰谧詈蠼^境下,硬是組織包括后勤部在內(nèi)100多位好漢,打算血拼。
這位將軍在最后大勢已去、孤立無援情況下,仍孤身走向叛軍,要弄死全斗煥: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這樣的人是什么結局?片中原型張將軍在當時他沒有被廣為傳頌,沒人為說他“從容面對死亡”,他本人在雙12政變中退役,3年后兒子離奇死亡。
在電影最后,反叛集團每個人都獲得了權力,盡情狂歡:
盡忠職守的將軍卻深陷監(jiān)牢,飽受折磨:
這種結局,難道不更值得緬懷和深思嗎?可這樣死法在中國那不是遍地都是?
當年王羆拒高歡時大呼:此城乃我王羆之冢,欲死者來!宗澤閉眼前,怒吼3聲“過河”而亡。張巡面對叛軍,以最多不過7000兵力死守睢陽,前后400余戰(zhàn),破城后慷慨赴難。顏真卿其兄侄誓不降叛軍,最后粉身碎骨。
我想,這可能才是中國人的死法。
有沒有想過在今天,我們怎么老說自己是漢人?明明大漢大唐都挺霸道,咱今天怎么不說自己是唐人?因為大漢終章是三國,三國的二爺、丞相硬生生挑起“忠”和“義”這2個千斤巨擔,給后人留下獨有浪漫。
大漢結尾像烈火一樣。
可大唐到晚唐,是一個自然緩慢的下降曲線,是從下到上漸漸消失認同感。
大唐結尾像大雪一樣。
按心理學峰終定律來講,如果一段體驗最后結束是以高昂揚奮進為結尾,那么整個過程都是愉悅向上的。
換成作品作者,也是一樣,有些作者作品屬于歷史更屬于后人,今日你郁悶之時總會想起: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你絕望崩潰之時,你會想起垓下的楚霸王,麥城的關二爺,背小皇帝跳海的陸秀夫,這些英雄豪杰像一道強心針一樣打進你的血液里,讓你瞬間支棱起來。
再苦再難你難得過他們?
可有些作品真的只若流星、雪花,一閃而過,落地成水,變成一代人記憶最后淹沒在歷史長河。就像今天00后05后,不會熟悉瓊瑤、郭敬明一樣。
死亡更是。我再多說1句,歷史去看,凡是曾被日本長期殖民之地,自殺、陰柔之風盛行,典型如臺、韓2地。他們崇尚死亡是那種如櫻花般絢爛,一晃而過的那種美感,但中國人不是。
中國人面對死亡是那種壯烈澎湃,如驚雷劈大地一般的狂暴和雄壯;不砍崩幾口刀,不拉幾個墊背的,怎么好意思自刎?真正有血性的中國男人崇尚的是不殺10人絕不倒下、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邁和悲壯。
這種死亡美感它不是雪花,而是砸出巨坑的隕石,是砸在地上就出火星的鋼鐵!這股雄渾之音貫穿古今,不斷激勵后人面對強敵頑強搏殺,勇毅亮劍。
每個人都有選擇跟這個世界告別的權力和自由,每個人謝幕方式又都跟自己人設牢牢綁定。就像瓊瑤,如她所言,她一輩子都跟“愛”綁在一起,如此體面謝幕也符合她的人設。
2戰(zhàn)美軍4星上將巴頓所言:1個軍人最好的歸宿,是在最后1場戰(zhàn)斗中被最后1顆子彈擊中!
在下深以為然。
同樣,在《亮劍》一書中也有同樣說法,咱李團長面對馬天生是怎么說的:
你知道軍人最體面的死法嗎?不是上吊,不是服毒,那是平民的選擇。我告訴你,軍人的死,應以子彈為終點。
你看,我將槍口對準太陽穴,扣動扳機的瞬間...或許彈頭會有些變形,因為我的顱骨堅硬!”
男子漢,一輩子殺要殺得痛痛快快,死也該死得轟轟烈烈!
但我還是那句話,如何選擇告別世界方式有很多種,每個人都有自己權力,方式不同但最后內(nèi)核卻萬川歸海,那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謝幕,此生亦可無憾。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