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去世了,熟悉他的人總是免不了要回憶一下這個人給自己帶來的恩怨情仇,這就是這人對于自己熟悉的人去世的一種蓋棺定論,一個人去世了,如非具有高級的地位,那么他的影響力終究有限,但其周圍的人也能從他的死亡中得到一次對生命反思的時刻,哪怕短暫,在以前,一個人去世了,旁人以吊唁人群是門庭若市還是門可羅雀的兩種場景來判定此人身前的為人,如果一個人死掉了,去吊唁的人寥寥無幾,反而會不斷有人說出”死得好,總算是死掉了“,其他活著的人如果聽到這樣的評價,總會在心里想,希望自己死后不要遭遇到這樣的評價,這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生命觀,所謂的”留得身前身后名“。
千萬千萬不要小看這樣的一個看上去很樸素很簡單的生命價值觀,這樣的生命價值觀是文明社會的基礎,是中華民族作為人類最璀璨文明的核心思想因素,一個人有了這種思維,才會把自己的生命和社會價值聯系起來,從而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不僅僅是孤立的存在,所以其行為就會更多的考慮到社會影響,這就是道德觀念的底層邏輯,有了這種觀念,那么這個人哪怕是自己內心一心向死都不會輕易去實施,我們經常看到的某些人在有了企圖尋死的念頭后,想到自己父母或者子女沒有人照顧而打消了這種念頭,或者是想到自己的行為會讓自己的家人朋友蒙羞,這已經是一種值得稱頌的有擔當的品格體現了,如果想到自己的生命還需要為更多的人帶來一種希望,比如在新中國建立之前很多的先烈們面對敵寇殘酷的剿殺,有了輕生之念,但為了不把這種消極思想帶給其他同志,就勇敢的活著面對各種艱難環境和身體苦痛,這就是更加偉大的品德了,所謂人有時候活著比死去更勇敢,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懷。
今天我們深切感受到社會的道德滑坡,是這樣的一種思想觀念被改開之后灌輸的”生命只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的糟粕思想嚴重侵蝕,人活著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所作所為從來不去思考他人的感受,直觀的社會表現就是社會中不斷的提升自私自利思想的宣揚,我死后洪水滔天與我無關,哪怕就明知自己在為打開那只洪水閥門助了一分力,也要依然故我,這種思維帶來的最顯著的后果就是自殺人數超越了人類歷史,從這個角度來說,今天的所謂文明,簡直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恥辱,人類社會從未如此的倒退過,在中國即便是再艱難困苦的歷史時期,也沒有如此巨大的自殺比例,不知道那些贊賞當代所謂文明的人,大腦里裝的是些什么東西?!
前面說了這么多,有人說這和瓊瑤之死有什么關系?我想輕輕的問你一件事,如果在瓊瑤身后,出現很多年輕人對于自己身患重疾的長輩親人說出,你難道不能學一學瓊瑤嗎?之類的話語,這算不算瓊瑤對于社會最后的毒害?!甚至有的人就是想學一下那種所謂的“瀟灑”“翩然”,(好詞都叫爛人用壞了),在身體尚無重大病患還能完全自理的情況下,因為對未來充滿了一種不良預期,就選擇了自盡,你還認為這是一種正確的行為嗎?!
我們平心而論,對于人類社會最正面的思想是什么?那就是不向自己所遭遇的困難屈服,勇敢的面對一切困難,從中國古代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到毛主席的“中國人民具有壓倒一切困難的勇氣”。說的都是這個道理,這個道理,給予了中華民族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勇氣,造就了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我們說,只有勇敢面對困難,笑著迎接挑戰的性格,才可以實至名歸的冠以“瀟灑”“翩然”的贊美,與其他那些被歷史所湮滅的民族相比,這就是中華民族最可傲然于世界的價值觀。未敗先投降,這是哪門的“瀟灑’呢?所以,瓊瑤糟蹋了瀟灑這個詞語,她的書中,也把中華民族正面的這種價值觀顛覆了。
這種價值觀被泯滅和顛覆的罪魁禍首,就是自私自利觀念的被放大和正面化,中國思想上歷來批判自私自利的觀念,這是中國文明能夠得以延續的根本,而同時,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的勇氣,也恰恰是需要批判自私自利的思想才能得以保持的,一個人如果在面對困難時,所想到的只是自己的個人的那一點點得失,那么對困難屈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一個人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只有想到自己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即自己身后所愛之人的命運,才會有面對困難的勇氣,自己所愛之人越多,這種勇氣越大越堅韌,如果愛的是自己的親人子女,可以忍受含辛茹苦,如果愛的是家國民族,那么就有勇氣面對一切艱難困苦包括酷刑殺頭,新中國那些犧牲的革命先烈就是這樣的人,如果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是沒有這種勇氣面對困難的!
那么回頭說起標題的瓊瑤被“審判”,這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在中國被自私自利的觀念所侵蝕的歷史過程中,瓊瑤是起到了一個巨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的,正如我前一篇蓋棺定論,瓊瑤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什么?!中,指出她的小說契合了某些人在中國推廣自私自利思想的企圖,而這種推廣的目的,只是掩蓋某些人自私自利的行為不被人識破而已,但客觀上,瓊瑤作品中的思想也的確在普及自私自利思想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今天社會中極端自私自利者的代表性形象“小仙女”,很多人就認為是瓊瑤的作品所致,當然,這種以“審判”為名對瓊瑤的反思,也不是我的定義,而是媒體在面對瓊瑤去世后網絡中一大批年輕人對她對于社會觀念的反思觀念而用的“審判”一詞。
在這篇文章中,所列出的論據是在視頻網站中,對于瓊瑤持一種批判或者具有某種思想審判意味的視頻,占據了主流,
在這些累計超過千萬播放量的視頻中,一個主要的思想論調就是批判了瓊瑤給社會中女性帶來的那種“我戀愛就是人世間最大的理‘的思想,繼而因為戀愛就可以顛覆一切的道德倫理,實際上,瓊瑤是以一種很巧妙的筆觸,為個人(情感)至上的觀念做了彰目。這也是為自私自利的三觀找理由的一種借口而已,所以近些年來,認為瓊瑤作品三觀不正的文章才不絕于網絡:
與其說瓊瑤的這些作品是小說,更不如說瓊瑤終其一生都在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辯解,她更希望人們通過她的作品來諒解她的行為,她那種知三當三的行為,只不過最終達到了另一個更高的”高度“,很多人不僅僅是諒解了,反而去效仿了,而瓊瑤作品在具有嚴謹的傳統倫理觀念中國大陸的走紅,也只是恰好有能力左右輿論的人意圖為自己背叛行為做辯解,借瓊瑤那種可以”共通“的辯解來為自己做掩護而已。瓊瑤背叛了自己的愛情,然后卻把自己行為辯解成對愛情的無限忠貞,真可謂是對于愛情的極大諷刺了,就像有人把背叛革命說成真正的革命一樣。
瓊瑤的第一部小說《窗外》,就因為頗有些理直氣壯地描寫了她作為學生對于老師那種不倫之戀,導致了她具有傳統倫理觀的母親強烈不滿,在瓊瑤的一本自傳《我的故事》中,她的母親更是認為瓊瑤是在侮辱他們,直言不諱地在信中對瓊瑤說道:“原來你的寫作才華,僅止于此!你就這樣等不及的要賺錢嗎?除了‘出賣’你的父母以外,你還有沒有別的本事?我生你養你育你,竟換得你用這種方式來報答——你寫了一本書來罵父母!”如今我們社會中出現的大量的老師離婚去和自己的學生結合事件,恐怕誰也不能否定這里受了多少瓊瑤小說的影響。
不僅瓊瑤的父母不齒于她,即便是瓊瑤后來嫁給的平鑫濤的子女,也公開的對瓊瑤喊話說:“您和父親感情的事,外人無從置喙,但身為子女,我們從來不曾忘記當年發生過的種種事情以及自己母親所受到的委屈與痛苦。如果一段愛情是建立在傷害另一個人、建立在另一個女人的犧牲上,那么這樣的愛情無論如何并不偉大,也不值得拿來歌頌炫耀。”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瓊瑤或許有很多遙遠的讀者喜愛,但是她在世時對于身邊很多人帶來的是傷害。
而且瓊瑤小說中透露的那種只要是因為愛情就可以不顧一切的價值觀對于社會負面思維也是影響深遠的,我聽到過很多人頗有一些自我感動地對我說起,只要他愛上了這個人,哪怕是和他愛的人一起去殺人放火搶銀行,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否則就是愧對愛情。這種基于個人感受就可以肆無忌憚踐踏一切善惡是非觀念的認知,逐漸的成為了當今社會中很多人的人生信條,這難道不該去審判一下這種三觀嗎?
前面說很多年輕人對于瓊瑤小說的評價,是一種對于年輕人的PUA,所謂的PUA,就是通過一種巧妙的不易被覺察卻易于被接受的語言或者是其他形式,對于他人灌輸一種不健康的觀念和思想,達到洗腦的目的,那么我們再說一下瓊瑤這種離開世界的方式,是否是對于中國老人們的一種PUA呢?
我之所以對于瓊瑤的評價不高,除了作為一個認為人生更應該具有一種基于社會性的道德觀念的看法之外,同時也認為瓊瑤之死對于一些家庭也帶來了一種不好的榜樣,首先來說,自殺本就是一種不可取的行為,瓊瑤死后,我母親說到要效仿瓊瑤,自己覺得身體不行了,就要像瓊瑤那樣,我聽了之后心里就很難受,勸阻母親,但母親聽不進去,瓊瑤對于老人的PUA就在于此,她給老人對于未來帶來了一種消極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作為一些老人卻當作了是一種具有積極意味的認識,那就是,在預期不好的情況下,就自尋短見了,這種思維顯然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思考,且不說最基本的道理是人活著才有希望,可能醫學科學的進步就能解決一些頑疾,即便是很多相同的頑疾,以積極和消極的心態去面對,對于身體的傷害也是大相徑庭的,所以,因為身患頑疾就消極面對,也是對于困難的一種屈服,而且還有更加負面的影響是,如果誰家老人在身體尚能安好生活能夠自理的情況下尋了短見,請問其子女將會承受社會上何等樣的議論?而這種行為又會對于子女造成什么樣的傷害呢?瓊瑤把對于社會帶來的負面價值卻以一種自我贊美的方式去推廣,這是不是對于老年人的PUA?
說到這,我還得強調一下這些年被顛覆的認知概念,面對困難,躺平的態度絕不可以視之為”瀟灑“,只有對困難迎頭而上,才可是稱作瀟灑,在瓊瑤前一天去世的楊子榮的扮演者童祥苓老先生,世人有幾人知道他天生只有半個肺葉?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不能從事需要巨大肺活量的唱劇的職業的人,卻給全世界留下了高亢嘹亮的傳世經典的歌聲,這種才是真正瀟灑的人生。即便是到了老年,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各種病痛,也是瀟灑的本來含義。所以,瓊瑤之死,切不能以”瀟灑“去評價,這是有害的思維。是對那些遭遇各種困難,包括患染疾病之人負面的PUA。
瓊瑤輕生的心理基礎,和前一段時間那個只想著把自己所謂美麗漂亮一面留給世界而尋求安樂死的女子如出一轍,那個女子不在乎的是父親的哀求,也沒有想過把更多的慰藉留給父親,而瓊瑤也同樣沒有想過把更多的安慰留給子女和親人,但她們偏偏又要以一種光環加持的方式去演繹她們的這種薄情。
瓊瑤年輕時以一種顛覆社會道德倫理的思想去pua年輕人,年老時以一種面對尚無到來的疾患的恐懼而逃避尋死的心態去PUA老年人,這些思維,難道不應該被社會輿論所“審判”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